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秆粉和咖啡壳粉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邸亚森 汤正捷 +3 位作者 苏艳炜 李晓平 杨国印 吴章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为探讨烟秆粉和咖啡壳粉代替桉木粉生产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采用范式法分析比较烟秆粉、咖啡壳粉和桉木粉的化学成分,以烟秆粉、咖啡壳粉及桉木粉为增强相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采用两步挤出成型法制备了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 为探讨烟秆粉和咖啡壳粉代替桉木粉生产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采用范式法分析比较烟秆粉、咖啡壳粉和桉木粉的化学成分,以烟秆粉、咖啡壳粉及桉木粉为增强相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采用两步挤出成型法制备了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配比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DMA)、氧化诱导时间(OIT)和氧化诱导温度(OIT^(*)),观察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官能团,分析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配比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纤维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桉木粉、烟秆粉、咖啡壳粉,木质素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桉木粉、烟秆粉、咖啡壳粉;桉木粉/HDPE复合材料(TS0)的综合性能优于烟秆粉/HDPE复合材料(TS100)和咖啡壳粉/HDPE复合材料(CS100)。在混合纤维原料木塑复合材料中,随着桉木粉用量的减少,木塑复合材料的集中载荷、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OIT和OIT^(*)降低,20%烟秆粉80%桉木粉/HDPE复合材料(TS20)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集中载荷和冲击强度比TS100分别提高27.5%和22.5%,OIT和OIT^(*)分别增加9.9 min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咖啡壳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分析
下载PDF
烟秆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吡虫啉的研究
2
作者 赵兴链 杨莉娜 +1 位作者 王媛 董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3,318,共7页
以农业废弃烟秆为原料,通过热解法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水中典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烟秆生物炭对IMI的吸附效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00℃烧结2 h的生物炭(BC900)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具有较大... 以农业废弃烟秆为原料,通过热解法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水中典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烟秆生物炭对IMI的吸附效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00℃烧结2 h的生物炭(BC900)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弱的亲水性和极性,对IMI有最佳的吸附效果,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4.87 mg/g;增大BC900投加量以及酸性条件均有利于IMI的吸附,而水中常见阴离子的存在对吸附有抑制作用并遵循以下规律:HCO_(3)^(-)>SO_(4)^(2-)> NO_(3)^(-)> Cl^(-)。BC900对IMI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机理包括表面吸附、孔隙填充作用、π-π电子受供体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生物炭 吸附 吡虫啉 机理
下载PDF
KOH改性烟秆生物炭对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烤烟铅、镉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陈炬廷 毛云 +7 位作者 杨佳豪 王晶 毕庆文 梁凯粼 于鑫淼 张芊 赵犇 叶协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67,共8页
【目的】探究KOH改性烟秆生物炭对铅(Pb)、镉(Cd)复合污染土壤中烤烟Pb、Cd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利用烟秆生物炭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及降低烤烟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式模拟Pb、Cd复合污染植烟土壤环境,设Pb、Cd... 【目的】探究KOH改性烟秆生物炭对铅(Pb)、镉(Cd)复合污染土壤中烤烟Pb、Cd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利用烟秆生物炭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及降低烤烟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式模拟Pb、Cd复合污染植烟土壤环境,设Pb、Cd复合污染浓度(PC)与生物炭用量(T)2个因素。Pb、Cd污染浓度分别为0和0 mg/kg(PC0)、30和500 mg/kg(PC1)、60和1000 mg/kg(PC2);改性烟秆生物炭用量(炭/土质量比)分别为0(T0)、2%(T1)和4%(T2);共9个处理。移栽后60 d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Pb和Cd含量及积累量,计算Pb、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复合污染水平(PC1和PC2)下,施用改性烟秆生物炭会降低烟株干物质积累量,且降低幅度随改性烟秆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污染水平下,随着改性烟秆生物炭施用量增加,烟株各器官的Pb、Cd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其中,PC1T2处理烟株根、茎、叶的Pb含量较PC1T0处理分别降低75.60%、46.17%、66.63%,Cd含量分别降低82.29%、74.97%、77.67%;PC2T2处理烟株根、茎、叶的Pb含量分别较PC2T0处理降低56.96%、62.90%、69.83%,Cd含量分别降低76.80%、70.84%、59.13%。施用改性烟秆生物炭后,烟株中Pb和Cd的积累量、富集系数也均呈降低趋势,其中,PC1T2处理的烟株Pb和Cd总积累量较PC1T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71.54%和83.90%,富集系数分别显著降低64.35%和72.32%;PC2T2处理的烟株Pb和Cd总积累量较PC2T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8.13%和77.49%,富集系数分别降低41.23%和25.71%。在一定的污染水平下,施用改性烟秆生物炭能抑制Pb和Cd从土壤向烟株根系的转移能力,其中,PC1T2处理Pb和Cd的TF_(土壤-根)较PC1T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8.00%和76.44%,PC2T2处理Pb和Cd的TF_(土壤-根)较PC2T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7.93%和45.55%。【结论】在Pb、Cd复合污染植烟土壤中施用KOH改性烟秆生物炭能抑制烟株对Pb、Cd的吸收,有效降低烟株体内Pb、Cd含量及积累量,缓解Pb、Cd复合污染对烟株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烟秆生物炭 铅、镉复合污染 铅、镉吸收
