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8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自热效应的计算公式
1
作者 任建平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标准铂电阻的量值溯源中,自热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通常使用测温电桥先测量工作电流为1 mA下的温度计的电阻值,再调节电流为 mA并测量温度计的电阻值,计算前后两次电阻值的差,利用偏差函数计算的微分电阻比来换算成温度值。但是... 标准铂电阻的量值溯源中,自热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通常使用测温电桥先测量工作电流为1 mA下的温度计的电阻值,再调节电流为 mA并测量温度计的电阻值,计算前后两次电阻值的差,利用偏差函数计算的微分电阻比来换算成温度值。但是由于电阻的焦耳热效应,电流改变后,其电阻发生了变化(增加),调节电流后的热效应功率并不是电流改变前的两倍,因此该计算方式具有一定的误差。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公式推导,提出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90国际温标 热效应 焦耳热效应
下载PDF
高能激光系统中不同材料合束镜的热效应分析
2
作者 崔莉军 陈星明 +3 位作者 杨美霞 代俊 刘文兵 黄守彬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为了研究高能激光系统内光路中合束镜受强激光辐射会产生温升和热变形等问题,建立了热仿真的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辐照下以硅、碳化硅、石英玻璃和微晶玻璃为基底材料的合束镜的温升和热变形,以及极端环境下... 为了研究高能激光系统内光路中合束镜受强激光辐射会产生温升和热变形等问题,建立了热仿真的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辐照下以硅、碳化硅、石英玻璃和微晶玻璃为基底材料的合束镜的温升和热变形,以及极端环境下以石英玻璃、微晶玻璃为基底材料的合束镜的温升和热变形。结果表明,在22℃时,30 kW的单光束激光照射10 s后,4种基底材料中,碳化硅的温度为23.718℃是最低的,微晶玻璃的热形变为0.00115是最小的;30 kW总功率的6个光束激光照射时,微晶玻璃的热形变为0.000399μm,且石英玻璃的热形变比微晶玻璃高出18.8倍;在极端环境下,热形变最小的基底材料也是微晶玻璃;4种基底材料中,微晶玻璃最适合作为高能激光系统中合束镜的基底材料。此研究结果对高能激光系统设计有着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高能激光系统 热效应 合束镜
下载PDF
热效应在电流驱动反铁磁/铁磁交换偏置场翻转中的显著作用
3
作者 何宇 陈伟斌 +9 位作者 洪宾 黄文涛 张昆 陈磊 冯学强 李博 刘菓 孙笑寒 赵萌 张悦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电流驱动的面内交换偏置场翻转具有无需外磁场辅助、抗磁场干扰以及强磁各向异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纳米级厚度薄膜系统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阻塞温度较低,同时电流脉冲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理论上电流热效应对于交换偏置场... 电流驱动的面内交换偏置场翻转具有无需外磁场辅助、抗磁场干扰以及强磁各向异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纳米级厚度薄膜系统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阻塞温度较低,同时电流脉冲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理论上电流热效应对于交换偏置场翻转有着显著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缺乏相关研究和验证.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反铁磁IrMn厚度不同的Pt/IrMn/Py异质结,系统性地研究了热效应在电流翻转交换偏置场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毫秒级电流脉冲下,焦耳热能够使得器件升温至阻塞温度以上,解除反铁磁/铁磁界面的交换耦合,同时电流产生的奥斯特场和自旋轨道矩能够翻转铁磁磁矩,在降温过程中完成交换偏置场的翻转.并且,在翻转过程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各向异性磁阻曲线呈现与温度相关的两步磁化翻转现象,分析表明该现象起源于交换偏置耦合与铁磁直接交换作用之间的竞争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厘清了热效应在电流驱动交换偏置场翻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基于电控交换偏置场的自旋电子器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偏置场 反铁磁/铁磁 热效应 自旋轨道矩
下载PDF
煤矿井下爆炸性环境下电磁波热效应的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郭波超 田子建 +2 位作者 侯明硕 石洋名 杨维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限制了大功率射频设备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而现有针对爆炸性环境电磁安全性的相关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针对上述...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限制了大功率射频设备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而现有针对爆炸性环境电磁安全性的相关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针对上述问题,推导了电磁波热效应方程,分析得出影响电磁波耦合瓦斯和煤尘混合气体产生热能的可控参数为电磁波耦合时间、电场强度和电磁波频率。以GB/T 3836.1—2021中可能堆积煤尘的电气设备表面温度最高不能超过150℃的规定为依据,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不同发射功率的电磁波耦合瓦斯和煤尘混合气体的热效应安全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满足温度不超过150℃的电磁波热效应安全阈发射功率为16.48 W;随着电磁波发射功率的增加,电磁波热效应安全时长(电磁波耦合瓦斯和煤尘混合气体产生的热能不会使环境温度超过150℃对应的时间段)逐渐减少,但只要在安全时长内,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不受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电磁波热效应 瓦斯 阈功率 安全时长
