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压下银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信号
1
作者 刘佳琪 柯伟 +3 位作者 袁欢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带电检测真空开关真空度亦成为趋势,该技术可以达到10^(-3)Pa的检测能力。然而,现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存在检测限较高、灵敏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增强技术来提高真空开关...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带电检测真空开关真空度亦成为趋势,该技术可以达到10^(-3)Pa的检测能力。然而,现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存在检测限较高、灵敏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增强技术来提高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精度。通过在样品表面涂覆银纳米粒子层,降低激光击穿阈值,提升信号谱线强度。研究了不同气压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信号随延迟时间以及试剂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在常气压下对信号增强可达1~2个数量级,且浓度越高,增强效果越好。在低气压下,银纳米粒子的信号增强达到1~2倍,随着气压降低,增强倍数先增大后减小,且等离子体被激发时间早于大气压下。银纳米粒子对背景噪声辐射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使用银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提高等离子体信号的信噪比,对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起到一定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真空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纳米粒子增强 带电检测 等离子体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柯伟 袁欢 +3 位作者 刘佳琪 王小华 杨爱军 荣命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1-569,共9页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成像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真空度检测方法,有望实现安全可靠的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但是,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演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激光能量、等离子体测量延迟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成像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真空度检测方法,有望实现安全可靠的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但是,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演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激光能量、等离子体测量延迟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等离子体成像,对等离子体成像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此采用相对标准偏差研究了等离子体成像平均次数、激光能量和等离子体测量延迟时间等对等离子体图像和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次成像平均得到的等离子体图像和辐射强度积分不随平均次数发生明显变化,可用于表征真空度。更重要的是,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的相对标准偏差随平均次数和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随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意味着对等离子体进行多次成像平均,增加激光能量,减小等离子体成像的延迟时间可以提高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真空度检测精度。该研究为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成像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方法的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为该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真空度检测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 等离子体稳定性
原文传递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加工蓝宝石微结构及其润湿性
3
作者 王晓光 温秋玲 +3 位作者 陈金鸿 黄国钦 崔长彩 姜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80,共15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蓝宝石表面微结构制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靶材和蓝宝石之间的距离和扫描速度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加工蓝宝石微槽的微观形貌和几何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激...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蓝宝石表面微结构制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靶材和蓝宝石之间的距离和扫描速度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加工蓝宝石微槽的微观形貌和几何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工艺参数对蓝宝石表面微结构接触角的影响,发现扫描线间距对接触角的影响最大,靶材和蓝宝石之间的距离和激光能量密度次之,扫描速度的影响最小。当激光能量密度为6.3 J/cm^(2),扫描线间距为200μm,靶材和蓝宝石之间的距离为150μm,扫描速度为10 mm/s时,蓝宝石表面微结构的接触角为136°,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当激光能量密度为7.4 J/cm^(2),扫描线间距为50μm,靶材和蓝宝石之间的距离为100μm,扫描速度为5 mm/s时,蓝宝石表面微结构的接触角为29°,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并且长时间放置后表面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蓝宝石表面的微结构上分布着许多纳米颗粒,这些微纳结构共同影响蓝宝石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烧蚀 蓝宝石 微结构 工艺参数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基于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的玻璃表面金属化实验研究
4
作者 姜长城 何林 +4 位作者 姜志康 冯万欣 林新贵 易根苗 梁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9,47,共7页
