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大黄水灌胃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曾尚学 李荷英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水灌胃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永丰县中医院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 目的:观察生大黄水灌胃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永丰县中医院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水灌胃加芒硝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化指标、肠黏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恢复时间、腹胀腹痛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血管内皮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79.49%,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水灌胃加芒硝外敷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能促进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强胃肠动力,保护肠黏膜功能,减少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生大黄水 灌胃 芒硝外敷 乌司他丁注射液 临床症状 肠黏膜功能
下载PDF
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佳豪 李超 +5 位作者 臧长江 孟军 李宏坤 贾怡琪 麦丽克扎提·艾尔肯 唐纳尔·托留别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目的】研究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动物妊娠期生理及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 g±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SPF级妊娠昆明小鼠45... 【目的】研究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动物妊娠期生理及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 g±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SPF级妊娠昆明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5只。在相同饲养管理和饲粮营养水平下,从妊娠的第2天开始,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腹腔注射0.5 mL含有0.125 g LGG的灭菌生理盐水(连续14 d);试验Ⅱ组灌胃0.5 mL含有0.125 g LGG的灭菌生理盐水(连续18 d),试验期21 d。所有小鼠于临产前1 d解剖,采集大肠粪便样品,提取各组粪便样本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后进行文库构建,对合格文库应用NovaSeq 6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采用Uparse软件(v 7.0.1001)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成为操作分类单元(OTUs)并筛选代表序列。采用Mothur方法与SILVA 132的SSUrRN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分析,并统计门、科和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使用QIQME 1.7.0软件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计算Chao1、ACE、Shannon、Simpson指数,并进行LEfSe分析,利用FAPROTAX预测肠道菌群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Chao1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和Ⅱ组小鼠Simpson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厚壁菌门升高;试验Ⅰ组变形菌门升高,试验Ⅱ组变形菌门降低;在科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的毛螺菌科、乳酸菌科、韦荣球菌科和脱硫弧菌科升高;在属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的乳酸杆菌属和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均升高。LEfSe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有2种显著性的菌;FAPROTAX预测出35种肠道菌群的功能。【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灌胃LGG能够显著提高Chao1和ACE指数,且灌胃LGG组OTUs数量高于腹腔注射组;灌胃组小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变形菌门、脱硫弧菌科和乳酸杆菌属较腹腔注射组降低,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升高。综合比较两种补喂方式,给妊娠小鼠灌胃LGG对妊娠期健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胃 腹腔注射 鼠李糖乳杆菌(LGG) 妊娠小鼠 粪便菌群
下载PDF
椒目油对SD大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3
作者 邓羽丰 罗姝菡 +4 位作者 何方婷 武雅婷 肖颖 洪泽慧 裴晓方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灌胃椒目油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安全性参考。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n=9)、最低剂量组(n=9)、低剂量组(n=9)、中剂量组(n=9)、高剂量组(n=10)、最高剂量组(n=10),溶剂对照组灌胃玉米油,各... 目的探讨大鼠灌胃椒目油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安全性参考。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n=9)、最低剂量组(n=9)、低剂量组(n=9)、中剂量组(n=9)、高剂量组(n=10)、最高剂量组(n=10),溶剂对照组灌胃玉米油,各剂量组椒目油灌胃剂量依次为0.8134、1.6268、3.2535、6.5070、13.0140 g/kg,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4 d内的毒性反应、体质量和摄食量变化情况。