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1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灸法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善斌 梁月光 +7 位作者 陈冲 郝盼富 孙晓丽 李延菊 田浩文 陈四芳 曹二梅 杨玉洁 《河南中医》 2020年第3期478-481,共4页
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常用以下灸法:重灸法、艾条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隔物灸法、脐灸法、热敏灸法、"随年壮灸法"等。目前,灸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取穴大部分是取任脉或者背俞穴,其针对不同的后遗症效果也不尽相同... 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常用以下灸法:重灸法、艾条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隔物灸法、脐灸法、热敏灸法、"随年壮灸法"等。目前,灸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取穴大部分是取任脉或者背俞穴,其针对不同的后遗症效果也不尽相同。而脊髓损伤从中医角度看属于督脉受损,是否能够将取穴集中于督脉上,如百会、风府、大椎、筋缩、至阳、命门等穴,通过不同艾灸方法作用于督脉穴位观察其对大脑的影响,从而治疗或者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这给临床医者提供一种新方向。当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灸法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脊髓损伤后遗症 灸法 艾条灸法 温灸器灸法 温针灸法 隔物灸法 灸法 热敏灸法 “随年壮灸法
下载PDF
《千金方》与《备急灸法》灸法救急特点的比较
2
作者 崔曼丽 朱建平 +3 位作者 赵燕菲 姜颖 姜云武 黄培冬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千金方》(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与《备急灸法》均为灸法救急要书。唐代孙思邈撰《千金方》,其重视针灸汤药并用,认为灸法在救急上有“针汤散皆所不及”的优势;《备急灸法》为南宋闻人耆年在广泛搜集名医灸法救急经验... 《千金方》(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与《备急灸法》均为灸法救急要书。唐代孙思邈撰《千金方》,其重视针灸汤药并用,认为灸法在救急上有“针汤散皆所不及”的优势;《备急灸法》为南宋闻人耆年在广泛搜集名医灸法救急经验基础上加以实践而成,两位医家均深受葛洪灸法学术思想的影响。故此两书灸法救急在急症救治、推崇灸法,壮数多寡、知常达变,灸药同用、施治简效,灸穴精当、规范操作四个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灸法宜忌、选穴定位、施灸材料及灸法操作方面均有差异。文章从上述异同之处加以总结阐释,以期为临床灸法救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备急灸法 灸法 急症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在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向力 吴融 +4 位作者 邓间开 肖海燕 徐婷 辛友美 黄丽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尿潴留...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尿潴留护理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能有效减少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残余尿量,改善临床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气交灸法 脑卒中 气虚型 尿潴留 中医护理
下载PDF
骑竹马灸法考证与应用
4
作者 刘丽娟 张佳丽 +1 位作者 鄢梁裕 惠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骑竹马灸法最早出现于宋代《卫济宝书》,操作为病人跨坐于竹马之上,联合应用竹量法与手指同身寸法定位取穴施灸。骑竹马灸法对痈疽类外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穴位于背俞穴附近,灸此可流通气血、凉血理气,并且艾灸配合病人骑竹马... 骑竹马灸法最早出现于宋代《卫济宝书》,操作为病人跨坐于竹马之上,联合应用竹量法与手指同身寸法定位取穴施灸。骑竹马灸法对痈疽类外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穴位于背俞穴附近,灸此可流通气血、凉血理气,并且艾灸配合病人骑竹马出现的急性短暂性心理应激反应,能共同提高人体免疫力。骑竹马灸穴既能单穴使用治疗痈疽,又可与腧穴配伍治疗变证,更有与配伍汤药巩固治疗。骑竹马灸法操作简单风险低,扶正祛邪,配合现代手术治疗与抗生素治疗,能有更好的预后效果,望其成为治疗痈疽的术前治疗、术后保健的要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竹马灸法 特殊灸法 文献
下载PDF
灸法预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5
作者 蒋洁 刘娟 +2 位作者 于燕艳 杨越 王千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88-2493,共6页
背景:艾灸预处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在前驱症状出现时给予艾灸预处理在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可明显减轻发病症状,延缓发病进程,但其具体起效机制仍待研究。目的:探讨SIRT1/FoxO3通路在灸法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 背景:艾灸预处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在前驱症状出现时给予艾灸预处理在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可明显减轻发病症状,延缓发病进程,但其具体起效机制仍待研究。目的:探讨SIRT1/FoxO3通路在灸法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灸法预处理组、灸法预处理+EX527(SIRT1抑制剂)组,每组各12只。灸法预处理组在造模前给予百会、大椎、足三里麦粒灸,每穴灸3壮,每日1次,共治疗7 d;灸法预处理+EX527组在每次艾灸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15 mg/kg)。在末次艾灸30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脑缺血处理2 h后,拔除中动脉线栓,再灌注12 h;假手术组仅给予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剥离,而并不插入线栓。再灌注12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梗死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区中SIRT1、FoxO3、p-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缺血再灌注12 h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灸法预处理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灸法预处理组低于灸法预处理+EX527组(P<0.05)。②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明显梗死灶,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可见明显缺血灶(P<0.01),灸法预处理组大鼠右侧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灸法预处理+EX527组大鼠右侧梗死体积较灸法预处理组变大(P<0.01)。③再灌注12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表达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灸法预处理+EX527组相比,灸法预处理组丙二醛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④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IRT1、FoxO3、p-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灸法预处理组SIRT1、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明显升高(P<0.01),p-FoxO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灸法预处理+EX527组相比,灸法预处理组SIRT1、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升高(P<0.05),p-FoxO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论:灸法预处理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3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SIRT1 FoxO3
