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溉量对南疆风沙盐碱土高丹草生长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1
作者 石磊 徐朝阳 吕宁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hybrids)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逐渐成为畜牧业重要的饲料作物。南疆土壤普遍为风沙盐碱土,保水保墒性较差。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高丹草(美国SX19)为研究对象,在覆膜滴灌条件下... 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hybrids)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逐渐成为畜牧业重要的饲料作物。南疆土壤普遍为风沙盐碱土,保水保墒性较差。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高丹草(美国SX19)为研究对象,在覆膜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灌溉量水平(280 m^(3)/667 m^(2)、320 m^(3)/667m^(2)、360 m^(3)/667m^(2)、400 m^(3)/667m^(2)),调查分析全生育期株高、收获产量及土壤盐分变化,与生产上常规灌溉量对比,筛选出适宜南疆沙质盐碱土高丹草种植滴灌灌溉量为320 m^(3)/667m^(2)。研究结果旨在为南疆干旱气候条件下饲草高效水肥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南疆 沙质盐碱土 灌溉量 生长性状 土壤盐分
下载PDF
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杏李裂果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罗莎莎 王如月 +5 位作者 甄紫怡 吴嘉龙 徐业勇 巴合提牙儿·克热木 孙雅丽 虎海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2,共8页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果率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钙含量、钾含量、纤维素含量、果胶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转色期灌水80 m3的处理的裂果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皮、果肉钙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P<0.05)负相关。基于测定的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以转色期灌水80 m3处理的杏李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灌溉时间 灌溉量 裂果率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灌溉量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3
作者 张俊 王小昌 +3 位作者 崔晓路 李澳旗 赵璐 胡田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2,168,共11页
为探究水分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综合影响,通过设置40 mm(W1)和60 mm(W2)两个灌水水平下不施氮肥(N0)、施用氮肥(U)、氮肥+硝化抑制剂(U+DCD)、氮肥+脲酶抑制剂(U+NBPT)、氮肥+双效抑制剂(U+N+D)5种氮肥施用措施,开展... 为探究水分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综合影响,通过设置40 mm(W1)和60 mm(W2)两个灌水水平下不施氮肥(N0)、施用氮肥(U)、氮肥+硝化抑制剂(U+DCD)、氮肥+脲酶抑制剂(U+NBPT)、氮肥+双效抑制剂(U+N+D)5种氮肥施用措施,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施用氮肥处理,氮肥配施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为5.92%~13.82%、5.85%~18.07%、11.12%~24.30%、12.35%~41.83%和5.93%~13.80%,其中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效果较优;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双效抑制剂可以降低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前者效果最优。相比于W1,W2水平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处理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54%、15.51%、19.40%、20.31%和27.36%;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硝态氮残留量分别降低11.33%和48.46%。综合考虑夏玉米施肥灌水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植株生长,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最优处理为灌水量60 mm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氮肥增效剂 土壤氨挥发 土壤硝态氮残留 夏玉米产 水肥利用
下载PDF
灌溉量与灌溉频率对番茄根系生长、产量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4
作者 向凌潇 张俊威 李建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2,123,共14页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探究二者调节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方法】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金棚14-8番茄为试材,用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AE)作为灌...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探究二者调节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方法】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金棚14-8番茄为试材,用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AE)作为灌溉依据,设置低量(0.8AE)、中量(1.0AE)和高量(1.2AE)3种灌溉量,以蒸发皿累积蒸发量分别达到(10±2)mm时灌水(高频)和(20±2)mm时灌水(低频)2种灌溉频率,共6个处理。通过测定灌溉前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植株不同器官干鲜质量,产量及植物营养元素累积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番茄根系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元素吸收对灌溉量与灌溉频率的响应。