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酯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Ⅰ)——黄瓜霜霉病 被引量:19
1
作者 司乃国 刘君丽 +3 位作者 李志念 陈亮 张冬明 王力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烯肟菌酯 (试验代号 :SYP -Z0 71) ,化学名称 :3-甲氧基 - 2 -〔2 - ((((1-甲基 - 3- (4-氯苯基 ) - 2 -丙烯基叉 )氨基 )氧 ) -甲基 )苯基〕丙烯酸甲酯 ,隶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烯肟菌酯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 烯肟菌酯 (试验代号 :SYP -Z0 71) ,化学名称 :3-甲氧基 - 2 -〔2 - ((((1-甲基 - 3- (4-氯苯基 ) - 2 -丙烯基叉 )氨基 )氧 ) -甲基 )苯基〕丙烯酸甲酯 ,隶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烯肟菌酯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烯肟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 (EC90 值 )为 11.192 μg/ml;1998~ 2 0 0 2年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 ,烯肟菌酯在 10 0~ 2 0 0 μg/ml的处理剂量下 ,施药 2~ 3次 ,对黄瓜霜霉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防效优于甲霜灵、霜霉威、苯氧菌酯 ,与安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制 烯肟菌酯 生物活性 应用 黄瓜霜霉病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菌烯肟菌酯敏感基线的建立及其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岩 冯明鸣 +1 位作者 朱书生 刘西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1±0.0031)μg/mL。黄瓜霜霉病菌对烯... 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1±0.0031)μg/mL。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这些病菌均为烯肟菌酯野生敏感菌株,因此可以采用其平均EC如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线诱变试验,获得了10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不同抗性水平的突变体,其EC50为1~5μg/mL,抗性指数为80~500倍,抗药性稳定,致病力、适合度、竞争力与亲本菌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或优于亲本菌株。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表明,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预示田间自然情况下抗药性菌株可能形成优势菌群而导致药剂防治失败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烯肟菌酯 敏感基线 抗药性风险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岩 冯明鸣 +1 位作者 刘西莉 司乃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10-1816,共7页
【目的】研究黄瓜霜霉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明确建立敏感性基线的生物测定方法。【方法】本研究以专性寄生菌黄瓜霜霉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凹玻片法和叶碟保湿法,测定了该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 【目的】研究黄瓜霜霉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明确建立敏感性基线的生物测定方法。【方法】本研究以专性寄生菌黄瓜霜霉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凹玻片法和叶碟保湿法,测定了该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菌休止孢的萌发没有影响,对黄瓜霜霉病菌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游动、芽管伸长、菌丝扩展、孢囊梗形成及孢子囊产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和芽管伸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和芽管伸长EC50值分别为0.0250和0.0037μg·ml-1;并且当烯肟菌酯浓度为0.05μg·ml-1时能使游动孢子消解,抑制休止孢的形成;当药剂浓度为5μg·ml-1时,对病斑的扩展和孢子囊产生抑制率分别达到60.41%和92.10%,且对孢囊梗的产生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综合考虑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稳定、准确性,推荐使用叶碟保湿法测定烯肟菌酯对菌丝扩展的EC50,用以建立敏感基线并进行田间抗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黄瓜霜霉病 发育阶段 敏感性
下载PDF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酯生物活性及应用(Ⅱ)——小麦白粉病 被引量:9
4
作者 司乃国 刘君丽 +4 位作者 张宗俭 张冬明 陈亮 王力钟 李志念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9-40,共2页
烯肟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 (EC90 值 )为 2 8.3 0 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 ,烯肟菌酯在 50~ 10 0 μg/ml的处理剂量下 ,施药 1~ 2次 ,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在 65 50 %~ 87
关键词 烯肟菌酯 生物活性 小麦 白粉病 防冶效果
下载PDF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酯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Ⅲ)——葡萄霜霉病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君丽 司乃国 +3 位作者 陈亮 张冬明 张宗俭 桑卫民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3,共2页
烯肟菌酯对葡萄霜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 (EC90 值 )为 31.79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烯肟菌酯在 10 0~ 2 0 0 μg/ml的处理剂量下 ,施药 2~ 3次 ,间隔 7~ 10d ,可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 ,并有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 烯肟菌酯 生物活性 葡萄霜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及烯肟菌酯和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夏烨 周益林 +1 位作者 段霞瑜 刘学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烯肟菌酯 敏感基线 三唑酮 交互抗性
下载PDF
烯肟菌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冬梅 徐应明 +2 位作者 黄永春 孙扬 刘良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3-756,共4页
对烯肟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4.10×10-13g,对苹果和土壤中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mg·kg-1和0.003mg·kg-1,苹果中烯肟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2.19... 对烯肟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4.10×10-13g,对苹果和土壤中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mg·kg-1和0.003mg·kg-1,苹果中烯肟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2.19%—97.69%,变异系数为4.78%—10.71%;土壤中烯肟菌酯平均回收率为100.43%—107.84%,变异系数为2.21%—4.61%.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试验显示,烯肟菌酯消解较快,在天津市和合肥市两地苹果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7.74d和2.91d,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8.85d和11.09d.在苹果树上按推荐剂量的2倍使用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d,烯肟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47mg.kg-1—0.0843mg·kg-1和0.1013mg·kg-1—0.1480mg·kg-1,苹果收获时烯肟菌酯的消解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苹果 土壤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敏感基线及抗药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明丽 纪明山 +2 位作者 赵琳 祁之秋 王芳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2期23-25,32,共4页