下载PDF
烟秆弯曲和拉伸力学特性初探
4
作者 韩硕 刘园 +9 位作者 吴疆 李倩 刘流 李连豪 胡兵 马留威 张振 刘炳旭 朱晨辉 黄会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烟田机械化拔秆是实现烟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烟秆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烟田机械化拔秆方式的选择。该文通过对烟草秸秆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初步探析烟秆在受力过程中,随着形变量的不断增大,力的变化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高度越高,破... 烟田机械化拔秆是实现烟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烟秆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烟田机械化拔秆方式的选择。该文通过对烟草秸秆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初步探析烟秆在受力过程中,随着形变量的不断增大,力的变化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高度越高,破坏所需要的载荷越小。分析弯曲特性,最大破坏载荷为1.54 kN;分析拉伸特性,拉断1/2烟秆所需的最大拉力为2.62 kN。研究结果对烟田拔秆配套装置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力学特性 弯曲 拉伸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对连作烤烟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燕 王铎 +8 位作者 李杰 王戈 王娜 周鹏 杜宇 王兴松 方远鹏 陈贵云 白羽祥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研究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对连作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最佳施用量,为今后科学利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缓解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法,以不施烟秆生物质炭基肥为对照(CK),设置3个烟秆生物质炭... 研究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对连作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最佳施用量,为今后科学利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缓解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法,以不施烟秆生物质炭基肥为对照(CK),设置3个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300 g/株(T1)、500 g/株(T2)、600 g/株(T3),调查分析不同处理下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常见病害发生情况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可延长烤烟生育期,尤其在团棵期和现蕾期表现较为明显,T3处理生育期最长;其对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叶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烤烟有效叶片数影响不大。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还对烟草花叶病和黑胫病产生抑制作用,显著降低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率,以T2处理抑制效果最佳。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对照身份稍薄、油分欠佳,而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可使烟叶组织明显疏松有弹性、油分足,外观质量分值高,其中T2处理总评分最高。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方面,施用该炭基肥可提高烟叶的总氮、总糖、钾、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使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以T2处理效果最佳。随该炭基肥施用量增加,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2处理产值增幅可达34.77%。综上,本试验条件下,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可促进连作烤烟生长,降低烟草花叶病和黑胫病发病率,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产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整体以500 g/株用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基肥 连作障碍 农艺性状 产质量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对连作植烟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燕 贾孟 +5 位作者 孔明 王娜 杜宇 周鹏 王戈 白羽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9-2025,共7页
【目的】明确烟秆生物质炭通过影响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并最终影响烤烟产质量的可能路径,以期为今后利用生物质炭缓解烤烟连作障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0、300、500、600 g/株)处理,... 【目的】明确烟秆生物质炭通过影响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并最终影响烤烟产质量的可能路径,以期为今后利用生物质炭缓解烤烟连作障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0、300、500、600 g/株)处理,分析添加生物质炭对连作土壤不同形态养分含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在烤烟产值方面,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可有效提高烤烟的均价、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其中以500 g/株处理最优。