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的热力耦合场匣钵运动分析与优化
1
作者 彭可 张志成 +3 位作者 胡有章 张旭辉 周稼辉 李彬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4-642,共9页
为解决装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匣钵在辊道窑烧结过程中易出现异常横向运动使匣钵破损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匣钵异常运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辊道-匣钵传动系统简化模型,对匣钵进行受力分析,推... 为解决装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匣钵在辊道窑烧结过程中易出现异常横向运动使匣钵破损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匣钵异常运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辊道-匣钵传动系统简化模型,对匣钵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匣钵发生异常横向运动的原因是辊棒的弹性变形;其次,通过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热力耦合场和重力场下匣钵的位移曲线以及辊棒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与重力场相比,热力耦合场的辊棒弹性变形量更大,且热力耦合场匣钵横向位移在0~1 s内相对重力场增大,而在1~5 s内相对重力场减小,说明在温度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辊棒弹性变形是导致匣钵异常横向运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匣钵传动机构,包括辊棒支撑机构、匣钵夹紧装置及匣钵挡齐装置,并通过对比生产验证了改进机构的可行性。本研究对在辊道窑烧结过程中匣钵异常横向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了一种改进机构,有助于推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设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辊道窑 匣钵 热力耦合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小角中子散射原位热力耦合加载装置
2
作者 陈忠 李天富 +9 位作者 王子军 闫士博 刘荣灯 李眉娟 胡文耀 邹之全 杨宇辰 刘蕴韬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设计并研制了一台高温和拉力同时加载的原位实验装置,并实现了高温高压下原位测量材料的纳米尺度形貌变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装置最大载荷可达20 kN,最高温度800℃,控温精度优于±1℃。利用该装置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样品进行了原位小角中子散射测试,发现温度拉力条件下样品内部纳米结构的明显变化,表明基于该装置可开展热力耦合加载下的原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该装置及其相应实验方法,可用于核电不锈钢等多种高温结构材料的原位加载实验研究,提供微观结构演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小角中子散射 原位热力耦合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下载PDF
HTPB推进剂热力耦合加速老化细观损伤机理分析
3
作者 曾毅 黄薇 +3 位作者 陈家兴 许进升 陈雄 武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为了深入探究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机理,采用了试验表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对在不同环境温度(50,70℃和90℃)及不同加载次数下的HTPB推进剂进行了细观层面分析。在50℃下,分别进行了约3... 为了深入探究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机理,采用了试验表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对在不同环境温度(50,70℃和90℃)及不同加载次数下的HTPB推进剂进行了细观层面分析。在50℃下,分别进行了约3000次和10800次加载;在70℃下,分别进行了约1800,3600次和7030次加载;而在90℃下,则进行了约1800次加载。研究发现:在热力耦合加速老化作用下,HTPB推进剂的细观损伤比单一因素老化更为显著。其细观损伤机理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由于基体热降解,基体自身的承载性能及其与颗粒间的粘接强度均有所下降,进而导致颗粒“脱湿”;二是颗粒的“脱湿”现象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基体的热降解。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细观损伤更加严重。研究还发现,随着老化温度的增加,细观损伤的程度会加剧,但温度过高将改变老化过程的细观损伤机理。此外,研究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终止加载次数对于判断HTPB推进剂是否发生显著细观损伤至关重要。本研究中,当50℃和70℃下的加载次数比(N/N_(End))分别超过0.281和0.330时,HTPB推进剂会产生显著的细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推进剂 热力耦合加速老化 细观形貌 细观损伤机理
下载PDF
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热力耦合仿真计算
4
作者 刘曙光 师伟 +4 位作者 王国强 魏国良 温荣耀 王建平 宁江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揭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低温-高温-低温循环往复工况下温度场和各种荷载对车体主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热力耦合方法,对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 为揭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低温-高温-低温循环往复工况下温度场和各种荷载对车体主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热力耦合方法,对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均热段、一冷段和二冷段工作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焙烧段台车车体在静力作用和热力耦合作用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分析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焙烧段台车车体的最高温度为650℃,上、下表面最大温差为140℃,上表面为压应力,下表面为拉应力,最大应力位置在主梁中间,为21.6 MPa,最大垂向变形为5.37 mm。本文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关系,可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焙烧机 台车 有限元法 热力耦合 应力应变
原文传递
火箭捆绑机构热力耦合模型修正与虚拟验证方法
5
作者 贺揆 张薇 +1 位作者 李长龙 裴长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2,共9页
