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水盐度对玉米出苗、产量、品质及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
1
作者 李金刚 何平如 +3 位作者 陈菁 贺一凡 仲莉恩 孙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探究适宜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玉米正常出苗、籽粒高产优质、土壤积盐有限的灌溉水盐分浓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膜下滴灌玉米大田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盐度水平(1、2、3、4、5 g/L),在土壤基质势下限-20 kPa和灌水... 为探究适宜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玉米正常出苗、籽粒高产优质、土壤积盐有限的灌溉水盐分浓度,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为期2年的膜下滴灌玉米大田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盐度水平(1、2、3、4、5 g/L),在土壤基质势下限-20 kPa和灌水定额22.5 mm/次条件下,玉米耗水量、植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均与灌溉水盐度呈显著二次函数关系(R^(2)>0.84),当灌溉水盐度为2 g/L时植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达到极大值,当灌溉水盐度超过3 g/L时,含盐水灌溉对玉米出苗、植株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均产生不利影响。灌溉水盐度在1~5 g/L范围内每增加1 g/L,膜下滴灌玉米对应水分利用效率下降0.29 kg/m~3;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溉水盐度增加而增加,籽粒淀粉含量随灌溉水盐度增加而降低。此外,当灌溉水盐度高于3 g/L时,膜下滴灌对应土壤盐分等值线垂直半径和水平半径均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玉米生育期内籽粒高产优质、减少土壤积盐的目标,在试验设计条件下,推荐河套灌区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水盐度上限为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溉水盐度 矿化度 微咸水灌溉 非常规水资源 盐分等值线 河套灌区 玉米出苗 品质
下载PDF
贺州市2018—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年间变化分析
2
作者 张水新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40-43,46,共5页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农作物利用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水量的比值,它反映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况,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等。贺州市选择了18个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定法”计算...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农作物利用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水量的比值,它反映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况,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等。贺州市选择了18个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定法”计算各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推算得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通过对2018—2023年贺州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年间变化对比分析,发现贺州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上升,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平缓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测定法 样点灌区 年间变化 贺州市
下载PDF
大棚黄瓜对灌溉水质量的响应
3
作者 蒋丽媛 赵伟 +3 位作者 杨圆圆 唐磊 杨兆森 陈志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为明确不同质量灌溉水对大棚黄瓜生长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电导率的灌溉水E1(4.04 mS/cm)、E2(2.03 mS/cm)、E3(0.31 mS/cm)对大棚黄瓜进行灌溉。结果表明,黄瓜产量、株高、叶片数随灌溉水电导率的增加均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随... 为明确不同质量灌溉水对大棚黄瓜生长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电导率的灌溉水E1(4.04 mS/cm)、E2(2.03 mS/cm)、E3(0.31 mS/cm)对大棚黄瓜进行灌溉。结果表明,黄瓜产量、株高、叶片数随灌溉水电导率的增加均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随灌溉水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在0~40 cm土层,E1处理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E2和E3处理47.3%~114.7%。可见在该研究区灌溉水是影响土壤电导率的重要因素,电导率为4.04 mS/cm的灌溉水已影响大棚黄瓜的生长,设施蔬菜种植需考虑灌溉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 大棚黄瓜 生长 土壤电导率
下载PDF
天津市2021年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4
作者 张艳芬 李胜楠 万莹 《海河水利》 2023年第3期87-92,共6页
选取天津市20个小型样点灌区、101个典型地块,采用直接量测法测算分析得出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进行年际间对比分析,认为小型灌区系数对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平占主要影响程度,应加大小型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和田间管理,以实... 选取天津市20个小型样点灌区、101个典型地块,采用直接量测法测算分析得出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进行年际间对比分析,认为小型灌区系数对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平占主要影响程度,应加大小型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和田间管理,以实现天津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灌区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分析 影响程度 天津
