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捷 吴蔚 郑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D)37例(纳入CD组)、溃疡性结肠炎40例(纳入UC组);另选择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计算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IBD组、健康组的肠壁厚度、动脉阻力指数(RI)及血流状态;比较CD组和UC组的超声检查图像指标、病变定位符合率及活动期和缓解期的肠壁厚度、动脉RI及血流状态。结果: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21%、60.00%、90.24%;IBD组肠壁厚度高于健康组,动脉RI低于健康组,血流分级差于健康组(P<0.05);CD组正常结构消失、肠间淋巴结肿大、肠间积液、炎性包块发生率均高于UC组(P<0.05);CD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4.59%,UC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0.00%;活动期、缓解期,CD组肠壁厚度均高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两组肠壁厚度高于缓解期,动脉RI低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壁厚度、动脉RI诊断CD活动期的AUC分别为0.790、0.741,诊断UC活动期的AUC分别0.668、0.714。结论:腹部超声对IB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相对准确地定位病变位置,减少误诊,且可预判患儿治疗后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炎症性肠病 诊断
下载PDF
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萍 陶婷 +3 位作者 周玉 李慧 徐陆周 肖蕾 《护理管理杂志》 2025年第4期277-281,297,共6页
目的探讨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比... 目的探讨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焦虑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症状较对照组减轻(P<0.01),临床疗效、焦虑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P<0.01或P<0.05)。结论通过实施砭石罐灸疗法联合Benson放松技术可以减轻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相关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罐灸疗法 Benson放松技术 炎症性肠病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砭石罐灸联合八部金刚功对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疲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张萍 陶婷 +2 位作者 李慧 周玉 徒文静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砭石罐灸联合八部金刚功对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疲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砭石罐灸联合... 目的:探讨砭石罐灸联合八部金刚功对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疲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砭石罐灸联合八部金刚功,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多维疲劳量表(MFI-20)、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IBDQ)变化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共101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50例,对照组51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MFI-20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47/50)优于对照组的82.35%(42/51)(P<0.05)。结论:砭石罐灸联合八部金刚功可改善炎症性肠病脾肾阳虚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脾肾阳虚证 砭石罐灸 八部金刚功 疗效 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体力活动与疾病负担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张悦 曹逸钦 +3 位作者 王艳艳 郑艳青 叶红芳 郑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疾病负担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IBD患者的自我效能[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CDM-SES)]、体力活动[国际体...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疾病负担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IBD患者的自我效能[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CDM-SES)]、体力活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lPAQ-SF)]、疾病负担[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程度(IBD-disk)量表]和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情况。分析体力活动与疾病负担在IBD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疾病分期IBD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疾病分期、是否使用生物制剂IBD患者的体力活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付费方式、疾病分期IBD患者的疾病负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付费方式、疾病分期、是否使用生物制剂IBD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体力活动呈正相关(r=0.605、0.482,P<0.01),与疾病负担、疾病分期呈负相关(r=-0.550、-0.362,P<0.01)。体力活动与疾病负担在IBD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IBD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等,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疾病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需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体力活动水平,以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自我效能 体力活动 负担 生活质量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分析
5
作者 王睿 董诗奇 赵海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IBD患者216例,采用IBD痛苦量表(IBD-DS)、一般疏离感量表(GSAS)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其疾...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IBD患者216例,采用IBD痛苦量表(IBD-DS)、一般疏离感量表(GSAS)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其疾病痛苦、社会疏离和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分析社会疏离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结果:IBD患者的IBD-DS得分为(107.32±33.97)分,GSAS得分为(38.69±8.80)分,FoP-Q-SF得分为(41.32±11.18)分。社会疏离水平越高和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的患者疾病痛苦水平越高[β(95%CI)=1.550(1.190~1.911)、1.093(0.792~1.395),P<0.001]。社会疏离在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为0.129(95%CI 0.062~0.192),占总效应的26.4%。结论:IBD患者的疾病痛苦水平较高,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疾病痛苦水平越高,社会疏离在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痛苦 社会疏离 恐惧疾进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3及人精氨酸酶1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意义分析
6
作者 董学涛 刘艳迪 +1 位作者 李慕然 张乐丹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患者、3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30例身体体检健康人员的详细资料以及上述人员内镜结肠黏膜标本和PBMC标本,选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和PBMC中Tim-3表达;选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rg-1水平;分析Tim-3和Arg-1与IBD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ROC)工作曲线分析血清Tim-3、Arg-1诊断IBD的效能。结果:CD组和UC组患者黏膜组织和外周血标本Tim-3、Arg-1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im-3和Arg-1阳性率在UC组、CD组患者不同炎性活性度、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中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外周血Tim-3、Arg-1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IBD的AUC分别为0.839、0.885、0.943,95%CI分别为0.766~0.912、0.823~0.948、0.899~0.987,截断值为65.40%、3.28μg/mL,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和PBMC标本中Tim-3和Arg-1可能参与IBD肠黏膜免疫应答,因此可作为反映IBD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 溃疡性结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7
