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物的合成
1
作者 于明泉 张衡臣 +3 位作者 杨雪娇 苑任旭 刘阳 方岩雄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MoCl_(5)为核心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的开环易位聚合物,实现稳定的100%单体转化率,凝胶率0%。并采用Al_(2)O_(3)负载的Ru催化剂和SiO 2/Al_(2)O_(3)负载的Ni金属催化剂对相同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开环易位... 采用MoCl_(5)为核心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的开环易位聚合物,实现稳定的100%单体转化率,凝胶率0%。并采用Al_(2)O_(3)负载的Ru催化剂和SiO 2/Al_(2)O_(3)负载的Ni金属催化剂对相同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开环易位聚合物进行非均相加氢,可实现100%的加氢率,且简单过滤即可将催化剂与聚合物溶液完全分离。两种加氢催化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Ni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10%、反应温度190℃、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76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26℃;Ru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2%、反应温度180℃、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10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开环易位聚合 非均相加氢 烯烃 烯烃聚合物(COP) 氯化钼
下载PDF
国内首套ORP除烯烃装置的工艺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美国UOP公司新研制的ORP除烯烃装置首次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260万t/a芳烃联合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该装置用于脱除重整上游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在45~110℃工作温度、2.1 MPa操作压力、5.0质量空速条件下,可满足下游吸附分离单元对进料... 美国UOP公司新研制的ORP除烯烃装置首次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260万t/a芳烃联合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该装置用于脱除重整上游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在45~110℃工作温度、2.1 MPa操作压力、5.0质量空速条件下,可满足下游吸附分离单元对进料中溴指数低于20×10^(-6)的进料要求。通过与传统的酸性白土吸附工艺的对比,分析其工艺、操作、参数和配备设施等情况,研究表明,该ORP除烯烃装置具有低生产成本、催化剂可在线再生、大幅降低固废产生、可根据不同生产状况及时进行调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装置 ORP 白土吸附 烯烃
原文传递
快速合成Cu-SAPO-34分子筛及其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3
作者 张强 周洲 +2 位作者 李建祥 田梦阳 于梦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通过引入含铜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10 h快速合成出Cu-SAPO-34分子筛,并与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和铜胺络合物引入铜源的方式进行对比,同时利用XRD、SEM、IR、TPD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合成... 通过引入含铜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10 h快速合成出Cu-SAPO-34分子筛,并与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和铜胺络合物引入铜源的方式进行对比,同时利用XRD、SEM、IR、TPD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快速合成法可在10 h制备出结晶度在86.24%,固体收率达到94.65%的Cu-SAPO-34分子筛,其乙烯+丙烯选择之和达到81.26%;与添加铜胺络合物相比,加入含铜分子筛晶种的方式引入铜元素,更合适于快速合成法,避免了铜无法与分子筛骨架结合的问题;通过调整含铜分子筛晶种的性质及加入量,可以快速合成晶粒直径在470 nm的纳米Cu-SAPO-34分子筛,固体收率达到96.72%,乙烯+丙烯选择之和达到8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Cu-SAPO-34分子筛 快速合成 含铜分子筛晶种
下载PDF
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工艺及催化剂研究
4
作者 饶维 刘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磷的引入未改变催化剂的晶型结构,但降低了催化剂酸性位点数量,并调节了催化剂的n(B酸)/n(L酸),随着磷负载量增加到5%(w),分子筛中磷与铝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磷可以和骨架铝和非骨架铝相互作用。结论C_(4)烯烃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丙烯的选择性达到35%~45%,催化剂的单程寿命达到一个月以上,且经再生后,再生恢复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 催化裂解 ZSM-5分子筛 催化剂活性
下载PDF
钪改性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5