下载PDF
遥感技术应用于都江堰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方法探究
5
作者 康小平 廖晋一 +2 位作者 周韩路 王君勤 李鹏中 《四川水利》 2023年第6期10-13,19,共5页
传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通过选择典型样点田块进行测量,工作量大且不能反映区域特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借助遥感卫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的手段逐渐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文章探究通过遥感蒸散发模型获取作物生育期... 传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通过选择典型样点田块进行测量,工作量大且不能反映区域特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借助遥感卫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的手段逐渐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文章探究通过遥感蒸散发模型获取作物生育期蒸散发量,结合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等数据推算净灌溉水量,进而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得到研究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提出了该方法应用于都江堰灌区在遥感数据源选取、地理气候影响、成果精度验证等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都江堰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遥感蒸散发模型 作物蒸散发量 首尾测算分析法 都江堰灌区
下载PDF
灌溉水矿化度对棉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燕强 王振华 +4 位作者 叶含春 宋利兵 刘健 温越 武小荻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棉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设置了4个灌溉水矿化度,分别为0.85 g·L^(-1)(CK,当地灌溉水矿化度)、3 g·L^(-1)(S1)、5 g·L^(-1)(S2)和8 g·L^(-1)(S3),在新疆进行了膜下滴灌棉花大田试验。在棉... 为探究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棉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设置了4个灌溉水矿化度,分别为0.85 g·L^(-1)(CK,当地灌溉水矿化度)、3 g·L^(-1)(S1)、5 g·L^(-1)(S2)和8 g·L^(-1)(S3),在新疆进行了膜下滴灌棉花大田试验。在棉花生育期,每月采集两次土壤呼吸速率值(R_(s)),并同时监测土壤温度(ST)、含水率(SWC)、电导率(EC)、硝态氮含量(NO_(3)^(-)-N)、铵态氮含量(NH_(4)^(+)-N),运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下土壤参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S1和S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铵态氮含量;咸水灌溉(S3)显著增加了土壤水分和盐分,并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会减弱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的水分和温度与呼吸速率的相关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呈减弱趋势。通过运用二次函数式来表示0~10 cm的土层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R^(2)=0.669,P<0.001),得出土壤呼吸速率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6.9℃。咸水灌溉下,含土壤温度、电导率、硝态氮含量的逐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85%。综上,利用3 g·L^(-1)的灌溉水进行膜下滴灌,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土壤含盐量的基础上,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农田碳排放量,可以为新疆微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参数 土壤呼吸 灌溉水矿化度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贵州省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特征及来源讨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息朝庄 吴林锋 +4 位作者 张鹏飞 杨茗钛 范云飞 夏浩东 邓会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05,共14页
【研究目的】土壤-水体-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成因来源、富集规律为环境地质研究焦点,开展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系统中Cd、As等微量元素迁移与富集的定量研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土壤-水体-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成因来源、富集规律为环境地质研究焦点,开展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系统中Cd、As等微量元素迁移与富集的定量研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惠水县表层土壤、灌溉水、雨水和大气降尘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的Cd、A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酸性土为主,147件表层土壤样品中元素Cd与As、Cr、Hg、Mn、Ni、Pb、Zn、pH呈正相关关系,与Cu、Se呈负相关关系;34件灌溉水样品中含量主要为As、B、F-、Se、Zn,灌溉水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等级为1级,属清洁范围,表明灌溉水水质均达标;5件雨水和大气降尘样品中,大气降尘主要为As、Cd、Cr、Hg、Pb,雨水中主要为As、B、Cd、Cr^(6+)、F^(-)、Ge、Hg、Pb、Se、Zn。【结论】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Cd指数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大小为羡塘镇红旗村>芦山镇羊马村>涟江街道大坡村>好花红镇好花红村>摆金镇立新村;灌溉水水质均达标,无重金属元素污染;大气降尘年通量密度平均值大小顺序分别为B>Se>Pb>Zn>Cr>As>F>Cd>Ge>Hg。研究区大气降尘总量平均值89 g·m^(-2)·a^(-1),与中国一些省市地区相比较,总量略低;表层土壤、大气降尘之间对比表明:表层土壤与年雨水通量相对比来看,Cd、Cr、Pb、Zn富集,Se亏损,表明雨水对Se的贡献较大;大气降尘对比于雨水,除Hg外,大气降尘其他元素都高于雨水;大气降尘年通量和表层土壤平均值比较,除Se外,其他元素均亏损;大气降尘年通量与灌溉水含量相对比,As、Hg、Se富集,Cr亏损。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Cd污染来自于地质背景、工业三废、燃煤的综合来源;大气降尘主要来源于燃煤尘和交通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As 微量元素 土壤 灌溉水 大气干湿沉降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惠水县 贵州省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灌溉水中16种痕量多环芳烃