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加工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特点,该文研究了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直接平面金属化的可行性。为此,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 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加工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特点,该文研究了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直接平面金属化的可行性。为此,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平面金属层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表征;进一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试件在不同激光扫描速度、线间距、激光功率及频率下金属化的表面形貌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以上加工参数对玻璃表面金属化覆盖率及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0 W,激光频率为20 kHz,激光扫描线间距为2.5μm,扫描速度为300 mm/s时,玻璃表面的金属化可实现全区域覆盖且厚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 表面金属化 纳秒激光 玻璃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的玻璃表面金属化图案电路研究
5
作者 易根苗 林新贵 +3 位作者 何林 梁良 姜长城 江鲲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导电性能进行详细探讨。针对氧化致其导电率下降的弊端,进一步采用氢气还原对其进行后处理优化,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纳秒激光LIPAA方法制备的玻璃金属化图案电路表面的形貌特征及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图案化去除工艺对玻璃表面金属层进行直接烧蚀,可以在玻璃表面制备精细图案化电路。同时,采用化学氢气还原法可克服金属层氧化严重影响电路电阻率这一弊端。化学氢气还原后的平均电阻率仅为8.18×10^(-7)Ω·m,大幅地提升了玻璃表面图案化电路的导电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 表面金属化 电路 导电性
下载PDF
低压环境下激光入射角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影响研究
6
作者 杨帆 郝留成 +7 位作者 柯伟 刘庆 王俊 陈敏源 袁欢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40-2746,共7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因其无需制样、样品损伤小、可在线检测以及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激光入射角是其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脉冲激光入射角的改变会直接改变脉冲激...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因其无需制样、样品损伤小、可在线检测以及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激光入射角是其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脉冲激光入射角的改变会直接改变脉冲激光在样品表面的聚焦光斑形状,导致脉冲激光照射在靶材表面的功率密度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到脉冲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过程,脉冲激光与靶材法线所成角度的改变还会直接影响等离子体扩散过程。尽管脉冲激光入射角是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在低压环境下,脉冲激光入射角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影响仍不明确,对激光等离子体影响的内在机制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首先研究了激光入射角对脉冲激光在靶材表面形成的聚焦光斑的影响,实验和仿真的结果都表明脉冲激光在靶材表面的聚焦光斑尺寸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导致相同激光能量下脉冲激光的功率密度下降;其次,采用同轴成像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气压下激光入射角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激光等离子体中心辐射强度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弱。当激光入射方向与靶材表面法线成0~15°时;脉冲激光入射角对激光等离子体中心辐射强度影响较小,辐射强度降低仅为3.05%,当激光入射方向与靶材表面法线成60°时,辐射强度降低可达25.415%,对激光等离子体中心辐射强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最后,对处于气压10-4 Pa下激光从不同角度入射所产生的激光烧蚀坑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靶材烧蚀量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加,但靶材烧蚀效率,即单位光斑面积靶材烧蚀量,则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而下降,这解释了激光等离子体中心辐射强度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弱的现象。该工作有助于理解激光入射角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影响,为优化LIBS实验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压 激光入射角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烧蚀坑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直接探测气溶胶中的锶元素
7
作者 何洪钰 高智星 +2 位作者 何运 张晓华 郭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827-2835,共9页
气溶胶中锶元素的监测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设施排放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具有无需采样预处理、可原位快速检测等优势,在环境介质成分直接在线监测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基于实验室搭建的LIPS装置开... 气溶胶中锶元素的监测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设施排放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具有无需采样预处理、可原位快速检测等优势,在环境介质成分直接在线监测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基于实验室搭建的LIPS装置开展的气溶胶中锶元素的直接探测工作。利用整体平均法对气溶胶等离子体进行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实验装置对锶元素的检测限为809μg/m3。对于低密度气溶胶光谱,条件分析法可以将平均光谱的信噪比提升8倍。基于实验结果讨论了含锶气溶胶统计学特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影响。