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含量和均匀化处理冷却方式对β型Ti-Mo合金中点缺陷弛豫的影响
1
作者 周正存 朱晓斌 王幸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β型Ti-xMo(x为质量分数/%,3~24)合金,并进行950℃×20 min均匀化处理,随后分别水冷和炉冷至室温,通过内耗测试结合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钼含量和冷却方式对该合金点缺陷弛豫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冷和水冷T...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β型Ti-xMo(x为质量分数/%,3~24)合金,并进行950℃×20 min均匀化处理,随后分别水冷和炉冷至室温,通过内耗测试结合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钼含量和冷却方式对该合金点缺陷弛豫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冷和水冷Ti-xMo合金中均出现2个Snoek型驰豫峰,炉冷Ti-xMo合金的弛豫峰随钼含量的变化特征与水冷合金相似。2种冷却方式下Ti-xMo合金在加热时的低温峰峰高随钼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峰温几乎不变,峰高的增大与β相和间隙氧原子含量的增多有关;除Ti-3Mo合金外,其余合金高温峰的峰高和峰温都随钼含量增加而增大,峰高和峰温的增大与钼和氧的相互作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弛豫 β型Ti-Mo合金 钼含量 间隙氧原子
下载PDF
科学家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
2
作者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3-13,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1月5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1月5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学 点缺陷 中国科学院 高精度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重点实验室 实时观测 量子传感
下载PDF
中国科大发展关联量子传感技术实现点缺陷的三维纳米成像
3
《传感器世界》 2024年第1期42-42,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这项研究成果以Correlated se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这项研究成果以Correlated sensing with a solid-state quantum multisensor system for atomic-scale structural analysis为题,于2024年1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 量子传感 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管柱型近周期声子晶体点缺陷结构的大尺寸压电超声换能器
4
作者 林基艳 林书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250,共8页
大尺寸压电超声换能器的耦合振动会导致其辐射面纵向位移振幅的平均值较小,振幅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改善大尺寸超声振动系统性能,可利用二维孔/槽型近周期声子晶体结构对横向振动进行抑制,但在对横向振动抑制的... 大尺寸压电超声换能器的耦合振动会导致其辐射面纵向位移振幅的平均值较小,振幅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改善大尺寸超声振动系统性能,可利用二维孔/槽型近周期声子晶体结构对横向振动进行抑制,但在对横向振动抑制的同时,该结构会对换能器机械强度和工作带宽等性能参数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管柱型近周期声子晶体点缺陷结构对大尺寸夹心式纵振压电陶瓷换能器进行优化的新思路.该方法不仅可以利用构造的固/气二维近周期声子晶体结构的点缺陷模式,获得极低的能量损耗,有效提高系统辐射面的纵向位移振幅和振幅分布均匀度;也可以利用管柱结构中的双环形孔增强声波的多重散射,使得换能器在管柱柱高较低的条件下产生禁带,在有效抑制横向振动的同时,大幅拓宽换能器系统的工作带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降低加工成本.仿真结果证明了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振动 大尺寸压电超声换能器性能 管柱型近周期声子晶体点缺陷结构
下载PDF
热浸镀Zn-11Al-3Mg镀层黑点缺陷形成机理研究
5
作者 彭俊 金鑫焱 钱洪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216,共9页
目的研究Zn-11Al-3Mg镀层黑点缺陷位置与正常位置组织特征差异,阐明黑点缺陷的形成机理,寻找导致黑点缺陷的原因,从而控制和消除黑点缺陷。方法以工业生产的Zn-11Al-3Mg镀层钢板表面的黑点缺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 目的研究Zn-11Al-3Mg镀层黑点缺陷位置与正常位置组织特征差异,阐明黑点缺陷的形成机理,寻找导致黑点缺陷的原因,从而控制和消除黑点缺陷。方法以工业生产的Zn-11Al-3Mg镀层钢板表面的黑点缺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双束聚焦离子束显微镜(FIB-SEM)等,详细对比了缺陷位置和正常位置镀层显微组织的差异,分析了引起镀层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揭示了Zn-11Al-3Mg镀层表面黑点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Zn-11Al-3Mg镀层组织由初生Al枝晶和枝晶间第二相组成,缺陷位置和正常位置枝晶间第二相显微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宏观上表现为局部黑点缺陷。缺陷位置枝晶间第二相的平均成分与原始镀液成分接近,组织为细小的颗粒状Zn/Al/MgZn_(2)三元组织,未出现明显的Zn/MgZn_(2)二元共晶;而正常位置枝晶间第二相由大量的层片状Zn/MgZn_(2)二元共晶及少量Zn/Al/MgZn_(2)三元共晶组成。造成上述镀层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镀后凝固过程中冷却速率不均匀。结论在镀后冷却速率局部过高的位置,在初生Al枝晶析出后,剩余液相被快速冷却至三元共晶反应温度以下,促使熔融态的镀层快速凝固,从而形成了与镀液成分相近、组织细小的枝晶间第二相。而在镀后冷却速率较低的区域,依次发生了初生Al枝晶析出、二元共晶反应、三元共晶反应,形成了不同的镀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镁 点缺陷 镀层组织 冷却速率 热浸镀