下载PDF
新型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与性能测试
5
作者 高磊 李兆杰 +1 位作者 刘翠兰 金培育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基于Halbach旋转原理,设计三种尺寸的中空圆柱形NdFeB永磁磁体。利用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表明,NdFeB永磁磁体中间空隙处可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0 T、1.5 T和2.0 T,方向和主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NdFeB永磁磁体中轴线上磁场分... 基于Halbach旋转原理,设计三种尺寸的中空圆柱形NdFeB永磁磁体。利用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表明,NdFeB永磁磁体中间空隙处可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0 T、1.5 T和2.0 T,方向和主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NdFeB永磁磁体中轴线上磁场分布的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相吻合,误差在5%以内。基于绝热温变的直接测量法,研制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对典型磁热材Gd的测试结果表明,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可准确测量磁热材料的绝热温变,精度在0.2℃以内。该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对样品的形状要求较低,测量时间短,测试过程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直接测量仪 NdFeB永磁磁体 绝热温变
下载PDF
街区尺度微气候影响下的垂直绿化热效应研究
6
作者 姜之点 石邢 杨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58-67,共10页
基于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背景气象条件,借助ENVI-met和EnergyPlus终端耦合模拟,评估了夏、冬季垂直绿化的降温、增湿和节能效应。结果显示:在热岛效应和相对湿度差异分别为1.4℃和5.3%的微气候影响下,垂直绿化的降温和... 基于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背景气象条件,借助ENVI-met和EnergyPlus终端耦合模拟,评估了夏、冬季垂直绿化的降温、增湿和节能效应。结果显示:在热岛效应和相对湿度差异分别为1.4℃和5.3%的微气候影响下,垂直绿化的降温和增湿最大差异分别为0.16℃、1.1%;夏季垂直绿化单日节能量约132~278 W·h/m^(2)(5.7%~11.7%),全年节能量被冬季所增加的能耗部分抵消,节能率仅为3.2%~6.3%,其中92%来自植被遮荫,8%来自降温,而增湿对于节能效应则主要为负面影响(-11%)。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微气候作用下垂直绿化响应机制及节能潜力的理解,为垂直绿化设计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局地气候区(LCZ) 耦合模拟 热效应 建筑节能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与周边典型地区岩石热物性及其地热效应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廖珂琰 邱楠生 于泰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1146,共27页
珠江三角洲位于华夏板块南部,虽然已发现多个水热型地热田,但地热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岩石热物性研究是地热研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工作之一.本研究采集并测量了珠江三角洲与周边典型地区100块地表岩石的密度、热导率、热扩散率,以及50块... 珠江三角洲位于华夏板块南部,虽然已发现多个水热型地热田,但地热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岩石热物性研究是地热研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工作之一.本研究采集并测量了珠江三角洲与周边典型地区100块地表岩石的密度、热导率、热扩散率,以及50块岩浆岩的U、Th、K_(2)O含量,并分别计算了体积热容和放射性生热率.实测结果表明,碎屑岩中细砂岩的热导率最高(3.94±0.92 W·(m·K)^(-1)),页岩的热导率最低(2.68±0.55 W·(m·K)^(-1)).岩石热导率和热扩散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合地层厚度建立了地层热物性柱,其中古近系的热导率最低,地层热物性与沉积环境有关.岩浆岩中玄武岩的热导率最低(2.17±0.13 W·(m·K)^(-1)),花岗岩平均热导率为3.87±0.59 W·(m·K)^(-1).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在0.36~14.23μW·m^(-3)之间,平均值为5.23±3.03μW·m^(-3),属于高产热花岗岩.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相对于K_(2)O,U、Th与生热率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并对产热的贡献更高.相对于花岗岩,玄武岩的生热率较低,K_(2)O对产热的贡献较高.新的资料为区域热流的确定和地热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三水盆地沉积层能对深部热量起到聚集和保存的作用,并在基底附近形成高温区(>150℃);上地壳中花岗岩体产生的热流超过45 mW·m^(-2),占地表热流的一半以上.盆地和花岗岩体均具有形成高温地热资源的地质条件.此外,酸性岩浆岩放射性生热率随时间逐渐降低的特征与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热物性 放射性生热 热效应 花岗岩
下载PDF
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杀菌效果及机制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胡敏敏 白雪嫄 +1 位作者 栾东磊 薛倩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04-210,共7页