作者 马奔 邓敦彬 +3 位作者 吴梦菲 陈立宇 曲云龙 陆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成功将Sc原子引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且制备的Sc改性ZSM-5沸石分子与ZSM-5的拓扑结构(MFI型)相同。通过X线衍射(XRD)谱图及扫描电镜(SEM)可以发现,Sc-ZSM-5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现共生相。根据SEM及N2吸... 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成功将Sc原子引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且制备的Sc改性ZSM-5沸石分子与ZSM-5的拓扑结构(MFI型)相同。通过X线衍射(XRD)谱图及扫描电镜(SEM)可以发现,Sc-ZSM-5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现共生相。根据SEM及N2吸脱附测试可以发现,其小晶粒堆积的形貌结构形成了明显的微介孔复合多级孔结构。通过X线光电子能谱(XPS)、能量色散X谱(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谱仪(ICP-AE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发现Sc原子成功地进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将离子交换后的H型Sc-ZSM-5分子筛用于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并与传统的ZSM-5分子筛反应结果进行比较。Sc-ZSM-5因具有更加开放的孔道结构,表现出略高于传统ZSM-5的催化寿命。此外,Sc改性分子筛中的Sc通过调节ZSM-5的酸度以及Al的空间和骨架分布显著提高了丙烯以及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Sc改性分子筛 多级孔结构 甲醇制烯烃 低碳烯烃
下载PDF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代(DMTO-Ⅱ)技术
6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42-342,共1页
负责人:刘中民电话:0411-86649777-6617联络人:沈江汉E-mail:shenjh@dicp.ac.cn学科领域:能源化工项目阶段:成熟产品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DMTO-Ⅱ技术是在DMTO技术基础上将甲醇制烯烃产物中的C_(4)+组分回炼,实现多产烯烃的新一代甲醇制... 负责人:刘中民电话:0411-86649777-6617联络人:沈江汉E-mail:shenjh@dicp.ac.cn学科领域:能源化工项目阶段:成熟产品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DMTO-Ⅱ技术是在DMTO技术基础上将甲醇制烯烃产物中的C_(4)+组分回炼,实现多产烯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DMTO-Ⅱ技术的主要特点有:(1)C_(4)+转化反应和甲醇转化反应使用同一催化剂;(2)甲醇转化和C_(4)+转化系统均采用流化床工艺;(3)甲醇转化和C_(4)+转化系统相互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能源化工 低碳烯烃 科研成果 转化反应 甲醇转化 流化床工艺 联络人
下载PDF
大化所CO_(2)制轻质烯烃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7
作者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1期15-15,共1页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开发出ZnZrO_(x)/SSZ-13串联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轻质烯烃,其中C_(2)~C_(4)烯烃选择性为89.4%,丙烯选择性为52%,甲烷选择性则降至2%,且无明显失活现象。
关键词 轻质烯烃 催化剂研究 选择性 团队开发 串联催化剂 烯烃选择性 CO
下载PDF
ZSM-5基复合分子筛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8
作者 白鑫睿 谭磊 +5 位作者 王慧 焦念明 张涛 公茂明 王军 王红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系统介绍了ZSM-5基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针对典型的核-壳结构和微-介孔结构,阐述了复合结构对其孔隙结构、酸性质和水热稳定性等的调控方法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复合分子筛在甲醇、轻烃、生物质及其混合原料催化裂解制低碳烯... 系统介绍了ZSM-5基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针对典型的核-壳结构和微-介孔结构,阐述了复合结构对其孔隙结构、酸性质和水热稳定性等的调控方法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复合分子筛在甲醇、轻烃、生物质及其混合原料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领域的应用,提出复合分子筛催化材料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ZSM-5 复合分子筛 多级孔结构 低碳烯烃
原文传递
调控铝在ITH沸石骨架中的位置以用于催化甲醇制烯烃
9
作者 范凯 吴勤明 +11 位作者 刘烁 孔海宇 王森 Eduard Kunkes Trees De Baerdemaeker Andrei-Nicolae Parvulescu Nils Bottke Toshiyuki Yokoi Dirk E.De Vos 孟祥举 张维萍 肖丰收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丙烯选择性和反应寿命,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分子筛的酸中心分布与MTO反应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ITQ-13沸石中铝分布与MTO反应性能的关系,对进一步提升其MTO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与ITH具有共同基本结构单元(双四元环,D4Rs)的LTA沸石(LTA-ITH)和薄水铝石(C-ITH)为铝源,合成了两类铝硅酸盐ITH沸石.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表明,这两类分子筛具有相似的片状形貌和微孔性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具有相近硅铝比的两类ITH沸石具有相近的酸量.进一步采用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1-己烯裂解反应对两类ITH分子筛的铝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铝分布,LTA-ITH中有更多的铝进入ITH的正弦孔道与直孔道,而C-ITH中有更多的铝分布在交叉孔道.