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
作者 黄艳 梁玉美 +1 位作者 冯燕妮 杨松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例和重度NEC组(Ⅱ~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明确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EC回肠组织和正常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重度NEC的价值。结果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52)、(3.03±0.64),高于对照组的(1.02±0.21)、(0.9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C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0±0.21)、(1.13±0.24),高于正常回肠组织的(0.34±0.12)、(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患儿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3,P<0.001)。重度NEC组合并气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者占比和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联合预测重度NE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预测(Z=4.127、4.261,P<0.05)。结论RIPK3 mRNA、MLKL mRNA在NEC患儿外周血中表达升高,两者均与NEC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NEC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对高糖环境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调控作用观察
2
作者 付怡丹 陈文婷 +3 位作者 苏晓杨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48 h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浓度为后续研究的高糖浓度。取RSC96细胞先饥饿处理4 h,置入含1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0、24、36、48、60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最终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的时间为后续研究培养时间。取RSC9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敲降组及敲降组:高糖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后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培养48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Edu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一组相比,四、五组细胞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培养0 h相比,培养48、60 h时RSC96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P<0.05),敲降组细胞增殖活力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敲降组细胞P65、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敲降组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低、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高糖组细胞Mertk、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结论敲降Mertk基因表达的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能力高,细胞P65、TNF-α表达高。Mertk可能通过促进细胞P65、TNF-α表达,促进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 葡萄糖 雪旺细胞 细胞增殖 核转录因子κB P65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柴归汤调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作用机制
3
作者 许欣颖 胡小海 朱红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并进行对应药物的灌胃治疗。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水平及主动脉组织蛋白激酶B(AKT)、蛋白激酶A(PKA);应用PEX100磷酸化抗体芯片进行磷酸化检测分析。结果:给药后,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及贝那普利组在干预4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cAMP、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PKA及贝那普利组AKT均有所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血清cAMP水平,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AKT水平,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PKA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柴归汤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上调大鼠血清cAMP、主动脉组织AKT、PKA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与cAMP/AKT、cAMP/PKA级联介导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柴归汤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B 蛋白激酶A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原文传递
P21活化激酶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高福来 赵东强 +3 位作者 谢长顺 李莉 胡宗晶 郑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2-374,38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例,根据共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通过病理切片来确定不同危险度组的PAK4的表达量,并根据Callow计算方法对不同危险度组进行评分。结果PAK4随着GIST危险度增加表达升高,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织及瘤旁组织相比,GIST中的PAK4表达量升高。结论PAK4表达量与GIST危险度相关,并且随着危险度升高,表达量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4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6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五谷虫中蛆激酶分离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7
作者 刘灿 刘秋荻 +3 位作者 张凯欣 马彤瑶 汪文漪 马兰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 分离五谷虫中蛆激酶,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盐析法、CM52离子交换层析、苯甲脒亲和层析分离蛆激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溶纤活性,通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抑肽酶判定其活性中心类型。结果 蛆激酶分... 目的 分离五谷虫中蛆激酶,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盐析法、CM52离子交换层析、苯甲脒亲和层析分离蛆激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溶纤活性,通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抑肽酶判定其活性中心类型。结果 蛆激酶分子量为25 kDa,比活性933 262 U/mg,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具有分解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活性。结论 蛆激酶是一种具有降解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作用的多靶点溶栓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虫 激酶 分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8
