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流砂烧结机理研究现状
1
作者 吴晓风 房家齐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23期171-173,共3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钢包上使用滑动水口和引流砂。引流砂与钢液的烧结反应是钢包自开的决定性因素。引流砂与钢液烧结过度,导致钢包不自开则需氧枪手动开浇,不仅会影响连铸的顺行,对钢液的洁净度也会造成破坏,而且手动开浇对工...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钢包上使用滑动水口和引流砂。引流砂与钢液的烧结反应是钢包自开的决定性因素。引流砂与钢液烧结过度,导致钢包不自开则需氧枪手动开浇,不仅会影响连铸的顺行,对钢液的洁净度也会造成破坏,而且手动开浇对工人的安全存在隐患。为了提高钢包自开率,总结了引流砂的种类、性能、影响因素、烧结结构和烧结机理,为引流砂的烧结反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砂 烧结结构 烧结机理
下载PDF
脉冲电流烧结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士维 陈立东 +1 位作者 平井敏雄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55-1061,共7页
脉冲电流烧结(Pulse electric current sintering,PECS)是材料科学领域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快速烧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属与合金、结构陶瓷、氧化物超导体、复合材料、热电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功... 脉冲电流烧结(Pulse electric current sintering,PECS)是材料科学领域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快速烧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属与合金、结构陶瓷、氧化物超导体、复合材料、热电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本文简介脉冲电流烧结特征,结合PECS烧结条件对铜粉末和氧化铝粉体致密化及显微结构影响的实验证据,就脉冲电流烧结过程和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烧结 显微结构 烧结机理 铜粉末 氧化铝粉末 材料 制备 致密化
下载PDF
金属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微波烧结机理初探 被引量:20
3
作者 易建宏 罗述东 +3 位作者 唐新文 李丽娅 彭元东 杜娟 《粉末冶金工业》 CAS 2003年第2期22-25,共4页
简要概述了微波烧结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简单分析了微波在块体金属中的传播行为,说明微波不能与块体金属耦合、烧结的原因。结合金属粉末压坯的特点,阐述了微波烧结金属粉末压坯的可行性。分析了自由电子在电... 简要概述了微波烧结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简单分析了微波在块体金属中的传播行为,说明微波不能与块体金属耦合、烧结的原因。结合金属粉末压坯的特点,阐述了微波烧结金属粉末压坯的可行性。分析了自由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行为,指出涡流损耗是微波促进烧结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粉末冶金零件 微波烧结 块体金属 涡流损耗 能量转化 烧结机理
下载PDF
转炉钢渣制备陶瓷材料的烧结机理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维 董翰琼 +2 位作者 王标 赵云超 王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32-3737,共6页
为了研究转炉钢渣制备建筑陶瓷的烧结机理及动力学,以不同粒径转炉渣为主要原料,加入改善坯料烧结及制备性能的添加剂,成功地制备了高性能的陶瓷墙地砖。根据样品烧结前后变形及烧结密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转炉钢渣质墙地砖的烧结机理,... 为了研究转炉钢渣制备建筑陶瓷的烧结机理及动力学,以不同粒径转炉渣为主要原料,加入改善坯料烧结及制备性能的添加剂,成功地制备了高性能的陶瓷墙地砖。根据样品烧结前后变形及烧结密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转炉钢渣质墙地砖的烧结机理,并且计算了烧结激活能。利用差热分析和高倍电镜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转炉钢渣质墙地砖结晶过程中的动力学。结果发现,原料粉末粒径越小,样品越易烧结,相应的烧结温度也越低。样品差热分析中的尖峰和宽峰分别代表了表面结晶和内部体结晶。研究表明,本工作为转炉铬渣无害化处理及大规模资源化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烧结机理 动力学 废物处理 Cr6+ 环境
下载PDF
爆炸粉末烧结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杰 王金相 闫鸿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570,共5页
分析了爆炸粉末烧结技术的高温、高压、瞬时作用及其在新材料开发,特别是在粉末冶金中不可替代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从粉末材料状态方程、宏观机理和细观机理出发,综述了爆炸粉末烧结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初作为多孔材料本构模型提出的p-模... 分析了爆炸粉末烧结技术的高温、高压、瞬时作用及其在新材料开发,特别是在粉末冶金中不可替代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从粉末材料状态方程、宏观机理和细观机理出发,综述了爆炸粉末烧结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初作为多孔材料本构模型提出的p-模型经过不断修正已能反映孔隙的完全闭合并计入熔化效应;在宏观机理的研究上,除实验外,数值模拟已被用于分析烧结机理及各种实际因素对烧结质量的影响;在细观机理上,综述了对爆炸粉末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结合机制和沉能方式的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简单阐述了各种沉能机制,分析了以往研究成果的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烧结 爆炸压实 冲击粉末压实 烧结机理
下载PDF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液相烧结机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福田 李兆前 黄传真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91-295,共5页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是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氧。
