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3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PEG模拟干旱对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梁惠子 杨继生 +6 位作者 覃毅 潘韦虎 肖玉菲 黄荣林 王仁杰 蒋燚 刘雄盛 《广西植物》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探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该研究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设置3种温度(15、20、25℃),采用6个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5%、10%、15%、25%和35%)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狭叶...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探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该研究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设置3种温度(15、20、25℃),采用6个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5%、10%、15%、25%和35%)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狭叶坡垒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干旱胁迫浓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萌发时滞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萌发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波动性上升。(2)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萌发历期、胚根长、胚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呈降低的趋势,萌发时滞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3)温度和干旱胁迫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表现不同。在35%PEG-6000胁迫下,20℃和25℃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89%和15.55%,显著高于15℃(0%)。综上所述,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和25℃,适宜幼苗早期生长最佳温度为25℃;干旱程度越大,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高于温度因素,适当增温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狭叶坡垒 温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濒危植物暖地杓兰的叶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
2
作者 江海都 柴胜丰 +5 位作者 邹蓉 韦宇静 韦霄 熊忠臣 蒋运生 唐健民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对其叶表皮特征、叶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展开研究,以期为暖地杓兰的保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暖地杓兰叶片上、下表皮的形状不规则,呈波状,并且气孔和表皮毛仅分布于下表皮;叶片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结实植株的气孔面积、叶片厚度和叶主脉厚度均极显著大于幼苗。(2)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和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较低,且结实植株极显著大于幼苗,说明其具有阴生植物的特征。(3)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大于幼苗。(4)暖地杓兰叶片的Pmax、LSP、AQY、暗呼吸速率(Rd)与Chl(a+b)、叶主脉厚度呈极显著相关。暖地杓兰为典型的阴生植物,其光适应范围窄,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低下,结实植株的光合能力强于幼苗,因此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需对其幼苗进行较高程度的遮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地杓兰 濒危植物 光合特性 叶解剖结构 光合色素
下载PDF
川黔地区濒危植物红豆树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特征
3
作者 王明彬 韦小丽 +3 位作者 韦忆 王嫚 余大龙 袁刚毅 《广西植物》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9-192,共14页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4个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4个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每个种群分别设置2个面积为20 m×20 m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利用生存函数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川黔山区不同红豆树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河株村和干耳盘村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结构,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呈不规则“哑铃”型结构,红豆树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强,但中龄级个体容易缺失。(2)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其中河株村、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呈“多峰型”,种群在生长中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3)红豆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表现为幼龄级个体死亡率高,成熟龄级个体数量动态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与山区地形特点和红豆树种子传播特性有关。(4)RDA排序结果显示,海拔和坡度是影响幼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导因子,干扰强度是影响种群中高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要因素。综上表明,川黔山区红豆树天然种群结构与数量特征的形成受制于山区地形特点、红豆树自身繁殖特性以及环境压力;通过对种群幼龄个体密度控制和中龄个体生长空间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种群幼苗存活率,促进中龄个体健壮生长,维持红豆树天然种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函数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山铜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4