作者 孙娜 何九军 +2 位作者 朱秀娟 白艳艳 马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为开发功能性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本研究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崩解剂比例(酸源碱源)1.2∶1、崩解剂添... 为开发功能性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本研究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崩解剂比例(酸源碱源)1.2∶1、崩解剂添加量70%、纳豆激酶粗提物添加量15%、麦芽糊精添加量10%、甜菊糖苷添加量0.9%、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2.5%,聚乙二醇8000添加量2.5%。在此条件下,所制泡腾片片剂表面光滑、口感良好、具有纳豆激酶粗提物独特气味,感官评价分为92.5±0.012,纳豆激酶活力为(298.20±1.15)U/g,所有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粗提物 泡腾片 制备 响应面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大鼠黏着斑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李杳瑶 刘华 +4 位作者 孙铜林 伍静 孟小莎 伍梦思 苏联军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肝癌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特征及FAK/mTORC1通路的影响。方法:HepG2(1×10^(7))细胞注射于大鼠右腋皮下,建立肝癌模型,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各药物组给予...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肝癌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特征及FAK/mTORC1通路的影响。方法:HepG2(1×10^(7))细胞注射于大鼠右腋皮下,建立肝癌模型,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持续给药4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结束后,测定肝癌组织重量、肝癌组织体积、肝癌组织抑瘤率、肝癌FAK、mTORC1水平、肝癌VEGFR-2、VEGF、IL-4、IL-8、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癌组织重量、肝癌组织体积、肝癌组织抑瘤率、VEGFR-2、VEGF、IL-4、IL-8、TNF-α蛋白、肝癌FAK、mTORC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肝癌组织重量、肝癌组织体积、肝癌组织抑瘤率、VEGFR-2、VEGF、IL-4、IL-8、TNF-α蛋白、肝癌FAK、mTORC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鳖甲煎丸高剂量组肝癌组织重量、肝癌组织体积、肝癌组织抑瘤率、VEGFR-2、VEGF、IL-4、IL-8、TNF-α蛋白、肝癌FAK、mTORC1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鳖甲煎丸低剂量组(均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大鼠肝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减轻大鼠肝癌所致的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鳖甲煎丸抑制肝癌FAK、mTORC1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鳖甲煎丸 激酶 雷帕霉素靶蛋白 肝癌组织重量 抑瘤率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及其抑制剂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凌娜 徐贵国 +3 位作者 高铭泽 李玮璐 汲晨锋 王海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6,273,共10页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路参与耐药细胞中药物的外排、DNA损伤修复以及药物逃逸反应等,并调控耐药细胞中分子伴侣的活性。本研究主要对蛋白激酶CK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CK2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临床上开发新的肿瘤耐药分子标志物以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CK2抑制剂 肿瘤 多药耐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王习哲 刘大川 +3 位作者 张璐 王叶楠 李臻 方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的53例患者,其中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3例(CRVO组),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BRVO组)。另选取该院同期30例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检测、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有RVO-ME患者按照“3+按需治疗方案(pro re nata,PRN)”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CRVO组基线logMAR BCVA高于对照组和BRVO组,CRVO组和B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C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BR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随访6个月(r=0.377,P=0.005)、9个月(r=0.362,P=0.008)和12个月(r=0.465,P<0.001)时BCVA改善呈正相关,与随访12个月时中断EZ横向长度减少值(r=0.401,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ogMAR BCVA、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是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随访12个月时BCVA改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己糖激酶1抗体作为一种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己糖激酶1抗体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视力改善
下载PDF
血清肾胺酶、尿调节素、可溶性尿激酶受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孟莉 舒丽红 +1 位作者 周振科 范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肾胺酶(RNLS)、尿调节素(UMOD)、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肾损伤病人为糖尿病肾损伤组,按24 h尿... 目的探究血清肾胺酶(RNLS)、尿调节素(UMOD)、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肾损伤病人为糖尿病肾损伤组,按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9例)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32例),选取66例糖尿病病人为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采用尿素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氧化酶法检测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RNLS、UMOD、suPAR的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RNLS、UMOD、suPAR与UREA、Cr、UA以及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NLS、UMOD、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单纯糖尿病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UREA、Cr、UA、suPAR水平[(133.56±42.68)ng/L,(66.48±17.13)ng/L比(34.15±8.2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RNLS[(28.62±7.61)mg/L,(35.47±9.29)mg/L比(42.81±13.24)mg/L]、UMOD水平[(64.28±16.82)g/L,(119.45±28.65)g/L比(139.82±32.84)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肾损伤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P<0.05)。糖尿病肾损伤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病人血清RNLS[(26.28±6.69)mg/L比(31.18±8.34)mg/L]、UMOD水平[(51.26±14.41)g/L比(78.65±19.49)g/L]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均显著降低(P<0.05),suPAR水平[(151.96±48.03)ng/L比(113.27±36.81)ng/L]显著升高(P<0.05)。RNLS、UMOD与UREA、Cr、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及24 h尿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suPAR与UREA、Cr、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及24 h尿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NLS、UMOD、suPAR三项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0.88显著高于RNLS、UMOD单项检测的AUC(0.81、0.83)(P<0.05),而与suPAR 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损伤病人血清RNLS、UMOD、suPAR水平呈异常表达,且三项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受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尿素氮 肌酸酐 肾胺酶 尿调节素
