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序列灰预测模型与系统灰预测模型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有林 牟峰 +1 位作者 黎青松 张谧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针对港口货物吞吐量易受其所属港群系统因素的刺激,使其在短期内产生较大扰动而影响预测模型拟合精度的问题,将相邻各港口所形成的港群作为系统整体,将港群货物吞吐总量作为初始输入,建立港群内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系统灰预测模型,同时... 针对港口货物吞吐量易受其所属港群系统因素的刺激,使其在短期内产生较大扰动而影响预测模型拟合精度的问题,将相邻各港口所形成的港群作为系统整体,将港群货物吞吐总量作为初始输入,建立港群内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系统灰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序列灰预测模型,以比较两种方式下所得模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后,以泸-宜-乐港群为例进行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灰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明显高于分别对各港口建立的序列灰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群 货物吞吐量 系统灰预测模型 序列灰预测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模糊PID的随动系统负载模拟器力矩控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力 钱林方 +1 位作者 高强 郭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9-1386,共8页
为了抑制多余力矩的幅值,提高随动系统负载模拟器加载力矩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预测模糊PID的力矩控制器。由灰模型根据力矩传感器测量数值序列的变化趋势,预测加载力矩的未来数值,并以此预测值作为力矩控制器的运算依据。力矩... 为了抑制多余力矩的幅值,提高随动系统负载模拟器加载力矩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预测模糊PID的力矩控制器。由灰模型根据力矩传感器测量数值序列的变化趋势,预测加载力矩的未来数值,并以此预测值作为力矩控制器的运算依据。力矩控制器在大误差时采用Bang-Bang控制,小误差时采用模糊PID控制;同时引入伸缩因子,根据误差大小动态调整输入变量的论域,以增强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能力。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将多余力矩的幅值进一步削弱接近1/2,可以用于随动系统的动态力矩加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随动系统 灰预测 模糊PID控制 变论域 负载模拟器
下载PDF
基于“数列灰预测”的输气管道腐蚀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欣 袁宗明 +3 位作者 黄坤 张琳 张鹏 赵文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输气管道腐蚀涉及因素较多,关系错综复杂,且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对于这些因素的确定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数列灰预测”建立了管道腐蚀预测的新模型,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四川气田某输气管道... 输气管道腐蚀涉及因素较多,关系错综复杂,且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对于这些因素的确定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数列灰预测”建立了管道腐蚀预测的新模型,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四川气田某输气管道的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的误差小,可以用于现场实际工作中,为管道的腐蚀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腐蚀速度 腐蚀深度 GM(1 1) 数列灰预测 模型
下载PDF
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及灰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爱武 杜东菊 +1 位作者 卢力强 刘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
通过设计不同排水条件的实验槽,研究了不同的排水条件及时间效应对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的影响,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灰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排水路径畅通时,土体中自由水得到充分排出,结构强度形成较快;在同一排水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 通过设计不同排水条件的实验槽,研究了不同的排水条件及时间效应对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的影响,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灰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排水路径畅通时,土体中自由水得到充分排出,结构强度形成较快;在同一排水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结构强度相应增长,前期增速快,后期基本趋于稳定。灰预测可以用来对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进行短期预测,值得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软土 结构强度 排水条件 时间效应 灰预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灰预测理论的混合蛙跳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杜江 袁中华 王景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90-198,共9页
为提高混合蛙跳算法在优化问题求解中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灰预测理论的改进混合蛙跳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基本算法的进化模式进行调整,强化了进化过程中全局信息的交换;之后引入移动步长变异算子,根据进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利用灰预测理论... 为提高混合蛙跳算法在优化问题求解中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灰预测理论的改进混合蛙跳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基本算法的进化模式进行调整,强化了进化过程中全局信息的交换;之后引入移动步长变异算子,根据进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利用灰预测理论获得进化过程中最优解进步速度,并借鉴模糊控制思想对该变异算子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移动步长的自适应调整。采用6个标准测试函数,与基本算法和已有改进算法进行性能对比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混合蛙跳算法在收敛精度、收敛速度和收敛成功率方面的优越性及灰预测理论在算法改进领域中的可行性。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10 k 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优化设计工作中,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蛙跳算法 灰预测 变异算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机载电子装备备件的非线性灰预测规划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柯宏发 陈永光 吴金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3-505,共3页