气溶胶中颗粒物的密度对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极小,光谱强度变化直接反应了激光激发气溶胶颗粒物的数量。通过对条件分析法使用范围的讨论,提出在测量周期内利用累计光谱取代平均光谱,可将系统的灵敏度提升近3个数量级。实验装置的检测限达到1.3μg/m^(3),初步满足工业排放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 气溶胶 条件分析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学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兴文 魏文赋 +2 位作者 吴坚 杨泽锋 韩嘉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8-1797,共10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是多种工业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其基本物理过程的认识仍不完善。为此,综述了当前常用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光学诊断方法,从自辐射探测、关键参数计算、空间折射率分布等角度,分别从原理和技术方面...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是多种工业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其基本物理过程的认识仍不完善。为此,综述了当前常用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光学诊断方法,从自辐射探测、关键参数计算、空间折射率分布等角度,分别从原理和技术方面介绍了基于ICCD和条纹相机的可见光快速照相、发射光谱分析、激光阴影/纹影成像、激光干涉、以及汤姆逊散射等方法,并比较了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自身的特点,分别指出了使用不同诊断方法时值得注意的地方,以及使用激光阴影、纹影和干涉成像时对激光探针参数的选择依据。给出了几种实验诊断方法的典型结果,并进行了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快速照相技术有助于获得直观的等离子体演化图像,而可见光谱诊断则可较为方便的定量获得等离子体特征参数;通过使用激光探针了等离子体的折射率场,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密度分布;而发展汤姆逊散射诊断技术,则能够获得更为准确和丰富的等离子体微观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当利用可见光谱诊断技术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参数时,要考虑特定时空环境下等离子体热平衡态的影响;使用激光探针诊断等离子体的折射率场时,要根据具体的等离子体对象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能量、脉宽等探针参数。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综合运用快速照相、空间光谱诊断和激光探针技术,可望进一步深入掌握等离子体中多组分粒子行为以及微观热平衡态的时空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快速照相 发射光谱 局部热平衡 激发温度 激光探针
原文传递
环境气氛对高能量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金忠 赵书瑞 +2 位作者 魏艳红 郭庆林 怀素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5,共5页
采用高能量钕玻璃激光器 (~ 2 5J)激发诱导金属等离子体 ,研究了环境气体及其压力对等离子体辐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相同压强下 ,氩气中等离子体的谱线强度明显高于空气中等离子体的谱线强度 ;0 .8× 10. 5Pa氩气条件下 ... 采用高能量钕玻璃激光器 (~ 2 5J)激发诱导金属等离子体 ,研究了环境气体及其压力对等离子体辐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相同压强下 ,氩气中等离子体的谱线强度明显高于空气中等离子体的谱线强度 ;0 .8× 10. 5Pa氩气条件下 ,光谱标钢等离子体的谱线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随着环境气压的增大 ,谱线自吸明显增强 ,当环境气压达到 (0 . 8~ 0 . 93)× 10 5Pa时 ,标样铝的AlⅠ 30 8 2 2nm和AlⅠ 30 9 2 7nm两条谱线产生了严重自蚀 ;另外 ,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也随环境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0 . 93× 10 .5Pa氩气条件下标钢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相对于 0 .4 3× 10. 5Pa时升高了近 15 0 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温度 谱线强度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环境气压 最大值 氩气 光谱 高能量 升高 影响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书瑞 陈金忠 +1 位作者 魏艳红 郭庆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着重阐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 (气体种类、环境气压、激光能量、波长、脉宽、功率密度、观测高度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着重阐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 (气体种类、环境气压、激光能量、波长、脉宽、功率密度、观测高度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扩散速度方面的实验研究 ;另外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中 ,主要阐述了直接采集等离子体的辐射进行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的分析以及激光烧蚀与ICP光源联用进行的光谱化学分析两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光谱分析 物质成分分析 形成 辐射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扩散速度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探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亓洪兴 潘明忠 +3 位作者 吕刚 何志平 闫志欣 舒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阐述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气压影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的机制和规律,建立了低气压环境下进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等级低气压环境下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具体量化了气压对激... 阐述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气压影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的机制和规律,建立了低气压环境下进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等级低气压环境下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具体量化了气压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的影响,进而论证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探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 低气压 雪崩电离 多光子吸收电离
