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井的现状及隐患控制措施
1
作者 李兴德 《水上安全》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文章主要对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某区域内的灌溉井现状及其隐患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包括本次所研究的项目概况、灌溉井存在的主要隐患及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灌溉井的合理应用提供... 文章主要对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某区域内的灌溉井现状及其隐患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包括本次所研究的项目概况、灌溉井存在的主要隐患及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灌溉井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灌溉井隐患 灌溉井管理 灌溉井布局 灌溉井节水
下载PDF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2
作者 刘勇 王金华 +3 位作者 王季 骆静 王运圣 杨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理。为促进大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现将大田智能灌溉云平台、智能灌溉控制器、灌溉小助手等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在上海农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 云平台 智能灌溉控制器 灌溉小助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农业灌溉系统精准控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龙 张淋江 +1 位作者 朱富丽 刘统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15,220,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系统的综合作业效率,体现灌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以精准控制模型为切入点,以物联网技术为主体支撑平台,针对其作业系统展开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强大的系统性架构,规范与强化各网络节点的部署与协作关...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系统的综合作业效率,体现灌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以精准控制模型为切入点,以物联网技术为主体支撑平台,针对其作业系统展开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强大的系统性架构,规范与强化各网络节点的部署与协作关系,科学搭建用于实现精准灌溉控制的数学模型,同时导入合理的系统软件设计程序与硬件功能组件配置,形成完整集成式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平台技术的精准控制模型应用后,整体的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系统精准度、系统响应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25%和7.68%,动作延迟率相对降低了2.72%,灌溉节水效率提升至91.50%。物联网平台下的精准控制模型应用效果良好,设计理念正确,可为灌溉领域实施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系统 精准控制模型 物联网技术 网络节点 灌溉节水效率
下载PDF
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现状与发展思考
4
作者 朱兴业 赵莹 +2 位作者 袁寿其 刘俊萍 汤玲迪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针对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装备与技术单一,适应性差,缺少绿色化、智能化的灌溉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系统阐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水平是后续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丘陵山区... 针对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装备与技术单一,适应性差,缺少绿色化、智能化的灌溉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系统阐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水平是后续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的现状,适应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在机械化灌溉方面从国家政策入手到丘陵分区,结合丘陵山区的灌溉特点、目前的灌溉现状和相关经济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根据中国丘陵山区的国情以及相关政策,对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可为未来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改造提供参考,补齐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装备与技术的短板,还可提高对丘陵山区机械化灌溉方面的重视,提升丘陵山区农业的灌溉水平,促进农业跨领域深度联合,推动农业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灌溉装备 机械化灌溉 智能化
下载PDF
基于变量灌溉动态分区管理的冬小麦产量与节水效果
5
作者 赵伟霞 张敏讷 +2 位作者 祝长鑫 李久生 黄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
喷灌机机载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系统是动态监测农田作物水分亏缺状况、构建变量灌溉(variable rate irrigation,VRI)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评估圆形喷灌机机载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系统在变量灌溉动态分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以气... 喷灌机机载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系统是动态监测农田作物水分亏缺状况、构建变量灌溉(variable rate irrigation,VRI)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评估圆形喷灌机机载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系统在变量灌溉动态分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以气象参数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构建的均一灌溉(uniform rate irrigation, URI)决策方法为对照,评估了基于气象参数、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和作物冠层温度的变量灌溉决策方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灌溉制度、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均匀性和节水增产效果的影响。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智慧灌溉技术与装备创新示范推广基地开展试验,试验区为三跨加悬臂圆形喷灌机控制灌溉面积7.07 hm^(2),2021年试验区等分为2个子区,布置URI和VRI处理,2022年试验区等分为4个子区,布置URI处理、基于等间隔法进行管理区聚类划分的VRI(T1)处理、基于“Jenks”自然断点法进行管理区聚类划分的VRI(T2)处理和基于几何间隔断点法进行管理区聚类划分的VRI(T3)处理。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URI和VRI处理灌水7~10次,2 a平均灌水量分别为201和173 mm。开展VRI管理后,冬小麦主根区的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均匀性和产量均匀性提高。2021年URI和VRI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9 470和9 574 kg/hm^(2),2022年的冬小麦产量较2021年分别降低6.7%和6.0%。变量灌溉处理的管理区聚类划分方法未对灌溉制度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与URI处理相比,VRI处理能够减少灌溉水量,且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喷灌机机载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系统的变量灌溉动态分区管理方法的建立提供指导,为变量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水分 作物 圆形喷灌机 冠层温度 变量灌溉 处方图
