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处理对TNF-α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王学哲 张蕴莉 +1 位作者 李昆 唐甜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处理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为胃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指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热休克组行热休克处理。两组均分别用0、25、50、1... 目的探讨热休克处理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为胃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指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热休克组行热休克处理。两组均分别用0、25、50、100 ng/m1浓度的TNF-α诱导,作用4 h;热休克组行热休克处理。采用TUNEL法和3H-TdR掺入试验检测两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及细胞增殖抑制率(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热休克组AI明显下降(P<0.01);IR明显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热休克处理对TNF-α诱导的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TNF-α呈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处理 休克蛋白 胃腺癌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肝大部切除前后热休克处理对热休克蛋白、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2
作者 徐存拴 夏民 +3 位作者 卢爱灵 李效阳 李永辉 赵绪永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综合了磷酸酶的原位复性电泳、体视学分析、比色分析等方法分析①切除大白鼠大部分肝后的肝再生期间,②热休克处理大白鼠(46℃、30min)恢复8h,再切除大部分肝后的肝再生期间,③切除大部分肝恢复4h,再热休克处理(46... 综合了磷酸酶的原位复性电泳、体视学分析、比色分析等方法分析①切除大白鼠大部分肝后的肝再生期间,②热休克处理大白鼠(46℃、30min)恢复8h,再切除大部分肝后的肝再生期间,③切除大部分肝恢复4h,再热休克处理(46℃、30min)后的肝再生期间热休克蛋白(HSC70/HSP68)、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动态变化的资料,从6个方面比较分析了HSC70/HSP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大部切除 休克蛋白 碱性 磷酸酶 热休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脐血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任林广 赵珍谊 +2 位作者 张健 徐广伟 段北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6期998-1000,共3页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肿瘤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微血管、组织液等与肿瘤细胞本身共同构成[1,2]。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也与肿瘤细胞自身内环境...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肿瘤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微血管、组织液等与肿瘤细胞本身共同构成[1,2]。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也与肿瘤细胞自身内环境有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活性 热休克处理 培养上清 脐血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局部浸润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应用于直投式发酵剂对酸奶品质改善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叶聪艳 单科开 +4 位作者 田启远 王晓萌 曾小群 潘道东 廉立伟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0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研究热休克处理应用于直投式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改善作用,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制备直投式发酵剂,比较3种菌的热休克处理实验组与未热休克处理对照组在冷冻干燥后的存活率及酸奶发酵性能.结果显示:热休克处理... 为研究热休克处理应用于直投式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改善作用,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制备直投式发酵剂,比较3种菌的热休克处理实验组与未热休克处理对照组在冷冻干燥后的存活率及酸奶发酵性能.结果显示:热休克处理组发酵剂存活率极显著增加,酸奶pH下降速度显著加快(P<0.01),双乙酰、乙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活菌数含量均显著提升(P<0.01),且使用经热休克处理制备发酵剂生产的酸奶在感官评价上优于未热休克处理组.结果表明,在冷冻干燥前进行热休克处理可以提高直投式发酵剂中乳酸菌的存活率、产酸产香等发酵性能,改善酸奶的风味和品质,为提升酸奶发酵剂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处理 冷冻干燥 酸奶发酵 酸奶品质 发酵性能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静 陈尧 牛膺筠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的RPE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热休克预处理组、H_2O_2损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加H_2O_2损伤组...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的RPE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热休克预处理组、H_2O_2损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加H_2O_2损伤组,将热休克预处理、热休克预处理加H_2O_2损伤组细胞置于42℃水浴中孵育20min进行热休克处理,于37℃体积分数5%CO_2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分别于0h,2h,4h,8h,12h,24h后终止培养,用于实验。H_2O_2损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加H_2O_2损伤组细胞600μmol·L^(-1)H_2O_2处理造成RPE氧化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热休克预处理前后细胞HSP27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H_2O_2损伤前后RPE的凋亡情况。结果热休克预处理后RPE HSP27表达出现不同程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预处理后4h及8h组表达明显增强,Q值分别为9.9133,11.6842,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结果显示,H_2O_2可以显著降低细胞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Q值为51.7561,P<0.01。热休克预处理后的RPE表现出时H_2O_2损伤的耐受性,与H_2O_2损伤组比较,预处理后4h加H_2O_2损伤组及8h加H_2O_2损伤组RPE凋亡率明显降低,Q值分别为24.1271,25.5848,P<0.01,且程度与细胞中HSP27表达高低呈一定的相关性(r=-0.9856,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可诱导RPE HSP27的高表达并能明显减轻RPE的H_2O_2损伤,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高表达的HSP27保护RPE抑制其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过氧化氢 休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对NIH3T3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 张保国 +1 位作者 洪承皎 陆明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83-585,共3页