观察期结束后,对仍存活动物进行血液生理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椒目油灌胃14 d后无大鼠死亡,各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14 d进食量增加(P<0.05);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最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T%)水平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s percentage,LYMPH%)水平上升(P<0.05);最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肌酐(creatinine,CREA)水平下降(P<0.01),左肾系数、右肾系数上升(P<0.05);中剂量组、最高剂量组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LYMP)水平上升(P<0.05);最低剂量组心脏系数下降(P<0.05);高剂量组CREA水平下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上升(P<0.05);高剂量组、最高剂量组左肾系数上升(P<0.05);最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NEUT)水平下降(P<0.05)。与最低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NEUT%水平上升、LYMPH%水平下降(P<0.05),心脏系数上升(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FPG水平上升(P<0.05);高剂量组右肾系数下降(P<0.05);最高剂量组心脏系数上升(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NEUT%水平下降、LYMPH%水平上升(P<0.05)、FPG水平上升(P<0.05);高剂量组FPG水平上升、左肾系数下降(P<0.05);最高剂量组NEUT%、NEUT水平下降(P<0.05),LYMPH%水平上升(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最高剂量组NEUT%及NEUT水平下降、LYMPH%水平上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溶剂对照组和各剂量组肝脏、脾脏、肾脏、胃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单次给予15 mL/kg椒目油灌胃未引起大鼠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提示椒目油具有开发为生物制剂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目油 急性毒性 灌胃给药 SD大鼠 血液生理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脏器系数
下载PDF
大鼠90天重复灌胃三乌胶丸毒性研究
4
作者 张海江 周利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SD大鼠90d重复灌胃三乌胶丸的毒性情况。方法选择检疫和体重合格的SFP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76.8~223.5g,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三乌胶丸6.251g生药/kg)、中剂量组(三乌胶丸12.458g生药/kg)、高... 目的探讨SD大鼠90d重复灌胃三乌胶丸的毒性情况。方法选择检疫和体重合格的SFP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76.8~223.5g,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三乌胶丸6.251g生药/kg)、中剂量组(三乌胶丸12.458g生药/kg)、高剂量组(三乌胶丸24.915g生药/kg),各20只,雌雄各半。按15mL/kg体积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90d,停药后恢复观察4周。按计划于给药末期及恢复末期分别解剖40只SD大鼠进行体重、摄食量测定,动物步态检测;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凝血及电解质检查、眼科检查、骨髓检查;脏器系数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大鼠均按计划实施安乐死,无大鼠意外死亡。①试验期间,大鼠一般状况、体重、血液学和凝血、血液生化和电解质、眼科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与三乌胶丸相关的异常改变;②三乌胶丸能引起大鼠尿常规异常、脏器系数增大,并存在一定剂量相关性,但均无毒理学意义;③三乌胶丸能引起大鼠步态变化。结论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经口灌胃给予三乌胶丸90d对大鼠一般状况、体重、血液学和凝血、血液生化和电解质、脏器等均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能引起大鼠部分步态指标的改变,提示长期临床应用时需重点关注感觉神经反应的变化。三乌胶丸的无毒副反应水平(NOAEL)的剂量为12.458g生药/kg,约相当于成人临床使用剂量的25倍(按成人公斤体重计算)和46倍(按体表面积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乌胶丸 大鼠 灌胃给药 毒性
下载PDF
改良的豚鼠灌胃给药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丛宁 韩朝 +3 位作者 迟放鲁 杨娟梅 黄一波 辛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改良豚鼠灌胃给药的方法。方法选取清醒豚鼠40只,使其后肢站立、腹侧紧贴支持物,体位垂直不能前移,后拉两耳颊部皮毛并轻抵项部使其头后仰颈伸直,插入1mL注射器、越过上下臼齿并压住舌根灌药;另选40只全身麻醉的豚鼠,使其侧卧头高... 目的改良豚鼠灌胃给药的方法。方法选取清醒豚鼠40只,使其后肢站立、腹侧紧贴支持物,体位垂直不能前移,后拉两耳颊部皮毛并轻抵项部使其头后仰颈伸直,插入1mL注射器、越过上下臼齿并压住舌根灌药;另选40只全身麻醉的豚鼠,使其侧卧头高臀低位,插入直径2mm小儿吸痰管至胃内灌药。结果对清醒及全麻豚鼠,连续灌胃给药7d,80只豚鼠均顺利实现灌胃,仅需一人独立操作,无一例因操作不当引起豚鼠消化道损伤或误灌入气道死亡,成功率达100%。结论成功改良了豚鼠的灌胃给药方法,使经口给药途径的动物实验不需因技术问题而局限于大鼠、小鼠,为进一步的药物和营养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灌胃 臼齿 麻醉
下载PDF
酪蛋白糖巨肽和乳铁蛋白灌胃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定殖抗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效东 陈庆森 +2 位作者 李俊洁 周丽丽 阎亚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2-286,共5页
