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 被引量:31
1
作者 游剑 李青坡 +1 位作者 于英伟 崔福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9-853,共5页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酮表观吸收系数均较低,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玛酮和莪术二酮二者在体肠吸收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莪术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灌流液中莪术油在0.4—1.2 mg·mL-1时,三成分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均为被动扩散过程,且三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吸收
下载PDF
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评价绿原酸的代谢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素军 张志伟 +3 位作者 赵艳红 张振清 谢海棠 阮金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魏酸,同时在灌流液中也检测到少量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和大量代谢终产物马尿酸。结论: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适用于绿原酸生物转化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绿原酸在肠中存在广泛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绿原酸 咖啡酸 阿魏酸 马尿酸 代谢
下载PDF
在体肠灌流模型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谭晓斌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Ming Hu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5-1668,共4页
关键词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中药 复方配伍
下载PDF
用于核磁共振检测的离体心脏灌流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卢智 吕幼华 +3 位作者 吴昌琳 黄永仁 庄建国 周兆年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0-234,共5页
本报告是关于核磁共振研究生理学问题的灌流模型。我们解决了Langendorff灌流装置用于核磁共振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如远距离灌流、保温、保氧和灌流液回收等,建立了稳定的可供核磁共振测量用的灌流模型。在这个装置中高体大鼠心脏的节... 本报告是关于核磁共振研究生理学问题的灌流模型。我们解决了Langendorff灌流装置用于核磁共振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如远距离灌流、保温、保氧和灌流液回收等,建立了稳定的可供核磁共振测量用的灌流模型。在这个装置中高体大鼠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可维持90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离体心脏 灌流模型 实验技术
下载PDF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曹颖 李永吉 吕邵娃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文对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中药单体成分、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三方面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的应用,为在体肠灌流模型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在体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中药
下载PDF
在体肠段灌流模型在中药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锦 狄留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8-100,共3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部位,目前,研究药物肠吸收的体外模型有理化模型和生物模型。理化模型有数学模型计算推导的方法、磷脂膜色谱法、平行人工膜法;生物模型有离体组织模型(刷状缘囊泡BBMV、外翻肠环法、扩散池法、外翻肠囊法... 口服药物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部位,目前,研究药物肠吸收的体外模型有理化模型和生物模型。理化模型有数学模型计算推导的方法、磷脂膜色谱法、平行人工膜法;生物模型有离体组织模型(刷状缘囊泡BBMV、外翻肠环法、扩散池法、外翻肠囊法)、在体动物模型(在体肠段灌流技术、肠肝血管灌流、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肠段灌流模型 中药 吸收 综述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素军 阮金秀 +4 位作者 张振清 张有志 于能江 王桂香 莫李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6,共2页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X-2所含成分多,含量低,目前动物体内物质基础研究无法开展,为了研究其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本实验尝试用大鼠原位肠肝循环灌流模型对BX-2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小补心汤总黄酮 吸收 代谢 中药复方 效应物质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的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 冯年平 +1 位作者 叶贝妮 孟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增加(P<0.0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麝香酮的Ka、P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麝香酮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转运过程不受P-gp的影响。而醋酸辛酯、胆酸的Ka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提示醋酸辛酯、胆酸在机体内存在类似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的转运机制,但不受P-gp的影响。pH对麝香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后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当pH为7.8时,醋酸辛酯、胆酸的Ka、Papp值显著降低,且与pH为5.4、6.8时有差异(P<0.05)。结论麝香酮、醋酸辛酯、胆酸具有广泛的吸收窗,甚至在结肠也有良好吸收;配伍对麝香酮的大鼠肠吸收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麝香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小肠中的吸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西黄方活性组分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原文传递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豆腐果苷在体吸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元威 谢海棠 +3 位作者 沈杰 王幼林 梁大虎 罗强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应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豆腐果苷吸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该实验在建立豆腐果苷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的检测方法,及应用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Krebs-Ringer缓冲液中酚红溶液浓度的基础上,应用大鼠肠灌流模型研究豆腐果苷的吸收... 目的应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豆腐果苷吸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该实验在建立豆腐果苷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的检测方法,及应用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Krebs-Ringer缓冲液中酚红溶液浓度的基础上,应用大鼠肠灌流模型研究豆腐果苷的吸收情况。结果通过该模型对豆腐果苷在大鼠十二指肠上部至回肠下部肠段中2 h内吸收情况的研究发现,豆腐果苷吸收迅速,15~20 min吸收即可达到平台。结论该实验建立了大鼠小肠灌流模型,并且将该模型用于豆腐果苷吸收情况的初步研究,为揭示豆腐果苷体内处置情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小肠灌流模型 HPLC 752紫外分光光度计 豆腐果苷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莉 张慧慧 +2 位作者 谢莉 畅静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鞣花酸单体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4.44×10^(-2)~7.11×10^(-2)/min、6.58×10^(-2)~8.60×10^(-2)/min、5.61×10^(-2)~7.02×10^(-2)/min、3.92×10^(-2)~5.95×10^(-2)/min;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鞣花酸的Ka分别为7.00×10^(-2)~7.81×10^(-2)/min、6.32×10^(-2)~7.96×10^(-2)/min、4.97×10^(-2)~5.58×10^(-2)/min、3.50×10^(-2)~4.68×10^(-2)/min。鞣花酸单体和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鞣花酸的K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鞣花酸在大鼠肠道内不存在特殊"吸收窗",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对鞣花酸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在不同肠段鞣花酸的质量浓度对K_a和P_(app)值影响不大,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鞣花酸 肠吸收 单向肠灌流模型 HPLC
下载PDF
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燕娜 王焱 刘梅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5期76-79,共4页
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 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而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肠灌流模型 吸收 中药
下载PDF