当前,研究者普遍认为MTO反应过程遵循双循环烃池机理,ITH交叉孔道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间,相比于正弦孔道和直孔道,更有利于芳烃循环中间体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形成芳烃循环产物(乙烯),而正弦孔道和直孔道却更有利于烯烃循环过程,导致产生更多的丙烯.对两类ITH进行了MTO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TA-ITH比C-ITH表现出更高的丙烯选择性,并且表现出更高的丙烯与乙烯的比率,表明其烯烃循环过程得到加强,这与^(27)Al MAS NMR以及1-己烯裂解反应得到的结论一致,进一步证明ITH分子筛的铝分布得到有效调控.综上,本文阐明了ITH沸石中铝分布与其反应性能的关系,为调整沸石骨架中的Al位点提供一种新策略,为未来制备高效的MTO沸石基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铝分布 硅铝ITH分子筛 甲醇制烯烃 铝核磁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敏 郭岩锋 +2 位作者 贾庆龙 王莹 朱向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烯烃羰基化反应是指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CO或者CO_(2)分子以羰基的形式插入到烯烃与亲核试剂(H_(2)、醇、水)中,合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是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增加了催化剂分离成本。利用离子液体(IL)蒸... 烯烃羰基化反应是指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CO或者CO_(2)分子以羰基的形式插入到烯烃与亲核试剂(H_(2)、醇、水)中,合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是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增加了催化剂分离成本。利用离子液体(IL)蒸气压极低和极性可调的特点,能够简化羰基化反应中催化剂与原料及产物的分离过程,是一种绿色、可循环的催化剂分离和回收方式。综述了IL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对IL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烯烃 羰基化 双相体系 催化剂回收
下载PDF
非噻吩类硫化物吸附剂制备及烯烃对吸附效果影响
11
作者 张国豪 李海争 +2 位作者 赵亮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了开发非噻吩类硫化物高效吸附脱硫吸附剂,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CuY,CrY,CoY,NiY吸附剂,并用相关表征技术考察了不同金属对吸附剂形貌和酸性质的影响,并与吸附剂吸附脱硫效果相关联。结果表明:负载金属Cu和Ni使得吸附剂Lewis酸性位明... 为了开发非噻吩类硫化物高效吸附脱硫吸附剂,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CuY,CrY,CoY,NiY吸附剂,并用相关表征技术考察了不同金属对吸附剂形貌和酸性质的影响,并与吸附剂吸附脱硫效果相关联。结果表明:负载金属Cu和Ni使得吸附剂Lewis酸性位明显增加,有利于形成硫与金属配位的S—M键,从而具有更优的吸附脱硫效果;但金属Ni易团聚堵塞吸附剂孔道,影响硫化物扩散,使得其吸附脱硫效果弱于CuY;当Cu的负载量(w)为10%时,Cu10 Y样品的穿透吸附硫容最大(14.24 mg g)。此外,还考察了烯烃对非噻吩类硫化物吸附脱除的影响,随着烯烃含量的增加,吸附剂的穿透吸附硫容呈下降趋势。由偶极矩和静电势计算可知,1-己烯和硫化物均可与金属形成配合物,从而产生竞争吸附,影响吸附脱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噻吩类硫化物 吸附脱硫 金属改性 烯烃 竞争吸附
下载PDF
铑基非均相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万 孙功成 +4 位作者 张勇 李尧莹 范素兵 吕俊敏 赵天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开发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好的非均相铑基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前景。以无机固体载体固定化催化剂、HRh(CO)(PPh_(3))_(3)封装型多相催化剂、多孔有机配体(POL)材料负载催化剂和单原子金属间纳米催化剂这4类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中,膦配体组成及制备条件、载体种类及性质和铑与其他金属协同作用等均能对其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产生影响,对上述4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设计给电子能力强、空间位阻大的膦配体,发掘高比表面积、多级孔道结构的无机/有机载体,深入探究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铑基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中的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氢甲酰化 非均相催化剂 铑基催化剂
下载PDF
负载型CoMnNa催化剂对合成气制低碳烯烃CO_(2)选择性的抑制研究
13
作者 陈海波 张煜华 +1 位作者 王立 李金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0,39,共7页
FTO(Fischer-Tropsch to olefins)作为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C_(2)^(=)~C_(4)^(=))的代替路径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CoMnNa作为FTO反应催化剂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反应过程中CO_(2)C活性相的形成,导致CO_(2)选择性较高。引入AlO(OH)载体,制... FTO(Fischer-Tropsch to olefins)作为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C_(2)^(=)~C_(4)^(=))的代替路径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CoMnNa作为FTO反应催化剂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反应过程中CO_(2)C活性相的形成,导致CO_(2)选择性较高。引入AlO(OH)载体,制备了Co_(1)Mn_(1)Na/AlO(OH)催化剂,通过XRD、STEM、EDX-mapping、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孔径分布曲线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H_(2)-TPR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催化剂的FTO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载体与CoMn的相互作用,降低了CoMn氧化物的还原性,有效抑制了CoMn中Co的析出及CO_(2)C的形成,减少了CoMn体系中Co和CO_(2)C活性相;在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32.4%的情况下,成功将CO_(2)选择性降至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O CoMn CO_(2)C 低碳烯烃 CO_(2)选择性