下载PDF
TiVTaZr高熵合金中点缺陷形成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王林枫 豆艳坤 +1 位作者 赵永鹏 贺新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4-188,共15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TiVTaZr高熵合金的点缺陷性质。结果显示,空位形成能随着第一近邻环境中V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Zr原子具有较大的原子半径,富Zr环境中局部晶格畸变更严重,因此空位和间隙的形成能随着第一近邻环境中Zr原子...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TiVTaZr高熵合金的点缺陷性质。结果显示,空位形成能随着第一近邻环境中V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Zr原子具有较大的原子半径,富Zr环境中局部晶格畸变更严重,因此空位和间隙的形成能随着第一近邻环境中Zr原子数量的增加而降低。TiVTaZr合金平均空位与间隙形成能分别为(1.27±0.59)eV和(1.38±0.78)eV,均低于TiVTa合金((1.68±0.34)eV和(1.76±0.37)eV),表明在TiVTaZr合金中空位和间隙都更容易形成。此外,本文还发现在TiVTaZr合金中,间隙原子更容易以[111]取向的哑铃型间隙形式存在,其中,[111]取向的VV和TiV哑铃型间隙是TiVTaZr合金中最稳定的构型。TiVTaZr合金由于引入了Zr原子,使得合金具有更大的局部晶格畸变,这将导致更不规则的能量分布,致使空位和间隙的形成能降低,从而更容易形成。通过对电子结构研究,发现TiVTaZr合金较TiVTa合金具有更短的赝能隙,这可能会提高原子间结合强度,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这些结果为bcc结构的高熵合金的缺陷演化以及组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第一性原理 点缺陷 局部晶格畸变 电子结构
下载PDF
点缺陷折叠结构声学超材料的声局域化特性
7
作者 徐驰 陈应航 +4 位作者 郭辉 金文超 刘涛 靳奉华 刘春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6-201,235,共7页
以折叠结构为基本单元组成点缺陷声学超材料。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的方法探索结构低频声局域化机理,分析结构参数对声局域化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结构在800 Hz以下可产生多个声局域化模态。在频率为222 Hz, 362 Hz, 385 Hz, 4... 以折叠结构为基本单元组成点缺陷声学超材料。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的方法探索结构低频声局域化机理,分析结构参数对声局域化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结构在800 Hz以下可产生多个声局域化模态。在频率为222 Hz, 362 Hz, 385 Hz, 408 Hz和511 Hz入射平面波作用下,结构可在中心腔体或周边腔体中实现声压局部放大,这种现象是由于结构内各子腔体的声学虹吸效应或它们之间的耦合共振所致。通过增加中心腔体尺寸、隔板数量、隔板长度,可降低结构声局域化响应频率。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结构在低频范围内具有放大多个频段声波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实现低频宽带声能聚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局域化 声学超材料 折叠结构 点缺陷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黑点缺陷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霍立杰 田金龙 +2 位作者 杨学雁 李扬 涂国鹏 《电工钢》 2023年第1期17-23,共7页
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近年来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环保涂层液成分与传统含铬涂液成分不同,表面质量稳定性差,极易出现各种缺陷。在生产某无取向硅钢过程中,无取向硅钢表面出现黑点缺陷,对产线稳定性以及产品成材率产生... 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近年来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环保涂层液成分与传统含铬涂液成分不同,表面质量稳定性差,极易出现各种缺陷。在生产某无取向硅钢过程中,无取向硅钢表面出现黑点缺陷,对产线稳定性以及产品成材率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宏观观察、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现场模拟实验等,对黑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此类缺陷提出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黑点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点缺陷 环保涂层 磷酸盐涂层
下载PDF
高拉速对Ф300 mm单晶硅点缺陷分布及生产能耗的影响
9
作者 徐尊豪 李进 +2 位作者 何显 安百俊 周春玲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2-570,共9页