下载PDF
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仵峰 刘林宝 +3 位作者 宰松梅 魏焕宇 李欣 刘丹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67,共7页
为了推进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对照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 为了推进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对照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的提升效果最显著。与地表滴灌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显著提升了冬小麦起身期至抽穗期的株高、开花期之后的叶面积指数及地上干物质量,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84%和9.23%,产量提升了15.55%,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1.88%与15.55%,净收益提高了77.95%。与地下滴灌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提高了冬小麦返青期后的株高、叶面积指数与开花期后的地上干物质量,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15%和9.8%,产量提高了5.11%,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81%与5.11%,净收益提升了23.53%。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有助于促进拔节期以后冬小麦生长,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较高,在补充灌溉区对大田密植作物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复合管 地下灌溉 灌溉方式 冬小麦 生长指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新型灌溉技术在果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公勤 张金枝 +1 位作者 吕齐 张晓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6-9,14,共5页
果树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我国水资源匮乏是影响果树生产的瓶颈问题。近年,研究学者根据果树的需水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环境条件等因素,研制多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并得到较好的试验印证效果,该文将国内外有关新型灌溉技... 果树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我国水资源匮乏是影响果树生产的瓶颈问题。近年,研究学者根据果树的需水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环境条件等因素,研制多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并得到较好的试验印证效果,该文将国内外有关新型灌溉技术在果树中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并对今后新型灌溉技术进行展望,以期将新型灌溉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果树生产、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灌溉技术 果树生产 技术应用 节水灌溉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农业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探索
8
作者 王敬天 《河南农业》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农业是民之根本,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已成为其中备受关注的内容。为切实缓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障碍,促进灌溉效率与节水效率的稳步提高,... 农业是民之根本,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已成为其中备受关注的内容。为切实缓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障碍,促进灌溉效率与节水效率的稳步提高,农业工作人员应加大对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过程 节水措施 灌溉技术 节水效率 节水灌溉 灌溉效率 国家与社会 稳步提高
下载PDF
基于Wifi的农田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9
作者 严建忠 吴咏梅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期39-39,47,共2页
我国是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特别宝贵。结合国内农业自动灌溉发展前景,将Wifi远程控制用于农田灌溉,构建基于Wifi的农田自动灌溉系统,对于减少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十... 我国是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特别宝贵。结合国内农业自动灌溉发展前景,将Wifi远程控制用于农田灌溉,构建基于Wifi的农田自动灌溉系统,对于减少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十分必要。一、温室自动灌溉施肥系统温室自动灌溉施肥系统是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九五”期间开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灌溉 农田灌溉 机械研究院 农业灌溉 远程控制 水资源浪费 发展前景 水的利用率
下载PDF
研究提出农田土壤碳库固碳增汇稳产灌溉施肥新模式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1期6-6,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监测华北平原农田土壤碳库变化相关因素发现,土壤水分和水氮协同作用是其变化的主导因素,且80%常规灌溉量、50%~67%常规施氮量的灌溉施肥模式既能节水减氮又能实现稳产,同时有助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监测华北平原农田土壤碳库变化相关因素发现,土壤水分和水氮协同作用是其变化的主导因素,且80%常规灌溉量、50%~67%常规施氮量的灌溉施肥模式既能节水减氮又能实现稳产,同时有助于氮沉积和农田土壤固碳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灌溉施肥 农田灌溉 作物需水 常规灌溉 土壤水分 氮沉积 水氮协同
下载PDF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作者 夏鹏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的核心是粮食生产。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节水灌溉则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然而...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的核心是粮食生产。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节水灌溉则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实践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非常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节水灌溉 农田水利 灌溉用水 问题及解决措施 灌溉效率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因素
下载PDF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姚玉峰 《河南农业》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其中,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兴建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能够促进民生发展,还能够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其中,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兴建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能够促进民生发展,还能够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注重节能减耗,确保其更有效地支撑农业发展。尽管多区域在水利灌溉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但合理使用水资源,尤其是减少灌溉浪费方面还存在不足。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既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灌溉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灌溉用水 节水灌溉技术 农作物产量 水利灌溉 节能减耗 农田水利建设