【结果】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灌溉前后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膨大期的根长、根体积以及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G1根(根直径≤0.5 mm)、G2根(根直径>0.5 mm~≤2 mm)和G3根(根直径>2 mm)总长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期,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根长(3522.16 cm)、根表面积(984.35 cm 2)、G1根总长(2458.53 cm)、G2根总长(1023.25 cm)最大,高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根体积(24.35 cm^(3))最大。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根系活力不断降低,开花坐果期高量低频处理番茄的根系活力最强(根系活力为211.91 mg/(g·h)),果实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降低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果实成熟期低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最大(64.74%),但不同处理间果实干质量占比差异不显著,随着生育期推进,根、茎、叶的干鲜质量占比逐渐下降。增加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植株K、N、P 3种元素累积量,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K(6687.22 mg/株)、N(7220.38 mg/株)、P(2006.84 mg/株)累积量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了1.89%~26.57%,6.63%~35.40%,8.92%~33.97%。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番茄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所有处理中,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果实产量最高(93.93 t/hm 2),较其他处理提高了8.68%~34.47%;低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水分利用效率(31.33 kg/m^(3))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2.62%~23.54%。根系形态指标中的根长、根表面积、G1根总长、G2根总长与植株全K、全N、全P累积量和番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量高频灌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G1根总长和G2根总长,优化根系结构,提高番茄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最终获得了最大的番茄果实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灌溉频率 番茄栽培 番茄产 营养元素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粗网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林佳佳 张文静 +3 位作者 韦丹妮 聂圣贤 魏西 唐小付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以粗网类型甜瓜品种白色恋人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塑料大棚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粗网纹甜瓜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水平显著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果实外观的商... 以粗网类型甜瓜品种白色恋人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塑料大棚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粗网纹甜瓜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水平显著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果实外观的商品价值。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甜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雌花开放数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单果质量、产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并在按日蒸腾蒸发量100%灌溉的I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44.03 g、46.32 t·hm^(-2)、28.61 mg·g^(-1)和1.07 mg·g^(-1)。此外,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甜瓜果实的果肉厚度、种子腔直径和网纹突起程度也呈增大趋势,其中在按日蒸腾蒸发量100%灌溉的I2处理下,甜瓜的网纹品质最佳。综上,I2处理(按日蒸腾蒸发量100%灌溉)为适宜的水分管理方式。在甜瓜生产中,可以更加细致地在甜瓜伸蔓前期和果实发育期按照日蒸腾蒸发量100%灌溉,在伸蔓中后期按日蒸腾蒸发量80%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网纹甜瓜 灌溉量 光合特性 果实产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不同施肥类型和灌溉量下沾益区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变化特征
6
作者 崔家维 崔姝菲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施肥类型和灌溉量是影响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明确最佳施肥类型和灌溉量组合,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于2022年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开展施肥类型和灌溉量两因素试验设计,共设计2种施肥类... 施肥类型和灌溉量是影响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明确最佳施肥类型和灌溉量组合,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于2022年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开展施肥类型和灌溉量两因素试验设计,共设计2种施肥类型处理,分别为施加常规化肥处理(CF)和施加缓释肥处理(SF),3个灌溉水平,分别为充分灌溉(AI)、限量灌溉(LI)和亏缺灌溉(DI),探究不同施肥类型和灌溉量对沾益区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类型和灌溉量处理下玉米干物质累积量随着出苗后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变化幅度在19.32~215.98 g/株之间,随着玉米出苗后天数进程的推进,处理间差异性逐渐出现,且差异性逐渐增加。不同施肥类型和灌溉量下玉米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赖氨酸含量和籽粒淀粉含量变化幅度分别为527.56~561.24 kg/亩、8.12%~8.49%、26.15%~28.06%和71.26%~76.97%,且均在缓释肥+限量灌溉处理下有最大值,分别为561.24 kg/株、8.49%、28.06%、76.97%。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玉米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类型 灌溉量 品质