在缺少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为得到精确的火箭捆绑机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模型修正与虚拟验证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充分利用前期型号已有的试验数据,对尚无试验数据的在研新型号火箭捆绑机构基于通用化摩擦热... 在缺少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为得到精确的火箭捆绑机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模型修正与虚拟验证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充分利用前期型号已有的试验数据,对尚无试验数据的在研新型号火箭捆绑机构基于通用化摩擦热理论公式进行虚拟映射、验证及修正。首先,建立前期型号的捆绑机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已有试验数据,使用贝叶斯修正算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建立通用化摩擦热理论模型并标定其中的待定系数,使理论模型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一致;最后,建立在研型号的有限元模型,以标定后的理论计算值为依据,验证并修正在研型号的有限元模型。将该方法用于缺少试验数据的某新型火箭捆绑机构的数字化建模及验证问题,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机构 热力耦合 不确定性 模型修正
下载PDF
能源桩热力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综述
6
作者 马康 《陕西建筑》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能源桩是一种集成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创新解决方案,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可持续性提供新思路。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综合了能源桩传热特性、热力耦合关键技术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能源桩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能源桩是一种集成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创新解决方案,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可持续性提供新思路。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综合了能源桩传热特性、热力耦合关键技术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能源桩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源桩及其相关技术具有巨大研究价值,可以在能源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传热特性 热力耦合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某汽车盘式制动器设计与热力耦合分析
7
作者 李辉 徐颖 《建模与仿真》 2024年第2期1604-1614,共11页
本文通过将整车性能参数与盘式制动器设计有机结合,针对某汽车盘式制动器进行设计。首先通过选定同步附着系数以及计算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各个车轮的制动力和制动力矩,确定了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部件关键设计参数和材料,并经计算验证了制动... 本文通过将整车性能参数与盘式制动器设计有机结合,针对某汽车盘式制动器进行设计。首先通过选定同步附着系数以及计算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各个车轮的制动力和制动力矩,确定了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部件关键设计参数和材料,并经计算验证了制动器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其次利用CAD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和组装。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该制动器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制动时制动盘和摩擦片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利用完全耦合方法,对盘式制动器的紧急制动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该工况下制动盘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并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盘式制动器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CAD 热力耦合分析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水力-热力耦合模型的供热管网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鸿 张欢 +3 位作者 王雅然 米雷洋 史凯雨 由世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由水泵能耗和供、回水管网的热损组成,降低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对实现低碳供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网络图论、流体输配原理和管道的一维传热,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水力-热力...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由水泵能耗和供、回水管网的热损组成,降低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对实现低碳供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网络图论、流体输配原理和管道的一维传热,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并针对天津市实际供热管网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利用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的精确性.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输配能耗的计算模型,并对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行经济性分析.基于所建立的能耗分析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以供热管网的总输配损耗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热源的供水温度、热源泵的转速比、热力站入口处的阀门开度为决策变量,以满足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为约束条件,通过进行算法参数匹配,给出基于PSO算法的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优化调度的计算步骤,并结合天津市实际管网对优化调度方法的调控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管网存在输配延迟属性,热力站的总负荷变化与室外温度变化不存在静态的正相关性,此外,也发现水泵运行费用为整个管网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运行费用的58%以上.本研究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优化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管网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行调节 能耗分析 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
