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菌时间对灵芝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长斯 谢刚 +2 位作者 吴小建 赵承刚 陈振妮 《西北园艺》 2025年第3期70-73,共4页
近年来,灵芝作为保健品主要原料得到广泛应用,对其功效成分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代料栽培方式,从养菌时间对灵芝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栽培基条件下,下半年栽培生产、养菌时间70~80 d时,可得到灵芝多糖、三萜... 近年来,灵芝作为保健品主要原料得到广泛应用,对其功效成分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代料栽培方式,从养菌时间对灵芝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栽培基条件下,下半年栽培生产、养菌时间70~80 d时,可得到灵芝多糖、三萜含量最高的灵芝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栽培 灵芝多糖 养菌管理
下载PDF
退化灵芝菌株的纯化与复壮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红 刘岩岩 +1 位作者 刘俊杰 赵玉梅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高温-菌丝尖端处理技术对1株退化的灵芝菌株进行纯化和复壮,通过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形态、菌丝中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栽培后子实体的农艺性状等指标评价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复壮后菌株生长情况良好,菌丝无色透明、有... 采用高温-菌丝尖端处理技术对1株退化的灵芝菌株进行纯化和复壮,通过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形态、菌丝中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栽培后子实体的农艺性状等指标评价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复壮后菌株生长情况良好,菌丝无色透明、有横膈膜、粗细不均、锁状联合明显、尖端呈放射性分支,菌管表面光滑无纹饰、管间清晰无杂质。复壮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是原代菌株的1.46倍;与原代菌株相比漆酶活性提高了60%,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85%。栽培试验表明复壮菌株子实体的农艺性状优于原代菌株,菌包污染率下降了25%,生物学效率提高了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退化 复壮 栽培
下载PDF
灵芝多肽提取及冲剂制备工艺研究
3
作者 林花 金海强 +5 位作者 姜银姬 金美玉 王婷 金星爱 尹花 车成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在提取灵芝多肽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促进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相应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以多肽提取量为参考指标,进行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灵芝多肽冲剂制备工艺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来优化结合超声...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在提取灵芝多肽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促进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相应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以多肽提取量为参考指标,进行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灵芝多肽冲剂制备工艺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来优化结合超声波与酶法提取灵芝多肽的工艺条件,并进一步探究灵芝多肽冲剂的配方。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确定了灵芝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料液比为1∶5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加酶量为6000 U·g^(-1)。此外,针对灵芝多肽冲剂的配方,也得出了最优比例,糊精占20%,淀粉占25%,柠檬酸占0.3%,蔗糖占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活性多肽 酶解法 提取 最佳条件
下载PDF
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程汉亭 严廷良 +4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充分利用海南省天然橡胶林地资源,提升海南省橡胶林下虎乳灵芝的栽培技术水平,针对橡胶林宽行距的特点,开展虎乳灵芝栽培试验,并总结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橡胶园 虎乳灵芝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药用灵芝大棚菌包栽培技术
5
作者 赵霞 杨豫龙 +2 位作者 刘点 周敏 王明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等,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非褶菌目,是灵芝科灵芝属的代表种,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药用真菌,对防癌、治癌有一定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利用灵芝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灵芝被视为“灵丹... 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等,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非褶菌目,是灵芝科灵芝属的代表种,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药用真菌,对防癌、治癌有一定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利用灵芝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灵芝被视为“灵丹妙药”,有关记载见于历代本草药籍中,其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含有多糖类、多肽类、甾醇类、三萜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抗衰老、降血糖血脂、保肝护肝、镇咳平喘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咳平喘 保健效果 担子菌纲 灵芝 真菌界 药用真菌 甾醇类 抗衰老
下载PDF
北方灵芝属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
6
作者 王鹏 闫淇 +3 位作者 王飞 温嘉伟 李海燕 于娅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4,共9页