作者 张丽娜 车娜 +6 位作者 孙丽敏 商凤佳 于巍 张美佳 周凌曦 刘思妤 关于 《护理管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肠内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肠内营养依从性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对吉林省某...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肠内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肠内营养依从性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对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1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59.17±10.96)分;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肠内营养依从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与自我感受负担、病耻感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肠内营养方式、社会支持、肠内营养依从性、自我感受负担、病耻感是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建议为患者合理选择肠内营养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依从性,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和病耻感,促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家庭内营养支持 生活质量 内营养依从性 社会支持 耻感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控制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8
作者 朱永利 刘科 +2 位作者 慕长萍 龚梅林 李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汉化炎症性肠病控制问卷(IBD-Control Questionnaire,IBD-CQ),对其IBD-Control-8评分部分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Brislin翻译模型对IBD-CQ进行汉化。对334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验证问卷信效度。结果:中文版IBD-CQ包括13个... 目的:汉化炎症性肠病控制问卷(IBD-Control Questionnaire,IBD-CQ),对其IBD-Control-8评分部分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Brislin翻译模型对IBD-CQ进行汉化。对334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验证问卷信效度。结果:中文版IBD-CQ包括13个条目和视觉模拟量表(IBD-VAS),评分基于治疗领域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2个维度,共8个条目构成IBD-Control-8评分。问卷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6~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936%;效标效度分析结果显示IBD-Control-8评分与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P<0.001)。IBD-Control-8评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0.950,折半信度系数为0.857,重测信度系数为0.849。结论:中文版IBD-CQ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炎症性肠病病人的主观疾病控制感觉和治疗结果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控制 炎症性肠病控制问卷 信度 效度 量表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敷贴辅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蔡剑梅 周明明 +2 位作者 覃丽英 莫素娟 林丽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6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敷贴辅助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6例IBD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干预方案:常规治疗,干预组(38例)干预方案:常规治疗+中医药穴位敷贴。两... 目的探讨中医药敷贴辅助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6例IBD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干预方案:常规治疗,干预组(38例)干预方案:常规治疗+中医药穴位敷贴。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后的肠黏膜情况、炎性因子水平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患者UCEI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干预8周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命质量问卷(IBDQ)评分对比,两组干预8周后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敷贴辅助治疗能够促进IBD患者肠黏膜情况改善,明显缓解炎症反应,同时可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 炎症性肠病(IBD) 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0工程化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优效治疗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乙芮 高天芸 +2 位作者 王亚萍 黄亚红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78-4887,共10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体外增殖,并可分泌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研究。但是对于多种疾病,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有限。针对疾病特定发病机制或者干预靶点进行工程化修饰间充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体外增殖,并可分泌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研究。但是对于多种疾病,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有限。针对疾病特定发病机制或者干预靶点进行工程化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是未来细胞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目的: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典型的抗炎细胞因子,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并诱导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该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0基因工程化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电转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基于细胞治疗产品标准筛选出临床级细胞。给予C57BL/6J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水溶液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造模前1 d(尾静脉途径)与造模后第4天(腹腔途径)注射空质粒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过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只)。在造模后第6天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与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构建的稳定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的工程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满足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质量标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急性结肠炎具有修复效果,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更加优效,更显著地抑制急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下降(P<0.05)、结肠缩短(P<0.05)以及结肠组织损伤(P<0.05);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结肠组织切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与CD31阳性细胞显著多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表明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显著促进肠组织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进而促进结肠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工程化修饰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性肠病 再生修复 细胞增殖 再生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管理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11
作者 李伊婷 徒文静 +4 位作者 尹婷婷 梅紫琦 张苏闽 王萌 徐桂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09-1716,共8页