目的研究在相同辐照时间和样品终温下,不同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灭活生孢梭菌的效果及机制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步升温法将微波场的热与非热效应区分开来,以获得非热效应对微生物的影响。基于微波加热腔内电场强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 目的研究在相同辐照时间和样品终温下,不同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灭活生孢梭菌的效果及机制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步升温法将微波场的热与非热效应区分开来,以获得非热效应对微生物的影响。基于微波加热腔内电场强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将初温不同的两组样品置于加热腔内不同位置(1号和2号位)以分析不同的电场强度对微波场非热效应的影响。经相同处理时间后样品终温基本一致(排除温度对非热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电场强度对非热效应的杀菌效果及机制的影响。通过平板计数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对非热效应带来的杀菌效果、胞内大分子的泄漏量以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结果初温为10℃和30℃的样品分别在电场强度较大的1号位和电场强度较小的2号位经微波辐照1.5 min后,两样品终温无显著差异(P>0.05)。微波场非热效应导致的1号位微生物降低的数量级、胞内大分子的泄漏量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均显著高于2号位(P<0.05)。结论相同的辐照时间下,随电场强度的增大微波非热效应对细胞膜通透性的破坏作用也随之增强,造成更多的胞内物质泄露,最终导致更多的微生物灭活。因此,电场强度的增加可以带来更多的非热效应及其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强度 微波场非热效应 生孢梭菌 杀菌机制
原文传递
结构化视域下新旧三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比较研究——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为例
9
作者 胡润泽 邓峰 林颖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基于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视角,采用流程图分析法对新人教版、新鲁科版、旧人教版三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热化学主题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教材在内容结构化水平上有显著提升。结合教材文本实例进一步对热化学主题下知识关联、认识思路、... 基于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视角,采用流程图分析法对新人教版、新鲁科版、旧人教版三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热化学主题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教材在内容结构化水平上有显著提升。结合教材文本实例进一步对热化学主题下知识关联、认识思路、核心观念结构化加以分析,并整合各版本教材优势特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对比 教学内容结构化 化学反应热效应 流程图法
下载PDF
基于摩擦热效应的刷式密封摩擦副匹配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艺潇 孙丹 +3 位作者 兰可心 赵欢 冯毓钟 张杰一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645,690,共11页
刷丝与转子涂层相互作用产生的摩擦热效应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分析了刷式密封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热效应理论,设计搭建了刷式密封摩擦副摩擦热效应实验装置,设计加工了6种不同结构参数与刷丝材料的刷式密封实验件和4种... 刷丝与转子涂层相互作用产生的摩擦热效应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分析了刷式密封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热效应理论,设计搭建了刷式密封摩擦副摩擦热效应实验装置,设计加工了6种不同结构参数与刷丝材料的刷式密封实验件和4种不同涂层材料的摩擦转盘,实验研究了工况参数、结构参数以及不同摩擦副材料对刷式密封摩擦热效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刷式密封最高温度以及磨损前后摩擦副的磨损形貌及磨损量,获取了刷丝与转子涂层材料的匹配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刷式密封最高温度会随着摩擦时长的增加先迅速升高后趋于稳定,随着干涉量的增大而升高,干涉量由0.3 mm增大至0.4 mm,刷丝平均最高温升达39.96℃;最高温度随着刷丝束厚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后挡板保护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刷丝材料为钴基高温合金GH605时,最佳转子涂层材料为WC,当刷丝材料为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时,最佳转子涂层材料为ZrO_(2),此两种匹配材料能够在相同工况下产生较低的摩擦热量,且耐磨性能高于其他匹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摩擦热效应 摩擦副 匹配性 干涉量
下载PDF
二元掺杂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
11
