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高温天气谨防山羊发生热衰竭
1
作者 刘靖 李昊帮 《湖南农业》 2023年第8期24-25,共2页
夏季高温频发、少雨,羊群热应激反应加重,诱发中暑或热衰竭,羊只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消化代谢紊乱、体况下降,甚至发生死亡。一、病因热衰竭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两型,是家畜夏季遭受光或热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病的发生,在外界环境方面,与... 夏季高温频发、少雨,羊群热应激反应加重,诱发中暑或热衰竭,羊只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消化代谢紊乱、体况下降,甚至发生死亡。一、病因热衰竭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两型,是家畜夏季遭受光或热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病的发生,在外界环境方面,与日光过强,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动物拥挤,饮水不足等有关:在内在因素方面,与动物肥胖、汗分泌衰竭、肺气肿、心力衰竭、神经兴奋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食欲减退 射病 日射病 通风不良 急性病 高温天气 热衰竭
下载PDF
热衰竭致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及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月月 侯长城 +2 位作者 张云洪 王小蓉 寇琳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4期90-92,共3页
此例患者因暴晒大量出汗后不恰当补水出现心悸、肌肉酸痛及晕厥入院,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服用毒物史、无口服过量药物史,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心电图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初始给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后效果欠佳,后续给予补液、扩... 此例患者因暴晒大量出汗后不恰当补水出现心悸、肌肉酸痛及晕厥入院,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服用毒物史、无口服过量药物史,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心电图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初始给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后效果欠佳,后续给予补液、扩容、维持内环境平衡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通过该病例对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发病机制及常见病因的文献进行复习归纳总结,同时对热衰竭导致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展开讨论,总结治疗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热衰竭
下载PDF
长距离越野竞赛中劳力性热衰竭致多器官功能损害10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怀宇 祝绍俊 张启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6-377,共2页
为防止军事训练过程中劳力性热衰竭的发生 ,通过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了 10例陆军战士在平均气温 30 .8℃ ,相对湿度 6 7%~ 92 %环境下 ,进行 5km武装越野赛时发生的热衰竭疾病 ,10例患者都出现了两个以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的严重损害 ,... 为防止军事训练过程中劳力性热衰竭的发生 ,通过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了 10例陆军战士在平均气温 30 .8℃ ,相对湿度 6 7%~ 92 %环境下 ,进行 5km武装越野赛时发生的热衰竭疾病 ,10例患者都出现了两个以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的严重损害 ,甚至衰竭 ,而其中 3例出现了明显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并因此而死亡。提示 ,在环境温度、湿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强体力活动时应注意预防劳力性热衰竭的发生 ,发现患者应积极治疗DIC ,保护好生命重要器官功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竞赛 热衰竭 多器官损害 血管内凝血 DIC
下载PDF
热衰竭型中暑致急性肾衰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智敏 孙亦兵 李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1221-122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肾衰 热衰竭 中暑 癫痫样抽搐 心脏浊音界 病例报告 输液过程 重症监护 意识不清 肺呼吸音 湿性罗音 min 急行军 高温下 抗休克
下载PDF
长距离越野训练致劳力性热衰竭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长喜 曹朝阳 王松涛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长距离越野训练 劳力性热衰竭 1997年7月 肝功能正常 腰椎穿刺术 脑脊液常规 急诊入院 神志不清 武装越野 头颅CT 补液治疗 四肢无力 皮肤黄染 18岁 训练后 测体温 出血点 出现 鼻出血 降温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抑制剂TAK-242对热衰竭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6
作者 武晓敏 朱玲勤 李光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09-109,共1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对热衰竭大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分子机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热衰竭组及TAK-242+热衰竭组,每组15只。高温诱导热衰竭大鼠模型(核心体温≥42℃视为造模成功)。热暴露前... 本研究旨在观察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对热衰竭大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分子机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热衰竭组及TAK-242+热衰竭组,每组15只。高温诱导热衰竭大鼠模型(核心体温≥42℃视为造模成功)。热暴露前30min,TAK-242+热衰竭组给予腹腔注射含TAK-242的1%DMSO生理盐水溶液(3mg/kg),其余2组给予同体积的1%DMSO生理盐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盐水溶液 热衰竭 TAK 核心体温 大鼠脑损伤 暴露 保护作用研究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劳力性热衰竭致小脑萎缩一例
7
作者 黄怀 陈轶 +1 位作者 谢秋幼 温建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高压氧 综合治疗 劳力性热衰竭 小脑萎缩
原文传递
海训致热衰竭型中暑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翀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8-248,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2012年5月军事训练中因发热、头晕1h伴抽搐、意识障碍10min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26/min,心率32/min,血压75/50mmHg。