针对机载电子装备备件问题,首先定义了模块和系统的有效度来衡量其可靠性。然后利用试验训练中积累的历史有效度数据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模块在实战中的有效度,并建立关于备件数量的非线性灰预测规划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算例结... 针对机载电子装备备件问题,首先定义了模块和系统的有效度来衡量其可靠性。然后利用试验训练中积累的历史有效度数据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模块在实战中的有效度,并建立关于备件数量的非线性灰预测规划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机载电子装备备件有效度现实数据而建立的非线性灰预测规划模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机载电子装备 备件 有效度 灰预测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和正态云的参数自适应蚁群遗传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牟峰 袁晓辉 +1 位作者 王慈光 景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1-707,共7页
基于正反馈机制的蚁群算法,在进行全局搜索时,具有很强的全局收敛能力;遗传算法则具有快速的全局搜索能力.为了充分利用两种算法在寻优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混合算法.该算法利用灰预测对最大最小蚁群策略中的... 基于正反馈机制的蚁群算法,在进行全局搜索时,具有很强的全局收敛能力;遗传算法则具有快速的全局搜索能力.为了充分利用两种算法在寻优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混合算法.该算法利用灰预测对最大最小蚁群策略中的信息素上(下)界进行估计,以达到实时控制信息素限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目的.同时,通过云模型建立了一系列的关联规则,利用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可实现算法参数的自适应控制,有效减小算法对参数初始设置的依赖.最后,对车间调度问题(JSP)和旅行商问题(TSP)算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算法 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遗传算法 正态云 灰预测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汛期旱涝灰预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新灵 罗隆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7,共7页
中国汛期降水量大、年际变率也很大,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之成为我国夏季主要致灾因子之一。做好汛期旱涝预测,提高预报准确率,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19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年~2000... 中国汛期降水量大、年际变率也很大,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之成为我国夏季主要致灾因子之一。做好汛期旱涝预测,提高预报准确率,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19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年~2000年汛期(5月~8月)降水序列资料,通过具有极好处理贫信息能力的灰预测方法,对我国2010年~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我国由“南涝北旱”转换成“北涝南旱”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有旱涝灾害发生,北京、银川、石家庄等地区旱灾严重,重庆、南昌、广州等地汛期水患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旱涝 灰预测 南涝北旱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新型小波神经网络和灰预测的电动负载模拟器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超 刘荣忠 +2 位作者 侯远龙 高强 王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9-1966,共8页
针对某火炮随动系统电动负载模拟器自身复杂的非线性以及多余力矩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小波神经网络和灰预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由变结构的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VSPSO-WNN)控制器和灰预测补偿器(GPC)构成,前者利... 针对某火炮随动系统电动负载模拟器自身复杂的非线性以及多余力矩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小波神经网络和灰预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由变结构的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VSPSO-WNN)控制器和灰预测补偿器(GPC)构成,前者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小波神经网络(WNN)的权值等参数,加快了系统的收敛速度,并利用自学习算法动态改变隐含神经元数目,降低了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响应性能;后者在Lyapunov意义下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构造出灰预测补偿器,利用灰理论来预测输入力矩偏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半实物台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保证了系统动态加载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灰预测 粒子群优化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变结构 Lyapunov稳定 半实物仿真
下载PDF
数列灰预测在旅游统计与预测上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朝霞 张树夫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灰色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农业、生物等各个领域.灰色预测是灰色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数列灰预测是灰色预测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江苏省国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1995~2001年)为原始数据建立数列灰... 灰色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农业、生物等各个领域.