8
作者 李创 潘扬昌 韦英亮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2期23-27,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灌溉水痕量多环芳烃残留检测方法。水样加入2种替代物2-氟联苯和对三联苯-d_(14),通过二氯甲烷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二氯甲烷-正己烷(体积比为2∶8)混合溶剂洗脱,浓缩定容后加入萘-d_(8)、苊烯-d_(10)、菲-d...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灌溉水痕量多环芳烃残留检测方法。水样加入2种替代物2-氟联苯和对三联苯-d_(14),通过二氯甲烷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二氯甲烷-正己烷(体积比为2∶8)混合溶剂洗脱,浓缩定容后加入萘-d_(8)、苊烯-d_(10)、菲-d_(10)、䓛-d_(12)和苝-d_(12)5种氘代多环芳烃混合物作为内标。选择离子扫描模式检测,目标物以保留时间和与标准物质质谱图比较进行定性,采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内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1~7 ng/L,线性范围为1~100μg/L,灌溉水加标回收率为82%~110%,精密度2.0%~10.6%。2种替代物回收率范围79%~105%,说明样品前处理过程稳定可靠,样品基体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高效,适用于基质相对复杂的灌溉水痕量多环芳烃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灌溉水 多环芳烃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灌溉水中5种生物高毒性除草剂残留
9
作者 温韬 宁方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3-2338,共6页
建立全自动固相萃取-GC-MS/MS法检测灌溉水中乙丁烯氟灵、异丙甲草胺、乙丁氟灵、炔苯酰草胺、氟丁酰草胺5种生物高毒性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将灌溉水预处理后,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选择HLB固相萃取柱对灌溉水样品进行提取。提取... 建立全自动固相萃取-GC-MS/MS法检测灌溉水中乙丁烯氟灵、异丙甲草胺、乙丁氟灵、炔苯酰草胺、氟丁酰草胺5种生物高毒性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将灌溉水预处理后,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选择HLB固相萃取柱对灌溉水样品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在氮吹仪中吹至近干,1mL乙酸乙酯溶解残渣,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GC-MS/MS)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外标法定量。乙丁烯氟灵、异丙甲草胺、乙丁氟灵、炔苯酰草胺、氟丁酰草胺在质量浓度0.01~0.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均为0.02μg·L^(-1)。样品在三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5.4~104.5%之间,精密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n=6)。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准确性好,为灌溉水中除草剂残留的监测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固相萃取 GC-MS/MS 灌溉水 乙丁烯氟灵 除草剂
下载PDF
不同电导率灌溉水对上海青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曹红霞 赵伟 +2 位作者 蒋丽媛 杨圆圆 李明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研究不同电导率灌溉水对拱棚内种植的上海青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水处理,分别为电导率3.3 mS/cm的井水(E_(1))、电导率1.9 mS/cm的井水(E_(2))和电导率0.3 mS/cm(E_(3))的雨水。结果表明,E_(3)、E_(2...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研究不同电导率灌溉水对拱棚内种植的上海青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水处理,分别为电导率3.3 mS/cm的井水(E_(1))、电导率1.9 mS/cm的井水(E_(2))和电导率0.3 mS/cm(E_(3))的雨水。结果表明,E_(3)、E_(2)的上海青出苗密度分别为140株/m^(2)、122.7株/m^(2),显著高于E_(1);E_(2)和E_(3)较E_(1)显著增加了上海青的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和根鲜重,增幅分别为5360%~10892%,260%~460%,333%~516%;与E_(1)处理相比,E_(2)和E_(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上海青的叶片大小。因此,在本研究地区,电导率高的灌溉水会影响上海青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 电导率 上海青 生长
下载PDF
灌溉水矿化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张鑫红 赵杰 +4 位作者 肖辉 张玉梅 郑茹梅 张波 张颖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第5期6-12,共7页
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是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提高大豆生产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的耐盐水平,文章选取19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气候室溶液浸泡种子发芽试验和智能温室基质栽培培养试验。在灌溉水0~16 g·... 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是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提高大豆生产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的耐盐水平,文章选取19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气候室溶液浸泡种子发芽试验和智能温室基质栽培培养试验。在灌溉水0~16 g·L^(-1)矿化度范围内设置6个梯度,分别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植株成活率、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根长等指标。