下载PDF
烃类催化裂解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的分子筛催化剂
14
作者 刘琦 陈子康 +3 位作者 朴宇 肖鹏 葛亚粉 巩雁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7,共18页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近年来,全球低碳烯烃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发展不同原料催化裂解增产低碳烯烃的技术仍将是主流方向。围绕催化裂解高效制备低碳烯烃工艺,阐述了分子筛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裂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近年来,全球低碳烯烃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发展不同原料催化裂解增产低碳烯烃的技术仍将是主流方向。围绕催化裂解高效制备低碳烯烃工艺,阐述了分子筛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裂解性能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基于ZSM-5分子筛综述了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调控的研究进展,包括用于增产低碳烯烃的ZSM-5分子筛的高效合成及结构形貌控制,探讨了通过元素改性、多级孔结构制备对ZSM-5分子筛的织构性质、酸性质的调变,分析总结了其对原料转化率、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阐明了不同微观结构性质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催化裂解增产低碳烯烃的构效关系,为精准调控ZSM-5分子筛的结构性质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设计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工艺关键催化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ZSM-5 催化 性能调控 选择性 低碳烯烃
下载PDF
黏结剂对甲醇制烯烃中单颗粒催化剂内部反应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田宇 高铭滨 +1 位作者 徐庶亮 叶茂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66-78,共13页
【目的】以甲醇制烯烃(methanol to olefins, MTO)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MTO过程中单颗粒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与传热过程,有助于系统理解催化反应机理、优化催化剂设计,实现工艺升级。【方法】建... 【目的】以甲醇制烯烃(methanol to olefins, MTO)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MTO过程中单颗粒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与传热过程,有助于系统理解催化反应机理、优化催化剂设计,实现工艺升级。【方法】建立单颗粒催化剂颗粒模型、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传质与传热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6.0软件模拟MTO反应过程,分别由二氧化硅、氧化铝和高岭土作为黏结剂,建立3种SAPO-34分子筛催化剂颗粒模拟模型;分析3种催化剂颗粒内甲醇扩散和温度传导过程,分析黏结剂对酸性位点、多甲基苯和多甲基萘的浓度分布的影响,将催化剂颗粒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与化学反应进行耦合。【结果】甲醇分子向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扩散过程中,在t=100 s时甲醇浓度分布基本稳定,从颗粒边缘处向中部、核心处甲醇浓度依次减小;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颗粒在中心处、边缘处的热力学温度分别为656、 627 K,颗粒内部的甲醇扩散速度最快;在MTO反应过程中,3种颗粒内部的热力学温度均为由中心向边缘处递减;随着MTO反应时间的增加,3种催化剂颗粒的酸性位点浓度平均值逐渐减小,多甲基苯、多甲基萘的浓度平均值逐渐增大;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颗粒边缘处的的酸性位点浓度降幅最大,然后依次是颗粒的中部和核心处,颗粒内多甲基萘的分布更均匀。【结论】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催化剂颗粒内部温度最高、温升最快,有效促进了MTO反应的进行,有利于颗粒内分子筛的充分利用和多甲基苯和多甲基萘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黏结剂 单颗粒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传质 传热
下载PDF