作者 桂慧颖 方发之 +2 位作者 黎肇家 麦有专 张晓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等方法分析现有种群结构特点和动态特征,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推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年龄结构接近不规则金字塔型,动态量化分析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第Ⅰ~Ⅲ龄级间存在衰退现象,种群增长性弱,稳定性差,受外界干扰敏感度高,有向稳定型种群转变的趋势。(2)随龄级增加,山铜材标准化存活个体数量减少,生命期望降低,死亡率和消失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3)生存分析显示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4)经过未来2、4、6龄级时间后,Ⅰ~Ⅲ龄级个体数量将逐渐减少,Ⅳ~Ⅶ龄级个体数量少量增加,幼龄苗木自我更新能力不足,种群存在规模收缩和衰退的风险。研究表明,生境碎片化、分布范围小、植株结实量少和幼龄个体不足是导致吊罗山山铜材濒危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辅助种子入土萌发、加快人工培育技术研究、人工扩大种群规模与数量和加强基础研究等方式,促进山铜材种群复壮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山铜材 种群结构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果实浸提液化感作用
5
作者 阳艳芳 罗来开 +3 位作者 尹明月 台昌锐 童跃伟 赵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为探究细果秤锤树化感作用,用细果秤锤树果实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浸提液分别设置为25、50、75、100 g/L 4种浓度梯度,同时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白菜种子进行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10 d后测定幼苗茎长、根长、鲜重等... 为探究细果秤锤树化感作用,用细果秤锤树果实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浸提液分别设置为25、50、75、100 g/L 4种浓度梯度,同时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白菜种子进行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10 d后测定幼苗茎长、根长、鲜重等指标,并分析细果秤锤树果实浸提液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梯度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发芽势显著降低(P<0.05);幼苗生长指标随着浓度升高而呈现不同趋势。其中,白菜根长在各浓度梯度浸提液影响下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幼苗茎长则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表现为促进;白菜幼苗鲜重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细果秤锤树 浸提液 化感效应
下载PDF
小陇山西秦岭林区濒危植物羽叶丁香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6
作者 毛佛有 《新农业》 2024年第1期19-20,共2页
当年生半木质化或趋近木质化的枝条剪取10~12cm上平下斜含有2-3个腋芽的插穗,采取50g/L、125g/L、250g/L不同浓度ABT、NAA、IBA溶液浸泡处理形式对比试验,从中选择效果较好且适合生产应用扦插处理方法供推广。
关键词 半木质化 小陇山 秦岭林区 羽叶丁香 濒危植物 溶液浸泡 ABT 对比试验
下载PDF
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保护10年回顾
7
作者 蒋景龙 王琦 +4 位作者 胡凤成 王勇 颜文博 孙旺 李耘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和观赏价值,因野外数量极其稀少,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加强保护和拯救。梳理了近10年来,有关秦岭石蝴蝶的发现与命名、就地保护、人工繁育、野外回归... 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和观赏价值,因野外数量极其稀少,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加强保护和拯救。梳理了近10年来,有关秦岭石蝴蝶的发现与命名、就地保护、人工繁育、野外回归、花器变异、濒危机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文献资料,提出了未来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石蝴蝶 濒危植物 人工繁育 野外回归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资源现状及保护思考
8
作者 韩如刚 刘杰 林茂祥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1期63-65,68,共4页
保护荷叶铁线蕨野生资源,使其种群延续。通过多年来对重庆市荷叶铁线蕨的历次调查结果,结合前人研究结论,对其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荷叶铁线蕨保护成效不显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植株大多生长不良,处于亚健康状态;荷叶铁线蕨... 保护荷叶铁线蕨野生资源,使其种群延续。通过多年来对重庆市荷叶铁线蕨的历次调查结果,结合前人研究结论,对其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荷叶铁线蕨保护成效不显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植株大多生长不良,处于亚健康状态;荷叶铁线蕨野生资源濒危。结论: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抚育等措施,不要采取封禁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荷叶铁线蕨 资源现状 保护
下载PDF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书评
9
作者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公约,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书评 生物多样性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主流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生态文明建设 落到实处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休眠的成因及解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美英 张树林 +6 位作者 单心悦 冯璐莹 赵罕 乌云塔娜 李芳东 朱高浦 刘蔚漪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