镧盐块染技术在急性脑缺血与再灌流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淑安 唐外星 +2 位作者 刘大冲 杨于嘉 周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急性脑缺血与再灌流动物模型中采用硝酸镧块染法对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示踪。电镜下发现正常组织镧盐不能进入细胞内;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组细胞膜受损,镧离子即可在线粒体外膜又能在线粒体内嵴处沉积。该方法示踪神经细胞膜通透... 在急性脑缺血与再灌流动物模型中采用硝酸镧块染法对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示踪。电镜下发现正常组织镧盐不能进入细胞内;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组细胞膜受损,镧离子即可在线粒体外膜又能在线粒体内嵴处沉积。该方法示踪神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简便易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流模型 硝酸镧 染色法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维胺酯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玲 刘文英 +3 位作者 马鹏程 王亚超 贾婷 冯鹏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扎与不结扎对吸收速率无明显影响;维胺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速率常数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结论维胺酯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维胺酯 吸收动力学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原位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几种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静 姜冬梅 +4 位作者 欧阳臻 汤建明 曹旭 冯旭 詹冠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比较胆固醇、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ELSD法测定甾醇含量,研究甾醇的肠吸收部位和甾醇结构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胆固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花粉烷甾醇和24... 目的比较胆固醇、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ELSD法测定甾醇含量,研究甾醇的肠吸收部位和甾醇结构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胆固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空肠、回肠。胆固醇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显著大于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结论甾醇结构中的24位取代基影响甾醇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吸收 单向肠灌流模型 化学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分析类叶牡丹提取物中5种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玉岩 孙爽 +4 位作者 杨大宇 单常芮 黄雨婷 李春成 吕邵娃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5期11-17,22,共8页
目的研究类叶牡丹提取物中主要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MS/MS测定方法,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探讨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类叶牡丹提取物中皂苷成分肠吸收特征。结果Cauloside G、Cauloside H、L... 目的研究类叶牡丹提取物中主要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MS/MS测定方法,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探讨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类叶牡丹提取物中皂苷成分肠吸收特征。结果Cauloside G、Cauloside H、Leonticin D 3个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渗透系数在十二指肠段最大,Cauloside C和Cauloside D则表现出回肠的强吸收;药物浓度为5.0 mg/mL时,呈现最强吸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吸收无明显变化;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渗透系数明显提高。结论十二指肠和回肠是药物主要吸收场所,各成分的吸收与浓度不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抑制P-gp的表达可促进类叶牡丹有效成分的吸收;研究结果可为类叶牡丹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肠吸收 皂苷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HPLC-MS/MS
下载PDF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华 郑雅娟 +2 位作者 闫继东 韩振国 韩春山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准确、定量的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方法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 ,采用肺重量分析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Kf)。结果 :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测定值为 4 .78± 0 .73mg·min-1.cmH2 O-1·g-1。结论 :这种利用离体肺... 目的 :准确、定量的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方法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 ,采用肺重量分析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Kf)。结果 :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测定值为 4 .78± 0 .73mg·min-1.cmH2 O-1·g-1。结论 :这种利用离体肺灌流模型定量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的方法具有直接、测定准确的优点 ,对于了解肺的生理状态、评价急性肺损伤和肺水肿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肺灌流模型 评价 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蛙心灌流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艳秋 王俊雅 +1 位作者 张冬梅 李海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灌流模型 离体蛙心 模型 电变化
下载PDF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流模型中IL-1β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屠永华 李岚 史村贵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0期570-572,共3页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炎症、发热和急性期蛋白合成等诸多防御反应中起作用。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白细胞释放的化学介质有重要作用,且梗塞的大小及预后和白细胞浸润的多少关系密切。McClain报道在...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炎症、发热和急性期蛋白合成等诸多防御反应中起作用。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白细胞释放的化学介质有重要作用,且梗塞的大小及预后和白细胞浸润的多少关系密切。McClain报道在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可检出IL-1,Minami等证实大鼠短暂性额叶脑缺血后IL-1βmRNA表达增多,这充分说明IL-1是一种参与脑外伤和缺血性脑损伤的炎性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流模型 IL-1Β 表达
下载PDF
单向灌流模型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萍 蒋惠娣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灌流液中木犀草素浓度为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有效吸收系数(Peff)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在...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灌流液中木犀草素浓度为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有效吸收系数(Peff)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在肠道内无特定吸收部位,全肠段均有较好吸收。结论灌流液中木犀草素在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且无特殊的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吸收
下载PDF
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20
作者 何静 邱妍川 +4 位作者 杨延音 林凤云 刘松青 江尚飞 朱照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素含量,考察水飞蓟素混悬液、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素含量,考察水飞蓟素混悬液、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Kapp)及其含低、中、高质量浓度(20、40、60μg/m L)水飞蓟素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与水飞蓟素混悬液比较,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Kapp均增加(P<0.05);与对应浓度水飞蓟素混悬液比较,含低、中、高质量浓度水飞蓟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和PLGA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双向Papp均增加(P<0.05),其中水飞蓟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与PLGA纳米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可有效增加水飞蓟素肠内吸收及Caco-2细胞摄取和跨膜转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在体肠灌流模型 结肠腺癌Caco-2细胞 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