下载PDF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小霞 马忠明 +1 位作者 陈娟 边金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2,共7页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质 灌溉量 滴灌方式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水分管理 滴灌管布置方式
下载PDF
不同地膜类型与灌溉量对棉花光合参数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田玉刚 万素梅 +7 位作者 林皎 陈国栋 李浩 胡宇凯 李燕芳 胡守林 毛廷勇 赵书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3-1531,共9页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索不同地膜类型(普通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液体地膜)与灌溉量(6000、4500、3000 m^(3)·hm^(-2))对棉花光合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 cm土层,与不覆膜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均可显...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索不同地膜类型(普通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液体地膜)与灌溉量(6000、4500、3000 m^(3)·hm^(-2))对棉花光合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 cm土层,与不覆膜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均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温度。不同类型地膜下,均以6000 m^(3)·hm^(-2)灌溉水平下棉花产量、品质与叶片光合能力的表现较好。与不覆膜的处理相比,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的棉花单株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97%和21.15%。综合叶片光合性能、棉花产量与品质判断,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并无显著不利影响,可用于替代普通地膜以减少棉花生产中的白色污染。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SPAD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与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SPAD值与马克隆值、成熟度、衣分率,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气孔导度与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的灰色关联度最高;净光合速率与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可考虑将SPAD值、蒸腾速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这4个指标作为评价地膜类型与灌溉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的重要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灌溉量 光合生理参数 纤维品质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滴灌水盐调控和沼液灌溉量对土壤环境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周扬 李娜 +2 位作者 奚辉 陈喜靖 沈阿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为找到可以最大程度消纳沼液,维持土壤质量,减少硝态氮淋失以及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灌溉方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基质势(SMP)-30 kPa(A)和-10 kPa(B)和不同单次灌溉量10 mm(10)、15mm(15)、20 mm(20)、30 mm(30)、40 mm(40)滴... 为找到可以最大程度消纳沼液,维持土壤质量,减少硝态氮淋失以及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灌溉方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基质势(SMP)-30 kPa(A)和-10 kPa(B)和不同单次灌溉量10 mm(10)、15mm(15)、20 mm(20)、30 mm(30)、40 mm(40)滴灌对土壤盐分、无机氮、pH、硝酸盐淋失量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沼液灌溉持续约1个月,后期为清水灌溉。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总量以B30最高,其次为A40和B40。-30kPa条件下滴灌EC=3.4 dS/m的沼液会增加土壤盐分,土壤溶液EC与土壤水分呈线性正相关,清水灌溉后20 cm以上土层的EC值下降迅速,深层土壤则有较长的延滞期;试验结束后各处理土壤EC_(e)(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均低于试验前水平,其中SMP为-10 kPa时,在0~20 cm土层EC_(e)随单次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20~40 cm土层EC_(e)在单次灌溉量20 mm时最高,30 mm时最低。土壤pH前后变化幅度不大。-10 kPa处理与-30 kPa相比,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176%,20~4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增加35%,小白菜产量提高12.7%。SMP为-30 kPa时,硝酸盐淋失量随单次灌溉量的增加而升高,且-30 kPa阈值的硝酸盐淋失量比-10 kPa的低73.3%。主成分分析后,B20、B10处理的土壤状况最好,B15、B20处理在增加沼液消纳量、保持土壤健康、减少硝态氮淋失以及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灌溉量 土壤水基质势 无机氮 土壤盐分 土壤pH 淋失硝态氮 小白菜
下载PDF
基质配比与灌溉量协同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和耗水的影响
10
作者 王研 温江丽 +5 位作者 范凤翠 郭文忠 李银坤 李灵芝 王若莹 秦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8,共9页