通过大豆耐盐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气候室溶液浸泡种子发芽试验中,当灌溉水矿化度为12 g·L^(-1)时,大豆品种“冀豆17”“邯豆13”“齐黄34”“中豆63”的种子发芽势仍能达到60%以上;当灌溉水矿化度为16 g·L^(-1)时,“邯豆13”“齐黄34”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现出较高耐受性。在智能温室基质栽培培养试验中,从大豆植株成活率来看,“邯豆13”耐受灌溉水矿化度程度最高,能耐受矿化度为12 g·L^(-1)的灌溉水;“邯豆13”“中豆63”在灌溉水矿化度为16 g·L^(-1)时,生物量较“冀豆17”分别增加118.6%和206.9%、株高占淡水灌溉处理的比例大于70%,“邯豆13”“中豆63”持续生长在灌溉水矿化度为12g·L^(-1)的环境下35 d,叶片叶绿素含量占淡水灌溉处理的比例大于60%。从大豆根长指标分析,“邯豆13”“中豆63”能耐受的灌溉水矿化度为16g·L^(-1)。大豆苗期,“邯豆13”“中豆63”植株的耐盐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度 灌溉水 大豆 发芽 生长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烤烟灌溉水中氯离子含量
12
作者 孙松 高玉平 +3 位作者 王川 台金 刘朋 纪盛哲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24-26,79,共4页
为研究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灌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以烤烟田为例,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氯化钠模拟田间含氯灌溉水,试验设置20、40、60、80、100 mg/L 5个氯离子浓度,分别采用5%、20%、40%(体积分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降氯处理,测定不同... 为研究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灌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以烤烟田为例,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氯化钠模拟田间含氯灌溉水,试验设置20、40、60、80、100 mg/L 5个氯离子浓度,分别采用5%、20%、40%(体积分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降氯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氯离子的浓度,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灌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氯离子含量;氯离子的吸收率与树脂的投放量呈显著正相关;树脂处理过程中,水中氯离子含量随时间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初始氯离子含量较高的灌溉水降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氯离子 灌溉水 降氯 烤烟田
下载PDF
南疆某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君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以南疆某灌区为例,选取典型田块,采用直接测量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灌区2021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讨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相关评价与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灌区 合理性分析 新疆
下载PDF
高密地区灌溉水及土壤氟地球化学特征
14
作者 姜冰 刘阳 +3 位作者 吴振 张德明 孙增兵 马健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8-1353,共6页
为研究高密地区灌溉水及土壤氟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系统采样测试,获得了灌溉水pH值、氟化物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氟含量等数据,绘制了地球化学等值线图,进行了统计、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灌溉水... 为研究高密地区灌溉水及土壤氟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系统采样测试,获得了灌溉水pH值、氟化物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氟含量等数据,绘制了地球化学等值线图,进行了统计、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灌溉水氟化物含量均值为1.89 mg/L,空间变异性强,高值区分布在北部低平冲积平原区,大于2 mg/L的样本数占比63.16%,与水质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氟含量均值为455×10^(-6),空间分布较不均匀,氟高和过剩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土壤氟与土壤pH、有机质、灌溉水氟化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砂姜黑土分布范围内,灌溉水氟化物含量和土壤氟含量高。本研究揭示了高密地区灌溉水氟化物和土壤氟的本底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精准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 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高密地区
下载PDF
大型灌区农作物灌溉水经济价值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韩运红 李文秀 陈昊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以云南省石屏大型灌区为例,通过效益分摊系数法和剩余价值法分析了灌区内农作物灌溉水经济价值和影响因素,发现经济作物和水果的灌溉水经济价值高于粮食作物,同时建议在灌区规划时推荐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效益,结果可指导类似灌区规... 以云南省石屏大型灌区为例,通过效益分摊系数法和剩余价值法分析了灌区内农作物灌溉水经济价值和影响因素,发现经济作物和水果的灌溉水经济价值高于粮食作物,同时建议在灌区规划时推荐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效益,结果可指导类似灌区规划,助力于高标准现代化灌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效益分摊系数法 剩余价值法 灌溉水经济价值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电化学活化NaClO_(2)去除再生灌溉水中磺胺地索辛
16
作者 吴少宇 蔡郡倬 +2 位作者 冉一伽 李逸轩 赵航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16-25,共10页