以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等地39株灵芝属菌株为试材,采用ITS序列测定、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和SRAP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其种间划分及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我国北方地区灵芝属栽培种质的分类、亲缘关系和遗传... 以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等地39株灵芝属菌株为试材,采用ITS序列测定、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和SRAP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其种间划分及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我国北方地区灵芝属栽培种质的分类、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39个灵芝属菌株包括赤芝Ganoderma lingzhi、紫芝G.sinense、松杉灵芝G.tsugae、无柄灵芝G.resinaceum和有柄灵芝G.gibbosum 5个种,相互之间有拮抗反应共713对,无拮抗反应28对,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0.93,平均值为0.69。综上可知,我国北方灵芝属栽培种质存在种类丰富,遗传背景差异大,遗传多样性强的特征,但部分栽培菌株之间无拮抗反应且遗传距离很近,存在着同物异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分子标记 体细胞不亲和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提取方法的灵芝多糖体外抗炎活性比较
7
作者 杜小琴 夏炎 +3 位作者 张万超 何靖柳 张小琴 吴中宝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的灵芝多糖(GL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抗炎活性,以回流提取、复合酶法提取、植物乳杆菌发酵+回流提取、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酶法提取4种方法提取GLP。以LPS诱导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加入GLP处理2...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的灵芝多糖(GL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抗炎活性,以回流提取、复合酶法提取、植物乳杆菌发酵+回流提取、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酶法提取4种方法提取GLP。以LPS诱导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加入GLP处理24 h,采用CCK-8法检测GLP对RAW264.7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JNK/P38 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200μg/mL及以下的4种GLP作用于RAW264.7细胞时,细胞存活率为93%以上。与LPS相比,4种方法提取的GLP均可显著(P<0.05)影响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10、iNOS的mRNA表达水平。与回流提取GLP相比,植物乳杆菌发酵+回流提取GLP可显著(P<0.05)抑制TNF-α、IL-6的mRNA表达及促进IL-10的mRNA表达。与另外3种方法提取GLP相比,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酶法提取GLP可显著(P<0.05)抑制iNOS的mRNA表达水平。与回流提取和复合酶法提取GLP相比,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后提取的2种GLP,均能显著(P<0.05)降低P-JNK、P-P38的蛋白表达。GLP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不同提取方法对GLP体外抗炎活性的影响较大,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后提取的GLP具有更显著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灵芝多糖 抗炎活性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灵芝漆酶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刘冬梅 刁文彤 +2 位作者 孙雪言 亓希武 梁呈元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了明确漆酶基因在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克隆了灵芝的15个漆酶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检测了15个漆酶基因在灵芝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这些漆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在1814~2570个碱基对之间,含... 为了明确漆酶基因在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克隆了灵芝的15个漆酶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检测了15个漆酶基因在灵芝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这些漆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在1814~2570个碱基对之间,含有4~12个内含子,编码517~628个氨基酸;除Glac14外,其余漆酶基因均含有信号肽;15个漆酶的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所有灵芝漆酶均含有Cu-oxidase、Cu-oxidase_2和Cu-oxidase_3保守结构域;Gllac1、Gllac8和Gllac10在菌丝阶段高表达,表明它们在营养生长阶段发挥重要作用;Gllac2、Gllac4、Gllac5、Gllac6、Gllac7、Gllac9、Gllac12和Gllac13在成熟子实体阶段高表达,表明它们可能与子实体的分化和成熟有关;Gllac3、Gllac11、Gllac14和Gllac15在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但差异不显著,表明它们可能在灵芝整个发育阶段均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漆酶基因在灵芝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及开发应用漆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漆酶 基因克隆 子实体发育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灵芝木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抗病种质筛选
9
作者 贺黎铭 蔡凌 +3 位作者 谢欣 刘林秋 余梦瑶 罗霞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以染病灵芝菌袋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纯化法、ITS序列测序、平板对峙、菌袋筛选等方法,研究了灵芝木霉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抗病种质筛选,以期为木霉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木霉菌株被鉴定为木霉属的3个种,D14和... 以染病灵芝菌袋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纯化法、ITS序列测序、平板对峙、菌袋筛选等方法,研究了灵芝木霉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抗病种质筛选,以期为木霉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木霉菌株被鉴定为木霉属的3个种,D14和JY-2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JY-1为侧耳木霉(T.pleuroticola),Lv为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4个木霉菌株在平板上和袋料中的侵染性强弱表现基本一致,从种类上侵染性强弱表现为侧耳木霉>哈茨木霉>长枝木霉。不同灵芝菌株与4个木霉菌株的抗性情况明显不同。该研究成功筛选获得1个抗木霉病的优质灵芝菌株ZL18,为高抗性优质灵芝新品种的选育和木霉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木霉 抗性筛选