【目的】探明西葫芦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条件和灌溉水平。【方法】以西葫芦‘农园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育苗基质处理(按体积比设置为泥炭∶珍珠岩=3∶1(CK),泥炭∶蛭石∶珍珠岩=3∶1∶1(T1),泥炭∶蛭石=2∶1(T2)和泥炭∶蛭石∶珍珠岩... 【目的】探明西葫芦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条件和灌溉水平。【方法】以西葫芦‘农园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育苗基质处理(按体积比设置为泥炭∶珍珠岩=3∶1(CK),泥炭∶蛭石∶珍珠岩=3∶1∶1(T1),泥炭∶蛭石=2∶1(T2)和泥炭∶蛭石∶珍珠岩∶椰糠=2∶1∶1∶1(T3)),分别结合3种灌溉水平(设置为补充灌溉蒸腾蒸发量(Evapotranspiration,ET)的100%(I1)、75%(I2)和50%(I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和灌溉水平协同对幼苗生长、耗水和水分利用的影响。T2处理基质的体积质量为0.22 g/cm^(3)、持水孔隙度为53.29%,T3处理基质的体积质量为0.34 g/cm^(3)、持水孔隙度为56.93%。【结果】T2处理基质的理化性状更能满足西葫芦育苗要求,T2I2处理的西葫芦幼苗茎粗最大,同灌溉量下较其他基质配比显著增加了12.40%~26.98%,在75%ET和50%ET灌溉条件下壮苗指数显著大于100%ET。而T3I3处理水分利用率最大,同灌溉量下较其他基质配比提高11.87%~45.97%。幼苗单株总耗水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基质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综合考虑幼苗生长和耗水规律,当基质性状满足条件:0.22 g/cm^(3)≤体积质量≤0.34 g/cm^(3),53%<持水孔隙度<56%,采用75%ET灌溉,可提高秧苗质量和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基质配比 幼苗耗水 生长指标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和灌溉量对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
11
作者 刘海军 张昊 +4 位作者 王一帆 陈茂光 吴凤全 林涛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1-2100,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和灌溉量对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地膜覆盖材料(裸地(A_(1))、高堡膜覆盖(A_(2))、普通PE地膜覆盖(A_(3))为主区),灌溉量(3150 m^(3)/hm^(2)(W 1)、4050m^(3)/h...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和灌溉量对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地膜覆盖材料(裸地(A_(1))、高堡膜覆盖(A_(2))、普通PE地膜覆盖(A_(3))为主区),灌溉量(3150 m^(3)/hm^(2)(W 1)、4050m^(3)/hm^(2)(W_(2))、4950m^(3)/hm^(2)(W_(3)))为副区3个灌溉量,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和灌溉量对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但棉田土壤温度逐渐降低。在不同覆盖材料条件下,A_(2)处理较A_(1)和A_(3)处理可提高苗期棉田土壤温度,分别提高2.39、0.20℃,A_(2)处理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较A_(1)和A_(3)分别提高6.96%、0.77%。二者互作条件下,W 1A_(2)处理的棉田有效积温最高为1476.98℃·d,单株干物质生长速率最快,达到1.61 g/d,生殖器官占比最高为47.00%,产量最高为6431.10 kg/hm^(2),有效积温生产效率达到4.58 kg/(hm^(2)·℃·d)。【结论】高堡膜覆盖条件下,采用3150 m^(3)/hm^(2)的灌溉量时,有助于提高棉田土壤温度,增加有效积温,提高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促进棉花籽棉产量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覆盖材料 灌溉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下载PDF
拉萨河谷喷灌不同灌溉量对小黑麦生物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李想 张紫森 +3 位作者 徐冰 张琛 杨波 汤鹏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97,107,共8页
为了解拉萨河谷喷灌不同灌溉量对小黑麦生物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拉萨市小黑麦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灌水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生长、生物量和品质指标的显著性;并基于熵值赋权法改进的灰色关联理论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刈割后各处理与充... 为了解拉萨河谷喷灌不同灌溉量对小黑麦生物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拉萨市小黑麦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灌水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生长、生物量和品质指标的显著性;并基于熵值赋权法改进的灰色关联理论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刈割后各处理与充分灌溉对比分析,苗期—越冬期缺水小黑麦的根长、SPAD和越冬率分别显著减少10.5%、12.9%和5.5%;返青—拔节期缺水小黑麦的SPAD显著减小14.9%,粗蛋白显著减小13.8%;拔节—抽穗期缺水小黑麦的株高、LAI、SPAD和生物量分别显著减少23.5%、44.0%、13.2%和22.4%;抽穗—刈割期缺水小黑麦的LAI、SPAD和生物量分别显著减小24.0%、4.5%和23.8%。拔节—抽穗期为小黑麦的需水关键期,该时期缺水对生物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应充足水分灌溉;拔节期前缺水对其生物量和品质影响较小;抽穗—刈割期虽正值拉萨河谷雨季,但应适量补灌有利于确保小黑麦高产稳产。充足水分灌溉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导致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而中等水分灌溉性价比最高。各灌水处理综合分析,灰色关联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中等水分>充足水分>抽穗—刈割期缺水>苗期—越冬期缺水>返青—拔节期缺水>拔节—抽穗期缺水。拉萨河谷小黑麦,以75%田间持水量为下限,100%田间持水量为上限,进行15次喷水灌溉,灌溉量352 mm,生物量最高;以65%田间持水率为下限,100%田间持水量为上限,进行10次喷水灌溉,灌溉量319 mm,综合品质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谷 喷灌 不同灌溉量 小黑麦生物 品质 水分亏缺 综合评价 不同生育期
下载PDF
穴盘规格与灌溉量协同对西葫芦育苗的影响
13
作者 王研 郭文忠 +4 位作者 李灵芝 秦黎 王若莹 陈菲 范凤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8-864,共7页