大尺寸直拉单晶硅的“增效降本”是当前光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体积法对Ф300 mm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分别进行稳态和非稳态全局模拟,研究提高拉晶速率对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中的固液界面、点缺陷分布以及生长能耗的影响... 大尺寸直拉单晶硅的“增效降本”是当前光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体积法对Ф300 mm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分别进行稳态和非稳态全局模拟,研究提高拉晶速率对直拉单晶硅生长过程中的固液界面、点缺陷分布以及生长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晶速率提高为1.6 mm/min时固液界面的偏移量为33 mm,不会影响晶体的稳定生长;拉晶速率对晶体中点缺陷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提高拉晶速率不仅能降低自间隙点缺陷的浓度,而且使晶棒内V/G始终高于临界值;且拉晶速率对功率消耗影响较大,提高拉晶速率后晶体生长时间减少了46.4%,单根晶体生长消耗功率降低了约4.97%。优化和控制适宜的拉晶速率有利于低成本地生长特定点缺陷分布甚至无点缺陷单晶硅,为提高大尺寸直拉单晶硅质量、降低生产能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单晶硅 有限元体积法 拉晶速率 固液界面 点缺陷 生产能耗
下载PDF
高技术陶瓷材料点缺陷化学和物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志刚 唐子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无机材料点缺陷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特色,是当前高技术陶瓷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撑,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甚为世人瞩目.点缺陷结构与高技术陶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就点缺陷能量、生成、缔合、点缺陷和界面间的互作... 无机材料点缺陷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特色,是当前高技术陶瓷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撑,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甚为世人瞩目.点缺陷结构与高技术陶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就点缺陷能量、生成、缔合、点缺陷和界面间的互作用等化学和物理机制,点缺陷的电子学以及点缺陷工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还就点缺陷对改善高技术陶瓷的电、磁、光、力和生物等性能所提供的美好前景进行了评述,以期有助于今后我国在无机材料领域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 氧空位 Brouwer-Krger-Vink线图 点缺陷工程 化学键 高技术陶瓷
下载PDF
B2-RuAl点缺陷结构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律 彭平 +2 位作者 李贵发 刘金水 韩绍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5-1070,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B2-RuAl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物性及其点缺陷结构的几何、能态与电子结构,通过对不同点缺陷结构形成热与形成能的计算与比较,分析和预测了RuAl金属间化合物中点缺陷结构的种类与存在形式。结果表明:RuA...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B2-RuAl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物性及其点缺陷结构的几何、能态与电子结构,通过对不同点缺陷结构形成热与形成能的计算与比较,分析和预测了RuAl金属间化合物中点缺陷结构的种类与存在形式。结果表明:RuAl金属间化合物的点缺陷主要是Ru空位和Al反位,在富Ru合金中主要为Ru反位,在富Al合金中则主要是Al反位。这些点缺陷主要以Ru-Ru双空位和Al-Al双反位的组态结构形式出现,并且双空位以Ru-Ru为第一近邻时其点缺陷结构最稳定,而双反位则是以Al-Al为第三近邻时稳定性最高。进一步通过对NiAl和RuAl不同点缺陷结构Cauchy压力的比较,发现点缺陷对RuAl塑性的降低程度比NiAl低,因而含有点缺陷的实际合金的室温塑性RuAl比NiAl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Al合金 点缺陷 第一原理 赝势平面波方法 塑性
下载PDF
温度、pH值和氯离子对X80钢钝化膜内点缺陷扩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党国 冯耀荣 +2 位作者 白真权 朱杰武 郑茂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1-1158,共8页
借助于Mott-Schottky和点缺陷模型(PDM)研究了溶液温度、pH值以及氯离子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环境中所形成钝化膜内点缺陷扩散系数D0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pH值的降低以及氯离子浓度的增大,钝化膜内的施主密度呈现... 借助于Mott-Schottky和点缺陷模型(PDM)研究了溶液温度、pH值以及氯离子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环境中所形成钝化膜内点缺陷扩散系数D0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pH值的降低以及氯离子浓度的增大,钝化膜内的施主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依据点缺陷模型可以得到钝化膜内点缺陷(假设点缺陷为氧空位或铁离子间隙)的扩散系数D0达到10-16~10-17cm·S-1,且D0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pH值的降低及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膜 点缺陷 扩散系数D0 X80管线钢 Mott-Schottky分析
下载PDF