珍稀濒危植物为人类提供了稀缺的化工、医药、生活原料等产品,还是地质变迁、植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等的见证者,是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之一。然而,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因休眠作用难以萌发,这是导致它们濒临灭绝的主要... 珍稀濒危植物为人类提供了稀缺的化工、医药、生活原料等产品,还是地质变迁、植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等的见证者,是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之一。然而,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因休眠作用难以萌发,这是导致它们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究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造成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休眠的外因和内因,特别归纳了引起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miRNAs和转录因子,并从物理和化学两个层面综述了解除休眠的方法,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将为濒危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调控和其它难以打破休眠的植物苗木工程化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内源调控因子 机理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江南油杉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绪辉 叶宝鉴 +6 位作者 潘标志 林碧华 罗敏贤 肖丽芳 刘宝 何宗明 郑世群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R_(v))、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并... 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R_(v))、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划分生态种组。结果表明,21种主要树种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且江南油杉与其他物种多呈不显著相关。210个种对中,正相关的有110对,负相关的有81对,不相关的有19对,正负比1.36。绝大多数种对间呈不显著相关,显著率仅为0.48%,物种间相互独立。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负相关种对数大于正相关种对数,绝大多数种对不显著,显著率分别为6.19%和7.14%。与x^(2)检验相比,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式更加灵敏。运用PCA二维排序可将主要树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物种的生态习性和资源需求相似,多呈正相关,种对间相互依赖共存;不同生态种组间物种多呈负相关,种对间相互竞争。江南油杉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种间关联性较为松散,大多数物种为独立分布,幼苗存在更新障碍,且幼树个体竞争压力较大,种群规模呈逐渐缩小的趋势。为促进江南油杉种群正常生长与更新,应对江南油杉幼苗进行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珍稀濒危植物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下载PDF
濒危植物辐花苣苔与同属2种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明烛 安明态 +4 位作者 任启飞 汤升虎 刘芳 马菁华 陈云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以濒危植物辐花苣苔(Oreocharis esquirolii)及同属植物紫花粗筒苣苔(O.elegantissima)和都匀马铃苣苔(O.duyunensis)为研究对象,在同等保育生境中进行叶光合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比较,探讨辐花苣苔与同属2种植物光合能力与叶生理结构... 以濒危植物辐花苣苔(Oreocharis esquirolii)及同属植物紫花粗筒苣苔(O.elegantissima)和都匀马铃苣苔(O.duyunensis)为研究对象,在同等保育生境中进行叶光合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比较,探讨辐花苣苔与同属2种植物光合能力与叶生理结构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辐花苣苔的叶绿素a及(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低于其他2种苦苣苔(P<0.05),叶绿素初始荧光显著高于紫花粗筒苣苔和都匀马铃苣苔(P<0.05),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学活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在3种植物中为最小;在光合日进程中,3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呈现出较一致的双峰曲线特点,胞间CO_(2)浓度趋势均呈“W”型,气孔导度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随时间推移呈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再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且各指标均呈现出辐花苣苔最低的特点;在光响应中辐花苣苔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2.24μmol/(m^(2)·s),显著较低,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均值分别为1.14μmol/(m^(2)·s)和51.85μmol/(m^(2)·s),显著高于另2种植物(P<0.05);CO_(2)响应曲线拟合得到辐花苣苔的最大羧化速率及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分别为7.63μmol/(m^(2)·s)和26.04μmol/(m^(2)·s),均显著低于另外2种植物(P<0.05);组织结构切片结果显示,辐花苣苔上表皮厚为37.80μm,下表皮厚为38.09μm,均高于另外2种植物;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分别为40.79μm和30.07μm,均显著低于紫花粗筒苣苔和都匀马铃苣苔(P<0.05),这可能与辐花苣苔长期适应荫蔽贫瘠的生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濒危植物辐花苣苔光合生理特性整体低于同属的非濒危植物紫花粗筒苣苔和都匀马铃苣苔,适应光环境及对光能利用率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或许是其作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植物多样性保护 苦苣苔科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片解剖结构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3
作者 宋帅帅 王建 +5 位作者 蔡朝晖 吴浩 王世彤 肖之强 江明喜 魏新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252-7262,共11页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性状 表型变异 环境因子 濒危植物 藤本植物 永瓣藤