下载PDF
热力耦合下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层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盛 孙煜 许路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基于传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学科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带缝状态下的CRC+AC复合路面结构热力耦合模型,并通过实体工程实测弯沉及温度证实热力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热力耦合模型研究沥青层厚度、轴载、行车速度、连... 基于传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学科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带缝状态下的CRC+AC复合路面结构热力耦合模型,并通过实体工程实测弯沉及温度证实热力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热力耦合模型研究沥青层厚度、轴载、行车速度、连续配筋混凝土层微裂缝宽度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沥青面层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沥青面层力学响应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沥青层表面和底部的应力演化特性及开裂诱因。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沥青层表面的横向应力和纵向应力影响较小,沥青层厚度和CRC层微裂纹对沥青层表面剪应力影响较小;当车辆轴载由100 kN增加到160 kN时,沥青层表面剪应力增加约24.10%,当行车速度由60 km/h增加到120 km/h时,沥青层表面沥青层表面剪应力减小12.00%;当沥青层厚度由6 cm增加到14 cm时,沥青层底横向拉应力降低88.90%,纵向拉应力降低88.70%,剪应力降低56.70%;当车辆轴载由100 kN增加到160 kN时,沥青层底横向拉应力减小56.6%,纵向拉应力减小62.10%,剪应力增加85.50%;当行车速度由60 km/h增加到120 km/h时,沥青层底横向拉应力增加13.80%,纵向拉应力增加18.50%,剪应力减小11.50%;当裂缝宽度由0.5 mm增加到1.3 mm时,沥青层底横向拉应力增加40.20%,纵向拉应力增加60.10%,剪应力增加2.56%;沥青层底面拉剪应力影响因素显著性从大至小依次为沥青层厚度、车辆轴载、CRC微裂缝(纹)宽度、行车速度,沥青层表面拉剪应力主要影响因素为沥青面层厚度、车辆轴载,在工程实践中,要合理设计沥青面层厚度,充分考虑车辆轴载,以控制沥青层早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热力耦合 力学响应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修井磨鞋产热规律与控温方法
10
作者 车家琪 王旱祥 +4 位作者 张砚雯 陈敬凯 王雨婷 张雨 杜明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针对修井液冷却不充分恶劣工况下修井磨鞋钻进慢、磨损快的技术瓶颈问题,基于热源法原理和傅里叶定律建立修井磨鞋磨粒力学与温度解析模型,明确磨粒受力、温度与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采用温度-位移耦合侵彻接触算法建立磨粒热力耦合仿真... 针对修井液冷却不充分恶劣工况下修井磨鞋钻进慢、磨损快的技术瓶颈问题,基于热源法原理和傅里叶定律建立修井磨鞋磨粒力学与温度解析模型,明确磨粒受力、温度与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采用温度-位移耦合侵彻接触算法建立磨粒热力耦合仿真模型,结合全尺寸修井磨鞋无冷却钻进试验探究室温环境下的修井磨鞋产热规律,进而提出改善修井磨鞋散热特性的控温方法,同时开发新型修井磨鞋并验证实际散热效果。结果表明:修井磨鞋磨粒的高温区域分布在磨粒切削刃和前刀面,高温中心由磨粒刀尖向前刀面逐渐演化,最高温度达到612.3℃;从磨粒切削刃、磨粒后角、水眼布置和散热方式等方面提出修井磨鞋控温方法,有散热孔磨粒稳定阶段的降温幅度在13.9%~21.3%;相对于常规修井磨鞋,新型修井磨鞋的高温区域由磨粒工作表面转移到试验工件表面,室温环境下的降温幅度超过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磨鞋 产热规律 散热特性 热力耦合 控温方法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混凝土热力耦合损伤特性研究
11
作者 宿辉 栾亚伟 +1 位作者 胡宝文 马秋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为研究在100℃内热力耦合因素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温度控制装置对混凝土试件施加并稳定目标温度,利用无损监测声发射技术(AE)监测不同温度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全程。探究了5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 为研究在100℃内热力耦合因素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温度控制装置对混凝土试件施加并稳定目标温度,利用无损监测声发射技术(AE)监测不同温度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全程。探究了5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及幅值变化情况,并根据振铃计数与应力的变化关系建立了热力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累计振铃计数在100℃较20℃下提高了5.25倍,幅值在加载后期较前期提高20~40 dB,累计振铃计数和幅值分别从损伤事件数量和损伤剧烈程度表现出温度越高,损伤事件数量越多,损伤程度越剧烈。所建损伤本构模型证明了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为理解热力耦合对混凝土材料损伤影响规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混凝土 单轴压缩 声发射 温度 损伤特性
原文传递
可控预紧高速电主轴热力耦合建模研究
12
作者 李颂华 裴家兴 +1 位作者 王永华 王伟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3,共5页