在土壤养分方面,生物质炭显著提高土壤pH、速效钾、全钾、水解性氮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烟秆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pH、有机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机质组分MBC、CPOM、FPOM、LFOM和HFOM随生物质炭施入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HDOM、MOM和CDOM则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水解性氮、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有机质组分间呈显著相关性,其中pH、水解性氮、速效钾、全氮与有机质、微生物量碳、细颗粒有机质,全磷与热水溶性有机质,全钾与有机质、轻组有机质、重组有机质、细颗粒有机质均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烟秆生物质炭的施用使细颗粒有机质对pH和全钾、重组有机质对水解性氮、微生物量碳对全氮和有机质、热水溶性有机质对全磷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烟秆生物质炭是通过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尤其是活性有机质含量来增强土壤养分循环,从而提高土壤pH、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促进烟株吸收,最终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和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 连作障碍 土壤养分 有机质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土壤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朱德伦 周文瑾 +7 位作者 贾孟 朱宣全 杜宇 王娜 周鹏 杨焕文 白羽祥 王戈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目的】初步明确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改善烟株生长状况的土壤微生态机制,为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的环境效应评估和科学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的常规施肥为对照,设3个生物质炭基肥用量(2... 【目的】初步明确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改善烟株生长状况的土壤微生态机制,为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的环境效应评估和科学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的常规施肥为对照,设3个生物质炭基肥用量(2700、3375和4050 kg/ha)处理。烟株移栽后60 d,测定主要病害发生率和病情指数;移栽后90 d,测定功能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采烤结束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性质并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用量的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均可显著提高烟叶净光合速率(P<0.05),不同程度地降低主要病害危害程度;提高土壤pH、全钾、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机质含量。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的土壤细菌Chao1和ACE指数有所降低,Shannon和Simpson指数有所升高,群落结构明显分离。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分析显示,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土杆菌属(Geobacter)相对丰度明显上升。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其中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对群落分布贡献度最大。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后土壤细菌潜在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结论】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可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及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烤烟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厌氧粘细菌属和土杆菌属可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基肥 生理特性 土壤细菌
下载PDF
烟秆炭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
8
作者 林瑛 何洁雯 +3 位作者 陈星峰 曾文龙 熊德中 蔡海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共9页
为探究烟秆炭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通过室内土壤培育试验研究了单施有机肥、烟秆炭有机肥、单施烟秆炭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单施有机肥),烟秆炭占有机肥比例为10%(B10)、... 为探究烟秆炭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通过室内土壤培育试验研究了单施有机肥、烟秆炭有机肥、单施烟秆炭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单施有机肥),烟秆炭占有机肥比例为10%(B10)、20%(B20)、40%(B40)、60%(B60),单施烟秆炭100%(B100)、1/2量烟秆炭(BH)、1/4量烟秆炭(B2H)。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烟秆炭有效地促进了土壤pH提升,以及土壤速效钾、全碳、全氮的含量,其中B100处理的速效钾和全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55.1%、132.1%。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随烟秆炭量的增加而提升,但烟秆炭有机肥比单施烟秆炭提升效果好,以B60处理达最大(72.69 mg·kg^(-1)),B100处理次之(46.76 mg·kg^(-1))。而烟秆炭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B100处理最低,较对照降低了21.3%。(2)烟秆炭能增加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随培育时间的延长,添加了烟秆炭的处理比单施有机肥提升效果更稳定。(3)烟秆炭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B100处理与对照相比,有机碳提升了68.6%,胡敏素增加了147.8%。在B10~B60处理中随烟秆炭比例的增加,土壤胡敏酸含量下降;在B2H~B100处理中随单施炭量增多,土壤胡敏酸含量则略有提升。土壤富里酸含量则以烟秆炭量最多的B100处理最低。总体看来,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碱解氮提升,促进土壤胡敏酸、富里酸的形成。烟秆炭有利于土壤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交换性镁的增加。结合各项分析,含60%烟秆炭的有机肥(B60)处理既有利于土壤主要养分的提升,又有利于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炭有机肥 土壤养分 腐殖物质
下载PDF