下载PDF
濒危植物粗茎紫金牛茎段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14
作者 周艳 李冬梅 +1 位作者 吴坤林 宁祖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88-1595,共8页
粗茎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原产于云南河口县,野生个体数量稀少,被列为极危物种,其叶、花、果均具较好的观赏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较好的园林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以粗茎紫金牛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其高效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粗茎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原产于云南河口县,野生个体数量稀少,被列为极危物种,其叶、花、果均具较好的观赏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较好的园林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以粗茎紫金牛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其高效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WPM+0.50 mg/L TDZ+0.10 mg/L NAA,诱导率为96.67%;愈伤组织在培养基WPM+0.50 mg/L TDZ中增殖系数达4.42,在培养基WPM+2.00 mg/L 6-BA+0.20 mg/L NAA中不定芽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在培养基WPM+4.00 mg/L 6-BA中增殖系数达3.90,于培养基WPM+10%CW+0.20 mg/L NAA中生根率为100%,且不定根发达,植株生长健壮;组培苗移栽至珍珠岩∶泥炭土=1∶3的混合基质中,60 d后成活率达96.67%。该研究可为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该物种的保护、种苗繁育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粗茎紫金牛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种实特征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5
作者 王莹 文淑均 +3 位作者 罗定明 覃延闯 丁涛 刘世男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元宝山冷杉(Abies yuanbaoshanensis)是广西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为进一步探究元宝山冷杉的种实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分析了其果实和种子特征,采用发芽对照试验测定种子的萌发力。元宝山冷杉种实特征结果显示:球果长(9.44±1.... 元宝山冷杉(Abies yuanbaoshanensis)是广西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为进一步探究元宝山冷杉的种实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分析了其果实和种子特征,采用发芽对照试验测定种子的萌发力。元宝山冷杉种实特征结果显示:球果长(9.44±1.10)cm,球果重(35.88±4.10)g,单果种子数531-711粒,球果重与单果种子数及单粒种子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子长度为(17.02±1.16)mm,宽度为(8.86±0.60)mm,厚度为(1.97±0.17)mm,种翅长为(6.99±0.66)mm,种翅宽为(5.30±0.55)mm,千粒重为(19.3±2.5)g;元宝山冷杉种子败育率较高,空粒占53.7%。元宝山冷杉种子萌发特性结果显示: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恒温,低于15℃时基本不萌发,在15-25℃变温下发芽势显著降低(P<0.01);浸种有利于元宝山冷杉种子的萌发,浸种24 h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浸种48 h的种子(P<0.01);种翅对元宝山冷杉的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去翅后的种子发芽能力更强;纸床更适宜元宝山冷杉种子的萌发;低温贮藏可以保持元宝山冷杉种子的活性,延长种子寿命。因此,元宝山冷杉的种子在去翅条件下浸种24 h后放置在25℃恒温的纸床上更利于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山冷杉 种子萌发 种实特性 濒危植物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融合 Albert 模型的珍稀濒危植物知识图谱的构建
16
作者 田梦晖 陈明 席晓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623,共8页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等级、濒危系数、保护措施等知识不明确的问题,设计了文本融合轻量级双向转换编码表示模型(Albert)的知识抽取模型框架,实现批量抽取珍稀濒危植物知识,从而构建珍稀濒危植物知识图谱:1)在现存一般性植物...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等级、濒危系数、保护措施等知识不明确的问题,设计了文本融合轻量级双向转换编码表示模型(Albert)的知识抽取模型框架,实现批量抽取珍稀濒危植物知识,从而构建珍稀濒危植物知识图谱:1)在现存一般性植物本体的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珍稀濒危植物本体,得到5个体系,即物种分类体系、生长形态特征体系、命名体系、保护现状体系和生态习性体系;2)采取Albert预训练模型来增强下游任务模型输入向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属性描述文本语义的表征能力;3)利用BiLSTM–CRF模型和BiGRU–Attention模型分别实现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在珍稀濒危植物数据测试集上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和关系抽取模型的召回率和准确率的调和平均值(F1)值分别达到98.07%和93.76%,将得到的大量的实体和关系所形成的三元组存储在图数据库Neo4j中,完成珍稀濒危植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Albert模型 知识图谱 本体 命名实体识别 关系抽取
下载PDF