为研究可控预紧高速电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力学与热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软件平台联合的热力耦合建模方法。在进行轴承拟静力学建模时考虑离心膨胀、热变形以及载荷的多因素影响。根据电主轴热源与换热条件进行温度场APDL有限元建模,并基... 为研究可控预紧高速电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力学与热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软件平台联合的热力耦合建模方法。在进行轴承拟静力学建模时考虑离心膨胀、热变形以及载荷的多因素影响。根据电主轴热源与换热条件进行温度场APDL有限元建模,并基于C#.NET与MATLAB混合编程以及Ansy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可控预紧高速电主轴热力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性可以满足要求;在可控预紧下,轴承工作预紧力随径向载荷与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径向刚度及主轴热伸长量均随初始预紧力的增加而提高,对轴承施加合理的预紧力有助于提高主轴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预紧 电主轴 热力耦合 拟静力学 APDL
下载PDF
隧道衬砌混凝土的热力耦合室内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薇 姚雪丹 高贵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3-1000,共8页
为研究受火时间和粗骨料含量与隧道衬砌混凝土宏观损伤的关系,根据隧道衬砌实际受火特点,自主改良设计一套衬砌混凝土热力耦合试验装置,研究粗骨料含量为20%、30%和40%的混凝土试块在载荷比恒为28%且不同受火时间下的损伤规律.研究结果... 为研究受火时间和粗骨料含量与隧道衬砌混凝土宏观损伤的关系,根据隧道衬砌实际受火特点,自主改良设计一套衬砌混凝土热力耦合试验装置,研究粗骨料含量为20%、30%和40%的混凝土试块在载荷比恒为28%且不同受火时间下的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火灾发生时,衬砌混凝土受较小荷载作用下,表面无劣化现象,质量无明显变化,残余抗压强度增加;热力耦合作用下,随着火灾时间增加,受火0.5 h后,试块表面有少许微裂纹形成,1.0 h后表面出现较宽的裂缝,细小裂缝分布较多且部分裂缝相互交叉,受火达到2.0 h,试块底面损伤严重,可以看出火灾的发展时间和程度对衬砌结构的损伤至关重要;随着混凝土粗骨料含量的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传导速度减慢,相同位置处的温度值变小,其表观损伤显著增加,20%粗骨料含量下质量损失率可达8.14%,而40%粗骨料含量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仅为4.10%,强度相同时,高含量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混凝土 热力耦合 粗骨料含量 受火时间 宏观损伤
下载PDF
负泊松比材料填充矿用救生舱热力耦合冲击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昆 沙云杰 +1 位作者 王涵 陈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3-181,共9页
矿用救生舱是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保护煤矿工人的重要应急避险装备。需要救生舱舱体能抵抗冲击波、石块的冲击,且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通常设计矿用救生舱时,都是增加构件厚度或对救生舱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性能已经开发优化到了瓶... 矿用救生舱是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保护煤矿工人的重要应急避险装备。需要救生舱舱体能抵抗冲击波、石块的冲击,且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通常设计矿用救生舱时,都是增加构件厚度或对救生舱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性能已经开发优化到了瓶颈。而该文章采用负泊松比材料填充进矿用救生舱夹层内,利用其轻质化、隔热、隔振和抗冲击性能优良的特点,提升整体救生舱的抗冲击能力和隔热能力。通过爆炸瞬态热分析、热力耦合冲击性能分析、碰撞冲击响应分析等来验证负泊松比填充矿用救生舱其优越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救生舱 负泊松比 有限元仿真 热力耦合
下载PDF
卧式多层热压机机架热力耦合分析及结构改进设计
15
作者 花军 史士曼 +3 位作者 李晓旭 李浩 李涛 郑旋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2,共10页
卧式多层热压机较立式多层热压机在生产能力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更适用于胶合板产业的发展。为研究热力耦合效应对卧式多层热压机机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80层4′×8′卧式多层热压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胶合板热压工艺及卧式多层热压机... 卧式多层热压机较立式多层热压机在生产能力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更适用于胶合板产业的发展。为研究热力耦合效应对卧式多层热压机机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80层4′×8′卧式多层热压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胶合板热压工艺及卧式多层热压机的结构特点,确定闭合保压阶段机架的受载情况;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力载荷和热力耦合效应作用下的机架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力耦合效应作用下,机架的应力值和变形量显著增加,实际工况下机架不能满足卧式多层热压机闭合保压阶段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基于分析结果,对机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经验证,改进后机架结构满足设计要求,为卧式多层热压机机架结构改进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手段,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多层热压机 机架 有限元分析 热力耦合分析 改进设计
下载PDF
高温合金磨削热力耦合及其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颖 徐佳玉 +3 位作者 肖贵坚 周坤 李少川 黄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34,共19页
高温合金具有耐热性、耐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精密制造与修复。磨削能够提高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是加工高温合金材料的重要方法。在磨削过程中,高温合金因材料的高强韧性,使得磨具磨损严重,并且磨削时冷... 高温合金具有耐热性、耐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精密制造与修复。磨削能够提高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是加工高温合金材料的重要方法。在磨削过程中,高温合金因材料的高强韧性,使得磨具磨损严重,并且磨削时冷却液难以进入磨削弧区,导致高温合金的磨削力和磨削温度较高。在多刃磨削加工下,复杂的热-力耦合过程对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有着重要影响,表面完整性直接影响服役性能。从产生机理、表征方法及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磨削热和磨削力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高温合金磨削热及磨削力产生的机理及原因,进而从刚性磨削和柔性磨削的角度综述了磨削温度和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及方法,从冷却润滑、工艺参数优化及砂轮结构改进等方面调研了磨削温度和磨削力的控制策略。从间接耦合法的角度介绍了磨削热-力耦合建模过程。最后,在概述磨削热力耦合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磨削热力耦合作用下高温合金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残余应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高温合金磨削热力耦合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磨削 热力耦合 表面完整性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的硬态车削过程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17