烟秆生物炭对贵州坝区杂交稻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刘丹 冯章丽 +8 位作者 娄慧婕 隋常玲 邓力喜 闫志强 吴亚男 胡海军 冯博 邹登相 陈善兴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了探明烟秆生物炭对贵州坝区杂交稻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对杂交稻晶两优534在不同烟秆生物炭浓度下的分蘖、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入烟秆生物炭对杂交稻晶两优534生长存在影响。分... 为了探明烟秆生物炭对贵州坝区杂交稻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对杂交稻晶两优534在不同烟秆生物炭浓度下的分蘖、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入烟秆生物炭对杂交稻晶两优534生长存在影响。分蘖期和抽穗期C3浓度的分蘖数高于对照C0,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穗期杂交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表现为C0﹥C3﹥C2﹥C1,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施入适量的烟秆生物炭能够增加杂交稻齐穗期的干物重,且C1浓度与对照C0的叶片干重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茎鞘干重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成熟期考种数据表明,施入适量的烟秆生物炭能够增加成熟期晶两优534株高、一次枝梗数和千粒重,但有效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穗粒数、实粒数以及结实率6个性状在各处理间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将为烟秆生物炭在贵州坝区杂交稻生产中的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炭 贵州 杂交稻 生长
下载PDF
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慧 周向平 +1 位作者 邓征宇 王锡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目的】探明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的影响,为烟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_(1))、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 m^(2)(T... 【目的】探明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的影响,为烟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_(1))、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 m^(2)(T_(2))、常规施肥(基肥减量20 kg/667m^(2))+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_(3))、常规施肥(基肥减量40 kg/667m^(2))+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T_(4))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和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增强对花叶病的抗病性及提高产量和产值。与CK比,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中部最大叶面积和上部最大叶面积均表现较好,分别为97.07 cm、9.47 cm、16.00片、1224.67 cm^(2)和891.33 cm^(2);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9.03%和3.11;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145.08 kg/667m^(2)、4071.69元/667m^(2)、28.11元/kg和60.15%,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显著提高8.65%、9.59%和2.39百分点。综合各处理的用肥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以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的增收最大,达4517.85元/hm^(2),较CK提高9.00%。【结论】烤烟生长以施用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有机肥 化肥 生长发育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烟秆生物炭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刘丹 娄惠婕 +6 位作者 冯章丽 付辉灿 陈艳 吴亚男 邓力喜 颜雄 隋常玲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2期40-43,53,共5页
为明确生物炭在直播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以优质籼稻农香42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烟秆生物炭对不同播种密度直播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烟秆生物炭对不同播种密度直播稻生长影响存在差异。相同烟秆生物炭浓度下,随着播... 为明确生物炭在直播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以优质籼稻农香42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烟秆生物炭对不同播种密度直播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烟秆生物炭对不同播种密度直播稻生长影响存在差异。相同烟秆生物炭浓度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分蘖数呈减少趋势,且低浓度烟秆生物炭(C 5)的分蘖数减少幅度大于高浓度烟秆生物炭(C 10)。烟秆生物炭对不同时期直播稻叶片SPAD影响不同,与C 0相比,烟秆生物炭处理后农香42分蘖期的叶片叶绿色SPAD降低;在同一烟秆生物炭浓度下,不同播种密度农香42叶片SPAD值变化趋势一致,其中齐穗期高浓度烟秆生物炭(C 10)处理能够增加叶片SPAD值。农艺性状数据表明,除结实率和千粒重2个性状外,同一烟秆生物炭浓度下,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粒数以及实粒数等5个性状均表现为播种密度M 1>M 2>M 3。此外,C 20浓度烟秆生物炭抑制直播稻农香42的生长。烟秆生物炭施入浓度为C 5,播种密度为M 1时对直播稻的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烟秆生物炭 生长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我国烟秆清理机械现状与发展建议
12
作者 郭天水 张权 +8 位作者 王祥 杨博凯 殷梓程 刘海旭 李鑫 叶婉茹 曹洋川 罗开平 时玲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2期19-23,27,共6页
我国烟秆清理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持续推进,烟秆清理机械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国内外烟秆清理机械发展现状,当前国外的烟秆清理机械技术较为先... 我国烟秆清理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持续推进,烟秆清理机械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国内外烟秆清理机械发展现状,当前国外的烟秆清理机械技术较为先进,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还朝着多功能、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烟秆清理机械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烟草拔秆作业机械和烟草拔秆粉碎作业机械,并举例分析了两类机械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研究发现我国烟秆清理机械发展存在烟秆清理机械结构不合理、价格过高、研发基础较弱、烟区种植规模较小、不同地域对机械需求差异大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格规范农艺要求、大力研发自走式多功能烟秆清理机械、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烟草种植规模化等措施建议,以促进烟田清理机械化发展,并为烟秆清理机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清理机械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田间烟秆清理机械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郭天水 张权 +5 位作者 王祥 杨博凯 殷梓程 刘海旭 罗开平 时玲 《农业工程》 2023年第9期89-96,共8页