热休克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基因活化、细胞周期阻滞、存活和凋亡等。很多研究报道证实,热休克预处理可以减少随后高热或其它毒性因子对细胞的损伤,这些报道均假定热休克处理本身所诱发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 热休克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基因活化、细胞周期阻滞、存活和凋亡等。很多研究报道证实,热休克预处理可以减少随后高热或其它毒性因子对细胞的损伤,这些报道均假定热休克处理本身所诱发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很少。DNA双链断裂与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细胞死亡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细胞毒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损伤类型。热休克效应诱导的DNA双链断裂情况对于选择热休克预处理条件是非常重要的。Iliakis等就用中性滤膜洗脱技术检测细胞的DSBs,认为热休克效应不会产生明显的DNA双链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3T3细胞 DNA双链断裂 热休克处理 细胞周期阻滞 休克处理 损伤类型 生物学效应 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热休克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石永忠 肖卫民 +3 位作者 蒋碧梅 唐道林 陈广文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 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及热休克预处理抑制缺血 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在体小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模型 ,经DNAladder检测细胞凋亡 ,并检测caspase 3,cas... 目的 :探讨缺血 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及热休克预处理抑制缺血 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在体小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模型 ,经DNAladder检测细胞凋亡 ,并检测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活性。部分小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进行上述实验。结果 :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出现DNA梯状条带 ,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活性显著增高 ;热休克预处理后 ,多种热休克蛋白 (HSPs)表达增加 ,DNA片断化减轻及caspase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 :缺血 再灌注损伤可激活膜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通路 ,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通过诱导多种HSPs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心肌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抑制 CASPASE-9 HSP caspase-3 DNA片断 信号通路 表达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肠上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8
作者 袁志强 李晓鲁 彭毅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目的 :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肠上皮细胞 (IEC 6 )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并探讨热休克蛋白 70(HSP70 )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 IEC 6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再给氧组及热休克预处理组 ,观察缺氧再给氧后各组细胞 HSP70及 ... 目的 :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肠上皮细胞 (IEC 6 )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并探讨热休克蛋白 70(HSP70 )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 IEC 6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再给氧组及热休克预处理组 ,观察缺氧再给氧后各组细胞 HSP70及 Bcl 2表达及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 (L DH)漏出情况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热休克预处理可诱导 HSP70产生 (P <0 .0 1) ,显著增加缺氧再给氧处理后IEC 6细胞活力 (P<0 .0 5 ) ,使 L DH漏出减少 (P<0 .0 5 ) ,凋亡相关基因 Bcl 2表达明显增加 (P<0 .0 1) ,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 HSP70表达来减轻肠上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 ;增加细胞 Bcl 2基因表达并抑制肠上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凋亡 缺氧-再给氧 肠上皮细胞 休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烧伤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红艳 吕农华 +3 位作者 谢勇 陈江 邵立健 王年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产生,然后制作烧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进行胃黏膜损伤指数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热休克预处...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产生,然后制作烧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进行胃黏膜损伤指数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热休克预处理组胃黏膜损伤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其胃黏膜热休克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对烧伤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热休克蛋白诱导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大鼠 烧伤 急性胃黏膜损伤 保护作用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建瑞 马宏钟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 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 min后行2 h、6 h、12 h、24 h3、d、5 d再灌注后处死,...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 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 min后行2 h、6 h、12 h、24 h3、d、5 d再灌注后处死,取海马脑组织行HE染色、JU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 h JUN蛋白在CA1区开始表达,6 h达到高峰,5 d时仍有表达;CA3区JUN蛋白的表达弱于CA1区(P<0.05);同时CA1区细胞损伤明显。热休克预处理组JUN蛋白表达在CA1和CA3区相应时点减弱(P<0.05),细胞损伤轻微,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过度表达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热休克预处理通过下调JUN蛋白过度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休克处理 c—jun
下载PDF
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少华 龙明智 +1 位作者 章海燕 陈磊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所致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热休克预处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向心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过氧化氢(H2O2),以模拟氧化应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将心肌细胞分为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所致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热休克预处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向心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过氧化氢(H2O2),以模拟氧化应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将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Ctrl组)、H2O2损伤组(H2O2组)、低强度热休克预处理(42℃,15min,恢复12h)+H2O2组(HSR15min+H2O2组)、中等强度热休克预处理(HSR45min)+H2O2组和高强度热休克预处理(HSR90min)+H2O2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处理后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trl组比较,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都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LDH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H2O2组比较,HSR15min+H2O2组和HSR45min+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而细胞凋亡率、LDH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HSR90min+H2O2组与H2O2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HSR45min+H2O2组比较,HSR15min+H2O2组和HSR90min+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LDH也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减轻过氧化氢所致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且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燕娜 王丹妹 +3 位作者 吉丽敏 翁阳 何佟 陈世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3703-3709,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n=10),正常体温+肠IR组(IR,n=10),41.5℃-42℃热休克+假手术组(42C,n=10),41.5℃-42... 