研究探讨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属数量与肠杆菌属数量对数值比值(B/E值)的影响。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日食组),安慰组(灌胃生理盐水0.2mL),低、... 研究探讨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属数量与肠杆菌属数量对数值比值(B/E值)的影响。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日食组),安慰组(灌胃生理盐水0.2mL),低、中、高剂量CGMP组(灌胃等体积不同质量浓度的CGMP溶液),低、中、高剂量Lf组(灌胃等体积不同质量浓度的Lf溶液),灌胃周期为14d。分别在灌胃前以及实验的第3、7、11、15天和停止灌胃后6d(第21天)用逼迫法采集小鼠新鲜粪便,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肠道中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剂量的CGMP(0.5mg/mL)和Lf(0.1mg/mL)均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且抑制肠杆菌增殖,B/E值增加,且CGMP促进小鼠肠道B/E值的增长最为显著。研究证实CGMP和乳铁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肠道B/E值增加,并且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MP 乳铁蛋白 灌胃 肠道B E值
下载PDF
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灌胃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1 位作者 濮存海 严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所发生的各种毒性反应 ,以评价大黄总蒽醌的安全性。方法大黄总蒽醌以 0、14 0、794、4 5 0 0mg/kg,ig ,1次 /d ,每周 6次 ,连续给药 2 6周。结果ig高剂量后 ,大鼠精神不佳 ,排稀便、软便 ,体重增长缓慢。在... 目的观察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所发生的各种毒性反应 ,以评价大黄总蒽醌的安全性。方法大黄总蒽醌以 0、14 0、794、4 5 0 0mg/kg,ig ,1次 /d ,每周 6次 ,连续给药 2 6周。结果ig高剂量后 ,大鼠精神不佳 ,排稀便、软便 ,体重增长缓慢。在给药 11周时 ,高剂量组 1只大鼠濒临死亡。高剂量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Na+ 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尿素氮、总胆固醇、尿酸、K+ 和Ca2 + 升高 ,尿 β 微球蛋白、总蛋白质等也显著升高。高剂量组肾脏均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变性。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 ,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的毒性反应靶器官可能主要是肾脏 (特别是肾近曲小管 ) ,这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 ,对SD大鼠的安全剂量为 79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总蒽醌 长期毒性 SD大鼠 灌胃
下载PDF
灌胃刺激对小鼠自主活动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凤环 莫志贤 王永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小鼠 灌胃刺激 自主活动
下载PDF
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的量效及时效关系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妍 罗丹妮 +2 位作者 陈颖 黄辰 周思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1360-1367,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番泻叶浓度、束缚时间及造模持续时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模型造成的影响,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IBS-D大鼠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观察不同番泻叶浓度、束缚时间及造模持续时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模型造成的影响,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IBS-D大鼠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组(0.2 g/mL番泻叶+束缚1 h)、模型2组(0.3 g/mL番泻叶+束缚1 h)、模型3组(0.2 g/mL番泻叶+束缚1.5 h),每组8只,雌雄各半.以造模7、10、14 d时腹壁撤退反射时的疼痛阈值评价其内脏敏感性,腹泻指数评价其腹泻程度,同时对肠黏膜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模型大鼠疼痛阈值在7、10、14 d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腹泻指数在7、10、14 d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2组的疼痛阈值较模型1组在7 d和14 d低(均为P=0.006),与模型3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1.000,P=0.198);模型2组的腹泻指数较模型1组和模型3组在3个时间点高(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 3种造模方法在7、10、14 d均可建立IBS-D的动物模型,其中束缚1 h联合番泻叶0.3 g/mL灌胃的方法在内脏敏感性及腹泻指数上要优于其他两种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番泻叶浸剂灌胃 IBS-D大鼠模型 量效及时效关系
下载PDF
改进的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伏建峰 史清海 +1 位作者 岳新华 张东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方法 给大鼠饮用5%递增到22%浓度的酒精,然后再以54%酒精每日3次,每次1.2~1.5mL灌胃的方法连续5或10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病...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方法 给大鼠饮用5%递增到22%浓度的酒精,然后再以54%酒精每日3次,每次1.2~1.5mL灌胃的方法连续5或10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形态改变,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 酒精灌胃5周后,40%(8/20)大鼠发生肝脂肪变性,酒精灌胃10周后,85%(17/20)大鼠发生肝脂肪变性,45%(9/20)大鼠出现酒精性肝炎的病理变化;酒精灌胃5、10周后,大鼠血清ALT、AST分别为(61±16)、(81±20)和(90±16)、(130±32)U·L^-1,均较同期对照组(33±8)、(58±9)和(46±15)、(51±11)U·L^-1有显著升高(P〈0.05);酒精灌胃10周后的大鼠血清ALT、AST较酒精灌胃5周后升高(P〈0.05)。结论 采用梯度浓度酒精、分次少量灌胃的方法,成功地制作了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酒精灌胃 肝功能 肝病模型