针对现有烟秆清理机存在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田间烟秆清理机械。该机采用自走式机型,由夹持拔秆装置、松土铲等关键部件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双垄的松土、拔秆、收集等一系列清理作业,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EDEM仿真... 针对现有烟秆清理机存在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田间烟秆清理机械。该机采用自走式机型,由夹持拔秆装置、松土铲等关键部件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双垄的松土、拔秆、收集等一系列清理作业,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EDEM仿真试验确定了松土铲扰动效果与耕作阻力的最优参数:入土深度20mm、铲头入土角24°和铲翼张角60°。田间单因素试验表明,影响烟秆拔净率的因素为机械作业速度、夹持带传输速度和夹持高度。田间多因素试验确定的机械最优工作参数为清理机械作业速度0.4m/s、夹持带传输速度0.58m/s、夹持高度0.43m,此条件下烟秆拔净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清理机 装置 EDEM仿真 草机械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烟秆生物炭性状及其吸附Cd^(2+)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何德飞 黄玉芬 +5 位作者 李翔 陈伟盛 魏岚 林启美 刘忠珍 刘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76-86,共11页
【目的】我国烟草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烟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热解炭化技术处理制备成生物炭,并表征其理化特性,探求其吸附重金属Cd^(2+)特性,从而为烟秆资源化利用需求途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烟秆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分别... 【目的】我国烟草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烟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热解炭化技术处理制备成生物炭,并表征其理化特性,探求其吸附重金属Cd^(2+)特性,从而为烟秆资源化利用需求途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烟秆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分别以300、400、500、600、700℃5个温度热解,通过多种表征技术手段、室内批量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热解温度、结构特性对Cd^(2+)吸附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热解烟秆生物炭的性状及对Cd^(2+)吸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热解温度从300℃提高到700℃时,pH从9.05增加到11.54;H、O、N含量及H/C、O/C及(O+N)/C的原子比例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显现出高温热解的生物炭芳香结构更加复杂而稳定;低温烟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较大,但高温下表面孔隙结构更为发达。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能很好拟合不同温度烟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是异质性化学吸附;高温热解烟秆对Cd^(2+)吸附能力强,其表面丰富的孔隙结构可增强对Cd^(2+)的吸附,其中T700对Cd^(2+)的去除率高达99.01%;用Langmuir-Freundlich拟合,最大吸附量(Q_(m))为54.40~106.16 mg/g,其中700℃热解生物炭的Q_(m)值最大,远高于稻草、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物炭。【结论】不同温度热解制备的烟秆生物炭,对Cd^(2+)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具有修复环境Cd^(2+)污染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热解温度 生物炭 Cd^(2+) 吸附 应用潜力
下载PDF
乳白耙菌预处理对烟秆发酵产乳酸的影响
15
作者 宋丽丽 霍姗浩 +4 位作者 冯梦琪 杨旭 张志平 张靖楠 魏涛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2,共8页
针对烟秆结构致密、尼古丁抑制作用强及纤维质糖类物质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采用乳白耙菌预处理烟秆,比较预处理前后烟秆组分和结构变化,研究乳白耙菌预处理对烟秆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不同发酵方式下(同步糖化发酵、分批发酵)... 针对烟秆结构致密、尼古丁抑制作用强及纤维质糖类物质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采用乳白耙菌预处理烟秆,比较预处理前后烟秆组分和结构变化,研究乳白耙菌预处理对烟秆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不同发酵方式下(同步糖化发酵、分批发酵)凝结芽孢杆菌发酵烟秆后乳酸的转化率。结果表明:经乳白耙菌预处理20 d后,烟秆中木质素质量分数较原料烟秆降低了44.90%,乳白耙菌可选择性地破坏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木质素苯环及侧链基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乳白耙菌预处理后的烟秆纤维素可反应性提升,葡萄糖的产量为260 mg/g,较原料烟秆提高了2.25倍;相较于分批发酵,同步糖化发酵的乳酸产量较高(392.16 mg/g),乳酸转化率达到86.95%,较原料烟秆提高了3.78倍。乳白耙菌预处理可选择性降解烟秆木质素,降低烟秆酶解糖化抗性,提升烟秆乳酸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乳白耙菌 木质素 葡萄糖 乳酸
下载PDF
废弃烟秆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洪波 张昱 +7 位作者 张瑜瑜 沈放 程威 李燕萍 张蓉 王洁 王淞 夏云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探讨废弃烟秆厌氧消化应用和推广的可能性,总结了近年来废弃烟秆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不同研究进行废弃烟秆厌氧消化的接种物、预处理、温度、pH、碳氮比、有机负荷和TS质量分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 为探讨废弃烟秆厌氧消化应用和推广的可能性,总结了近年来废弃烟秆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不同研究进行废弃烟秆厌氧消化的接种物、预处理、温度、pH、碳氮比、有机负荷和TS质量分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近年来研究出现不同结果的可能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为后续探测废弃烟秆厌氧消化最佳的工艺条件,提高产气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进一步推广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废弃烟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烟秆 厌氧消化 工艺参数 优势菌群