作者 李锦燕 莫小泽 +2 位作者 霍冠忠 苏超 陈水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6,115,共6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元掺杂的钙钛矿锰氧化物(La_(2/3)(Ca_(1-x)Ba_(x))_(1/3)MnO_(3),LCBMO)块体材料,以其作为靶材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b(Mg_(0.33)Nb_(0.66))O_(3)-PbTiO_(3)(简称PMN-PT)衬底上制备LCBMO薄膜,研究Ca^(2+)、Ba^(2+)掺...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元掺杂的钙钛矿锰氧化物(La_(2/3)(Ca_(1-x)Ba_(x))_(1/3)MnO_(3),LCBMO)块体材料,以其作为靶材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b(Mg_(0.33)Nb_(0.66))O_(3)-PbTiO_(3)(简称PMN-PT)衬底上制备LCBMO薄膜,研究Ca^(2+)、Ba^(2+)掺杂摩尔分数x对薄膜的结构、磁性及磁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相薄膜样品具有优异的磁特性,3个不同掺杂摩尔分数(x=0.5、0.6、0.8)的薄膜样品分别在居里温度260、272、280 K处获得最大的磁熵变值1.06、5.78、2.93 mJ·cm^(-3)·K^(-1)。室温附近较大的磁熵变结果对于开发室温磁致冷器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锰氧化物 热效应 磁特性
下载PDF
释放冰雪“冷资源”的“热效应”
12
作者 安然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冰雪经济 生态环境 资源优势 金山银山 资源和优势 东北全面振兴 热效应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作者 孔凡丹 周利军 +4 位作者 郑丽颖 张作合 杨则已 郑美玉 吴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为了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秸秆深耕覆盖(SG),秸秆浅耕覆盖(QG),秸秆留茬覆盖(LC)和无秸秆覆盖(CK)4种处理。通过测定大豆生育期内耕作层土壤温度及含水率,以及大豆产量构成要素... 为了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秸秆深耕覆盖(SG),秸秆浅耕覆盖(QG),秸秆留茬覆盖(LC)和无秸秆覆盖(CK)4种处理。通过测定大豆生育期内耕作层土壤温度及含水率,以及大豆产量构成要素,对比分析不同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揭示黑土区土壤水热特性及提高土地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热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建筑空调系统中风管设计的热效应分析
14
作者 杜曼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建筑空调系统冲程管设计的热效应,揭示其在提高室内舒适性和节能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详细研究了空气管道系统结构和设计参数对空气温度分布的影响,我们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风管设计参数下的热效应,并对结果...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建筑空调系统冲程管设计的热效应,揭示其在提高室内舒适性和节能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详细研究了空气管道系统结构和设计参数对空气温度分布的影响,我们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风管设计参数下的热效应,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风管形状的影响不容忽视,热绝缘材料的尺寸及选择对热效应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室内气温均匀分布的因素,然而,同样关注系统能效表现。我们提出一些优化建议,旨在优化管道设计,提升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耗。本研究为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是实现可持续建筑目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调系统 风管设计 热效应 室内舒适性 节能
下载PDF
铂电阻温度计自热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5
作者 胡静静 沈媛媛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流体测量和控制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流体的密度和黏度。铂电阻温度计因精确度和稳定性较高而被广泛应用,但其自热效应可能导致测量误差。该自热效应会引起额外的热量,使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流体的密度、黏度、流... 在流体测量和控制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流体的密度和黏度。铂电阻温度计因精确度和稳定性较高而被广泛应用,但其自热效应可能导致测量误差。该自热效应会引起额外的热量,使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流体的密度、黏度、流动状态等属性。本文探讨了自热效应的机理,特别是电流通过铂电阻时产生的焦耳热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流体的特性,对如何选择合适的铂电阻温度计,以及如何实施相应的自热效应校正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了解流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型号,并采用先进的补偿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热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阻温度计 热效应 焦耳热
下载PDF
室温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培育 黄焦宏 +4 位作者 刘翠兰 郭锋 刘金荣 邱巨峰 闫宏伟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简单介绍了室温磁热效应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并且测量了Gd样品的磁热效应T-ΔTad曲线,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测量费用低廉等优点,它可以作为室温磁制冷材料研究的重要测量手段,同时也可以解决目前磁制冷材料普遍只研究等温磁熵... 简单介绍了室温磁热效应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并且测量了Gd样品的磁热效应T-ΔTad曲线,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测量费用低廉等优点,它可以作为室温磁制冷材料研究的重要测量手段,同时也可以解决目前磁制冷材料普遍只研究等温磁熵变的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热效应直接测量法 热效应直接测量仪 Gd的磁热效应
