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市灌溉农业区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报
1
作者 李绍辉 李春玲 李爱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4期20-22,26,共4页
本文针对武威灌溉农业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的实际,通过武威灌溉农业区多年土壤墒情评价因子及田间灌溉试验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了在灌溉条件下小麦、玉米的需水规律,确定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下限,制定了不同区域灌溉制度,总结形成了武... 本文针对武威灌溉农业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的实际,通过武威灌溉农业区多年土壤墒情评价因子及田间灌溉试验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了在灌溉条件下小麦、玉米的需水规律,确定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下限,制定了不同区域灌溉制度,总结形成了武威市灌溉农业区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土壤墒情 评价 指标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油菜后茬复种大葱丰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毓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44-144,146,共2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油菜后茬复种大葱丰产栽培技术是该区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大胆创新和探索,为甘肃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介绍了该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在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 油菜茬 复种 大葱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甘肃省肃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崔增团 郭世乾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应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耕地生产潜力主要指标顺序依次为:剖... 应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耕地生产潜力主要指标顺序依次为:剖面构型>障碍层位置>质地构型>灌溉保证率>土体含盐量>有机质>有效土层厚度>海拔高度>障碍层厚度>有效磷>灌溉模数>土壤侵蚀程度>速效钾。肃州区耕地地力等级可分为四等,一、二、三等地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36.1%、37.2%和21.6%,占总耕地的94.9%,四等地占的比例较小,为5.1%。与国家耕地地力等级对比,肃州区一至四等地,分别对应国家三至六等地,因此,该区域耕地生产能力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评价 层次分析 模糊数学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 肃州
下载PDF
甘肃河西灌溉农业区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种业集团 品牌战略 科技 种子市场管理 甘肃 河西灌溉农业区 种业 发展
下载PDF
甘肃河西灌溉农业区制种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致禧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河西灌溉农业区 制种资源 利用 可持续发展 政策 制种综合技术组装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农业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葛秉钧 《资源科学》 1982年第2期49-54,共6页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2.8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3.39亩。其中灌溉地721.99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56.4%。是我省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河西走廊 农业气候 适应性分析 敦煌 积温 马铃薯 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下载PDF
新疆灌溉农业区保护性耕作的特殊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俊贵 徐生彪 张友腾 《农机市场》 2007年第7期69-71,共3页
保护性耕作是在旱作农业生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世界各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都是建立在旱作农业基础之上的。我国北方各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在免耕播种、土壤深松和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旱... 保护性耕作是在旱作农业生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世界各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都是建立在旱作农业基础之上的。我国北方各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在免耕播种、土壤深松和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农业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灌溉农业区 新疆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 节水技术 旱作
下载PDF
西北河西灌溉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任静 李福夺 +3 位作者 尹昌斌 张久东 包兴国 车宗贤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农田种植绿肥是提高西北河西灌溉区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选取西北河西灌溉区主推绿肥品种毛叶苕子和针叶豌豆,从农产品供给、土壤养分累积、水分涵养、土壤保持以及气体调节五类服务功能,构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 农田种植绿肥是提高西北河西灌溉区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选取西北河西灌溉区主推绿肥品种毛叶苕子和针叶豌豆,从农产品供给、土壤养分累积、水分涵养、土壤保持以及气体调节五类服务功能,构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确定春玉米间作不同绿肥农田系统的生态价值.研究显示:春玉米间作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农产品供给价值和气体调节价值对总价值的贡献率较大,分别在39%»54%之间和30%»39%之间;与单作春玉米相比,春玉米间作毛叶苕子和针叶豌豆农田系统生态价值分别增长19.37%和43.74%,约为初级农产品生产价值(直接经济效益)的1.8»2.6倍,是总投入成本的4.8倍左右.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农田种植绿肥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灌溉农业区 绿肥 生态价值评估 生态补偿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宁夏大农业内部系统耦合初探——Ⅰ牧区育成农区育肥畜牧业生产体制现状调查(以平罗县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宁 李克昌 +1 位作者 黄兆鸿 樊振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2,共7页
从宁夏灌溉农业区与草原牧区、半牧区的地理分布、饲草料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冷暖两季农牧两区的生产特点进行分析 ,以平罗县城关家畜交易市场的上市羊只的数量、价格变化规律等为依据 ,初步论述了宁夏农牧两大区在时空上实现牧区育成。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草原牧 系统耦合 宁夏 畜牧业
下载PDF
我区的农业
10
《内蒙古宣传》 1993年第6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农业生产潜力 西辽河平原 半农半牧 粮豆作物 商品粮基地 粮食总产量 大兴安岭 土壤地带 灌溉农业区 河套蜜瓜
下载PDF