二维点缺陷正方光子晶体的微腔结构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松 王维彪 +4 位作者 梁静秋 夏玉学 雷达 曾乐勇 陈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2,共6页
通过平面波展开法对由Al2O3介质棒在空气背景介质中构成含有点缺陷的二维正方光子晶体微腔结构进行研究,计算得出缺陷态能带以及缺陷态模场分布。缺陷模对应的电磁波波长为470—476nm。对该微腔结构的品质因数的求解,得出缺陷态光谱... 通过平面波展开法对由Al2O3介质棒在空气背景介质中构成含有点缺陷的二维正方光子晶体微腔结构进行研究,计算得出缺陷态能带以及缺陷态模场分布。缺陷模对应的电磁波波长为470—476nm。对该微腔结构的品质因数的求解,得出缺陷态光谱曲线。在光谱曲线中,随着传输波长的增大,将产生几个峰值,并且在475nm处的波动最为明显,反映出在475nm附近的电磁波段在缺陷处的光强较大。进一步利用全矢量等效折射率法研究该结构缺陷模频率的稳定性,得出等效折射率的变化曲线。从等效折射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当传输波长达到475nm时,该结构已经达到稳定传输的区域。含缺陷模的二维光子晶体微腔结构在光子晶体发光二极管以及高阈值半导体激光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点缺陷 光子晶体微腔 等效折射率
下载PDF
热屏位置对直拉硅单晶V/G、点缺陷和热应力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向宇 关小军 +3 位作者 潘忠奔 张怀金 曾庆凯 王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1-777,共7页
为了研究热屏位置对200 mm直拉硅单晶V/G、原生点缺陷浓度场以及热应力场的影响,使用CGSim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热屏位置对硅单晶的V/G和原生点缺陷浓度的径向分布规律没有影响;较热屏至晶体侧表面距离相比,其底... 为了研究热屏位置对200 mm直拉硅单晶V/G、原生点缺陷浓度场以及热应力场的影响,使用CGSim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热屏位置对硅单晶的V/G和原生点缺陷浓度的径向分布规律没有影响;较热屏至晶体侧表面距离相比,其底端至熔体表面距离的影响更大,即随着它的增加,V/G值沿径向普遍增大且由内向外变化程度增强,晶体心部高浓度空位区扩大,最大热应力减小。合理控制热屏底端至熔体表面的距离可有效改善晶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硅单晶 有限元 热屏位置 原生点缺陷 热应力
下载PDF
L1_2-Al_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浓度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顺平 李小平 +4 位作者 于赟 卢雅琳 臧冰 易丹青 江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0-378,共9页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 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 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中Al空位浓度最小,Li空位浓度次之,Al反位和Li反位的缺陷浓度较大。Al反位和Li反位缺陷浓度在理想金属间化合物Al3Li化学计量比成分处基本相同,不过两种反位的缺陷浓度随着合金成分相对于化学计量比成分的偏离而变化显著,在富Al端Al反位缺陷浓度较大,在富Li端Li反位缺陷浓度较大。运用Arrhenius方程计算点缺陷的有效形成焓,结果显示Al反位和Li反位的有效形成焓较小且基本相同,Li空位次之,Al空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Li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原理计算 点缺陷浓度 形成焓 Wagner–Schottky模型
下载PDF
存在点缺陷的深沟球轴承的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根源 周泓 常宗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97-1500,共4页
点缺陷对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整机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基于单边接触模型和弹流润滑理论,分析了存在点缺陷的滚动轴承的响应特征.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点缺陷的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对外圈存在点缺陷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保... 点缺陷对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整机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基于单边接触模型和弹流润滑理论,分析了存在点缺陷的滚动轴承的响应特征.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点缺陷的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对外圈存在点缺陷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保持架等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在滚动体通过缺陷的动力学过程中滚动体和外圈产生的冲击现象,发现频率响应中的峰值频率与外圈的特征频率相关,这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结论相吻合.提出的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于点缺陷故障特征的提取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 球轴承 故障诊断 单边接触模型 多体动力学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L1_0-TiAl点缺陷浓度的第一原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陶辉锦 孙顺平 +3 位作者 张铖铖 陈图 罗伟 江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89-2797,共9页
