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李鑫 张蔚 +1 位作者 王睿韬 顾雪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AIS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81±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为(0.40±0.05)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9±0.04)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为(0.21±0.5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1±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两药合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D-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抗脑卒中大鼠神经损伤的研究
2
作者 赵倩 曾利敏 +1 位作者 周丽平 齐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EBI)对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EBI)对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EBI组、JAK2抑制剂组(AG490组)和EBI+JAK2激动剂组(EBI+CA1组),每组20只,另外选取20只大鼠只暴露颈动脉不进行结扎作为假手术组。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Niss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性形态;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及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大,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增加,神经缺损评分、MDA水平、Bax蛋白表达及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同时脑组织中神经元退化,神经元数量减少,SOD、GSH-Px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EBI组、尼莫地平组和AG490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小,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减少,神经缺损评分、MDA水平、Bax蛋白表达及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0.05),同时脑组织中神经元损伤减轻,神经元数量增加,SOD、GSH-Px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进一步利用JAK2激动剂进行回补实验发现,EBI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 EBI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脑卒中大鼠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脑卒中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3
作者 谢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2136-2138,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灯盏细辛注射液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痰湿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怡君 谢立标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用于痰湿型眩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痰湿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细...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用于痰湿型眩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痰湿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视物旋转;头晕目眩;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V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24/25)比对照组(76.00%,19/25)更高(P<0.05)。结论:对痰湿型眩晕行灯盏细辛注射液+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湿型眩晕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及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1
5
作者 周建中 雷寒 +1 位作者 陈运贞 李法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室及血管重构逆转作用。方法 :将10月龄SHR 2 4只按性别、体重、初始收缩压配对分为灯盏细辛、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和生理盐水 (对照 ) 4组 ,各给药组给药剂量为 10mg·kg- 1...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室及血管重构逆转作用。方法 :将10月龄SHR 2 4只按性别、体重、初始收缩压配对分为灯盏细辛、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和生理盐水 (对照 ) 4组 ,各给药组给药剂量为 10mg·kg- 1·d- 1腹腔内注射 ,连续 8周。测定血压、心室重量指数及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 ,偏振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心脏、血管结构改变。图像分析计算心肌间质胶原面积及含量。结果 :灯盏细辛、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组左心室肥厚有不同程度的消退 ,心率、右心室心脏重量指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组降压及减低左心室心脏重量指数比灯盏细辛组明显 ,但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等镜下结构改善灯盏细辛组比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组更明显。 3种药物均能明显改善心肌间质及血管重构 ,灯盏细辛组心肌间质胶原面积、含量及胶原容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3个用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各用药组均能显著降低SHR心肌细胞膜PKC活性 (P <0 0 1) ,且灯盏细辛组较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可逆转SHR心肌、间质及血管重构 ,改善心肌僵硬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室重构 血管重构 灯盏细辛注射液 心脏保护 间质胶原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多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玲 居文政 +1 位作者 刘子修 谈恒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灯盏细辛注射液中6个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灯盏细辛注射液中6个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绿原酸、咖啡酸、1,5-O-二咖啡酰奎宁酸、灯盏乙素、3,5-二-O-咖啡酰奎宁酸、3,4-二-O-咖啡酰奎宁酸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6.94±3.72)%、(91.57±0.96)%、(83.32±3.73)%、(91.66±0.71)%、(95.73±0.67)%、(94.21±0.65)%。结论采用HPLC法对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的多个成分进行分离,方法简便、可靠、稳定。6个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绿原酸 咖啡酸 1 5-DCQA 灯盏乙素 3 5-DCQA 3 4-DCQA 平衡透析法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协兴 胡榕 +1 位作者 王一波 陈建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灯盏细辛和硝酸甘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及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内皮素 (ET)水平变化...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灯盏细辛和硝酸甘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及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内皮素 (ET)水平变化。结果 ①用药 2周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3 %和 72 7%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显效率分别为 43 3 %和 16 3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②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 0 %和 5 0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显效率分别为 3 0 0 %和 1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③观察组CEC数量和ET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CEC数量和ET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可降低UA患者的内皮损伤 ,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对UA有明显疗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浆 灯盏细辛注射液 内皮素 UA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韩永龙 余奇 +3 位作者 孟祥乐 李丹 卞卡 郭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891-895,共5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底物睾酮和不同体积的灯盏细辛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睾酮的羟化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反映CYP3A酶的活性。