甘肃永登灌区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分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怀山 代立兰 +2 位作者 杨世柱 王平 王国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研究四翅滨藜的耐盐性和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选择甘肃永登灌溉农业区次生盐渍化土壤4个试验点,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的盐离子浓度、pH值和电导率(EC值)变化。结果表明:1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略有下降,2年期... 为研究四翅滨藜的耐盐性和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选择甘肃永登灌溉农业区次生盐渍化土壤4个试验点,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的盐离子浓度、pH值和电导率(EC值)变化。结果表明:1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略有下降,2年期和3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明显下降;根际土壤p H值逐年下降;四翅滨藜叶片电导率逐年增加;0~80 cm土层电导率逐年下降。说明四翅滨藜对于根际土壤的盐离子具有吸收分化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pH值、EC值),是一种绿色安全的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翅滨藜 灌溉农业区 盐渍化土壤 盐分变化
下载PDF
面向发达地区搞一点耕地批组有利加快农场的发展
12
作者 张峰 《新疆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3-24,共2页
面向发达地区搞一点耕地批组有利加快农场的发展张峰一、问题的提出农一师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南疆,地跨阿克苏市五县一市行政区,规划占地面积680余万亩。四十几年来,几代军垦职工战斗生活在这里,兴修水利引天山雪水,开垦万古荒... 面向发达地区搞一点耕地批组有利加快农场的发展张峰一、问题的提出农一师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南疆,地跨阿克苏市五县一市行政区,规划占地面积680余万亩。四十几年来,几代军垦职工战斗生活在这里,兴修水利引天山雪水,开垦万古荒原建设万顷绿洲,肩负屯垦戍边、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 农场 棉花产量 新疆棉花 灌溉农业区 扩大耕地面积 支柱产业 改良培肥 国有资产存量 栽培技术模式
下载PDF
张掖地区农作物总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模型预测
13
作者 彭勤文 金自学 解红艳 《河西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3-66,共4页
1、引言 张掖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辖总土地面积41924平方公里。1983年底,全区总人口103.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1.8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9%,当年农业总产值33156.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2%,是省内典型的以种植业为... 1、引言 张掖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辖总土地面积41924平方公里。1983年底,全区总人口103.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1.8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9%,当年农业总产值33156.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2%,是省内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灌溉农业区之一。另方面,该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农作物 模型精度 土地面积 时间序列 农业生产 播种面积 预测模型 灌溉农业区 灰色系统
下载PDF
发挥永靖区位优势 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14
作者 徐学民 《甘肃农业》 2006年第11X期158-158,共1页
一、对永靖沿黄灌区区位优势的思考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偏南地带。国土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辖98乡,总人口20.2050万,其中农业人口16.4万。黄河流经境内107千米,占黄河流经甘肃省480千米的22.3%,国家在这里建成了刘家峡... 一、对永靖沿黄灌区区位优势的思考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偏南地带。国土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辖98乡,总人口20.2050万,其中农业人口16.4万。黄河流经境内107千米,占黄河流经甘肃省480千米的22.3%,国家在这里建成了刘家峡、盐锅峡水力发电站,形成了万顷炳灵湖和胜似江南的太极湖,水资源十分丰富。永靖县在沿黄河已修建了刘家峡自流渠,盐锅峡自流渠,拥宪自流渠(湟水河),红岘子提灌渠,三塬提灌渠,岘塬提灌渠,塔坪提灌渠,沙子沟提灌渠,盐锅峡黑、方台提灌渠等自流、提灌灌溉渠20余处,已有有效灌灌溉面积13.05万亩,受惠人数达9.5万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沿黄灌溉农业区,灌溉农业成为永靖县克服“十年九旱”减缓农业波动的重要保证,更是主要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的供给主体,全县以占总耕地面积不到40%灌溉区耕地,生产出全县60%的粮食。特别是川塬区六乡镇种植蔬菜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已占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8%,但蔬菜种植面积只有该六乡镇总耕地面积的28%,因此,灌溉农业区既是永靖的主体和精华,又是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没有灌区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永靖的大发展。如何管理好、经营好这些精华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靖县 六乡镇 灌溉农业区 农业现代化进程 人均纯收入 盐锅峡 农业基础设施 甘肃省中部 灌溉
下载PDF
基于遥感信息的黄土高原主要灌溉农业分布区生态安全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晓明 孙从建 +2 位作者 孙九林 陈伟 李新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77-3184,共8页
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间的遥感数据,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4个主要灌溉农业分布区(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 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间的遥感数据,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4个主要灌溉农业分布区(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FVC整体呈下降趋势,但4个不同灌溉农业分布区FVC变化趋势各异。研究区RSEI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银川平原和渭河平原的RSEI下降明显,分别下降0.06和0.07,河套平原的RSEI无明显变化,而汾河谷地的RSEI整体呈上升趋势。4个区域中,银川平原、汾河谷地的生态稳定性较差,河套平原的生态环境较稳定,而渭河平原的生态环境持续退化。研究结果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度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植被状态指数监测西北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管晓丹 郭铌 +2 位作者 黄建平 葛觐铭 郑志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6-1053,共8页