下载PDF
应用雷公藤多苷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禄保平 苗明三 杨晓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6,F000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肝炎 雷公藤多苷 肝损伤模型 小鼠 肝实质细胞损伤 急性肝损伤 灌胃 肝损害
下载PDF
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小江 马争 +3 位作者 黄建勋 黄汉林 李来玉 牛侨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正己烷 0、168、675、2 70 0mg/kg ,连续 8周 (5d/周 ) ,观察动物体重、脏器指数 (心、肝、脾、肺、肾、脑和睾丸 )、天冬氨酸转氨酶等 19项生化指标、混合... 目的 研究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正己烷 0、168、675、2 70 0mg/kg ,连续 8周 (5d/周 ) ,观察动物体重、脏器指数 (心、肝、脾、肺、肾、脑和睾丸 )、天冬氨酸转氨酶等 19项生化指标、混合神经传导速度 (MNCV)和斜板法测定肌力功能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胫神经。结果 染毒 8周后 ,2 70 0mg/kg组动物后肢瘫痪 (84 2 % ) ,体重减轻、MNCV减慢、肌力功能下降 (P <0 0 5 ) ,主要生化指标未见明显病理生理学改变 ,肾、心、肝、肺、脑指数明显上升 (P <0 0 5 ) ,胫神经光镜下表现为髓鞘数目稀疏、部分髓鞘肿胀或萎缩 ,电镜下髓鞘大小不一、肿胀、脱落 ,神经丝密度增加。结论 正己烷 2 70 0mg/kg连续灌胃 8周 ,可复制出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 ,出现典型的后肢瘫痪和周围神经脱髓鞘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周围神经病 灌胃 大鼠模型
下载PDF
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早期酒精性肝病模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怡宁 尚荣军 +1 位作者 罗金燕 张宽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567,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早期酒精性肝病模型的意义。方法 :白酒灌胃法加高脂肪饲料建立早期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 6周后测定大鼠血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 ,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6周后 ,白酒灌胃... 目的 :探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早期酒精性肝病模型的意义。方法 :白酒灌胃法加高脂肪饲料建立早期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 6周后测定大鼠血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 ,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6周后 ,白酒灌胃组大鼠血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 (P<0 .0 5 ) ,其肝脏组织有炎症、坏死和轻微脂肪变性 ,电镜观察可见肝细胞及其周围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灌胃 大鼠 酒精性肝病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克班宁灌胃给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汪红梅 马云淑 +2 位作者 黄秋艳 孔淑君 王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克班宁灌胃给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氯仿致小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钡、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2种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地观察心电图的相关指标,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克班宁对小鼠、大鼠心... 目的研究克班宁灌胃给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氯仿致小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钡、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2种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地观察心电图的相关指标,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克班宁对小鼠、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克班宁各剂量组能明显拮抗氯仿所致的室颤发生率(P<0.05),能推迟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1,P<0.05),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P<0.05)。结论克班宁灌胃给药可对抗氯仿、氯化钡和乌头碱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班宁 灌胃给药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白术挥发油灌胃对大鼠长期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广文 朱秀卿 +3 位作者 王翕 刘玉英 张菊仙 史天良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5期411-412,共2页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灌胃 大鼠 长期毒性 血液学指标
下载PDF
苦参碱大鼠灌胃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祝经平 辛顺妹 马竹卿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4,共3页
实验用HPLC法测定了大鼠灌胃后苦参碱在大鼠血浆内的浓度,对15、30、60mg/kg三个剂量组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在大鼠体内15-30mg/kg剂量组生物利用度为43-47%,高剂量组60mg/kg吸收减少,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31.6%.
