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IL-10、NF-κBp65、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竺华 李立娟 +5 位作者 任顺平 李宝乐 郝海蓉 李佩芳 张小强 陈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 观察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黏膜修复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另取20只SD大鼠建... 目的 观察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黏膜修复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另取20只SD大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敛疮生肌组,每组10只。敛疮生肌组给予0.45 g/mL的敛疮生肌方浓缩水煎液2 mL灌肠,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1次/d,连续灌肠7 d。根据大鼠体重、大便性状、便血情况计算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计算结肠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ICAM-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中IL-6含量、NF-κBp65蛋白表达光密度值、ICAM-1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肠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敛疮生肌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中IL-6含量、NF-κBp65蛋白表达光密度值、ICAM-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肠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可以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免疫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表达和下调IL-6、NF-κBp65、I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敛疮生肌灌肠疗法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核转录因子κBp65
下载PDF
中蒙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概况
2
作者 王帅 于磊 金玹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67-70,共4页
通过对中药蒙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了中药蒙药灌肠疗法的优势及与微生态的关系。采用以大黄为主的各种方剂行灌肠疗法,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素产生率,减轻炎症介质释放,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脂质代谢,延缓慢... 通过对中药蒙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了中药蒙药灌肠疗法的优势及与微生态的关系。采用以大黄为主的各种方剂行灌肠疗法,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素产生率,减轻炎症介质释放,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脂质代谢,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为中蒙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肠道菌群 中蒙药 灌肠疗法
下载PDF
中医灌肠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旭 崔应麟 +1 位作者 赵君颖 汪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2-1054,共3页
中医灌肠疗法既可以发挥整体治疗作用,又可以直达病所作用于病变部位,其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故对中医灌肠疗法的应用基础现状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中医灌肠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中医灌肠疗法 理论基础 质量标准 灌肠操作技术 灌肠器械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鲁召欣 高翠翠 +6 位作者 张明 张众慧 姜志明 杨君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530-253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等量煎药用水灌肠,均每日2次.PCR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菌DNA片段,分光光度法监测其血清D-乳酸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结果:治疗7d与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有显著降低(6.04±1.06μg/Lvs8.83±0.73μg/L;3.89±0.86μg/Lvs7.18±0.90μg/L,均P<0.01);治疗14d后,较对照组尿L/M水平有明显降低(0.0499vs0.0709,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细菌DNA片段转阴率增高、ARDS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71.4%vs33.3%;17.6%vs50%;0%vs22.2%,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能改善脓毒性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脓毒症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奚锦要 朱永钦 +2 位作者 朱永苹 林寿宁 罗昭琼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0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两组患者中转手术或ICU人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AMS、UAMY、LPS和CR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和ICU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可以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MS、UAMY、LP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腑解毒汤 灌肠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药灌肠疗法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海滨 沈勤康 常毓颖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5期118-119,共2页
中药灌肠疗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近年来,中药灌肠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危重病中有较多的临床研究,均显示中药灌肠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中药 灌肠疗法 急危重症 综述
下载PDF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艳玲 刘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0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6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6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灌肠疗法进行治疗,蒙脱石组采用蒙脱石联合灌肠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体征消退的时间、治疗有效率及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和蒙脱石组总有效率分别达98.08%和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85%(4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临床症状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蒙脱石组退热、呕吐缓解、腹痛缓解、便检正常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而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与蒙脱石组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而观察组与蒙脱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蒙脱石组出现1例便秘患儿,经减量后恢复正常。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灌肠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腹泻,治疗效果与蒙脱石保留灌肠相似,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泻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 灌肠疗法
下载PDF
灌肠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静 赵芳 刘肇杰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90-491,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的治疗方法———灌肠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黄疸的同时加用灌肠治疗 (温生理盐水每次 5~ 10ml kg ,每日 2次 ) ,治疗前后均测血胆红素值、电解质 ,评价退黄效果及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结... 目的 探讨新的治疗方法———灌肠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黄疸的同时加用灌肠治疗 (温生理盐水每次 5~ 10ml kg ,每日 2次 ) ,治疗前后均测血胆红素值、电解质 ,评价退黄效果及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结果 治疗组退黄效果较对照组退黄效果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采用灌肠退黄 ,可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使胆红素重吸收入血减少 ,这也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法简便、易行、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肠疗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 胆红素
下载PDF
中药灌肠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蒲淼水 张玉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中药灌肠疗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下载PDF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的新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青 陈玉根 张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948-1950,共3页