下载PDF
基于微积分控制的智能灌溉动态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志霞 赵娜 宋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09,215,共5页
为了解决当前农田灌溉水肥配比不均匀、不精确的问题,借助微积分控制原理,设计了智能灌溉动态监控系统。系统分为监测部分和控制部分,监测部分加载了显示软件、监控软件、MySQL数据库、水肥浓度控制算法的工业计算机,控制部分是指嵌入... 为了解决当前农田灌溉水肥配比不均匀、不精确的问题,借助微积分控制原理,设计了智能灌溉动态监控系统。系统分为监测部分和控制部分,监测部分加载了显示软件、监控软件、MySQL数据库、水肥浓度控制算法的工业计算机,控制部分是指嵌入式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用户设置灌溉施肥参数,监测部分通过TCP通信将灌溉指令发送给嵌入式控制器,控制器收到指令后,启动变频器和增压泵,由此打开水肥一体机的电动球阀,开始灌溉作业;与此同时,EC传感器、pH传感器、管道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实时采集灌溉过程中水肥溶液的相关参数,并发送给嵌入式控制器;由控制器将数据发送给监测部分,监测部分将采集的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如不满足误差,则启动水肥浓度控制模块,输出调节电动球阀的开合度的指令,从而调整水肥浓度,满足灌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灌溉 微积分控制 监控系统 嵌入式控制器
下载PDF
国内外农田节水灌溉新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国成 《现代农业装备》 2005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农田灌溉 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工作 精确灌溉 波涌灌溉 预报灌溉 地面侵润灌溉 调控灌溉 施肥灌溉 绳索控制灌溉 雾化软带微喷
下载PDF
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杏李裂果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罗莎莎 王如月 +5 位作者 甄紫怡 吴嘉龙 徐业勇 巴合提牙儿·克热木 孙雅丽 虎海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2,共8页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果率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钙含量、钾含量、纤维素含量、果胶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转色期灌水80 m3的处理的裂果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皮、果肉钙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P<0.05)负相关。基于测定的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以转色期灌水80 m3处理的杏李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灌溉时间 灌溉 裂果率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补充灌溉对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生长生产的影响模拟
16
作者 韩莉 刘文涛 +3 位作者 黄明逸 翟亚明 冯根祥 朱成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4,182,共9页
为探究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的补充灌溉策略,开展了不同灌溉次数和土壤含盐量处理下的田间试验,利用AquaCrop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生产进行了校验,并通过情景模拟优化了典型水文年份下盐渍化农田冬小麦补充灌溉方法。结果表明... 为探究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的补充灌溉策略,开展了不同灌溉次数和土壤含盐量处理下的田间试验,利用AquaCrop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生产进行了校验,并通过情景模拟优化了典型水文年份下盐渍化农田冬小麦补充灌溉方法。结果表明:(1)AquaCrop模型可较好的模拟补充灌溉对盐渍化农田冬小麦冠层覆盖度、累积腾发量、干物质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各指标的相对误差P_e为-28.54%~20.78%,相关性系数R~2为0.90~0.9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28%~12.19%、14.99~26.81 mm、0.57~1.04 t/hm^(2)和0.45~0.55 t/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6.49%~20.10%。(2)随着灌水次数减少和土壤含盐量增加,模型精度有所降低,同时由于AquaCrop在全生育期采用了一致的作物系数,无法准确预测水盐胁迫下冬小麦早衰现象,模型易高估亏缺灌溉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的冬小麦生长生产。(3)研究区轻度盐渍化农田推荐的冬小麦补充灌溉策略是干旱年在拔节、开花及灌浆期灌水60 mm、正常年在拔节及开花期灌水60 mm、湿润年在拔节期灌水60 mm,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农田需在此基础上加灌1次60 mm,以上补充灌溉策略可实现6.53~8.37 t/hm^(2)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在节水的同时确保收获大于80%的潜在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灌溉 盐渍化农田 冬小麦 作物模型 灌溉优化
下载PDF
灌溉水盐度对玉米出苗、产量、品质及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
17
作者 李金刚 何平如 +3 位作者 陈菁 贺一凡 仲莉恩 孙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探究适宜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玉米正常出苗、籽粒高产优质、土壤积盐有限的灌溉水盐分浓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膜下滴灌玉米大田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盐度水平(1、2、3、4、5 g/L),在土壤基质势下限-20 kPa和灌水... 为探究适宜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玉米正常出苗、籽粒高产优质、土壤积盐有限的灌溉水盐分浓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膜下滴灌玉米大田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盐度水平(1、2、3、4、5 g/L),在土壤基质势下限-20 kPa和灌水定额22.5 mm/次条件下,玉米耗水量、植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均与灌溉水盐度呈显著二次函数关系(R^(2)>0.84),当灌溉水盐度为2 g/L时植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达到极大值,当灌溉水盐度超过3 g/L时,含盐水灌溉对玉米出苗、植株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均产生不利影响。灌溉水盐度在1~5 g/L范围内每增加1 g/L,膜下滴灌玉米对应水分利用效率下降0.29 kg/m~3;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溉水盐度增加而增加,籽粒淀粉含量随灌溉水盐度增加而降低。此外,当灌溉水盐度高于3 g/L时,膜下滴灌对应土壤盐分等值线垂直半径和水平半径均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玉米生育期内籽粒高产优质、减少土壤积盐的目标,在试验设计条件下,推荐河套灌区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水盐度上限为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溉水盐度 矿化度 微咸水灌溉 非常规水资源 盐分等值线 河套灌区 玉米出苗 品质
下载PDF
灌溉量与灌溉频率对番茄根系生长、产量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18