原文传递
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10
作者 刘丹 任洪飞 +2 位作者 逄梦玉 隋昕怡 杜秀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101,共7页
采用反复冻融法制备灵芝多糖(GLPf),经乙醇分级得到GLPf30、GLPf60和GLPf803种多糖。选用活性最高的GLPf30为研究对象,采用CaptoTM DEAE离子柱层析获得GLPf303,再经Superdex 6 Prep Grad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多糖GLPf303a。... 采用反复冻融法制备灵芝多糖(GLPf),经乙醇分级得到GLPf30、GLPf60和GLPf803种多糖。选用活性最高的GLPf30为研究对象,采用CaptoTM DEAE离子柱层析获得GLPf303,再经Superdex 6 Prep Grad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多糖GLPf303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凝胶色谱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GLPf303a是以吡喃糖环为基本骨架的多糖,其重均分子量为18.72 kDa,由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9种单糖组成。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GLPf303a和GLPf303均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GLPf303a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均高于GLPf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阴离子层析 凝胶层析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灵芝提取物通过PBX3/MAPK通路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皓 郭丽 +1 位作者 于晓涛 王瑞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8-33,I0002,共7页
目的探究灵芝提取物(GLE)是否可通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U251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该研究。含不同浓度GLE培养液(0、50、100、200 mg/L GLE)培养U25... 目的探究灵芝提取物(GLE)是否可通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U251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该研究。含不同浓度GLE培养液(0、50、100、200 mg/L GLE)培养U251细胞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试验及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凋亡情况、集落形成能力、迁移与侵袭特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BX3、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BX3、原癌基因c-RAF(Raf-1)、磷酸化Raf-1(p-Raf-1)、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86.62±4.26)%、(67.68±3.49)%、(50.84±3.39)%、(40.13±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PBX3、ERK mRNA及PBX3、p-Raf-1、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E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PBX3与ERK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RAS、PBX3、p-Raf-1、p-ME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集落形成数及侵袭细胞数均减少,细胞凋亡率升高;GLE作用效果呈剂量性依赖(P<0.05)。结论GLE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等恶性生物学特性,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PBX3/MAPK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神经胶质瘤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恶性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陕北山地栽培灵芝的生长特性及品质研究
12
作者 李冬静 贺晓龙 +3 位作者 靳鹏飞 高小朋 李旭 刘月芹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7-43,50,共8页
为提高陕北地区人工栽培的灵芝品质,以灵芝Ganderma lucidum CGMCC 5.616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仿野生和温室两种栽培模式下灵芝的生长特性、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形态更接近野生灵芝的特性,且仿野生栽培灵... 为提高陕北地区人工栽培的灵芝品质,以灵芝Ganderma lucidum CGMCC 5.616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仿野生和温室两种栽培模式下灵芝的生长特性、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形态更接近野生灵芝的特性,且仿野生栽培灵芝的灰分、有机锗元素、多糖、核苷、甾醇、多酚及灵芝三萜含量都是显著高于温室栽培的灵芝,且差异显著。而温室栽培灵芝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显著高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研究初步表明了仿野生和温室灵芝各有优势,但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其品质要高于温室灵芝。该研究为灵芝的仿野生栽培技术在陕北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品质 营养 活性成分 仿野生栽培
下载PDF
菌草灵芝醇提物对免疫损伤小鼠的改善作用
13