下载PDF
磁约束技术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金忠 白津宁 +2 位作者 王敬 孙江 郭树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质量,利用Nd:YAG激光器烧蚀土壤样品,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光输出能量条件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等离子体的辐射强度逐渐增强。计算可知,当采用的磁场强度为0.5...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质量,利用Nd:YAG激光器烧蚀土壤样品,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光输出能量条件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等离子体的辐射强度逐渐增强。计算可知,当采用的磁场强度为0.5T时,样品元素Al,Fe,Ba和Ti的光谱线强度比无磁场作用时的分别增强了52.35%,46.64%,64.01%和51.73%,光谱信噪比分别提高了45.44%,69.64%,40.26%和41.33%;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分别提高了1 355.01K和0.53×1016cm-3。可见,利用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的技术是提高激光光谱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磁场约束 光谱强度 信噪比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下载PDF
外加静电场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电子、离子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贤锋 杨锐 +3 位作者 唐小闩 季学韩 凤尔银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从局部热平衡等离子体的一价铝离子速度服从麦克斯韦 玻尔兹曼分布出发 ,导出了电流信号的时间演化函数 ,通过对实验曲线拟合 ,得到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一价铝离子的平动温度。实验研究了电流信号强度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外加静电场 电流信号强度 电子特性 离子特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路复用技术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欢 柯伟 +3 位作者 王小华 杨爱军 刘定新 荣命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0-1167,共8页
真空开关是一种以真空作为绝缘介质的开关设备,其绝缘性能取决于其核心部件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尽管真空开关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监测依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可靠的在线监测。为此提出了基... 真空开关是一种以真空作为绝缘介质的开关设备,其绝缘性能取决于其核心部件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尽管真空开关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监测依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可靠的在线监测。为此提出了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路复用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方法,获得了同轴成像条件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随真空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0^(-4)~1 Pa范围内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随真空度单调递减,可用于真空度的表征。针对关键实验参数,研究了延迟时间和激光能量对真空度检测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装置设计参数。进一步地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同轴成像的方法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的稳定性,计算了各个气压下激光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各气压下激光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积分变异系数最大为0.0851,说明激光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真空度 在线监测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辐射强度
原文传递
用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的便携式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设计(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少杰 齐向东 +2 位作者 巴音贺希格 唐玉国 曹海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7,共6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技术,它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物质成分与浓度分析手段,并在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为了使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获得全面的光谱信息,本文设计了一款波...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技术,它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物质成分与浓度分析手段,并在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为了使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获得全面的光谱信息,本文设计了一款波段范围为180~400 nm的轻小型中阶梯光栅光谱仪。通过分析其光学性能,确定了系统的结构参数,并对像差进行了分析校正。对汞灯特征光谱进行了测试标定,仪器光谱分辨率在253.652 nm处可达0.036 8 nm,满足激光诱导光谱分析技术对仪器光学性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 LIBS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中阶梯光栅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加工石英微通道的损伤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世雄 白忠臣 +2 位作者 黄政 张欣 秦水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973,共5页