灰色预测是灰色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数列灰预测是灰色预测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江苏省国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1995~2001年)为原始数据建立数列灰预测模型,验证了这一预测模型的可信度,分析讨论了此种预测方法在旅游统计与预测上应用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列灰预测 游客量 旅游收入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的图象去噪新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松云 张坤 张海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抑制噪声是图象处理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如何合理消除大量的噪声,又使图象保持原有的各类信息、保证图象质量一直是人们的努力目标。文章尝试与探讨了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图象去噪新算法,并与传统的图象滤波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 抑制噪声是图象处理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如何合理消除大量的噪声,又使图象保持原有的各类信息、保证图象质量一直是人们的努力目标。文章尝试与探讨了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图象去噪新算法,并与传统的图象滤波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又可以较好地保持图象质量和细节,为图象去噪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去噪 滤波器 灰预测 GM(1 1)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模型的边缘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鹏 付仲良 李炳生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5-17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预测理论的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基于GM(1,1)模型,根据图像不同区域间灰度级有较大变化的特性,由同行(列)待检测像素之前的若干像素灰度值建立灰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此像素灰度值,比较预测灰度值与实际灰度值之...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预测理论的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基于GM(1,1)模型,根据图像不同区域间灰度级有较大变化的特性,由同行(列)待检测像素之前的若干像素灰度值建立灰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此像素灰度值,比较预测灰度值与实际灰度值之间的差值,由差值来判断该像素是否为边缘像素。通过对不同类型测试图像利用本算法进行边缘检测效果比较表明,该算法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色系统理论 GM(1 1)模型 灰预测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松云 王鹏伟 谢玉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3-606,共4页
图像的边缘是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理解的基础,其检测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理解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向GM(1,1)求解模型的指数中加入了一个调整参数p,通过选择象... 图像的边缘是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理解的基础,其检测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理解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向GM(1,1)求解模型的指数中加入了一个调整参数p,通过选择象素周围不同方向的象素数据点以及2次调整参数p的取值对图像进行预测处理,从而得到1幅轮廓增强和1幅未增强的预测图像,将这2幅图像做差,便获得了1幅图像的边缘位置信息。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对1组图像进行了预测处理,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的边缘信息,并且图像的细节部分也能够清楚地获得,说明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同时为灰色理论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进行了尝试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图像增强 灰预测模型 改进的色模型
下载PDF
中国2010—2020年汛期旱涝灰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隆诚 冯新灵 董廷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选取194个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汛期(5—8月)降水资料序列,应用灰预测方法对中国2010—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由“南涝北旱”转为“北涝南旱”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有... 选取194个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汛期(5—8月)降水资料序列,应用灰预测方法对中国2010—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由“南涝北旱”转为“北涝南旱”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有旱涝灾害发生,北京、银川、石家庄等地区旱灾严重,重庆、南昌、广州等地区汛期水患频繁。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可能带来的旱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早涝 灰预测 南涝北早 中国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的PTP协议改进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旿 高小杰 +4 位作者 李胆胆 左颖 洪亮 李建涛 石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42-1848,共7页
随着无线网络节点时钟同步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实时性应用的增多,时钟同步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节点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时钟同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广泛运... 随着无线网络节点时钟同步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实时性应用的增多,时钟同步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节点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时钟同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广泛运用在时钟同步机制,然而,由于无线网络中存在随机不对称时延,使得PTP的精确度下降。尽管通过统计和估计的方法可以提高同步精度,但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这将导致收敛速度减慢,对于资源有限的设备节点还会引发内存占用问题。首先给出了无线网络中节点之间时钟偏差的特性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GM(1,1)的灰预测模型的快速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基于灰预测理论,灰理论是针对既无经验,数据又少的不确定问题。而对于资源有限的无线网络节点的时钟同步,不对称时延是不确定性的,同时样本很少,非常适合用灰理论进行时延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快速时钟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时钟同步 GM(1 1) 灰预测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用电量灰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霜 殷国富 +1 位作者 罗中先 廖敏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7-78,共2页