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n=10),正常体温+肠IR组(IR,n=10),41.5℃-42℃热休克+假手术组(42C,n=10),41.5℃-42℃热休克+肠IR组(42IR,n=10).Western blot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Annexin-V/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凋亡比例.结果:42C、42IR组HSP72蛋白表达水平比CTRL、IR组显著增高(1.59±0.32、2.71±0.64 vs 0.41±0.1、0_30±0.04.P<0.01).42IR组caspase-3活性.白细胞凋亡比例比IR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6±0.31 vs 2.32±0.54;39.65%vs 16.94%;P<0.01),且4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比IR组明显减少.42IR组与42C、CTRL组之间,caspase-3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白细胞凋亡比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热休克诱导HSP72的表达和抑制外周血白细胞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休克处理 CASPASE-3 白细胞凋亡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抑制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Smac的释放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碧梅 肖卫民 +5 位作者 石永忠 刘梅冬 唐道林 张华莉 邓恭华 肖献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 (heatshockpretreatment,HS)对过氧化氢 (hydrogenperoxide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分子线粒体释放的第二种Caspase激活物 (thesecondmitochondria derivedactivatorofcaspases ,Smac)从线粒体释放的...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 (heatshockpretreatment,HS)对过氧化氢 (hydrogenperoxide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分子线粒体释放的第二种Caspase激活物 (thesecondmitochondria derivedactivatorofcaspases ,Sma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H2 O2 (0 .5mmol/L)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②采用热休克预处理 (4 2℃ ,1h ,恢复 12h)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 ;③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 ,观察细胞凋亡发生并计算凋亡核百分率 ;④采用cas pase活性定量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caspase 3,9的活化 ;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成分分离后Smac从线粒体的释放。结果 :①H2 O2 处理 2h ,Smac从心肌细胞线粒体释放入胞浆 ;处理 4hcaspase 3,9活性升高 ,12h达高峰 ;处理 2 4h心肌细胞明显出现凋亡 ,凋亡核百分率明显升高 ;②热休克预处理可诱导心肌细胞中HSP90 ,HSP70及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高 ;抑制Smac释放、caspase 3,9的活化及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线粒体信号通路在H2 O2 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热休克预处理通过抑制上述通路而减轻H2 O2 所致的细胞凋亡 ,其机制与其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阻断Smac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抑制caspase 3,9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休克处理 休克蛋白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60、70及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红艳 吕农华 +3 位作者 谢勇 郭光华 詹剑华 陈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HSP60、HSP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as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Wi...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HSP60、HSP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as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烫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后烫伤组2个大组,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变化。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HSP70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60、HSP70、iNOS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严重烫伤后iNOS表达显著增强,胃黏膜损害明显,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与烫伤组比较,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烫伤大鼠胃黏膜HSP60和HSP70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尤以HSP70为甚(P<0.01),而iNOS表达受抑(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HSP60、70诱导表达增强及iNOS表达受抑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烫伤 胃黏膜 休克蛋白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建瑞 马宏钟 薛荣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在SD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以阐明ERK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3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热休克预处理组(HSP组,n=30)...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在SD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以阐明ERK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3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热休克预处理组(HSP组,n=30),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min后2,6,12,24h,3,5d再灌注后处死,取海马组织行HE染色,ERK免疫组化染色,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IR缺血再灌注后2hERK在CA1区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5d仍有表达,CA3区弱于CA1区,同时CA1区细胞损伤明显,HSP组ERK在CA1和CA3区相应时点均弱于IR组(P<0.05),细胞损伤轻微,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过度表达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热休克预处理通过下调ERK过度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休克处理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瘤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君一 张天一 +2 位作者 王华 尤其邑 林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瘤苗免疫效果 休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燕娜 吉丽敏 +2 位作者 王丹妹 翁阳 何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MMS)变化的作用。