烯烃聚合用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琪 宋昊 刘振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烯烃聚合用α-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聚焦于配体结构的修饰,包括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调控策略,以及配体结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调控α-二亚胺配体的轴向位阻可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热稳定性,聚合物相对... 综述了近几年烯烃聚合用α-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聚焦于配体结构的修饰,包括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调控策略,以及配体结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调控α-二亚胺配体的轴向位阻可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热稳定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调节支化度的目的。在适当的空间位阻下,引入不同电子效应的取代基对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同样也可提高α-二亚胺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聚合 α-二亚胺催化剂 “链行走”机理 催化剂活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17
作者 任悦 康文倩 +4 位作者 高艳 刘志琴 王福善 于国滨 王雄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烯烃嵌段共聚物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独特的嵌段结构使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应用范围更广,商业价值较高。本文综述了热塑性弹性体OBC的合成方法及发展现状,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烯烃嵌段共聚物 性能 链穿梭 加工应用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Zn/ZSM-5沸石催化烯烃转化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于梦楠 潘涛 +3 位作者 鞠雅娜 张然 吴培 吴志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6,共14页
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异构烷烃是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的有效途径。锌改性ZSM-5(Zn/ZSM-5)分子筛是目前最好的烯烃芳构化催化剂。通过调整沸石的晶粒尺寸,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粒径的ZSM-5沸石的酸性与烯烃选择性... 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异构烷烃是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的有效途径。锌改性ZSM-5(Zn/ZSM-5)分子筛是目前最好的烯烃芳构化催化剂。通过调整沸石的晶粒尺寸,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粒径的ZSM-5沸石的酸性与烯烃选择性转化之间的构效关系。XRD、SEM、TEM、UV-Vis、XPS、FT-IR和NH3-TPD表征结果表明:ZSM-5的晶粒尺寸影响分子筛的酸性位分布,最小晶粒尺寸为100~200 nm的Zn/ZSM-5沸石具有最高ZnOH+活性物种的相对含量(Zn物种的57%)和较低的Bronsted酸与Lewis酸之比(A_(B)/A_(L)=0.15)。在反应温度350℃、液体进料液时体积空速(LHSV)为1.5 h^(-1)、H_(2)(g)和1-己烯(l)体积比为600、氢压为0.1和2.0 MPa条件下,该Zn/ZSM-5沸石催化剂在1-己烯加氢转化反应中分别表现出较高的芳烃选择性(17.2%)和异构烷烃选择性(50.0%)。这些数据表明,减小ZSM-5沸石晶粒尺寸有利于促进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向高辛烷值组分进行选择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烯烃 芳构化 汽油 酸催化
下载PDF
一例多钒酸盐杂化材料的制备及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
19
作者 李宁 杜思宇 +6 位作者 王雪怡 杨辉 周涛 关致敏 费鹏 马宏芳 蒋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9-808,共10页
以2-(2-吡啶基)咪唑(pIM)、Co^(2+)和NaVO_(3)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新的钒氧簇化合物[Co(pIM)V_(2)O_(6)](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表明,该化合物... 以2-(2-吡啶基)咪唑(pIM)、Co^(2+)和NaVO_(3)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新的钒氧簇化合物[Co(pIM)V_(2)O_(6)](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表明,该化合物由VO_(4)四面体和CoO_(3)N_(2)四方锥通过氧原子共边、共角连接成二维结构。基于钒氧簇在催化氧化体系中的高效活性,1作为非均相反应的催化剂,在以H_(2)O_(2)为氧化剂的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且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此外,磁化率研究表明1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钒酸盐 非均相催化剂 烯烃环氧化 磁性
下载PDF
纤维素发酵中间体选择性制备轻质烯烃
20
作者 娄丹凤 张锐 +1 位作者 罗月会 李全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3-50,I0005-I0010,I0117,共15页
定向合成生物基轻烯烃对促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利用纤维素发酵中间体(丙酮-丁醇-乙醇)选择性地制备轻烯烃的催化过程.该制备包括两步:生物质发酵制备丙酮-丁醇-乙醇和丙酮-丁醇-乙醇在Ce/SAPO-34催化剂表面... 定向合成生物基轻烯烃对促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利用纤维素发酵中间体(丙酮-丁醇-乙醇)选择性地制备轻烯烃的催化过程.该制备包括两步:生物质发酵制备丙酮-丁醇-乙醇和丙酮-丁醇-乙醇在Ce/SAPO-34催化剂表面选择性脱水获取轻烯烃.本文研究了催化剂活性中心和催化剂的稳定性,获得了高的丙酮-丁醇-乙醇转化率(91.9%)和高的烯烃选择性(86.1%).通过对丙酮-丁醇-乙醇中各组分的催化研究,提出了丙酮-丁醇-乙醇合成轻烯烃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丙酮-丁醇-乙醇发酵中间体 烯烃 Ce/SAPO-34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