酮康唑...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底物睾酮和不同体积的灯盏细辛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睾酮的羟化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反映CYP3A酶的活性。酮康唑用作阳性对照药。结果:在体外孵育体系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有抑制作用,IC50和Ki值分别为0.40%和0.24%(V/V)。结论:体外给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符合混合型抑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鼠肝微粒体 CYP3A酶 抑制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许黎君 居文政 +1 位作者 陈为烤 谈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苯巴比妥钠80mg/kg,i.p.,共7d)、灯盏细辛注射液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10、30mg/kg,i.p.,共14d)。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P...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苯巴比妥钠80mg/kg,i.p.,共7d)、灯盏细辛注射液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10、30mg/kg,i.p.,共14d)。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两剂量组小鼠肝微粒体的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高,对肝重指数基本无影响;可抑制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的活性(P<0.01),而对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MD)基本无影响(P>0.05);苯巴比妥钠组肝重指数、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升高(P<0.05),对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均有诱导作用(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小鼠肝微粒体蛋白、细胞色素P450含量有一定影响,对CYP3A可能有抑制作用,对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小鼠 肝微粒体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蔡业峰 张新春 +4 位作者 郭建文 欧爱华 梁伟雄 黄燕 黄培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关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其研究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 an4.2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关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其研究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 an4.2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计患者1 337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按对照措施分临床亚组时,OR合并=3.75[95%C I:2.70,5.20],显著性检验Z=7.88,P<0.00001。按高低剂量分临床亚组时,OR合并=3.60[95%C I:2.59,6.00],显著性检验Z=7.61,P<0.00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WMD合并=-3.39[95%C I:-4.83,-1.95],显著性检验Z=4.60,P<0.00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具有提高缺血中风急性期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均不同程度降低了该M eta分析结论的可靠性,故尚需进行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的HPLC-DAD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文宇 张艺 +2 位作者 李玲 李玉锋 陈祥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的成分异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 DAD):Hyper silODS2(250×4.6mm,5μm)色谱柱,乙腈 水 磷酸(18∶82∶0.2)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6nm,柱温40°C。 结果:...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的成分异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 DAD):Hyper silODS2(250×4.6mm,5μm)色谱柱,乙腈 水 磷酸(18∶82∶0.2)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6nm,柱温40°C。 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色谱图中有10个峰的紫外光谱与咖啡酸的吸收带和谱线轮廓相似、野黄芩苷的峰极低;灯盏花素 片色谱图的主要峰为野黄芩苷峰。结论:临床用途相同的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灯盏花素片在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上截然不 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灯盏花素 HPLC-DAD 成分比较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比和波谱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华 廖维靖 +1 位作者 周华 魏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比的变化、T2加权像(T2WI)以及波谱变化,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1.5h再灌注24、48、96h的T...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比的变化、T2加权像(T2WI)以及波谱变化,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1.5h再灌注24、48、96h的T2WI和局域质子谱显示的一些代谢分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的影响,取出脑组织进行红苯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结果模型组缺血侧再灌注24h显示出高信号强度区,与体外取出大脑进行的TTC染色相比,缺血位置大致相同。波谱检测显示在24hNAA/Cr减小,Cho/Cr增大,96h这种趋势继续增大。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NAA/Cr、Cho/Cr值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改善。TTC染色显示灯盏细辛治疗后减小了脑梗死面积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对脑物质代谢产生影响,减轻脑梗死,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磁共振 波谱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游明瑶 蔡胤浩 +1 位作者 王世君 赵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762-4764,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自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的老年ACI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灯盏...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自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的老年ACI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滴15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以及治疗15 d后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对患者治疗前后IL-6与TNF-α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患者治疗后IL-6与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灯盏细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ACI可能与降低老年ACI患者血清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炎性因子所介导的ACI后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灯盏细辛注射液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MMP-9、EPC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侯凌波 乔利军 郭建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73-2378,共6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4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4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和后进行中医症征积分(SSTCM)、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比较;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的VEGF、MMP-9、EPCs血清学水平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STCM、血瘀证积分、NIHS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2)血清VEGF、MMP-9、EPCs水平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血清VEGF在治疗后第3天明显增高,治疗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第7天VEGF仍呈继续上升趋势;血清MMP-9在治疗3 d后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明显抑制血清MMP-9水平增高(P<0.05),之后逐渐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对照组血清EPCs水平均逐渐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第7天EPCs与VEGF呈线性正相关(r=0.561,P=0.010);EPCs与MMP-9呈线性负相关(r=-0.449,P=0.047)。