利用调Q的Nd∶YAG激光器输出的纳秒激光脉冲诱导等离子体加工石英微通道,加工深度可达4.2 mm,通道内壁光滑。本文对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移动损伤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纳秒激光脉冲诱导等离子体加工石英微通道的损伤模型,利... 利用调Q的Nd∶YAG激光器输出的纳秒激光脉冲诱导等离子体加工石英微通道,加工深度可达4.2 mm,通道内壁光滑。本文对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移动损伤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纳秒激光脉冲诱导等离子体加工石英微通道的损伤模型,利用损伤模型分析了通道特点,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微通道 激光脉冲 损伤模型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测定不锈钢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静 翟超 +2 位作者 张仕定 张鉴秋 孟祥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0-933,共4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LIPS)是一种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技术,将其用于对钢铁成分检测,可满足大型钢铁企业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要求。以波长为1064nm的Nd∶YAG调Q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ICCD为探测器,标准不锈钢1Cr18Ni9Ti系列为...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LIPS)是一种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技术,将其用于对钢铁成分检测,可满足大型钢铁企业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要求。以波长为1064nm的Nd∶YAG调Q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ICCD为探测器,标准不锈钢1Cr18Ni9Ti系列为样品在建立的LIPS实验装置上对样品中微量金属元素铝、锰、钴、钼和钛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实验中通过对ICCD工作的延迟时间和积分时间的合理设置得到高信噪比的谱线信号,在光谱数据处理时采用了基于基体效应的内标法。实验结果显示,测量元素的浓度与定标元素铁的浓度之比与它们的谱线强度之比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测试的五种微量元素探测极限不大于150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LIPS) 不锈钢1Cr18Ni9Ti样品 内标法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成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鲁先洋 徐国伟 +2 位作者 费腾 王秋平 王声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以波长1064 nm的Nd:YAG调Q激光束为激发光源,对铜、镁铝合金和钢等金属材料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Lips)进行了实验探测,并分析了延迟时间、环境气体等因素对元素光谱特性的影响。适当的延迟时间和氩气环境能显著地改善谱线的信噪比,... 以波长1064 nm的Nd:YAG调Q激光束为激发光源,对铜、镁铝合金和钢等金属材料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Lips)进行了实验探测,并分析了延迟时间、环境气体等因素对元素光谱特性的影响。适当的延迟时间和氩气环境能显著地改善谱线的信噪比,从而提高元素含量分析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 延迟时间 环境气体 元素识别
下载PDF
再加热双脉冲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静鸽 付洪波 +3 位作者 倪志波 贺文干 陈兴龙 董凤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7-822,共6页
为了研究再加热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信号的增强机制,分别采用单脉冲LIBS和再加热双脉冲LIBS两种方式烧蚀合金钢样品产生等离子体,利用高分辨率的中阶梯光栅光谱仪采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信号,同时用快速成像ICCD相机观测等离... 为了研究再加热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信号的增强机制,分别采用单脉冲LIBS和再加热双脉冲LIBS两种方式烧蚀合金钢样品产生等离子体,利用高分辨率的中阶梯光栅光谱仪采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信号,同时用快速成像ICCD相机观测等离子体形态的变化,研究了两种烧蚀方式下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变特性。通过比较两种烧蚀方式下等离子体产生初期光谱信号和图像的时间演变规律,发现再加热双脉冲LIBS提高了等离子体温度,且当信号采集延时等于再加热双脉冲的脉冲间隔时,等离子体温度的衰减速率发生变化;再加热双脉冲LIBS使等离子体图像强度增加,等离子体的中心区域高度和宽度分别增大了23.5%和15.1%。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单脉冲LIBS相比,当到样品表面的距离大于0.6mm时,等离子体中的FeⅡ和NⅠ谱线强度有较明显的增强,而FeⅠ谱线在空间不同位置处的增强程度都较小,局部区域有减小的现象;再加热双脉冲LIBS使等离子体温度增加了约2 000K,等离子体中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高温区域。综合时空演变的实验结果说明再加热双脉冲对光谱信号增强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第二束激光对第一束激光烧蚀样品产生的等离子体再次激发,使等离子体温度增加,进而引起等离子体辐射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加热双脉冲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克服大气环境干扰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刚 亓洪兴 +3 位作者 潘明忠 何志平 闫志欣 舒嵘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介绍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阐述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产生的物理机制解释了大气分子干扰固态样本测量结果的原因,建立了既能够提供低气压工作环境又方便实用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装置,开展了低气压环境下的... 介绍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阐述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产生的物理机制解释了大气分子干扰固态样本测量结果的原因,建立了既能够提供低气压工作环境又方便实用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探测装置,开展了低气压环境下的试验研究,证明了大气分子元素干扰固态样本测量结果的客观存在,同时证明了低气压环境能够有效避免或者缓解大气分子干扰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 大气分子干扰 低气压 雪崩电离 多光子吸收电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