作者 张凤丽 黄文琪 赵立娜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菌草灵芝是用菌草代替木屑栽培出的灵芝,有多种生物活性,已被证实有较强的体外免疫作用。环磷酰胺作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也是典型的免疫抑制剂,会造成机体免疫损伤。本研究以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灌胃100 mg/(kg·d)的... 菌草灵芝是用菌草代替木屑栽培出的灵芝,有多种生物活性,已被证实有较强的体外免疫作用。环磷酰胺作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也是典型的免疫抑制剂,会造成机体免疫损伤。本研究以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灌胃100 mg/(kg·d)的菌草灵芝醇提物(JGEH),研究其对小鼠免疫损伤的改善情况。结果:JGEH可显著(P<0.05)提高小鼠体质量(6.32%)、脏器指数(胸腺38.50%、脾脏71.32%、肝脏1.27%和肾脏指数11.48%)、碳廓清能力(41.50%),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59.50%)。此外,JGEH还能显著(P<0.05)提高小鼠血清中IgG(27.73%)、IgA(26.51%)、IgM(23.41%)和IL-10(41.98%)等免疫球蛋白和抗炎因子含量,降低TNF-α(17.40%)、IFN-γ(17.49%)和IL-6(42.33%)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显著提高(P<0.05)全血中白细胞(41.23%)、红细胞(18.91%)、血红蛋白(42.32%)、血小板含量(40.29%)及淋巴细胞百分比(159.94%),为菌草灵芝醇提物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环磷酰胺 小鼠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灵芝多糖肽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抗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蒋丹容 康晓平 +2 位作者 林冬梅 王联福 游育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肽(GLPP)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抗氧化应激和免疫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C57雄性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糖尿病肾病小鼠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GLPP组(低、中、高...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肽(GLPP)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抗氧化应激和免疫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C57雄性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糖尿病肾病小鼠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GLPP组(低、中、高剂量组)、GLPP高剂量+氯沙坦组,每组10只,正常饮食喂养的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氯沙坦组给予10 mg/kg氯沙坦灌胃,GLP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 GLPP灌胃,GLPP高剂量+氯沙坦组给予200 mg/kg GLPP+10 mg/kg氯沙坦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灌胃后观察小鼠饮食量、饮水量、肾脏病理、结构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小鼠血生化指标、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细胞凋亡/周期调控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生化指标Scr、BUN、TC、TG、GSP升高(P<0.05),炎症指标IL-6、TNF-α、MCP-1水平降低(P<0.05),氧化应激指标MDA升高,TAOC、GSH-PX、SOD降低(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ax、Caspase-3、P53、P21表达量均升高,Bcl-2、Cyclin D1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GLPP各剂量组、GLPP高剂量+氯沙坦组Scr、BUN、TC、TG、GSP、IL-6、TNF-α、MCP-1、MDA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53、P21表达量均降低,T-AOC、SOD、GSH-PX水平、Bcl-2、Cyclin D1表达量均升高,肾病理改变有所改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其中GLPP高剂量+氯沙坦组改善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GLPP可逆转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可能与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免疫炎症损伤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肽 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伤 氧化应激 免疫炎症
下载PDF
激素类调节剂在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袁菁 王梅 +1 位作者 马正 蔡为明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三萜是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作为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合成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添加外源调节剂可影响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笔者综述了乙烯、茉莉酸甲酯、水杨酸、脱落酸、多胺类化合物和褪... 三萜是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作为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合成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添加外源调节剂可影响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笔者综述了乙烯、茉莉酸甲酯、水杨酸、脱落酸、多胺类化合物和褪黑素在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其高效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剂 灵芝三萜 生物合成 调控作用
下载PDF
灵芝活性成分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俞娇 周姝婷 +2 位作者 王丽娜 沈明妹 刘永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7-954,共8页
恶性肿瘤是我国慢性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恶性肿瘤的晚期非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药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 恶性肿瘤是我国慢性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恶性肿瘤的晚期非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药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应用灵芝活性成分针对肿瘤的作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探讨灵芝活性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灵芝活性成分应用于临床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多糖 灵芝三萜 灵芝 抗肿瘤