关键词 热衰竭 中暑 海训 临床资料 军事训练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在热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龙平 宋景春 +5 位作者 彭恩兰 钟林翠 林青伟 宋晓敏 邓星平 窦建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衰竭组(n=23)和热射病组(n=22)。收集患者入科2 h内的常规凝血项目和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以及血栓标志物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t-PAI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热衰竭组患者TM[7.3(5.4,9.3)TU/m L]、TAT[2.6(1.5,7.2)ng/m L]、PIC[0.7(0.4,1.0)μg/m L]、t-PAIC[3.8(2.1,7.0)ng/m L]相比,热射病组患者TM[17.1(9.2,24.7)TU/m L]、TAT[23.4(10.4,44.3)ng/m L]、PIC[2.0(0.9,5.2)μg/m L]和t-PAIC[17.0(8.3,44.1)ng/m L]均升高(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t-PAIC为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M联合t-PAIC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39~0.993,P<0.001),当TM>8.2 TU/m L、t-PAIC>8.7 ng/m L时,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69.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4.1%。结论热射病患者的TM、TAT、PIC和t-PAIC可升高,TM联合t-PAIC对热射病诊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 射病 中暑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10
作者 闻留瑞 刘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3期214-214,246,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结果 在症状与体征恢复及进入多尿期时间、肾功能及血小板复常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方面,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结果 在症状与体征恢复及进入多尿期时间、肾功能及血小板复常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方面,均以治疗组疗效为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综合征出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并发症 多巴胺 葡萄糖注射液
下载PDF
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婕 康红军 +2 位作者 刘超 杨萌萌 周飞虎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9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夜间训练后自觉头晕、全身不适伴高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41.2℃,并迅速出现意识... 目的探讨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夜间训练后自觉头晕、全身不适伴高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41.2℃,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急诊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紊乱,血气分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予降温、血浆置换、抗感染、免疫调节及器官功能支持等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发病半个月后停用镇静药物出现抽搐,拟诊癫痫,继续予镇静并抗癫痫治疗,同时行气管切开,此后患者意识渐好转,可遵医嘱运动,但上述不自主运动症状仍未缓解,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未见皮层器质性损伤,查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持续低于正常,考虑为胆碱能功能亢进导致的锥体外系症状,予盐酸苯海索对症处理后,锥体外系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临床少见,需及时行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 胆碱酯酶 锥体外束 误诊 癫痫
下载PDF
热射病15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童莲英 彭明 倪铭孔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666-5667,共2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的急救护理。方法:分析15例热射病的救治与护理。结果:15例患者,治愈13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有效降温是抢救热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 热衰竭/治疗/护理 急救/护理 人类
下载PDF
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血液透析治疗
13
作者 黄健 杨铁颖 刘颖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我县是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疫区,而HFRS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病情危重,治疗困难,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HFRS并发ARF148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综合征出血 血液透析治疗 野鼠型 早期 HFRS 病情危重 重疫区
下载PDF
热暴露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14
作者 王之贤 杨惠彬 崔雪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大鼠在干球温度38~40℃、湿球温度31~32℃的高温仓中受热致死,平 均受热时间215min,平均最高体温41.7℃。主要观察大脑与小脑皮质改变。结果表明,光镜所见锥体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的空泡变性与高尔基器的明显扩张有关,而光镜所见血管周围... 大鼠在干球温度38~40℃、湿球温度31~32℃的高温仓中受热致死,平 均受热时间215min,平均最高体温41.7℃。主要观察大脑与小脑皮质改变。结果表明,光镜所见锥体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的空泡变性与高尔基器的明显扩张有关,而光镜所见血管周围Virchow-Robin氏间隙扩张的实质是星形胶质细胞足板的明显肿胀。作者认为文献报导在热衰竭时神经细胞的病变较胶质细胞病变严重的观点、只反映了光镜水平的看法,而电镜观察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较神经细胞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 神经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APACHEⅡ评分与TIMP-1及MMP-9、PCT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何强华 王松青 +1 位作者 李杨 张爱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708-1709,共2页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等相关因子水平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部2010...