为探明西葫芦育苗选用穴盘的最适灌溉量,以“农园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穴盘3个处理(32孔、50孔和72孔),分别结合3种灌溉水平(补充灌溉蒸腾蒸发量ET的100%(I1),75%(I2)和50%(I3)),研究不同穴盘孔数和灌溉量协同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和水分利... 为探明西葫芦育苗选用穴盘的最适灌溉量,以“农园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穴盘3个处理(32孔、50孔和72孔),分别结合3种灌溉水平(补充灌溉蒸腾蒸发量ET的100%(I1),75%(I2)和50%(I3)),研究不同穴盘孔数和灌溉量协同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50孔穴盘处理幼苗在100%ET灌溉下的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余灌溉条件,75%ET条件下幼苗根系形态优于其他条件,72孔穴盘培育的幼苗在50%ET灌溉下水分利用率最大为5.93 g/L,不同规格穴盘处理在I2和I3灌溉下幼苗的水分利用率大于I1,单株幼苗日耗水量和播后天数可用线性函数关系表示,穴盘孔数和灌溉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幼苗的生长.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适宜西葫芦高效育苗的条件为50孔或32孔穴盘,结合75%ET灌溉方法可提高幼苗水分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幼苗 穴盘 灌溉量 水分利用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灌溉量对温室基质栽培茄子产量、品质与根区盐分积累的影响
14
作者 隋淑梅 刘明池 +4 位作者 崔锦 田洁 梁浩 钟启文 季延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6-65,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和根区盐分累积的影响,以‘京茄黑宝’为试验材料,设置T1(2.4 mm)、T2(3.6 mm)、T3(4.8 mm)、T4(6.0 mm)、T5(7.2 mm)、CK(8.4 mm)6个日灌溉量处理,测定茄子根区离子浓度、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单株产... 为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和根区盐分累积的影响,以‘京茄黑宝’为试验材料,设置T1(2.4 mm)、T2(3.6 mm)、T3(4.8 mm)、T4(6.0 mm)、T5(7.2 mm)、CK(8.4 mm)6个日灌溉量处理,测定茄子根区离子浓度、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量对番茄植株生理和果实品质影响显著,灌溉量过少,会造成离子累积,不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形成。随灌溉量的减少,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参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现出降低趋势。当营养液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植株生物量积累量最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另外,随着茄子植株的生长,无机基质槽培茄子根区会发生离子积累,导致根区营养液EC上升。在植株生长64 d时,茄子根区营养液的EC值最高,各处理表现为:T1>T2>CK>T5>T3>T4,此时T1(2.4 mm)处理各离子质量浓度对根区盐分累积强度的贡献率表现为:K^(+)>Ca^(2+)>总磷>Mg^(2+)>总氮。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活力之间、维生素C与单株产量之间、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总磷与Ca^(2+)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得出,当营养液日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指标最佳,适当减少营养液灌溉量有利于减轻根区盐分积累,同时也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的形成和单株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茄子 设施蔬菜 无土栽培 营养液灌溉量 营养液供液 根区盐分 叶片光合参数 品质
下载PDF
番茄叶片对不同灌溉量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胜男 季延海 +4 位作者 刘明池 李伟 梁浩 武占会 王丽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量对无机基质无土栽培番茄叶片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瑞粉882’为试验材料,采用封闭式无机基质循环槽培系统种植,营养液灌溉方式为滴灌,试验设置6个营养液灌溉量[0.5 L/(株·d^(-1))(T1)、0.8 L/(株·d^(-1))(T2)...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量对无机基质无土栽培番茄叶片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瑞粉882’为试验材料,采用封闭式无机基质循环槽培系统种植,营养液灌溉方式为滴灌,试验设置6个营养液灌溉量[0.5 L/(株·d^(-1))(T1)、0.8 L/(株·d^(-1))(T2)、1.1 L/(株·d^(-1))(T3)、1.4 L/(株·d^(-1))(T4)、1.7 L/(株·d^(-1))(T5)、2.0 L/(株·d^(-1))(T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灌溉量的下降,与T6处理相比,T1、T2、T3、T4处理番茄株高分别下降了14.23%、12.77%、8.76%、5.84%,T5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株产量与T6处理相比T1、T2、T3处理分别下降了14.91%、7.37%、3.28%;处理15d T6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高于T1处理89.25%、6.08%,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T1处理显著高于T6处理24.92%。同时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海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叶片结构相关参数和酶活性均下降,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上升。本研究结果说明减少灌溉量抑制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降低番茄产量和光能转化效率(F_(v)/F_(m)),但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适度的减少灌溉量可以提高叶片结构相关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但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对番茄叶片造成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叶片结构 生理响应 营养液循环灌溉 无机基质 无土栽培
下载PDF
温室大棚内不同灌溉量条件下水分迁移特征研究
16