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Wagner-Schottky缺陷热力学模型,研究金属间化合物L10-TiAl中各种空位和反位点缺陷的形成焓、热力学平衡浓度及其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这些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浓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反位缺陷浓... 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Wagner-Schottky缺陷热力学模型,研究金属间化合物L10-TiAl中各种空位和反位点缺陷的形成焓、热力学平衡浓度及其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这些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浓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反位缺陷浓度均高于空位缺陷浓度,Ti空位浓度高于Al空位浓度。在理想化学计量比成分下,Ti反位缺陷的浓度与Al反位缺陷的基本相当;在略偏离计量比的富Ti成分端,Ti反位缺陷的浓度高于Al反位缺陷的;在富Al成分端则相反。不同点缺陷之间均普遍存在相互排斥性,难以聚集,将倾向于向基体中分散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0-TiAl金属间化合物 点缺陷浓度 形成焓 第一原理 Wagner-Schottky模型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L12-Al3Sc点缺陷结构及成键行为的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顺平 李小平 +6 位作者 雷卫宁 王洪金 汪贤才 江海锋 李仁兴 江勇 易丹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47-2155,共9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金属间化合物L12-Al3Sc的基本物性,并通过计算点缺陷形成能推测L12-Al3Sc点缺陷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的分析揭示L12-Al3Sc的成键行为。结果表明:L12-Al3Sc的晶格常数为4.107?,体模量为8...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金属间化合物L12-Al3Sc的基本物性,并通过计算点缺陷形成能推测L12-Al3Sc点缺陷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的分析揭示L12-Al3Sc的成键行为。结果表明:L12-Al3Sc的晶格常数为4.107?,体模量为86.5 GPa,形成焓为-43.83 kJ/mol。L12-Al3Sc的点缺陷主要为Al亚晶格上的Al空位和Sc反位缺陷。L12-Al3Sc中Sc空位与Al反位缺陷的形成能较为接近,表明富Al合金中Sc空位和Al反位缺陷易于共同存在;Sc反位缺陷的形成能小于Al空位的,表明富Sc合金的点缺陷为Sc反位缺陷。L12-Al3Sc的成键电荷密度呈纺锤状,表现出Sc d-Al p的轨道杂化效应,其杂化轨道主要为Sc dz2-Al pz轨道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2-Al3Sc 点缺陷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成键行为 杂化
下载PDF
金红石型TiO2点缺陷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庆 王新强 刘高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6-1100,共5页
本文运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和赝势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金红石相TiO2点缺陷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氧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升高,在能隙中没有产生杂质能级.钛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降低,并在价带顶部产生了一个杂质能级,与价带顶... 本文运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和赝势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金红石相TiO2点缺陷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氧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升高,在能隙中没有产生杂质能级.钛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降低,并在价带顶部产生了一个杂质能级,与价带顶能量相差约0.4 eV.本文还计算了金红石相TiO2在具有氧空位和钛空位点缺陷情况下的键长变化、态密度和电荷布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TIO2 点缺陷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密封橡胶圈凸点缺陷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春 利新琴 +1 位作者 鲁昌华 胡存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S2期178-18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密封橡胶圈产品缺陷的检测方法。利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干扰,然后用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并重点对凸点缺陷的边缘检测进行了研究,并由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橡胶圈 点缺陷检测 CANNY算法 中值滤波 机器视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