方法①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正常体温+肠IR组(IR)、41.5... 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MMS)变化的作用。方法①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正常体温+肠IR组(IR)、41.5~42℃热休克+假手术组(42C)、41.5~42℃热休克+肠IR组(42IR)。②WesternBlot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③改良的紫外吸收法检测血浆MMS水平。④显微镜观察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⑤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运用LSD-t检验,Pearson相关比较观察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①42C、42IR组HSP72蛋白表达水平比CTRL、IR组显著增高[(1.59±0.32)、(2.01±0.64)vs(0.41±0.1)、(0.30±0.04),均P<0.01]。②IR组血浆MMS含量与42IR、42C、CTRL组比明显增高(150.83±35.79)vs(122.73±23.25)、(123.11±22.61)、(114.56±31.35)均P<0.05]。③42IR组caspase-3活性比IR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1.16±0.31)vs(2.32±0.54),P<0.01],4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比IR组明显减少。④42IR组与42C、CTRL组之间,各指标(血浆MMS水平;cas-pase-3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导致血浆MMS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可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MMS的升高,这或许是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休克处理 MMS caspase-3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莹 李欣然 +2 位作者 王清 汪庆如 付霞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42℃水浴处理BMSCs 1h。将125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每组25只。除正...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42℃水浴处理BMSCs 1h。将125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每组2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化疗性卵巢早衰模型,建模结束后第1天,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大鼠每侧卵巢各注射1×10~6个BMSCs、热休克预处理BMSCs,假手术组注射等体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移植后第1、15、30、45、60天分批处死5只大鼠,观察各组卵巢结构、卵泡数量、大鼠动情周期、血清雌二醇(E_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动情周期无改变;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实验中动情周期持续紊乱;细胞移植后16~30d,热休克BMSCs组与BMSCs组开始有大鼠恢复正常动情周期,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5d=1.0,P16-30d=0.358,P31-45d=0.325,P46-60d=0.5)。正常观察组激素水平基本平稳,始终高于其余4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E_2水平持续下降,FSH水平持续上升。细胞移植后15d,热休克BMSCs组与BMSCs组大鼠的E_2水平开始明显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P<0.05),而FSH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移植30d后,热休克BMSCs组E_2水平开始明显高于BMSCs组(P<0.05),而FSH水平则明显低于BMSCs组(P<0.05);细胞移植后第1天及第15天,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各级卵泡数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各级卵泡持续减少,而移植后第45、60天,热休克BMSCs组、BMSCs组各级卵泡数均明显多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且热休克BMSCs组各级卵泡数明显多于BMSCs组(P<0.05)。细胞移植后第1天,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第15、30、45、60天,BMSCs组和热休克BMSC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均较细胞移植后第1天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且与BMSCs组相比,热休克BMSCs组颗粒细胞凋亡更少(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BMSCs能更为有效地修复化疗损伤的卵巢结构及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化疗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勇 毛伯镛 +1 位作者 邓伊伶 肖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热休克预处理组。采用静压型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6H、12H、1D、2D、3D、1周、2周和3周处死动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HSP70MRNA和蛋...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热休克预处理组。采用静压型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6H、12H、1D、2D、3D、1周、2周和3周处死动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HSP70MRNA和蛋白在以上各时点的表达。用CBS评分来评估神经功能。结果CBS评分显示,热休克预处理组在1周、2周、3周的CBS评分分别是:35±7.29,69±9.12,76.5±6.02;而损伤组分别为:21.5±6.02,45±8.48,48±6.94;前者的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后者(P<0.05)。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发现,在6H、12H预处理组的HSP70MRNA阳性细胞率分别是6.18%±1.17%,2.58%±0.89%;而损伤组分别是1.92%±1.31%,0.32%±0.41%(P<0.05)。预处理组的HSP70蛋白阳性细胞数在12H至两周分别是13±3.27,20.74±4.17,27.72±2.26,43.86±4.82,15.56±3.61,6.76±1.86;损伤组分别是7.96±2.34,11.74±2.64,16.5±4.44,22.66±3.34,10.32±3.16,3.72±2.04(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对脊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理可能同内源性HSP70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休克蛋白70 休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高温致中国仓鼠肺细胞(V79)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明 张保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高温致V79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培养V7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39℃、40℃、41℃、42℃热休克预处理组,预处理后,恢复6 h,再以43℃与45℃进行高温损伤处理,4%多聚甲醛固定,抗γ-H2AX抗体标记,然后羊抗鼠FITC二...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高温致V79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培养V7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39℃、40℃、41℃、42℃热休克预处理组,预处理后,恢复6 h,再以43℃与45℃进行高温损伤处理,4%多聚甲醛固定,抗γ-H2AX抗体标记,然后羊抗鼠FITC二抗孵育1 h,细胞核内DNA双链断裂斑点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经统计:对照组细胞核内的DNA双链断裂数量与热休克预处理组细胞核内的DNA双链断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可以减少高温所致V79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数量,说明V79细胞可以产生对温度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处理 Γ-H2AX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DNA双链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