作者 向凌潇 张俊威 李建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2,123,共14页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探究二者调节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方法】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金棚14-8番茄为试材,用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AE)作为灌...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探究二者调节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方法】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金棚14-8番茄为试材,用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AE)作为灌溉依据,设置低量(0.8AE)、中量(1.0AE)和高量(1.2AE)3种灌溉量,以蒸发皿累积蒸发量分别达到(10±2)mm时灌水(高频)和(20±2)mm时灌水(低频)2种灌溉频率,共6个处理。通过测定灌溉前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植株不同器官干鲜质量,产量及植物营养元素累积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番茄根系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元素吸收对灌溉量与灌溉频率的响应。【结果】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灌溉前后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膨大期的根长、根体积以及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G1根(根直径≤0.5 mm)、G2根(根直径>0.5 mm~≤2 mm)和G3根(根直径>2 mm)总长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期,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根长(3522.16 cm)、根表面积(984.35 cm 2)、G1根总长(2458.53 cm)、G2根总长(1023.25 cm)最大,高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根体积(24.35 cm^(3))最大。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根系活力不断降低,开花坐果期高量低频处理番茄的根系活力最强(根系活力为211.91 mg/(g·h)),果实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降低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果实成熟期低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最大(64.74%),但不同处理间果实干质量占比差异不显著,随着生育期推进,根、茎、叶的干鲜质量占比逐渐下降。增加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植株K、N、P 3种元素累积量,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K(6687.22 mg/株)、N(7220.38 mg/株)、P(2006.84 mg/株)累积量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了1.89%~26.57%,6.63%~35.40%,8.92%~33.97%。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番茄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所有处理中,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果实产量最高(93.93 t/hm 2),较其他处理提高了8.68%~34.47%;低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水分利用效率(31.33 kg/m^(3))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2.62%~23.54%。根系形态指标中的根长、根表面积、G1根总长、G2根总长与植株全K、全N、全P累积量和番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量高频灌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G1根总长和G2根总长,优化根系结构,提高番茄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最终获得了最大的番茄果实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灌溉频率 番茄栽培 番茄产量 营养元素
下载PDF
农户灌溉行为目标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沙雅县为例
19
作者 李适宜 关全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当前农业用水一直占据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投入要素。而复杂的气候环境却给农业用水带来了巨大挑战,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以微观层面为出发点,探讨灌溉行为目标偏好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以期优化和... 当前农业用水一直占据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投入要素。而复杂的气候环境却给农业用水带来了巨大挑战,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以微观层面为出发点,探讨灌溉行为目标偏好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以期优化和选择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农业效益最大化。以新疆沙雅县传统农户为研究对象,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推算出灌溉用水效率;然后利用Tobit模型探讨灌溉行为目标偏好及其他因素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824,灌溉用水效率平均值为0.560,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效率均未达到技术完全高效的程度,仍有提高的余地。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灌溉面积、对水资源是否紧缺的认知、是否为村干部、是否参与过培训、偏好利润最大化和偏好节约用水对灌溉用水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偏好减少劳动力投入对灌溉用水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力、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重、用水成本、偏好及时灌溉和可持续发展对灌溉用水效率影响不显著,且用水成本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起负向作用。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强农户节水意识、调整种植结构、完善灌溉水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行为 目标偏好 影响因素 灌溉用水效率 沙雅县
下载PDF
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节水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卢程悦 曹志富 +2 位作者 张万锋 辛海霞 杨树青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袁隆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5~20 cm(H1)、20~25 cm(H2)和25~30 cm(H3)3种土层厚度,设置控制灌溉(K)、常规灌...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袁隆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5~20 cm(H1)、20~25 cm(H2)和25~30 cm(H3)3种土层厚度,设置控制灌溉(K)、常规灌溉(CK)2种灌溉方式,共计6个处理,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K处理下的水稻株高相比CK矮,根长、茎粗、每穴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相比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产量相比H1增加30.49%~32.91%和63.74%~76.33%,K处理下的总灌水量相比CK减少55.04%~56.84%,K处理下的灌溉水生产率相比CK增加1.55~1.86倍,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灌溉水生产率相比H1增加35.61%~38.62%和73.07%~94.14%。【结论】25~30 cm土层厚度下采用控制灌溉的水稻节水增产效果最优,适宜当地水稻种植,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水稻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厚度 灌溉方式 寒地水稻 控制灌溉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