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等相关因子水平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部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EHS患者,根据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低分组、高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IMP-1、PCT、MMP-9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中,低分组患者的TIMP-1水平明显高于高分组患者,MMP-9、PCT水平则明显低于高分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TIMP-1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MMP 9、PCT等与APACHEⅡ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E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APACHEⅡ评分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指标,其可为临床诊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代谢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血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液 降钙素/血液
原文传递
热射病,及时正确救治很重要
16
作者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19年第24期26-27,共2页
在高温、高湿、高热辐射、低气压、低风速的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就容易发生中暑。体弱、疲劳、肥胖、饥饿、饮酒、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以及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甲亢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中... 在高温、高湿、高热辐射、低气压、低风速的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就容易发生中暑。体弱、疲劳、肥胖、饥饿、饮酒、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以及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甲亢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中暑通常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后者主要有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热损伤疾病进程中最危险的阶段,早期正确的救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碱能药物 慢性病患者 疾病进程 重症中暑 防暑降温措施 先兆中暑 痉挛 热衰竭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时大鼠血清急相反应蛋白的变化
17
作者 宋剑锋 戴军 +2 位作者 陈胜 王瑞波 邬堂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几种急相反应蛋白 (APRPs)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 60只分为对照组、热接触组、热衰竭组、预热处理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热处理 ,采用琼脂糖火箭免疫电泳、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铜兰蛋白 (CP)、触珠蛋白 ... 目的 探讨大鼠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几种急相反应蛋白 (APRPs)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 60只分为对照组、热接触组、热衰竭组、预热处理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热处理 ,采用琼脂糖火箭免疫电泳、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铜兰蛋白 (CP)、触珠蛋白 (HP)、纤维连接蛋白 (Fn)的含量。结果 热接触组、热衰竭组及预热处理组C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且预热处理组较热接触组、热衰竭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热接触组、预热处理组HP含量较对照组及热衰竭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热衰竭组Fn含量较对照组、热接触组、预热处理组的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CP、HF、Fn是反映热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 ,其含量增高可被看作机体保护性反应增高的一种征象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相反应蛋白 不同处理 热衰竭 损伤
下载PDF
论《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相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5期17-18,共2页
叶桂《温热论》,总结了治疗温病的经验,发展了新感温病的理论体系,在病机、辨证、治则的认识上,突破了河间“双解”吴氏“邪伏膜原”的成规,使新感温病的辨治法则,得以完整地体现出来,对温病学的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叶氏阐述新感... 叶桂《温热论》,总结了治疗温病的经验,发展了新感温病的理论体系,在病机、辨证、治则的认识上,突破了河间“双解”吴氏“邪伏膜原”的成规,使新感温病的辨治法则,得以完整地体现出来,对温病学的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叶氏阐述新感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理论核心,以察舌、齿、斑疹、白(疒部)为辨证重点,既灵活又具体,确为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的珍贵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原文 新感温病 伤寒 气血 外感温病 热衰竭 沙门氏杆菌病 卫气营血 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派 温病学派 表里辨证
下载PDF
对热射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起栋 郭娟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S1期53-54,共2页
热射病系重症中暑,死亡率高达5%~30%,在1998年7月至9月军区部队在九江抗洪抢险战斗中,我院共收治热射病152例,全部治愈,现就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28岁。105例是在5天的九江大堤堵口... 热射病系重症中暑,死亡率高达5%~30%,在1998年7月至9月军区部队在九江抗洪抢险战斗中,我院共收治热射病152例,全部治愈,现就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28岁。105例是在5天的九江大堤堵口时发病的,全部病例均符合热射病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①发热:体温37℃~38℃者12例,38.1℃~39℃者34例,39.1℃~40℃者6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病 诊治体会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中暑 抗洪抢险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 擦浴 热衰竭 痉挛
下载PDF
鸡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武成 《中国动物保健》 2001年第7期36-36,共1页
热应激,又称中暑,也叫热衰竭,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并伴随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热休克和死亡,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关键词 应激 集约化饲养 夏秋季节 肉鸡 种鸡 日射病 生产性能 多发 热衰竭 异常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