下载PDF
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徐美玲 苟小军 +2 位作者 曾晓丹 赵紫龙 郑姣妮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37-41,共5页
目的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IRE1α/JNK)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8只)和高脂饮食组(24只);高脂饮食组大鼠喂养1... 目的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IRE1α/JNK)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8只)和高脂饮食组(24只);高脂饮食组大鼠喂养10周复制NAFLD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142.5 mg/(kg·d)]和胆宁片组[D组,562.5 mg/(kg·d)],各8只。各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干预6周。测定大鼠的体质量、血糖(GLU);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油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检测血清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NE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RE1α、JNK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D组大鼠血糖和TC,TG,LDL-C,NEFA,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INS和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脂肪变性程度及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脂滴空泡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肝脏IRE1α,JNK1,p-IR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胆宁片可能通过下调IRE1α/JNK信号通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从而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梁丹 易颖 +1 位作者 黄为福 农先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KIs联合ICIs的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该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截至2023年3月1日,整体人群ORR为38%,DCR为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15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肺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MTKIs和ICIs联合治疗方法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探索出最有可能从这种治疗方法中获益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实体肿瘤 标准治疗方案
下载PDF
微小RNA-30a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的影响
15
作者 吴跃武 胡斌 +2 位作者 过小冬 付琴 邹志佳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调控MAPK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夹层形成、炎性因子及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建立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各组10只。组织病...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调控MAPK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夹层形成、炎性因子及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建立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各组10只。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变化、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变化;采用PCR、尾动脉压力计、ELISA法对各组miR-30a表达、干预前后收缩压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6、MMP-2蛋白表达以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iR-30a抑制剂组血管壁撕裂程度和内动脉壁排列紊乱有所改善;miR-30a抑制剂组改善血管重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iR-30a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干预前,各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收缩压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MP-6、MMP-2、Ras、Raf、P38 MAPK及ERK1/2蛋白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结论MiR-30a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形成、炎症反应、调控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a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主动脉夹层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潜在医学应用
16
作者 陈波 阚连娣 +2 位作者 叶发青 孙艳亭 陈立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中主要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等通路的激活。最近有权威研究发现ALK与免疫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该文从ALK的结构和生理功能,ALK的小分子抑制剂,AL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NSCLC相关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ALK更好地应用于NSCL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治疗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耐药
下载PDF
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机制
17
作者 王岩英 周进国 +2 位作者 刘晓宁 王芳 张光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丙泊酚低(1 mg/ml)、中(2.5 mg/ml)、高剂量(5 mg/ml)组,各12只,另设含有12只大鼠的假手术组。分组后即开始给药,1次/d,共4周,末次给药1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法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Nissl染色进行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形态学观察;Tunel法进行神经元细胞凋亡检测;Elisa法检测脑组织cAM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也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给药组大鼠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有不同程度改善,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cAMP/PKA/CREB通路改善CIRI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环磷腺苷 蛋白激酶A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18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