关键词 三元硼化物基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液相烧结机理
下载PDF
硅藻土超轻陶粒制备及其烧结机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若愚 李顺芬 罗明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1,32,共3页
使用硅藻土试制超轻陶粒 ,并通过实验室的烧结实验 ,得到理想的配方和烧结工艺参数 ,探讨了各主要组分与烧结机理的关系。
关键词 硅藻土 陶粒 轻骨科 烧结机理
下载PDF
SiC陶瓷的SPS烧结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强 朱时珍 +4 位作者 倪川浩 曹建岭 赵俊峰 冯超 王富耻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41-343,共3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在不同温度下对SiC陶瓷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分别为1250、1450、1650、1850℃,升温速度均为200℃/min,升到温度后立即冷却。基于烧结后SiC陶瓷的扫描电镜观察,对SiC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在不同温度下对SiC陶瓷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分别为1250、1450、1650、1850℃,升温速度均为200℃/min,升到温度后立即冷却。基于烧结后SiC陶瓷的扫描电镜观察,对SiC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SiC陶瓷的致密化程度逐渐提高,在1250℃和1450℃烧结的试样微观组织中很难发现烧结现象,但在小颗粒间发生局部的烧结痕迹,在1650℃烧结的试样微观组织中存在小颗粒的烧结现象,大颗粒间仍然没有烧结,颗粒形貌基本保持原始粉末的形貌,而在1850℃烧结的试样微观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烧结颈现象,而且颗粒形貌呈球形。因而SiC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机理可能是低温下的焦耳热烧结机理和高温下的放电和焦耳热共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烧结机理
下载PDF
陶瓷坯体“准非反应”烧结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世英 唐绍裘 李德意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对由玻璃粉料与熟矾土等结晶态原料组成的配方的烧结动力学研究,获得了一种性能与传统长石瓷相当而烧成温度仅860℃左右的超低温陶瓷,并对“准非反应”烧结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低温陶瓷 “准非反应” 烧结机理 废玻璃粉 陶瓷原料配方
下载PDF
碳化硅泡沫陶瓷烧结温度和烧结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岩 黄政仁 +1 位作者 姚秀敏 江东亮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3年第5期28-30,共3页
将制备碳化硅泡沫陶瓷的浆料通过烘干、制粉、干压成型、烧结来探讨烧结温度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最高抗弯强度出现在1400℃、保温 2h的工艺条件下,而不是更高的烧结温度 1450℃。主要原因在于过高的烧结温度导致碳化... 将制备碳化硅泡沫陶瓷的浆料通过烘干、制粉、干压成型、烧结来探讨烧结温度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最高抗弯强度出现在1400℃、保温 2h的工艺条件下,而不是更高的烧结温度 1450℃。主要原因在于过高的烧结温度导致碳化硅氧化严重,生成了大量的方石英,方石英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出现微裂纹所致。而碳化硅泡沫陶瓷的烧结机理主要是玻璃相对碳化硅颗粒的包覆、连接作用和新相莫来石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泡沫陶瓷 烧结温度 烧结机理 包覆 连接 莫来石
下载PDF
RSiC-WC复相陶瓷的性能及烧结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青 肖汉宁 +3 位作者 高朋召 胡继林 郭文明 汤杰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9-1366,共8页
以不同配比的粗、细SiC粉体和WC粉体为原料,在2 200℃以上烧结得到RSiC-WC复相陶瓷。采用XRD、SEM和EDS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开口气孔率、抗弯强度和电阻率。结果表明:RSiC-WC复相陶瓷中以6H-SiC和WC为主晶... 以不同配比的粗、细SiC粉体和WC粉体为原料,在2 200℃以上烧结得到RSiC-WC复相陶瓷。采用XRD、SEM和EDS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开口气孔率、抗弯强度和电阻率。结果表明:RSiC-WC复相陶瓷中以6H-SiC和WC为主晶相,存在少量W2C晶相。烧结产物中SiC颗粒再结晶程度良好,WC在烧结温度下与SiC晶粒润湿性好。RSiC-WC复相陶瓷的最低开口气孔率、最高抗弯强度和最低电阻率分别为19.2%、109 MPa和15 m-.cm。体系中SiC晶粒生长遵循蒸发-凝聚的烧结机理,WC则以W-C液相在SiC晶粒界面处聚集,抑制了SiC晶粒的长大。高温下形成的W-C液相能明显降低复相陶瓷的开口气孔率,使烧结体致密化。因而,添加一定量的WC改善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并对其电学性能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iC-WC复相陶瓷 再结晶 烧结机理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下载PDF
膨胀珍珠岩-废玻璃复合饰面板的烧结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芳 邹宜聪 +1 位作者 张智强 卢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101-107,共7页
利用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技术,分析了膨胀珍珠岩-废玻璃复合饰面板在烧结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认为其烧结的主要传质作用为粘性流动。烧结机理的研究表明,复合饰面板存在一个最佳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
关键词 烧结机理 废玻璃 饰面板 膨胀珍珠岩
下载PDF
95%Al_2O_3陶瓷Mo-Mn金属化层烧结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巨先 高陇桥 《真空电子技术》 2007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对95%Al2O3陶瓷Mo-Mn金属化层烧结前后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不同Mo含量金属化配方的块状烧结体及高纯高致密Al2O3陶瓷表面金属化层显微结构的研究,探讨了95%Al2O3陶瓷Mo-Mn金属化层的烧结过程,揭示了Mo骨架结构中Mo颗粒间气孔形成的机理。