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促进VEGF高表达,降低MMP-9血清学水平,从而动员外周血EPCs,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瘀证 VEGF MMP-9 EPCS 血管新生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在卿 许贵刚 +1 位作者 郭艳丽 刘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及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8周;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仪检查周围...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及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8周;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仪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记录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9、23、8例及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NCV、SNCV均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快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灯盏细辛注射液 前列地尔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晓明 王跃飞 +1 位作者 潘桂湘 杨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绿原酸、咖啡酸、1,5-二-O-咖啡酰奎宁酸、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绿原酸、咖啡酸、1,5-二-O-咖啡酰奎宁酸、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绿原酸、咖啡酸、1,5-二-O-咖啡酰奎宁酸、野黄芩苷分别在0.025~0.800(r=0.999 0),0.027~0.850(r=0.999 9),0.062~1.978(r=0.999 7),0.118~3.770μg(r=0.999 9)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9%(RSD 1.16%);100.45%(RSD 1.16%);97.32%(RSD 1.43%);103.81%(RSD 0.70%)。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灯盏细辛注射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绿原酸 咖啡酸 1 5-二-O-咖啡酰奎宁酸 野黄芩苷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招远祺 彭玲玲 +1 位作者 谢雁鸣 蔡业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4-93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211例缺血中风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7±3)d,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血小板聚...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211例缺血中风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7±3)d,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以ADP及AA作为诱导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进一步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促使部分阿司匹林非敏感患者,达到阿司匹林敏感水平(P=0.0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协同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联合用药情况下能对阿司匹林抵抗产生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 灯盏细辛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灯盏细辛注射液中咖啡酸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国梁 刘史佳 +4 位作者 李长印 吴磊 马世堂 居文政 谈恒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灯盏细辛注射液(DI)中咖啡酸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独尾静脉给予DI,实验组尾静脉给予DI及灌胃给予阿司匹林。DAS 1.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灯盏细辛注射液(DI)中咖啡酸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独尾静脉给予DI,实验组尾静脉给予DI及灌胃给予阿司匹林。DAS 1.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DI单独给药、DI-阿司匹林联合给药,咖啡酸在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联合给药后,咖啡酸的T12β明显增大,CL有所减小。结论阿司匹林可减慢咖啡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咖啡酸 阿司匹林 大鼠 血浆 代动力学 LC—MS MS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育彬 吴映华 +1 位作者 庄伟端 郑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信封卡片法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 l...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信封卡片法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 l,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16 m l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用药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14 d时,治疗组血浆CEC、ET水平〔(8.0±3.6)个/0.9μl和(52.92±4.52)ng/L〕均低于对照组〔(10.2±3.3)个/0.9μl和(60.12±3.23)ng/L,〕CGRP高于对照组〔(65.23±1.52)ng/L比(60.12±2.14)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14 d和28 d时,治疗组NDS明显较对照组减轻〔14 d NDS:(15.9±3.6)分比(20.4±4.2)分;28 d NDS:(12.3±2.9)分比(15.3±4.2)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通过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灯盏细辛注射液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丰 詹萍 黄碧仙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西药扩冠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西药扩冠药物。方法将64例符合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治疗组(观察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消心痛配合静脉...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西药扩冠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西药扩冠药物。方法将64例符合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治疗组(观察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消心痛配合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口服消心痛,分别治疗3周为一疗程。同时观测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急性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硫酸甘油用量下降。治疗前后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冠心痛心绞痛尽早加用中药活血化瘀通络制剂干预治疗具有必要性。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显著改善冠脉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心绞痛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 药物治疗 血液流变学指标 口服消心痛 急性发作频率 活血化瘀通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