下载PDF
相变调控、磁热效应和反常热膨胀
17
作者 林源 胡凤霞 沈保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50-272,共23页
相变作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很早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被应用于相变制冷、相变存储、相变储能和负热膨胀等领域中.基于磁热、电热和机械热效应不断发展起来的固态制冷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低噪声和易小型化等优点,被... 相变作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很早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被应用于相变制冷、相变存储、相变储能和负热膨胀等领域中.基于磁热、电热和机械热效应不断发展起来的固态制冷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低噪声和易小型化等优点,被视为替代汽压缩制冷的新型制冷技术.其中,磁热效应是研究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然而,单磁场驱动磁热效应的诸多不足限制了其固态制冷应用,如热效应幅度不够高、滞后损耗大、制冷温跨窄等,因此多场调控和多卡效应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团队近期开展的多场调控磁热效应、以及磁热材料的反常热膨胀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调控 热效应 耦合热效应 反常热膨胀
下载PDF
卫星大功率电缆束温度场建模分析及捆扎热效应研究
18
作者 胡帼杰 周江 +4 位作者 石明 李一帆 刘百麟 杨闻 尹家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5-1161,共7页
随着卫星功率的提高,星上功率电缆载流量和热耗水平大幅增加,热安全性问题凸显,功率电缆精准建模和精细化设计的需求日趋迫切。基于地面试验数据提出了卫星大功率电缆束的热分析建模方法,并给出了电缆安装固定处和捆扎处换热参数的经验... 随着卫星功率的提高,星上功率电缆载流量和热耗水平大幅增加,热安全性问题凸显,功率电缆精准建模和精细化设计的需求日趋迫切。基于地面试验数据提出了卫星大功率电缆束的热分析建模方法,并给出了电缆安装固定处和捆扎处换热参数的经验值和试验标定值;通过模拟电缆分束和合束捆扎的温度场定量分析了电缆束捆扎的热效应,明确了增强电缆与周边环境的辐射换热是改善电缆束散热条件最有效的手段。文中建立的卫星大功率电缆束热模型可作为星上功率电缆在轨温度预示和精细化敷设设计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卫星 功率电缆束 热效应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
下载PDF
信息流广告的种草效应与加热效应
19
作者 曾伏娥 张天祐 叶敏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6,共13页
文章探讨了信息流广告的间接效应,即在广告带动下,有更多用户通过算法推荐、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产生订单。基于短视频平台数据,文章测算用户在信息流内容下产生的订单增量,检验广告投放量对订单增量是否存在显著作用。结果表明,信息... 文章探讨了信息流广告的间接效应,即在广告带动下,有更多用户通过算法推荐、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产生订单。基于短视频平台数据,文章测算用户在信息流内容下产生的订单增量,检验广告投放量对订单增量是否存在显著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流广告存在两类间接效应:其一,信息流广告对广告受众存在种草效应,算法后续会为广告受众持续推送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其二,信息流广告对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具有加热效应,算法将热度更高的内容推送给更多非广告受众。此外,文章也揭示了间接效应的重要调节因素,即广告原生性与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数量,这将有助于商家衡量信息流广告的真实效果,以及优化广告间接效应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广告 种草效应 热效应 原生性 算法推荐
下载PDF
基于电热效应的带状制冷结构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孟祥睿 赵一洁 +2 位作者 马新灵 龚彭真 汪守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效应的带状电热模块的模块化固体制冷装置。在该装置中,由电热材料P(VDF-TrFE-CFE)三元聚合物制成带状电热模块,在驱动轮带动下依次通过电极、热端蓄热器、冷端蓄热器实现电热效应的4个阶段,实现连续供冷。利用数值...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效应的带状电热模块的模块化固体制冷装置。在该装置中,由电热材料P(VDF-TrFE-CFE)三元聚合物制成带状电热模块,在驱动轮带动下依次通过电极、热端蓄热器、冷端蓄热器实现电热效应的4个阶段,实现连续供冷。利用数值模拟对该结构的一个制冷单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电热模块的极化时间、长度、运动速度、温度跨度以及所施加的电场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热模块的极化时间对获得稳定的制冷功率密度(CPD)至关重要。CPD随着电热模块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两端温度跨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电场强度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另外,不同电场强度下存在最佳的COP/COPc值。在温度跨度为3 K、电场强度为160 MV/m的情况下,该制冷单元的CPD达到了6.61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制冷 热效应 数值模拟 制冷功率密度(CPD) P(VDF-TrFE-CFE)三元聚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