关键词 金属化层 烧结机理 95% AL2O3陶瓷
下载PDF
高掺量金尾矿烧结砖的烧结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贺深阳 宋美 +2 位作者 彭建军 王勇 万军 《砖瓦》 2012年第12期23-26,共4页
采用X-衍射、差热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高掺量金尾矿烧结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尾矿烧结砖不是玻璃相的液相烧结,其烧结主要是金尾矿中碳酸盐分解产生活性的氧化钙和氧化镁与石英和脱去羟基的伊利石反应生成硅灰石、顽火... 采用X-衍射、差热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高掺量金尾矿烧结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尾矿烧结砖不是玻璃相的液相烧结,其烧结主要是金尾矿中碳酸盐分解产生活性的氧化钙和氧化镁与石英和脱去羟基的伊利石反应生成硅灰石、顽火石、以及透辉石、钙黄长石和钙长石等;这些新的物相在产生过程中相互反应、相互转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强度,并降低了孔隙率,完成烧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尾矿 烧结 烧结机理
下载PDF
用辊棒废料制备中铝瓷球的烧结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杰光 吴伯麟 钟莲云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04年第4期3-6,共4页
以辊棒废料为主要原料,在CaO-BaO-SiO2-Al2O3体系中,采用常压低温烧结工艺,研制出含铝量小于60%的高性能中铝瓷球,其磨损率为0.0507%/h,密度为3.1082g/cm3,与市售90瓷球相比,磨损率与之持平,白度与市售90瓷球不相上下,通过XRD和SEM... 以辊棒废料为主要原料,在CaO-BaO-SiO2-Al2O3体系中,采用常压低温烧结工艺,研制出含铝量小于60%的高性能中铝瓷球,其磨损率为0.0507%/h,密度为3.1082g/cm3,与市售90瓷球相比,磨损率与之持平,白度与市售90瓷球不相上下,通过XRD和SEM分析,研究用辊棒废料制备中铝瓷球的烧结机理及其工艺条件对烧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球 辊棒 烧结机理 制备 废料 高性能 AL2O3 常压 工艺 SIO2
下载PDF
粉煤灰烧结机理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玉萍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1997年第1期36-38,共3页
发展全粉煤灰烧结砖是大量利用原状粉煤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试验对粉煤灰烧结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粉煤灰 烧结机理 粉煤灰砖 烧成工艺
下载PDF
W-Ni-Fe高比重合金烧结机理、显微组织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欣 周国安 《中国钨业》 CAS 1997年第4期19-25,共7页
一、前 言 自1935年Mclennan和Smithells发表的液相烧结W-Ni-Cu合金论文以来,人类对高比重合金的研究与应用已有60余年历史。由于此类合金比重高,吸收射线能力强,膨胀系数低,导热导电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和焊接性。
关键词 高比重合金 液相烧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钨颗粒 金属间化合物 烧结机理 W-NI-FE 接触度 SINTERING
下载PDF
新疆页岩烧结砖烧结机理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雪飞 薛群虎 +1 位作者 宋心 张会 《砖瓦》 2014年第6期12-14,共3页
对新疆页岩的烧结砖烧结机理做了分析研究。首先研究了其理化性能指标,其次进行了梯度炉实验,研究页岩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结过程,阐述了新疆页岩烧结机理为液相烧结,烧成温度范围为850℃~1050℃。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计算出页岩最佳烧成... 对新疆页岩的烧结砖烧结机理做了分析研究。首先研究了其理化性能指标,其次进行了梯度炉实验,研究页岩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结过程,阐述了新疆页岩烧结机理为液相烧结,烧成温度范围为850℃~1050℃。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计算出页岩最佳烧成温度为950℃。最后对页岩试样成品性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烧成温度为950℃试样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页岩 烧结机理 液相烧结
下载PDF
反应烧结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烧结机理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丽 金建国 +2 位作者 张庆军 沈毅 陈嘉庚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4-71,共8页
研究了以工业氧化锆、天然石英为原料 ,加入少量氟化物为助剂制备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的烧结过程和烧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研究所涉及的温度范围内 ,该体系为气相传质 ,烧结过程为有气相参与的反应烧结过程 ,锆英石的合成反应与烧结过... 研究了以工业氧化锆、天然石英为原料 ,加入少量氟化物为助剂制备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的烧结过程和烧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研究所涉及的温度范围内 ,该体系为气相传质 ,烧结过程为有气相参与的反应烧结过程 ,锆英石的合成反应与烧结过程交替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英石 多孔陶瓷 反应烧结机理 氧化锆 石英
下载PDF
V_2O_5添加剂对刚玉陶瓷烧结机理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良钊 张巨先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V2O5添加剂对刚玉陶瓷烧结机理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玉陶瓷中加入V2O5可以在不降低其机械性能条件下,降低其烧结温度。
关键词 刚玉 陶瓷 烧结机理 五氧化二钒 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