电催化活化亚氯酸钠去除灌溉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能依赖于电化学操作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亚氯酸钠浓度(10~20μmol·L^(-1))、电极电位(0.5~1.5 V)、温度(20~40℃)和电解时间(60~90 min)为主要因素,以磺胺地索辛(Sulfa... 电催化活化亚氯酸钠去除灌溉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能依赖于电化学操作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亚氯酸钠浓度(10~20μmol·L^(-1))、电极电位(0.5~1.5 V)、温度(20~40℃)和电解时间(60~90 min)为主要因素,以磺胺地索辛(Sulfadimethoxine,SDM)去除率和比能耗为响应,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响应面模型对电化学操作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实际灌溉水验证该响应面模型,以SDM去除率达到99.5%为目标,比能耗最低的较优条件预测值是:NaClO_(2)浓度为16.94μmol·L^(-1),温度为40℃,电极电位为0.914 V,处理时间为87.3 min。在此条件下,SDM实际去除率达到99.3%,每克SDM最低比能耗为(1.62±0.07)kW·h。SDM去除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16%~1.33%。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根据SDM去除率需求,因地制宜地优化电化学参数条件,可提高电化学处理方法效能,降低处理的单位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地索辛 电催化 亚氯酸钠 再生灌溉水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肃州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问题探讨
17
作者 仲玮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的肃州区为例,在概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常规测算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分析及其他灌区实践经验提出首尾测算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肃州区各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对所选典型灌区的... 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的肃州区为例,在概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常规测算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分析及其他灌区实践经验提出首尾测算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肃州区各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对所选典型灌区的代表性和测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标明,应用首尾测算法测算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过程简便,结果准确性高,能有效克服传统计算方法工作量大、测算硬件条件难以保证,实施难度大等弊端,对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方法 首尾测算法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某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吕志鹏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前国内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提高灌区灌概用水效率意义重大。本文以黄河中上游某灌区为例,选取9个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正贡献率高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井渠结合灌溉面积... 目前国内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提高灌区灌概用水效率意义重大。本文以黄河中上游某灌区为例,选取9个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正贡献率高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渠道衬砌率、当年节水改造投资、节水灌溉面积;而负贡献率较高主要有常规水稻净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例。这些因素反映了灌区的种植结构、管理水平以及水利设施的现状。为此,在灌区要大力发展滴灌等节水技术;积极转变农业结构,例如: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高经济效益蔬菜、花舟、水果、草、牧;通过科技实验,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山东省茌平县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与质量评价
19
作者 赵涵 郭忠华 +1 位作者 王学民 付兆健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以山东省茌平县灌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和化验,选取As、Cd、Cr、Cu、Hg、Pb、Zn、氯化物、氟化物、pH值等指标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质量等级划分。结果表明,除氯化物及氟化物外,其他元素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以山东省茌平县灌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和化验,选取As、Cd、Cr、Cu、Hg、Pb、Zn、氯化物、氟化物、pH值等指标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质量等级划分。结果表明,除氯化物及氟化物外,其他元素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超标原因主要为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性和人类工业活动。茌平县灌溉水质量整体情况一般,符合灌溉标准区占全区面积的66.67%,不符合灌溉标准区占全区面积的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 地球化学 氯化物 氟化物 茌平县
下载PDF
南昌县农业灌溉水权确权技术探讨
20
作者 唐湘伟 彭遥 +1 位作者 邓升 彭月平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1期172-176,共5页
水权确权是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有效解决南昌县生产生活用水矛盾突出、农业灌溉水权不明的问题,根据农业灌溉现状和用水定额分析,提出适用于南昌县的农业灌溉水权确权技术路径与方法,以期... 水权确权是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有效解决南昌县生产生活用水矛盾突出、农业灌溉水权不明的问题,根据农业灌溉现状和用水定额分析,提出适用于南昌县的农业灌溉水权确权技术路径与方法,以期能为相同灌溉模式下其他地区开展农业灌溉水权确权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水 确权 水资源 南昌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