作者 钞锦龙 张冬晖 +3 位作者 刘玉鹏 路亚敏 张鹏飞 雷添杰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不同的灌溉量对于温室大棚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地下漫灌的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温室大棚内耕作土壤水分迁移的特征影响。实验采用土壤类型为普通褐土,设置了20L、40L、60L 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实验样地进行漫灌。结果表明:... 不同的灌溉量对于温室大棚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地下漫灌的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温室大棚内耕作土壤水分迁移的特征影响。实验采用土壤类型为普通褐土,设置了20L、40L、60L 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实验样地进行漫灌。结果表明:水分在土壤中同时存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而且垂直方向上迁移速度明显大于水平方向;随着灌溉量的增大,灌溉样地各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变化幅度也随之增大;浅层经过耕作的土壤水分变动幅度相较深层未耕作的土壤来说变动幅度会更大。科学调控大棚灌溉量对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灌溉量 土壤水分 水分迁移特征
下载PDF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耗水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林 王磊 +2 位作者 宋乃平 张庆霞 裴雪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强度略大于分枝期至现蕾期和现蕾至开花期,3个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120-2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溉量相关性很差。灌溉量超过175 mm和低于100 mm的处理对苜蓿生物量的形成产生负效应。灌溉量均为100 mm的G2和G3处理,G3的生物量要高于G2的27.37%,G5处理生物量最高,但是和G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各处理间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利用效率均以G3最高,分别高于G5的37.72%和64.76%,说明G3这种灌溉组合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溉量 灌溉次数 耗水特性 生物
下载PDF
干旱区不同灌溉量下后备耕地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宝富 熊黑钢 +3 位作者 张建兵 栾福明 张芳 鲁魁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为促进后备耕地改良技术的优化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新疆奇台县对不同灌溉量下盐碱地土壤水盐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试验设8个处理,对应的灌溉定额分别为:6 800 m3/hm2、5 200 m3/hm2、4 400 m3/hm2、3 600 m3/hm2、2 ... 为促进后备耕地改良技术的优化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新疆奇台县对不同灌溉量下盐碱地土壤水盐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试验设8个处理,对应的灌溉定额分别为:6 800 m3/hm2、5 200 m3/hm2、4 400 m3/hm2、3 600 m3/hm2、2 800 m3/hm2、2 000 m3/hm2、1 200 m3/hm2和0 m3/hm2。结果表明:灌后1~8 d,剖面土壤处于洗盐期,土壤洗盐率与灌溉量成正比;灌溉8 d后,剖面进入积盐期,浅层土壤积盐率与灌溉量呈指数关系,而深层土壤积盐率与灌溉量呈线性关系。灌后1~18 d,各处理土壤碱化现象明显,碱化程度与灌溉量呈正比。灌溉18 d后,土壤碱化现象均减弱。综合考虑高效用水、高效洗盐和低碱化的目标,研究区在灌溉高峰期(7~8月)每次灌溉的合理灌溉量应为3 600-4 4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耕地 灌溉量 土壤水盐 时间动态
原文传递
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洪仁 马令法 +2 位作者 何淑玲 李品红 刘爱红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6-639,645,共5页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研究灌溉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由0增至400 mm,紫花苜蓿耗水量由335.5增至712.8 mm,干物质产量由3304.7增至7423.3 kg/...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研究灌溉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由0增至400 mm,紫花苜蓿耗水量由335.5增至712.8 mm,干物质产量由3304.7增至7423.3 kg/hm2,二者差异显著(P〈0.05);第1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由10.5和12.2降至6.8和7.9 kg/(mm.hm2),第2茬则相反,分别由9.5和11.1增至19.0和22.1 kg/(mm.hm2),但第1-2茬差异不显著;第1茬耗水系数分别由956和822升至1480和1273,第2茬则相反,分别由1053和906降至527和453,但1-2茬差异不显著;不同茬次间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系数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系数 灌溉量 耗水 坝上地区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磊 李福生 +3 位作者 王连喜 马国飞 袁海燕 官景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86 m^3/hm^2(常规对照灌溉量4495 m3/hm2,减少209 m^3/hm^2)未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灌...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86 m^3/hm^2(常规对照灌溉量4495 m3/hm2,减少209 m^3/hm^2)未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灌溉量为3670 m^3/hm^2(比常规灌溉量减少825 m^3/hm^2)对春小麦生长产生了部分不利影响,但没有使产量明显降低;灌溉量为3060 m^3/hm^2(比常规对照减少1435 m^3/hm^2)使春小麦株高降低、干鲜重减少、产量明显减少,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正常年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适宜灌溉量在3900-4200 m^3/hm^2,尚有200-500 m^3/hm^2的节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春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