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7—2019年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乐乐 钞锦龙 +3 位作者 赵德一 李浩杰 吴林栋 李佳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9-699,共11页
利用1957—2019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自然灾害理论使用决策分析法(AHP)进行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山西省暴雨发生时间呈现周期性和季... 利用1957—2019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自然灾害理论使用决策分析法(AHP)进行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山西省暴雨发生时间呈现周期性和季节性;暴雨年际变化存在4 a、9 a、14~15 a和27~28 a 4个时间尺度震荡,且震荡周期在缩短,暴雨发生的频次呈增加趋势;暴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且形成暴雨灾害的几率较大,每年6—8月期间累积暴雨日数占全年比重高达85.23%,其中7月占比最大,达到45.18%。(2)从空间尺度上看,暴雨多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和海拔较高的山区,整体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地区差异明显;以恒山为界,以南区域强降水发生的概率以及暴雨量普遍要高于北部区域,其中垣曲、五台山、阳城年平均暴雨量在65 mm以上,累积暴雨日数超过60 d。(3)通过对山西省暴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山西省暴雨灾害综合风险等级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运城盆地东北部属于高风险区,而山西省东北、西北地区则属于低风险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小波分析 时空分布 灾害风险评估 山西省
下载PDF
城市大风灾害风险评估及规划响应——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2
作者 唐保文 屈文诺 马利霞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63-65,共3页
大风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安全,文章以气象数据和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剖析大风灾害的敏感性、危险性、脆弱性和大风抗灾减灾能力四个角度,选定9个指标构建大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邯郸市为例,研究大风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基... 大风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安全,文章以气象数据和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剖析大风灾害的敏感性、危险性、脆弱性和大风抗灾减灾能力四个角度,选定9个指标构建大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邯郸市为例,研究大风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基于AHP层次分析法为体系中各项大风灾害评估指标赋予权重值,并代入GIS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风险可视化,根据综合风险评估结果,为邯郸市抵御大风灾害提出相应的防灾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评估 城市安全 防灾规划 防灾策略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三江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
作者 唐丽媛 赵映慧 张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98-104,共7页
为促进三江平原地区防洪设施建设,降低因洪涝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划定灾害风险等级,提出因地制宜的防灾措施建议。综合2010-2020年三江平原地区的水文、地理、气象及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料,构建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为促进三江平原地区防洪设施建设,降低因洪涝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划定灾害风险等级,提出因地制宜的防灾措施建议。综合2010-2020年三江平原地区的水文、地理、气象及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料,构建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加权几何平均法得出风险评估值,结合ArcGIS划立县域维度的洪涝风险等级分区并进行风险评估区划。结果表明,三江平原西部致灾因子危险性较低,承灾体易损性由东北到西南降低;三江平原孕灾环境敏感性在西南方向较高,东北方向较低,防灾减灾能力普遍较弱。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中部较低,东部和西部较高。基于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三方面的考量,提出洪涝灾害应对措施。通过建立三江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划定三江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依据风险区划结果为当地政府抗洪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洪涝灾害 灾害风险评估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水文与水资源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中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河碘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5期21-22,共2页
以六盘水市开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为工作背景,通过工作中水文与水资源数据调查、分析及成果核定,分析水文与水资源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中的运用,是开展洪水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防汛调度管理与预案制定、洪水影响... 以六盘水市开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为工作背景,通过工作中水文与水资源数据调查、分析及成果核定,分析水文与水资源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中的运用,是开展洪水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防汛调度管理与预案制定、洪水影响评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重要依据,为六盘水市规划编制、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灾后评估等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与水资源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防灾减灾 六盘水
下载PDF
山西省阳泉市行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在灾害防御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润春 李伟 +4 位作者 宋希娟 王妍 贾利冬 张宝军 高源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5期56-61,71,共7页
利用阳泉市分辨率到乡镇的气象灾情资料和行业调查得到的灾害隐患点资料,通过划分行业和分灾种总结出气象灾害临界气象条件指标体系;分析了阳泉市暴雨、强对流、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森林火灾的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阳泉市分辨率到乡镇的气象灾情资料和行业调查得到的灾害隐患点资料,通过划分行业和分灾种总结出气象灾害临界气象条件指标体系;分析了阳泉市暴雨、强对流、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森林火灾的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以气象灾害危险度评估为基础,用易损度订正,简化影响各重点行业的各天气种类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气象部门天气预报业务对接,在阳泉市行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中建成灾害风险评估模块,可自动定时进行未来24 h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以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结果和天气预报为基础,人机交互制作或自动生成行业影响预报,用于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泉市 行业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灾害防御
下载PDF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方法研究
6