下载PDF
不同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
6
作者 岳铭坤 周良荣 +5 位作者 薛晓 李娟 汪少华 黄慧源 袁菡钰 李凯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观察采用智能中医灸疗床进行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灸疗床组和局部灸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目的观察采用智能中医灸疗床进行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灸疗床组和局部灸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测量表(self anxious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测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灸疗床组总有效率为96.7%,局部灸组总有效率为8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3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2次和第3次随访时,灸疗床组VAS评分均低于局部灸组(P<0.05);第3次随访时,局部灸组VA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后。治疗后及3次随访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OX-2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及3次随访时,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及第2次随访时,灸疗床组SAS评分低于局部灸组(P<0.05);第2次和第3次随访时,灸疗床组SDS评分低于局部灸组(P<0.05)。结论采用智能中医灸疗床进行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优于局部灸,可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针灸器械 电灸 温灸器灸 痛经 寒凝血瘀型
下载PDF
灸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褪黑素、NSE、IL-6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7
作者 李晓燕 李吉庆 +1 位作者 赖智君 林荫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 观察灸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褪黑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erum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 目的 观察灸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褪黑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erum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海南沉香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健康调查简表(36 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中医证候积分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褪黑素、NSE、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0、褪黑素、DA和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BP、NSE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灸法治疗可提高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改善抑郁症状,调节炎性因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直接灸 药饼灸疗法 抑郁 肝郁气滞 睡眠障碍 褪黑素 神经递质
下载PDF
灸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黄缨媛 黄艳娟 +2 位作者 曾雪蓉 吴红添 赵健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337-341,346,共6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日趋低龄化,给女性带来生育和健康的困扰。目前西医在恢复卵巢功能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灸法作为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POI的治...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日趋低龄化,给女性带来生育和健康的困扰。目前西医在恢复卵巢功能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灸法作为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POI的治疗。灸法具有温补和温通双重作用,能调节脏腑阴阳,在改善POI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焦亡、改善情绪心理状况、增强骨健康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POI的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灸法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
9
作者 路晓雪 王健 +3 位作者 房繄恭 于晓华 蒲炳宇 柳安琪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灸法治疗不孕症提供诊疗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2010年1月1日—2...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灸法治疗不孕症提供诊疗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201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关于灸法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根据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其中灸法种类、灸量、治疗方法、主要证型、腧穴频次、腧穴所在部位及归经等信息,利用Excel2019、SPSS24.0、SPSS Modeler18.0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文献检索与筛选共获取文献101篇。文献数据提取并数理统计分析后获得腧穴49个,总频次为374,其中关元穴频次最高。腧穴涉及十二经脉以及任脉和督脉,特定穴中交会穴腧穴数最高,胸腹部穴位最多。灸法方面,治疗方法种类较多,其中灸法与中药结合为主;灸法种类分为9类,其中以温和灸为主;治疗时间多以20~30min或2~5壮艾炷为主;治疗频率多为1次/d。聚类分析获取4组腧穴聚类,关联规则分析获取8个关联组,复杂网络分析获取腧穴复杂网络图。结论灸法治疗不孕症以温和灸、热敏灸为主,并注重施灸的灸量与频次,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灸法与中药组合,常用的施治腧穴为关元穴、神阙穴、子宫穴、三阴交穴和气海穴,其结果可以为灸法治疗不孕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灸法 不孕症 腧穴 临床应用 操作手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症腧穴配伍规律及刺灸法应用特点
10
作者 徐舒亭 王帅 +3 位作者 徐媛 赵舒蒙 孙师静 郭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腧穴配伍规律及刺灸法应用特点,为抑郁症针刺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腧穴配伍规律及刺灸法应用特点,为抑郁症针刺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2年9月21日针刺为主治疗抑郁症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针刺抗抑郁临床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2010对腧穴进行频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0.9.5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79篇,涉及腧穴172个,使用总频次为3222。腧穴归经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为主;特定穴多选用原穴、输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募穴、合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印堂-百会”。通过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得到2个核心腧穴群。针刺角度、深度、方向以安全性和经脉循行方向为依据;补泻手法以辨证分型为依据;组方时遵循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以循经选穴和特定穴为主,核心腧穴以治神及调节脏腑经气和功能为主,临证注重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同时注重刺灸法效应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抑郁症 复杂网络分析 针刺处方 配伍规律 灸法