下载PDF
利用烟秆废弃物栽培秀珍菇试验研究
17
作者 高强 邱正高 +2 位作者 李树江 匡其羽 朱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0172-0175,共4页
本试验以烟秆、玉米芯、玉米粉为主料来栽培秀珍菇,利用食用菌对木质纤维的降解作用,实现烟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试验通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以生物转化率为考核指标,在栽培配方和限定配比的基础上,建立各... 本试验以烟秆、玉米芯、玉米粉为主料来栽培秀珍菇,利用食用菌对木质纤维的降解作用,实现烟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试验通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以生物转化率为考核指标,在栽培配方和限定配比的基础上,建立各组分配比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当烟秆为含量为51.82 %、玉米芯33.18 %、玉米粉3.00 %,米糠10 %,石膏粉1 %,复合肥1 %为最高产配方,生物学转化率预计可达到120.63 %。采用烟秆作为秀珍菇的主要栽培基质,在兼具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多种益处的同时,并有利于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混料设计 烟秆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成己 陈庆荣 +4 位作者 陈曦 唐莉娜 刘岑薇 宋铁英 黄毅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土壤速效钾释放速率也得到提高。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后,烟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种类(OTU数)提高了26.4%。优势菌种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7.19%~54.32%。生物质炭施用下,部分有利植物生长的促生菌呈增长趋势。将烟秆生物质炭用于烟田土壤改良,既可提升土壤肥力,又可缓解烟秆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但烟秆生物质炭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 根际土壤 土壤养分 促生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烟秆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艳平 任天宝 +4 位作者 李建华 吴嘉楠 任威威 黄梦迪 刘国顺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为探索烟秆有机肥(发酵烟秆+芝麻饼肥+腐植酸)对烤烟根系发育、烟叶矿质营养和烟叶质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用量烟秆有机肥处理,研究其对烤烟根系发育和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烟秆有机肥对烤烟根系生物量和生理活性提... 为探索烟秆有机肥(发酵烟秆+芝麻饼肥+腐植酸)对烤烟根系发育、烟叶矿质营养和烟叶质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用量烟秆有机肥处理,研究其对烤烟根系发育和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烟秆有机肥对烤烟根系生物量和生理活性提高作用较大,在旺长期和圆顶期促进作用最明显,表现为根体积增长率、根干重增长率、根系活力及根系吸收面积在此时期出现高峰,以添加500 g/盆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根体积、根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吸收面积于移栽后75 d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0.77%、114.76%、53.12%和148.36%;烟秆有机肥配施促进烤烟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对磷、锌、铁、锰含量提高效应较显著。综合考虑,添加烟秆有机肥500 g/盆的处理最佳,为培育烟株健壮根系,均衡烤烟矿质营养及烟秆的还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有机肥 根系 矿质元素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热解温度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兴 黄化刚 +4 位作者 王玲 申燕 陆扣萍 韩学博 王海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为了解热解温度对烟秆生物质炭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影响,将烟秆分别在350、400、450、500、550和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测定烟秆生物质炭的得率、pH值、电导率和比表面积等基本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 为了解热解温度对烟秆生物质炭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影响,将烟秆分别在350、400、450、500、550和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测定烟秆生物质炭的得率、pH值、电导率和比表面积等基本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13 C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烟秆生物质炭的成分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烟秆生物质炭的得率、O含量、H含量和H/C、O/C、(O+N)/C原子比均随热解温度的提高逐渐降低,而pH值、电导率、比表面积和C含量等指标随热解温度提高逐渐增大;得率和pH值在大于500℃时趋于稳定,比表面积和pH值在450℃时均达最大(8.86m^2/g和9.98)。此外,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烟秆生物质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明显减少,矿质元素和表面晶体含量逐渐增大。烟秆生物质炭中K、Al、Ca元素含量较高,分别为28.46-35.47、10.74-35.86和13.15-24.95g/kg;生物质炭的稳定性和芳香化程度随热解温度升高而提高,而整体极性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在450℃制备的烟秆生物质炭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预期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烟秆的资源化利用和烟秆生物质炭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生物质炭 热解温度 理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