利用1982—2003年22年逐月GIMMS 8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和西北地区138个气象台站同期月降水数据,分析了植被状态指数(VCI)对西北地区历史干旱的监测能力。根据西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特点,选取雨养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 利用1982—2003年22年逐月GIMMS 8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和西北地区138个气象台站同期月降水数据,分析了植被状态指数(VCI)对西北地区历史干旱的监测能力。根据西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特点,选取雨养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了VCI对不同地区气象干旱的监测能力,并对VCI监测干旱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CI可以较好地反映西北大部分历史干旱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对于不同的气候区域,VCI监测干旱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西北东部的雨养农业区,VCI能够较好地反映降水的盈亏对植被影响,是监测这一地区干旱的有效指标;在西北区西部的灌溉农业区,VCI基本不能反映这一地区降水的多寡,不能作为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监测的指标;VCI也不能反映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降水的亏缺,不能作为监测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的指标;在极涡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区VCI会出现虚假的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 VCI 降水距平百分率 雨养农业 灌溉农业区
下载PDF
灌溉区与雨养区作物长势差异比较分析——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红伟 吴炳方 +2 位作者 邹文涛 闫娜娜 张淼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0-567,共8页
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按照耕地灌溉比例0%—30%,30%—60%,60%—100%将农业区分为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同时筛选丰水年(2008年)、平水年(2005年)、枯水年(2012年),比较相同年份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的作... 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按照耕地灌溉比例0%—30%,30%—60%,60%—100%将农业区分为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同时筛选丰水年(2008年)、平水年(2005年)、枯水年(2012年),比较相同年份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的峰值特征差异,以及相同农业区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长势过程线的相似性,并定量分析作物长势随灌溉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与趋势。研究表明:(1)相同年份,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好于混合农业区,混合农业区的作物长势好于雨养农业区,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好;(2)不同年份的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最小,混合农业区次之,雨养农业区长势差异最大,即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稳定;(3)枯水年雨养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同增同减,受灌溉与降水的双重影响,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的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丰水年,作物水分胁迫减弱,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雨养农业区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作物长势增幅与灌溉百分比之间呈现显著的分段二次函数变化关系,当灌溉百分比增幅小于60%时,作物长势增长幅度逐步加快,当灌溉百分比大于60%时,作物长势增速逐步放缓,在枯水年时,长势随灌溉百分比增加而增长的幅度高于丰水年与枯水年。鉴于不同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作物长势的定量监测需要进一步区分灌溉与雨养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混合农业 雨养农业 作物长势 归一化植被指数
原文传递
甘肃气候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邓振镛 谢金南 +1 位作者 刘德祥 尹东 《干旱气象》 1998年第2期16-19,共4页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山脉纵横交错,高低相关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具有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气象...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山脉纵横交错,高低相关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具有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等大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河西走廊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 甘肃省 开发利 农作物 河西灌溉农业区 甘南高原 祁连山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东科“巨谷”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19
作者 肖占文 陈广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46,共4页
经3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河西走廊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区引进种植东科“巨谷”Peuniese tum glaucum,适应性强, 经济利用价值高,栽培季节灵活。春季播种,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粮草兼收,丰产优质,适宜播期在4月15-25日,采用密度6... 经3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河西走廊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区引进种植东科“巨谷”Peuniese tum glaucum,适应性强, 经济利用价值高,栽培季节灵活。春季播种,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粮草兼收,丰产优质,适宜播期在4月15-25日,采用密度6 00万~6 75万株/hm2 均能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在孕穗期以前刈割适口性好,孕穗期平均鲜草产量可达9 00 t/hm2,孕穗期以后鲜草适口性变差,但籽粒平均产量可达6 7 t/hm2,比当地谷子品种增收44 5%,且营养丰富,可做优质饲料。麦茬复种,生长期70~80 d,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孕穗期平均鲜草产量达8 60 t/hm2,比当地谷子品种增产28 5%,且鲜草适口性好,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粮饲兼用型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 东科“巨谷” 引种试验 生态适应性 示范推广 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
下载PDF
农户玉米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临泽县平川镇163个制种户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钰 杨清 《发展》 2017年第4期44-45,54,共3页
临泽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水土光热资源独特,是历史悠久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繁育的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病虫害少,是国内乃至世界良种繁育地带,被誉为“天然的玉米种子繁育场”。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临... 临泽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水土光热资源独特,是历史悠久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繁育的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病虫害少,是国内乃至世界良种繁育地带,被誉为“天然的玉米种子繁育场”。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临泽县玉米制种基地规模不断扩展、制种效益逐年增加、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户 杂交玉米制种 光热资源 平川镇 河西走廊中部 因素分析 繁育场 灌溉农业区 制种面积 新品种引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