作者 周旋 姚琳 +2 位作者 余欣 闫智 朱久旭 《智能城市》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地震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建立全面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估潜在风险、减轻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文章提出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包括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脆弱性和暴露性,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相... 近年来,随着地震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建立全面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估潜在风险、减轻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文章提出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包括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脆弱性和暴露性,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可靠精确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害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索
7
作者 周国贤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12期29-32,共4页
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前提,目前现有标准及指南对评估思路及方法的指引不足,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存在图示化不足、系统性不强、综合分析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的查阅、相关行业标准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区域尺度,结... 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前提,目前现有标准及指南对评估思路及方法的指引不足,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存在图示化不足、系统性不强、综合分析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的查阅、相关行业标准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区域尺度,结合矩阵分析法、PSR模型法及空间叠加分析法,探索了一条可实时操作的工作路径,以期评估灾害风险等级,识别灾害风险区域,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 方法路径
下载PDF
滨海新区温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傅赐福 于福江 +2 位作者 王培涛 刘秋兴 董剑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非结构三角网、适用于滨海新区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在陆地区域分辨率达到50~80m,对两次典型的温带风暴潮进行模拟得到满意结果。计算了塘沽站19a平均天文高潮值并根据对历史天气过程的分析,选取制定了4个强度... 建立了一套基于非结构三角网、适用于滨海新区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在陆地区域分辨率达到50~80m,对两次典型的温带风暴潮进行模拟得到满意结果。计算了塘沽站19a平均天文高潮值并根据对历史天气过程的分析,选取制定了4个强度的天气系统,而后模拟得到不同强度下滨海新区的温带风暴潮最大淹没范围。综合考虑风暴潮淹没风险与承灾体脆弱性制作出滨海新区温带风暴潮灾害风险图。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都存在风暴潮灾害风险,沿海地区风险大于内陆,其中天津新港、临港工业区、海河北岸地区、大港地区南部的灾害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风暴潮 ADCirc模式 高分辨率 漫滩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
下载PDF
我国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蔼恂 吴昊 +3 位作者 柳艳香 杨静 田华 潘进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3,共8页
基于1980—2014年国家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以及社会经济、交通灾情数据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建立了我国主要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我国主要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研究... 基于1980—2014年国家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以及社会经济、交通灾情数据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建立了我国主要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我国主要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分布总体呈东部及新疆北部和南疆盆地部分地区高、中西部大部地区低的趋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公路低能见度灾害风险评估,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加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低能见度 灾害风险评估 区划
下载PDF
重大工程项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新运 常勇 +2 位作者 李望 尹建中 温武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4-29,共6页
论述了重大工程项目的灾害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和关联树法。从防灾投资、减灾费用、灾害损失三个方面介绍了灾害风险估计方法,给出了工程灾害风险评价的6项具体指标。最后,简要说明了工程灾害风险决策的步骤与模型。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重大工程 灾害风险评估 工程项目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李军玲 刘忠阳 邹春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分析洪灾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洪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在对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的基础上结合GIS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以降雨、地形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为主要指标,得... 在分析洪灾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洪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在对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的基础上结合GIS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以降雨、地形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为主要指标,得出河南省洪灾风险综合区划图,既有赋予权重后的准确性又有GIS区划图的一目了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所得到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可以看出,信阳、驻马店、周口大部分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和社会易损性影响度较大,发生洪涝的风险最大,焦作、郑州、开封和安阳、濮阳的部分地区,由于处于黄河流域发生洪涝的可能也较大,其他地区发生洪涝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GIS技术 风险区划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北京奥运期间冰雹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扈海波 董鹏捷 +1 位作者 熊亚军 轩春怡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4-89,共6页
采用空间信息技术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地区奥运期间的冰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原理、方法及过程3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基于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叠加了以地形为外界敏感性因素的敏感度因子、以出现概率为主的危险性评估... 采用空间信息技术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地区奥运期间的冰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原理、方法及过程3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基于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叠加了以地形为外界敏感性因素的敏感度因子、以出现概率为主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及考虑下垫面的人口、经济、人文分布情况的脆弱性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所展现的北京地区奥运期间的冰雹灾害的风险情况表明:冰雹灾害风险除了与雹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城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关联,其权重组合计算结果显示北部山区及北京市的中心地带为易受冰雹灾害影响的高风险或较高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灾害风险评估 空间评估模式