近年来,我国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约为11.6/100 000[1]。国际指南对UC患者推荐使用逐步升级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治疗从采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开始,
关键词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疗法
下载PDF
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延伟 张明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96-296,共1页
目的:探索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将9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药用大黄、厚朴、枳实、乌梅)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观察2组相... 目的:探索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将9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药用大黄、厚朴、枳实、乌梅)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观察2组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氨、内毒素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自拟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血氨和内毒素指标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中药 灌肠疗法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金钟 李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258-259,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临床表现,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容易反复。在祖国医学中,其属于"休息痢"、"久痢"、"肠澼...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临床表现,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容易反复。在祖国医学中,其属于"休息痢"、"久痢"、"肠澼"等疾病范畴[1]。近年来中药灌肠疗法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近年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应用灌肠疗法对乙肝肝性脑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惠聪 张艳霞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461-461,472,共2页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肝硬化发生肝性脑者可达70%[2],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护理干预 灌肠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乙肝 应用 严重肝病 代谢紊乱
原文传递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智敏杰 陈燕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0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min,20天为一疗程。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2%、96.8%,两组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min,20天为一疗程。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2%、9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反应、经济实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灌肠疗法 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浅谈用灌肠疗法辅助治疗犬细小病毒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月生 姚学军 +1 位作者 杨晓青 李卫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辅助治疗 灌肠疗法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 犬细小病毒感染 急性传染病 肠炎型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灌肠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胜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2-44,共3页
灌肠疗法是从直肠给药的一种治疗方法。男女老幼患者都适用,特别是昏迷病人、婴幼儿、不能口服药物者,此法较为适宜,直肠给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及胃肠液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故灌肠疗法在临床中应用的愈来愈广,现就灌肠疗法临床... 灌肠疗法是从直肠给药的一种治疗方法。男女老幼患者都适用,特别是昏迷病人、婴幼儿、不能口服药物者,此法较为适宜,直肠给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及胃肠液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故灌肠疗法在临床中应用的愈来愈广,现就灌肠疗法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陈氏以大黄为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4例,取药煎汁200ml灌肠,1次/d,5dl疗程。结果:显效13例,有效11例,稳定14例,无效16例。刘氏等用大黄解毒汤治疗CRF52例,组方:生大黄30g,桂枝20g,制附子15g,半枝莲30g等煎水灌肠300ml,1次/d,20d为1疗程,显效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肠疗法 临床
下载PDF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席永杰 石岩 《中医研究》 2009年第1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儿科 中医药疗法 灌肠疗法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研究近况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正平 滑永志 陆敏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2期2688-2690,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为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药物保留灌肠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手段和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采用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中药汤剂、中药协定方、...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为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药物保留灌肠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手段和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采用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中药汤剂、中药协定方、联合用药等保留灌肠治疗。但规范灌肠疗法操作流程、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机理机制研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灌肠疗法概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世高 高举先 +1 位作者 张渝晋 徐芝琼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47,43,共3页
溃汤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的一种炎性肠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患者肠上皮的生理状态、内源性肠道共栖菌群、不正常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所致,而遗传素质在发病中似乎起着重要作用.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也... 溃汤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的一种炎性肠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患者肠上皮的生理状态、内源性肠道共栖菌群、不正常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所致,而遗传素质在发病中似乎起着重要作用.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也可侵犯全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在治疗上,长期以来主要还是依靠SASP、激素等.病情虽可缓解,但不能根治,且副作用多.近年国外又开发了新的制剂,如5’-氯基水杨酸(美沙拉嗪)、偶氨双5’-氨基水杨酸(奥沙拉嗪)等.溃结属于祖国医学的“肠风”、“泄泻”、“痢疾”的范畴.医家采用中医药治疗溃结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今仅就溃结的中医药灌肠疗法作一概述,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中草药 灌肠疗法
下载PDF
中医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明霞 文颖娟 冷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2-94,共3页
中医灌肠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从灌肠治疗方法、应用方法、疗效评价、机制研究四个方面对几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在上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类疗法已得到大... 中医灌肠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从灌肠治疗方法、应用方法、疗效评价、机制研究四个方面对几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在上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类疗法已得到大部分临床医生的认可,但是治疗方式方面仍欠规范,临床应用无公认用法,在疗效评价方面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在机制研究方面研究水平尚欠深入,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灌肠疗法 慢性肾衰竭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