背景饮食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缺乏具体膳食营养指南建议的前提下,IBD患者的营养管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慢性病患者营养管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对其在IBD患者营养... 背景饮食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缺乏具体膳食营养指南建议的前提下,IBD患者的营养管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慢性病患者营养管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对其在IBD患者营养管理领域应用的研究有限。目的对人工智能在IBD营养管理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IEEE Xplore、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Digital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等,筛选关于人工智能在IBD患者营养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包括探索饮食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协助营养评估和辅助营养干预。人工智能技术以机器学习为主,其他还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深度神经网络等。结论人工智能有助于探索IBD患者健康饮食模式及患者个性化营养指导,但目前在IBD营养管理领域的应用处于初步阶段,未来有必要加强多学科间合作,注重融合临床指南及其在临床中评估其应用效果,以确保结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人工智能 营养 范围综述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炎症性肠病患者核磁共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凡珺 潘星辰 佟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1-548,共8页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2种亚型。近年来,FGID和IBD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复发率,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神和心理状态异常等神经系统异常在FGID及IB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与精神疾病的共病现象来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沟通存在异常,脑-肠轴学说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若采用可量化的评估手段筛查和识别与FGID和IBD密切相关的关键脑区,并基于脑-肠轴学说对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联合用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已为医生理解FGID和IBD神经系统变化提供了初步成果,但尚缺乏基于脑-肠轴神经影像学研究在胃肠道疾病中应用的系统性评价。本文就FGID和IBD患者的脑结构与脑功能改变和基于神经影像学分析脑-肠轴学说在FGID及IBD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未来基于脑-肠轴推动FGID和IBD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道疾 炎症性肠病 脑- 核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讨中医药调控IL-1RA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13
作者 毛锡顺 颜克秋 +4 位作者 肖文洁 张晓雨 鲍新坤 孙光军 林爱珍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运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深入探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并着重关注中医药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寻求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筛选与IL-1RA水平密切相关的遗传变异,将阈值(P<5×10^(-8))... 目的运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深入探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并着重关注中医药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寻求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筛选与IL-1RA水平密切相关的遗传变异,将阈值(P<5×10^(-8))设定为全基因组的显著水平,进行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剖析。同时,广泛查阅现有文献,对中医药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予以全面梳理。结果研究表明,影响IL-1RA水平的遗传变异与IBD的发病存在显著关联,证实了IL-1RA在IB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相关文献显示,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根据中医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理论,运用多种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同时抑制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减轻炎症方面,部分中药具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在改善IBD症状方面,中医药针对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IL-1RA在IBD发展中的免疫调节途径极为重要,有很大可能成为治疗策略的关键靶点。此外,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在IBD的治疗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IBD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全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24)
14
作者 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分会 李景南 +4 位作者 钱家鸣 李玥 李骥 吴东 杨红 《北京医学》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紊乱相关。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不仅参与IBD...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紊乱相关。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不仅参与IBD的发病,并已成为IBD潜在的干预和治疗靶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阐述肠道微生态与IBD的关系,制定《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将有助于增进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为IBD的诊疗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循证医学证据 免疫紊乱 炎症性 道微生态 专家共识 遗传易感性 非特异性
原文传递
自我效能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韧性与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15
作者 赵豫鄂 何细飞 +2 位作者 朱秀琴 陈帆 郭巧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诸多负面情绪.心理弹性作为个体从逆境中恢复或成功应对的能力,可帮助患者.在外界多因素可促进心理弹性发成长这一假设下,本研究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探索提升心理弹...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诸多负面情绪.心理弹性作为个体从逆境中恢复或成功应对的能力,可帮助患者.在外界多因素可促进心理弹性发成长这一假设下,本研究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探索提升心理弹性的外界因素.目的探讨IBD患者自我效能在家庭韧性与心理弹性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于2021-01/2021-06在武汉市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3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韧性量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IBD患者家庭韧性水平与自我效能(r=0.176,P<0.05)、心理弹性(r=0.359,P<0.01)呈正相关;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693,P<0.01).自我效能在家庭韧性和心理弹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贡献率为42.32%.结论IB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处于偏低水平;自我效能在家庭韧性水平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工作者可通过提升家庭韧性以及患者自我效能,从而改善其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 炎症性肠病 IBD 中介效应分析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徐军 高亚南 +2 位作者 徐涯鑫 姚亭 陈亚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44-1750,共7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导致较高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负担程度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IBD患者的疾病负担类型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IBD患者疾...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导致较高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负担程度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IBD患者的疾病负担类型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IBD患者疾病负担的潜在剖面,分析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10月,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程度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IBD患者疾病负担进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4%。