下载PDF
综合防灾规划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8,共6页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规划 灾害风险评估 “综合”内涵 复合过程
下载PDF
面向社区的参与式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振国 温家洪 李雪丽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评估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不足,构建了面向社区的参与式灾害风险评估模型(CBPDRAM),为提高我国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科学性提...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评估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不足,构建了面向社区的参与式灾害风险评估模型(CBPDRAM),为提高我国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参与式 灾害风险评估 模型 当地知识
下载PDF
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菊良 宋占智 +5 位作者 周玉良 蒋尚明 赵君 张明 何君 袁潇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针对水旱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水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4个子系统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系统及其定量表征。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由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估、脆弱性分析评估... 针对水旱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水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4个子系统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系统及其定量表征。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由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估、脆弱性分析评估、损失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分析这5类方法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并归纳分析本文作者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今后亟须进一步解析该方法体系的物理成因机制,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这些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基于水旱灾害损失风险形成过程的损失风险曲线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风险系统 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方法论 方法体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损失量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传林 黄克俭 +2 位作者 范宏飞 柴健 张科杰 《气象科技》 2014年第4期697-701,共5页
为了更好地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风险,提出了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标准中损失量的量化方法。一种方法是基于年雷暴日的量化,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闪电定位资料,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对损失量进行量化,回归试验结果表明:F分... 为了更好地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风险,提出了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标准中损失量的量化方法。一种方法是基于年雷暴日的量化,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闪电定位资料,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对损失量进行量化,回归试验结果表明:F分布高度显著,相关系数平方可达0.7569。后一种量化方法比前一种量化方法造成的相对误差更小,因此利用年雷暴日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而基于闪电资料的量化分析更能科学地量化损失量,进而为精细化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损失量 量化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构建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和平 牟林 +2 位作者 董军兴 王园君 宋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第11期23-27,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灾害风险评估 管理机制 研究
下载PDF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A_m因子的选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鹤 田艳婷 李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10093-10097,共5页
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有效截收面积A m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因子之一,目前广泛应用标准IEC 62305—2规定的选取方法。计算中未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雷电环境及项目特性,计算结果缺乏针对性。从雷击建筑物附近可能产生的风险出发,分析... 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有效截收面积A m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因子之一,目前广泛应用标准IEC 62305—2规定的选取方法。计算中未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雷电环境及项目特性,计算结果缺乏针对性。从雷击建筑物附近可能产生的风险出发,分析附近雷击点的危害方式及危害程度,探讨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参数A m值的一般方法。得出结论:参数A m值应在分析确定可能造成危险的雷击点的最远距离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建筑物附近的雷击点以雷电电磁脉冲的形式对内部电气电子设备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与该点雷电流强度、建筑物规模及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参数Am 雷电电磁感应 闪电定位资料 屏蔽空间
下载PDF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参数定量确定方法研究——以潍坊市干旱、暴雨洪涝灾害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新法 宋亚君 曾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516-6525,共10页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模型参数多依靠专家打分,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承灾体易损性分类体系→构造承灾体易损性判断矩阵→计算承灾体易损性参数"的定量确定承...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模型参数多依靠专家打分,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承灾体易损性分类体系→构造承灾体易损性判断矩阵→计算承灾体易损性参数"的定量确定承灾体易损性参数技术方法。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干旱和暴雨洪涝各4次灾害过程,分别计算了经济易损性参数和人口易损性参数。结果表明:同一灾种历次灾害过程确定的承灾体易损性参数相对稳定,承灾体易损次序完全一致,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一灾种承灾体的经济易损性参数和人口易损性参数差异明显,不同灾种的承灾体易损性参数存在差异显著。通过承灾体易损性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出灾害与承灾体之间的内在作用规律。承灾体易损性空间分布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就潍坊市而言,干旱灾害的经济易损性承灾体以旱地为最大,其次为林地,再次为草地;人口易损性承灾体以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为主,其次为旱地。暴雨洪涝灾害的经济易损性承灾体以旱地、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为主,且其经济易损性程度相当,林地的经济易损性也不可忽视;人口易损性承灾体主要为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较干旱灾害更为集中。可为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灾种承灾体易损性提供定量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灾害风险评估 承灾体易损性 潍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