关键词 苦参碱 灌胃 生物利用度 大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山楂醇提物灌胃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继勇 李文辉 +4 位作者 徐进彦 刘建波 王曙光 王承红 常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山楂醇提物灌胃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以不同剂量山楂醇提物给小鼠灌胃,单纯照射组(IR组)灌相应量生理盐水,灌胃5d后全组小鼠均接受6Gy的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持续灌胃到第12、18天分别测定体重,静脉血... 目的:研究山楂醇提物灌胃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以不同剂量山楂醇提物给小鼠灌胃,单纯照射组(IR组)灌相应量生理盐水,灌胃5d后全组小鼠均接受6Gy的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持续灌胃到第12、18天分别测定体重,静脉血RBC、WBC、PLT、Hb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山楂醇提物组与IR组比较,各给药+照射组的体重、血红蛋白、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均以HD(高剂量)+IR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山楂醇提物中的活性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红蛋白、骨髓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灌胃 造血系统 辐射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实验兔灌胃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丽平 陈芳 +4 位作者 刘琴 朱以良 陈利锋 王俊伟 张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50,共1页
实验兔传统的灌胃方法是使用压舌板或木制开口器从实验兔一侧口角插入口腔,使实验兔咬住开口器,然后将8号橡皮导尿管经开口器中部的小孔缓缓向食道插入胃中进行给药操作。这种方法经常因为操作不当,将插管误插入气管而导致家兔迅速死亡... 实验兔传统的灌胃方法是使用压舌板或木制开口器从实验兔一侧口角插入口腔,使实验兔咬住开口器,然后将8号橡皮导尿管经开口器中部的小孔缓缓向食道插入胃中进行给药操作。这种方法经常因为操作不当,将插管误插入气管而导致家兔迅速死亡。本实验结合止血钳和大鼠灌胃针,建立一种简便易操作的实验兔灌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兔 灌胃 给药操作 开口器 操作不当 压舌板 导尿管 误插入
下载PDF
新西兰兔灌胃决明子后吸收入血的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续娥 马伟 郭宝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决明子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灌胃(1g·kg-1)前后0、2、4h新西兰兔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结果显示,决明子中已测的17种氨基酸,只有5种吸收入血;除谷氨酸与精氨酸外,吸收入血的其他氨基酸与决明子中含量较高的氨... 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决明子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灌胃(1g·kg-1)前后0、2、4h新西兰兔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结果显示,决明子中已测的17种氨基酸,只有5种吸收入血;除谷氨酸与精氨酸外,吸收入血的其他氨基酸与决明子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并无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药理作用 吸收入血 氨基酸 新西兰兔 灌胃 血清浓度
下载PDF
灌胃和腹腔注射刺激随时间变化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买文丽 刘华 +4 位作者 刘行海 张团笑 刘红 郑倩 敬华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随时间变化灌胃和腹腔刺激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进行灌胃和腹腔注射并记录刺激后5、10、15、20、25、30min小鼠的自主活动。结果:进行灌胃和腹腔注射后5、10、15、20、25min干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与对照组比较明... 目的:研究随时间变化灌胃和腹腔刺激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进行灌胃和腹腔注射并记录刺激后5、10、15、20、25、30min小鼠的自主活动。结果:进行灌胃和腹腔注射后5、10、15、20、25min干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灌胃和腹腔注射后30min干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刺激能明显影响小鼠自主活动并表现出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胃 腹腔注射 时间 自主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