RNA-Seq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倪馨宇 贺俊英 +1 位作者 燕孟娇 杜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珍稀濒危植物是自然界当中的重要植物资源,对研究植物系统进化、生态环境恢复、植物抗逆生理、挖掘优异抗逆基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信息缺乏,严重制约了其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组较大... 珍稀濒危植物是自然界当中的重要植物资源,对研究植物系统进化、生态环境恢复、植物抗逆生理、挖掘优异抗逆基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信息缺乏,严重制约了其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组较大、基因信息复杂、遗传背景不清晰,因此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相对困难,而RNA-Seq技术拥有可以对无参基因组物种直接进行测序的优势,近年来在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中得到青睐。文章简介了RNA-Seq技术,综合近年研究总结了RNA-Seq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抗逆机制、次生代谢、生长发育调控及分子标记开发4个主要应用方向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对RNA-Seq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珍稀濒危植物转录组新研究思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 抗逆机制 次生代谢
下载PDF
中国木本濒危植物组成、分布及濒危原因分析
18
作者 宋述望 吴治明 +5 位作者 黄声亮 卢建 邱仁静 宋庆妮 宋述灵 刘骏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6-40,61,共6页
木本濒危植物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对木本濒危植物统计分析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442种木本濒危植物的科组成、分布格局特征以及主要濒危原因等。结果表明:(1)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涉及94科228属,在科水平上分布差异较大,猕猴桃... 木本濒危植物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对木本濒危植物统计分析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442种木本濒危植物的科组成、分布格局特征以及主要濒危原因等。结果表明:(1)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涉及94科228属,在科水平上分布差异较大,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松科(Pin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物种数量最为突出,三者占总数的30%。(2)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在空间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异质性。省级水平尺度上,南方省份高于北方省份,其中云南省的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最多。海拔垂直尺度上,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总数随海拔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800~1 000 m海拔区间的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最多。(3)人为因素是导致木本植物濒危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种子环节以及种群生态学。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建议对严重濒危的科属,采取针对性保护对策,同时保护木质濒危植物需要加强各省份、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空间分布格局 濒危原因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状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昌猛 陈鑫 +3 位作者 和晓菲 王梦瑶 苗雪 彭建松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55-63,共9页
基于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用中国文献与计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和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结果显示:关于云南分布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侧重在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方... 基于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用中国文献与计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和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结果显示:关于云南分布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侧重在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珍稀濒危植物适生区进行预测是可行可靠的。2019年后的遗传多样性突变强度为2.6626,突变强度最高,相关研究突变强度也较高。发文期刊多为《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为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相关研究发文总量占比不高,相较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偏少。并建议后期应重点开展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制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研究机构 研究热点 云南 文献计量法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天台鹅耳枥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0
作者 赵昌高 金民忠 +4 位作者 许元科 林坚 季瑞炜 魏濮瑞 刘志高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98,113,F0003,共6页
通过观测天台鹅耳枥种子的形态特征,测定百粒重、饱满率、种子生活力和吸水曲线,并通过不同温度清水浸种、种皮损伤及赤霉素(GA_(3))溶液处理等方法筛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的小坚果呈棕色,宽卵圆形或三角状... 通过观测天台鹅耳枥种子的形态特征,测定百粒重、饱满率、种子生活力和吸水曲线,并通过不同温度清水浸种、种皮损伤及赤霉素(GA_(3))溶液处理等方法筛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的小坚果呈棕色,宽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5.03 mm、宽4.67 mm、厚2.82 mm,内含1粒种子;种子百粒重1.70 g,饱满率2.13%,含水量15.57%,饱满种子生活力93.33%;种子吸水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水(0~2 h)、缓慢吸水(2~30 h)和吸水饱和(30~48 h)3个阶段;变温浸种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达35.83%,200 mg/L和300 mg/L GA_(3)溶液浸泡种子发芽率较高,分别达38.35%和3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天台鹅耳枥 种子 萌发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