根据社会存在用电量不确定因素较多,变化趋势较为明显的特点,基于灰系统理论建立灰模型(GreyModel,GM)对用电量进行灰预测;用新信息替代旧信息构造了新息GM(1,1)模型,并及时反映目标值的时变特性,更好地考虑实际数据的影响。算例表明:... 根据社会存在用电量不确定因素较多,变化趋势较为明显的特点,基于灰系统理论建立灰模型(GreyModel,GM)对用电量进行灰预测;用新信息替代旧信息构造了新息GM(1,1)模型,并及时反映目标值的时变特性,更好地考虑实际数据的影响。算例表明:模型的置信度达到99.15%,而误差仅为2.96%,说明用GM(1,1)模型进行用电量预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预测 用电量 GM(1 1)模型 理论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割和灰预测的人运动跟踪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志宇 张建新 刘迎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6-1019,共4页
在人运动的视觉分析中,根据差分图像的直方图分布,将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作为2个类别进行判别,提出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的动态图像分割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灰预测模型GM(1,1)的人运动跟踪方法,GM(1,1)的... 在人运动的视觉分析中,根据差分图像的直方图分布,将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作为2个类别进行判别,提出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的动态图像分割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灰预测模型GM(1,1)的人运动跟踪方法,GM(1,1)的初始信息由c均值聚类结果提供,同时GM(1,1)的预测结果作为下一帧图像c均值的初始聚类中心,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与α-β-γ滤波的跟踪误差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挖掘人的当前运动规律,能够稳定地保持较小的跟踪误差,从而更好地反映人运动趋势,快速准确地预测人的运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运动跟踪 贝叶斯决策 灰预测 GM(1 1)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用户需求灰预测的产品原型演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霜 殷国富 罗中先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1-1456,共6页
通过在量化的多维用户需求指标体系上加上时间维来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过程,统计各时间段内各需求项目的关注值。用归一化方法得到各需求项目在产品模型中的权重。根据在四个以上的时间段内获得的用户需求权重值建立灰模型。通过该模型... 通过在量化的多维用户需求指标体系上加上时间维来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过程,统计各时间段内各需求项目的关注值。用归一化方法得到各需求项目在产品模型中的权重。根据在四个以上的时间段内获得的用户需求权重值建立灰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使设计人员能提前掌握用户对产品可能的需求走向。按新息原理更新数据后还可进行滚动预测。最后,给出了用该方法对汽车产品原型进行预测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求 系统理论 灰预测 产品原型
下载PDF
磁流变悬架灰预测模糊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少波 李以农 Seung-Bok Choi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改善磁流变悬架系统的减振效果,对某自研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可控特性及其时频响应特性进行了台架试验,结合灰色预测理论与传统模糊控制,提出灰预测模糊控制策略并应用于磁流变悬架控制系统。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天棚控制、传... 为改善磁流变悬架系统的减振效果,对某自研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可控特性及其时频响应特性进行了台架试验,结合灰色预测理论与传统模糊控制,提出灰预测模糊控制策略并应用于磁流变悬架控制系统。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天棚控制、传统模糊控制及灰预测模糊控制进行了仿真与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可控效果显著且响应快、频带宽;仿真和试验均显示灰预测模糊控制对幅值的抑制效果较好,响应时间优于传统模糊控制但不及天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 悬架 灰预测 模糊控制 仿真与试验
下载PDF
海洋平台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逆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洪宇 赵德有 王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8,共6页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在随机波浪等外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有害振动,且其动力响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采用被动控制方法和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主动控制方法控制海洋平台的有害振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结合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优点,...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在随机波浪等外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有害振动,且其动力响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采用被动控制方法和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主动控制方法控制海洋平台的有害振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结合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并将其与动态刚度阵法相结合应用于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的振动主动控制中.数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控制波浪和风载荷作用下引起导管架式平台的有害振动,并能解决由于控制信号传输等原因引起的时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 灰预测 支持向量机 逆控制 动态刚度阵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