下载PDF
尺泽穴定位及其刺灸法初探
11
作者 郝明强 盖晓丽 +1 位作者 刘兆蕾 王德强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为明确尺泽穴的定位取法及其刺灸法,笔者整理古今文献研究发现:尺泽穴位于“肘中约纹上,两筋间动脉”,也就是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且针刺时强调体位,即在取穴时要屈肘。可分别选用针刺、艾灸、刺... 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为明确尺泽穴的定位取法及其刺灸法,笔者整理古今文献研究发现:尺泽穴位于“肘中约纹上,两筋间动脉”,也就是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且针刺时强调体位,即在取穴时要屈肘。可分别选用针刺、艾灸、刺血等方法治疗疾病:针刺时应视不同疾病类型决定针刺浅深,治疗头面部疾病及轻浅病证时宜浅,以三分为宜;治疗肢体关节疾病宜深刺,以一寸至一寸半为宜;艾灸时应依据疾病缓急决定艾灸壮数,治疗儿科疾病时,一般灸一壮;治疗脾胃疾病时,一般采用三壮、五壮、七壮、五十壮;治疗中风偏瘫采用十四壮;治疗急危重症时,则会用到百壮;刺血疗法主要用于气分热证、热毒证、心脏急痛及吐泻等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泽穴 灸法 刺血疗法
下载PDF
灸法治疗化疗相关癌因性疲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12
作者 谷珊珊 许云 +2 位作者 李显 郭欣煜 夏如玉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4-106,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灸法治疗化疗相关癌因性疲乏(Chemotherapy-Induced Cancer-related fatigue,CIC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寻找可能适合CICRF的最佳灸法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灸法治疗化疗相关癌因性疲乏(Chemotherapy-Induced Cancer-related fatigue,CIC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寻找可能适合CICRF的最佳灸法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筛选出自建库至2023年8月有关CICR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用RevMan 5.4.1及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1439例患者,包括6种灸法、4种治疗壮数、4种治疗持续时间、4种治疗频率和3种疗程。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灸法可有效缓解CICRF[SMD=-6.17,95%CI=(-7.35,-5.00),P<0.00001]。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灸法排名:红外激光灸+常规护理>艾灸+常规护理>温针灸+常规护理>麦粒灸+常规护理>隔姜灸+常规护理>雷火灸+常规护理>常规护理;②治疗壮数排名:18壮/穴>9壮/穴>7壮/穴>3壮/穴;③治疗持续时间排名:20 min/次>15 min/次>30 min/次>大于30 min/次;④治疗频率排名:1次/天>3次/周>2次/天>1次/周;⑤总疗程排名:2周>3周>6周。6项RCTs报告了不良反应,2例轻度水疱,1例皮肤过敏,3例轻度红斑,均未经处理自行消退,纳入研究的总脱落率为1%(18/1439)。结论常规护理联合灸法可缓解CICRF,且安全性较好。红外激光灸联合常规护理、18壮/穴或20 min/次、1次/天,共治疗2周可能是最适合CICRF的灸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化疗相关癌因性疲乏 网状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灸法防治尿失禁的选穴规律研究
13
作者 任娄涯 马小琴 +1 位作者 周瑾 俞臻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灸法防治尿失禁(UI)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Pumb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灸法应用于...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灸法防治尿失禁(UI)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Pumb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灸法应用于尿失禁护理的文献,建立Excel专题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灸法防治尿失禁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175篇,涉及75个腧穴共676频次。灸法防治尿失禁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三者为关元、气海、中极。灸法防治尿失禁的临床选穴主要集中在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上,频次分别是355次和170次,分别占总频次的52.51%和25.15%;经外奇穴以夹脊穴为主。灸法防治尿失禁腧穴优选腹部腧穴,占总使用频次的55.33%。灸法治疗尿失禁以温灸器灸法居多,频次为50次,占总频数的28.57%,其次为悬起灸、温针灸。灸法防治尿失禁的常用配伍腧穴为关元-气海、关元-中极。灸法防护尿失禁选穴可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关元、气海、中极、神阙,第二类为肾俞、膀胱俞,第三类为三阴交、足三里,第四类为次髎、中髎。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可有效分析灸法防治尿失禁的常用腧穴及腧穴配伍规律,配伍腧穴具有循经选穴、局部选穴特点,可为临床使用灸法防治尿失禁选穴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灸法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下载PDF
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谱的系统整理与分析
14
作者 蔡睿峰 李可大 郑一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近30年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施灸方法与疾病谱。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自1992年1月1日至2022...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近30年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施灸方法与疾病谱。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自199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NoteExpressV3.7.0软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建立数据库,以文献发表年份按照时间跨度分为两个时间段(B组:1992—2007年,A组:2008—2022年)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间段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疾病谱。结果:获得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共3790篇,其中A组文献3280篇,B组文献510篇。A组病种49种,B组病种34种;A组高频病种7种,B组高频病种5种,将不同时间段中共同高频病种计为1种,可得到各年代高频病种共计9种,文献总数按照从高到低依次是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下背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慢性肌肉骨骼痛。艾灸是采用较多的施灸方式。结论:总体来看,应用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种类较多,此类疾病多由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损伤或炎症所致,病位遍及全身,施灸方式多采用艾灸。从时间尺度上看,灸法治疗骨伤科疾病越来越科学化,疾病谱越来越精细化,施灸方法逐渐向简便快捷、安全无痛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骨伤科疾病 疾病谱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取穴规律
15