作者 迟玉伦 范志辉 +1 位作者 王国强 武子轩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67-72,共6页
为了探究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切削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利用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模拟GCr15钢硬态车削加工过程,对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别进行... 为了探究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切削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利用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模拟GCr15钢硬态车削加工过程,对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别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硬态切削加工过程中主切削力最大;工件表面的等效应力和应变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工件表面温度是一个快速升温和快速冷却的过程,并且工件表面温度最高,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硬态切削 切削力 切削温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热管冷却反应堆固态堆芯热力耦合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明楷 金浩 +4 位作者 刘桐蔚 李文杰 黄永忠 恽迪 周进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8-437,共10页
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固态堆芯具有模块化、无流动回路等诸多优势,受到诸多学者关注。固态堆芯在工作寿期内涉及复杂的热力耦合行为。本文基于ABAQUS对固态堆芯工作性能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结合子程序的二次开发,综合考虑了间隙传热模型及... 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固态堆芯具有模块化、无流动回路等诸多优势,受到诸多学者关注。固态堆芯在工作寿期内涉及复杂的热力耦合行为。本文基于ABAQUS对固态堆芯工作性能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结合子程序的二次开发,综合考虑了间隙传热模型及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蠕变、肿胀等行为。探究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有限元仿真对固态堆芯尺寸进行参数优化,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使用NSGA-Ⅱ算法获得了pareto前沿解集。相较于初始设计参数,优化后的堆芯最高温度下降8.44%,最大应力下降34.43%,改善了固态堆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冷却反应堆固态堆芯 间隙热传导 热力耦合 深度神经网络 尺寸优化
下载PDF
进给系统角接触球轴承的热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朕均 赵春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1-829,共9页
对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性能进行预测分析是保证机床工作精度的关键。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结合热网络方法,建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成对安装轴承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热力耦合模型,考虑了温升热效应下的球轴承内部润滑状态以及热膨胀,提出了轴承... 对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性能进行预测分析是保证机床工作精度的关键。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结合热网络方法,建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成对安装轴承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热力耦合模型,考虑了温升热效应下的球轴承内部润滑状态以及热膨胀,提出了轴承的动态热力耦合分析数值计算方法。探明了轴承内部接触参数和摩擦生热的时变规律。研究表明:转速、外部载荷等工况影响轴承的摩擦接触特性,轴承性能显著受热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的轴承动态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轴承非线性热行为下的接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 角接触球轴承 热力耦合分析 热网络法 时变动态特性
下载PDF
火灾下盾构隧道纵缝完全热力耦合模型及特性分析
20
作者 沈奕 汪文忠 +1 位作者 闫治国 朱合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5,共9页
为研究火灾下盾构隧道纵缝的受力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建立火灾高温热流侵入情况下纵缝的完全热力耦合模型。利用火灾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此模型从温度、变形和内力角度对火灾下不同变形状态和初始荷载等级下接缝的力... 为研究火灾下盾构隧道纵缝的受力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建立火灾高温热流侵入情况下纵缝的完全热力耦合模型。利用火灾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此模型从温度、变形和内力角度对火灾下不同变形状态和初始荷载等级下接缝的力学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接缝初始内侧张开时,接缝结构变形发展较快,随着热流也不断侵入接缝,使得接缝附近混凝土及螺栓温度显著升高。初始负荷度越大,接缝结构变形发展越充分,接缝跨中位移和内侧张开增量变化量越大。由于在升温阶段接缝内侧张开持续发展,升温阶段的热流侵入深部也随初始变形的增加而提前,接缝的耐火时间呈现非线性加速下降。在盾构隧道的防火设计中应加强对纵缝的保护,防止纵缝在火灾下受到高温的持续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盾构隧道 纵缝 热力耦合模型 特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