下载PDF
盆景灵芝栽培技术
17
作者 杨豫龙 王会锋 +3 位作者 赵霞 刘点 燕树峰 王明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43-44,共2页
灵芝又名神仙草、灵芝草,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灵芝形态奇特,色彩斑斓,被誉为吉祥、富贵、美好和长寿的象征。历史上由灵芝演化出的如意是我国特有的吉祥器物,象征着国泰民安。在用途上,灵芝... 灵芝又名神仙草、灵芝草,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灵芝形态奇特,色彩斑斓,被誉为吉祥、富贵、美好和长寿的象征。历史上由灵芝演化出的如意是我国特有的吉祥器物,象征着国泰民安。在用途上,灵芝分为观赏灵芝和药用灵芝。灵芝还能够食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灵芝入药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等疗效。灵芝在药用上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甾醇和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压、保肝解毒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观赏类灵芝具有子实体独特的木质化结构和造型的随机性等特点,是制作盆景的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补强壮 扶正固本 名贵中药 多孔菌科 担子菌纲 药食同源 灵芝 最佳材料
下载PDF
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临床研究
18
作者 吴泽霞 常雪松 +6 位作者 刘译鸿 张海波 朱燕娟 何怡瀚 余娅娅 肖真真 陈亚栋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接受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45例肿瘤相关性厌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过程中西药组... 目的:观察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接受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45例肿瘤相关性厌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过程中西药组脱落5例,最终中药组、对照组各15例,西药组10例。中药组口服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西药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3组均治疗6周。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食欲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SAS)评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值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食欲VAS评分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食欲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AS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中药组血红蛋白差值高于西药组(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差值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白细胞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方面,无3、4级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人参灵芝鱼胶液能够改善肿瘤相关性厌食症状,提升免疫力,有改善骨髓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厌食 人参灵芝鱼胶液 醋酸甲地孕酮 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松杉灵芝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超 普琼惠 +1 位作者 王洪庆 陈若芸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研究松杉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Ⅰ)、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Ⅱ)... 目的研究松杉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Ⅰ)、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Ⅱ)、灵芝三醇(ganodermatriol,Ⅲ)、灵芝酸C(ganodericacid C,Ⅳ)、灵芝酸A(gan-odericacid A,Ⅴ)、赤芝酮A(lucidone A,Ⅵ),赤芝酸C(lucidenicacid C,Ⅶ)、赤芝酸LM1(lucidenic acid LM1,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松杉灵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灵芝 灵芝醇A 灵芝酮三醇 灵芝三醇 灵芝酸C 灵芝酸A 赤芝酮A 赤芝酸C 赤芝酸LM1
下载PDF
DNA分子鉴定和理化分析相结合对灵芝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张庆英 董岩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988-991,共4页
【目的】应用DNA鉴定和理化分析相结合对20批灵芝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20批灵芝进行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纯化、测序、输入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再进行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1、2、3、4、5、6、9... 【目的】应用DNA鉴定和理化分析相结合对20批灵芝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20批灵芝进行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纯化、测序、输入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再进行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1、2、3、4、5、6、9、10、11、12、13、14、15、16、18、20号灵芝为药典赤芝品种,而7、8、17、19号灵芝为非药典赤芝品种;对16批赤芝进行含量测定,含量符合药典规定有15个品种,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2、1、5、10、18、3、4、16、15、11、13、14、6、9、12号。其中20号样品低于规定,其含量为0.38%。【结论】DNA分子鉴定和理化分析相结合能快速进行灵芝真伪优劣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DNA分子鉴定 理化分析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