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育水耕人为土成土环境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良觎 邱志腾 章明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46-48,共3页
为了解成土环境对潜育水耕人为土形成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构建地形景观与潜育水耕人为土分布的关系,调查了浙江省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和山丘谷地等地貌区潜育水耕人为土的特征及其分布的微地形、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结果... 为了解成土环境对潜育水耕人为土形成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构建地形景观与潜育水耕人为土分布的关系,调查了浙江省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和山丘谷地等地貌区潜育水耕人为土的特征及其分布的微地形、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结果表明,微地形可直接改变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潜育水耕人为土形成的最重要的成土因素。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及山丘谷地的低洼区域,其成土母质主要为湖沼相、河流沉积物、海相沉积物及岩石风化物的再积物,具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质地主要为粘壤至粘土,多显酸性和中性。潜育水耕人为土分布区的地下水位多在30~55cm。水网平原区内潜育水耕人为土的潜育特征土层厚度明显大于其它地貌区。长期种植茭白、莲藕、菱、席草或发展稻田养鱼,可促使其它类型的水耕人为土向潜育水耕人为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潜育特征 微地形 成土母质 地下水位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水稻土主要土种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国华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4-691,共8页
本文概述了长江三角洲水稻土的形成背景,说明了我国水稻土与水耕人为土分类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将长江三角洲水稻土主要土种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严格定量指标,分别阐明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关键词 水稻土 水耕人为土 铁积累亚层 铁渗淋亚层 潜育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