作者 王家碧 吴步 +2 位作者 罗森 黄亮亮 吴健文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取穴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 data)自建库时至2023年4月1日有关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建立数... 目的探讨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取穴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 data)自建库时至2023年4月1日有关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以温和灸和间接灸较为常用,治疗方法是温针灸为主,其次是单纯灸法。频次较高的穴位有下关穴、阿是穴、颊车和听宫;腧穴频数分布最多的经络是足阳明胃经;高频穴位多分布在面部。关联性最强的穴组为下关-颊车;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两大类。结论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以温和灸、间接灸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温针灸,同时灸法取穴重视循经选穴及局部取穴,其结果可以为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灸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
16
作者 邓玲琳 陈青萍 +1 位作者 林广清 陈春燕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灸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行联合治疗。通过眩晕量表(DHI)... 目的探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灸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行联合治疗。通过眩晕量表(DH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压痛、颈部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其眩晕症严重程度,提高椎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刮痧 灸法 颈椎病性眩晕症 临床症状 椎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17
作者 刘煜 岳婷 +2 位作者 王煜 邓慧榕 朱田田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目的:评估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以期为RA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PubMed、CBM、Web of science、Embase、Elsevier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建库至2... 目的:评估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以期为RA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PubMed、CBM、Web of science、Embase、Elsevier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建库至2022年9月的灸法治疗RA的SR/Meta分析,采用PRISMA2020声明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采用AMSTAR2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应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等级。结果:共纳入10篇SR。PRISMA2020声明评分大多在18~23.5分之间;AMSTAR2量表评价结果表明:10篇SR均为极低质量,且一半未报告发表偏倚;GRADE系统评价显示:纳入的54个主要结局指标中,中等质量结局13个,低质量27个,极低质量14个。所纳入的主要结局指标质量评级不理想。结论:灸法或灸法联合其他疗法治疗RA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显著。灸法治疗RA的SR和meta分析论文的方法学质量和文献报告质量较低、结局指标等级不高,临床研究应结合相关评价指南加强规范,以期今后提供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再评价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灸法 GRADE AMSTAR2量表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郁明明 张秀红 +1 位作者 杨媛媛 郑琳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综合灸法,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面部血流动力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医生报告结局指标和患者报告结局;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动作电位M波的异常率和眼轮匝肌R1的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动作电位M波的波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s、Vd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H-B量表评分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寒袭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WHOQOL-BREF、FDIP和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PFP(风寒袭络证)患者可改善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风寒袭络 火龙罐综合灸法 神经电生理 血流量
下载PDF
滋肾调经汤联合督脉半灸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19
作者 祝慧慧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调经汤联合督脉半灸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01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 目的:观察滋肾调经汤联合督脉半灸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01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滋肾调经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督脉半灸法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症状缓解情况、性激素水平。结果:经治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期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经期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均低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E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调经汤联合督脉半灸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可有效缩短经期时长,减少月经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纠正性激素分泌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调经汤 督脉半灸法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六孔灸盒灸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20
作者 覃光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 观察六孔灸盒灸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孔灸盒灸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 目的 观察六孔灸盒灸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孔灸盒灸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及末梢血氧浓度的变化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末梢血氧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末梢血氧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孔灸盒灸法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并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末梢血氧浓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灸法 艾灸盒 督脉 膀胱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