IBD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征可分为3个类别: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n=147,61.0%)、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n=75,31.1%)、低负担-心理情绪组(n=19,7.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与低负担-心理情绪组相比较,无固定工作、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易归入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家庭年收入高、病程长、无并发症、心理弹性良好的患者易归入低负担-心理情绪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与低负担-心理情绪组比较,年龄越大、文化程度高、复诊次数多、无手术经历的患者易归入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家庭年收入高、病程长、无并发症、心理弹性良好的患者易归入低负担-心理情绪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与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比较,已婚、无固定工作、病程长的患者易归入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而复诊次数多、无手术治疗的患者易归入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P<0.05)。结论IBD患者的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分为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低负担-心理情绪组3个潜在剖面,其影响因素是年龄、婚姻情况、工作情况、文化程度、年收入、病程、复诊次数、手术经历、并发症和心理弹性水平。医护人员应注意鉴别不同患者的疾病负担水平,重点关注高负担患者,加强IBD症状管理和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和心理弹性水平,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负担 潜在剖面分析 护理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硫代葡萄糖苷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陈澍 望宇 毛旭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6,共13页
研究结球甘蓝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GSL;简称硫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作用机制。利用公共数据库获得IBD和GSL的作用靶点,将二者取交集,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其治疗IBD的潜在... 研究结球甘蓝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GSL;简称硫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作用机制。利用公共数据库获得IBD和GSL的作用靶点,将二者取交集,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其治疗IBD的潜在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GSL中的活性单体成分3-吲哚基甲基硫苷(glucobrassicin,GBC)与核心靶点之间结合能。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IBD小鼠模型,检测其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肠通透性、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使用试剂盒检测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该细胞释放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IL-10)水平。得到IBD与GSL交集靶点92个;GO功能分析表明调节炎症反应、调节激酶活性等多种生物过程参与IBD发展进程,获得了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II alpha,TOP2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细胞色素P4502C9(cytochrome P4502C9,CYP2C19)等10个GSL治疗IBD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相关性较高的通路为TRP通道炎症介质调节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GBC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中、高剂量GSL组可减缓小鼠体重下降幅度并改善小鼠稀便和便血等情况,显著降低模型组DAI评分(P<0.001);降低小鼠肠组织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P<0.001),升高IL-10水平(P<0.001)。在20~300μmol/L浓度范围内,GSL促进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抑制LPS诱导的TNF-α分泌,升高IL-10水平。以上结果表明,GSL可能通过抑制TOP2A、CDK1蛋白表达,减轻小鼠肠道的炎性反应,缓解炎症性肠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葡萄糖苷 炎症性肠病 结球甘蓝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对疾病痛苦的影响:反刍思维与恐惧疾病进展的链式中介效应
18
作者 黄清蓉 叶秋梅 +2 位作者 陈彬彬 周莹 黄雪娟 《全科护理》 2025年第5期932-935,共4页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反刍思维与恐惧疾病进展对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痛苦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12例IBD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恐惧疾病进...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反刍思维与恐惧疾病进展对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痛苦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12例IBD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IBD疾病痛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反刍思维与疾病痛苦的中介效应。结果:212例IBD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63.44±7.12)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29.75±3.14),反刍思维得分为(51.42±5.65)分,疾病痛苦得分为(83.26±9.12)分。IBD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反刍思维、恐惧疾病进展、疾病痛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5,0.341,0.414,均P<0.05);反刍思维与恐惧疾病进展、疾病痛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432,均P<0.05);恐惧疾病进展与疾病痛苦呈正相关(r=0.441,P<0.05)。结构方程分析显示,疾病不确定感对疾病痛苦的直接效应为0.312,效应占比58.98%。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为0.090,效应占比为17.01%。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效应为0.099,效应占比为18.71%。反刍思维、恐惧疾病的链式中介效应为0.028,效应占比为5.29%。总间接效应为0.217,效应占比为41.02%。结论:IBD病人反刍思维与疾病痛苦在疾病不确定感对疾病痛苦中有链式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不确定感 痛苦 链式中介
下载PDF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龙茜 王宗奎 +1 位作者 李长清 张容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病程反复、迁延不愈、家族聚集性等特点。目前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药物单一且无法长期服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抗炎和免疫调节剂对IBD有显著治疗效果,临床上常...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病程反复、迁延不愈、家族聚集性等特点。目前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药物单一且无法长期服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抗炎和免疫调节剂对IBD有显著治疗效果,临床上常作为难治性IBD的治疗药物,但其对IBD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IVIG的作用机制及IVIG在IB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炎症性肠病 炎症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合并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锋 丁进 +1 位作者 王群英 胡益冰 《浙江医学》 2025年第7期766-771,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我国IBD发病率逐年升高,IBD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预后。随着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IBD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IBD的药物治疗会增加发...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我国IBD发病率逐年升高,IBD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预后。随着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IBD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IBD的药物治疗会增加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就IBD及其治疗方案相关恶性肿瘤风险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的IBD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恶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