从辽宁省8个地区从未使用过烯肟菌酯的水稻田中共采集分离了122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别,最敏感的是抚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2678μg·mL-1;最... 从辽宁省8个地区从未使用过烯肟菌酯的水稻田中共采集分离了122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别,最敏感的是抚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2678μg·mL-1;最不敏感的是营口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5576μg·mL-1。所有菌株的EC50平均值1.4176μg·mL-1,可作为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经紫外线照射,获得了两个抗药性突变菌株,其抗药性倍数分别为5.29和8.46。抗药性突变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均低于野生菌株。由此可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烯肟菌酯 敏感基线 抗药性风险
下载PDF
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明丽 纪明山 +3 位作者 刘志恒 祁之秋 张杨 王芳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2005—2006年从辽宁省8个地区共采集分离了122个稻瘟病菌菌株,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8个地区的稻瘟菌均未对烯肟菌酯产生抗性;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50的平均值1.4176mg/L作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 2005—2006年从辽宁省8个地区共采集分离了122个稻瘟病菌菌株,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8个地区的稻瘟菌均未对烯肟菌酯产生抗性;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50的平均值1.4176mg/L作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其中,最敏感的是抚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2678mg/L;最不敏感的是营口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557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烯肟菌酯 敏感基线
下载PDF
烯肟菌酯高效体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克 吴鸿飞 +5 位作者 张弘 王风儒 曹巍 赵静 杨浩 徐靖博 《现代农药》 CAS 2013年第1期17-19,25,共4页
研究了烯肟菌酯2个高杀菌活性异构体的合成,通过工艺条件控制,可减少无效体的生成。对分离出的4个异构体分别进行了黏虫、桃蚜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的2个异构体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烯肟菌酯 异构体 杀虫活性
下载PDF
25%烯肟菌酯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雨佳 赵军 华乃震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6期15-18,共4页
烯肟菌酯是一种低毒、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和对环境安全的新杀菌剂。通过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和特种助剂)搭配使用,获得了性能优越、品质稳定、高悬浮率和低表面张力的25%烯肟菌酯悬浮剂,同时测定了该剂型产品的粒径、粘... 烯肟菌酯是一种低毒、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和对环境安全的新杀菌剂。通过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和特种助剂)搭配使用,获得了性能优越、品质稳定、高悬浮率和低表面张力的25%烯肟菌酯悬浮剂,同时测定了该剂型产品的粒径、粘度、悬浮率和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分散剂 特种助剂 粒径 悬浮率 表面张力
下载PDF
烯肟菌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杰 付一峰 +3 位作者 范志金 王守信 黄云 刘长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建立了水中微量烯肟菌酯的测定方法,水中的烯肟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HPLC测定,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8.1%~100.9%,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2×10-9g,最小检出浓度为0.02μg.mL-1.摇瓶法对烯肟菌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 建立了水中微量烯肟菌酯的测定方法,水中的烯肟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HPLC测定,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8.1%~100.9%,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2×10-9g,最小检出浓度为0.02μg.mL-1.摇瓶法对烯肟菌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在二次蒸馏水中的lgKow为3.03±0.12.生物体对烯肟菌酯具有较强程度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烯肟菌酯残留量
13
作者 吴洁珊 陈亮 +2 位作者 冯家望 任永霞 蔡勤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提出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烯肟菌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以伯仲胺、c18和无水硫酸镁为萃取剂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净化液经EclipsePlusC,8色谱柱(50mmX2.1mm,1.8μm)分离,用乙腈与5mmol-L-... 提出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烯肟菌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以伯仲胺、c18和无水硫酸镁为萃取剂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净化液经EclipsePlusC,8色谱柱(50mmX2.1mm,1.8μm)分离,用乙腈与5mmol-L-1。乙酸铵溶液(75+25)的混合液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监测。烯肟菌酯的质量浓度在50μg·L-1以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肚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76.7%~8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0)在4.2%~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烯肟菌酯 食品
下载PDF
新杀菌剂烯肟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14
作者 吕忠宁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2-424,共3页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活性EC90值为34.01mg/L,田间使用剂量在50~200ga.i./hm2范围内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80%~90%。25%烯肟菌酯EC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剂量为100~20...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活性EC90值为34.01mg/L,田间使用剂量在50~200ga.i./hm2范围内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80%~90%。25%烯肟菌酯EC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剂量为100~200ga.i./hm2,一般施药2~3次,间隔7~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烯肟菌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烯肟菌酯对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凤琴 汪红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2-423,426,共3页
烯肟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白菜霜霉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 烯肟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白菜霜霉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2.2%霜霉威水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及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当。处理剂量100~200ga.i./hm2,施药2~3次,对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能稳定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白菜霜霉病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3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学云 《世界农药》 CAS 2017年第4期53-55,58,共4页
采用湿式超微粉碎加工工艺,以悬浮率(≥90%)、筛析、热贮[(54±2)℃、14 d]稳定性为标准,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的筛选,得到3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烯肟菌酯7%、戊唑... 采用湿式超微粉碎加工工艺,以悬浮率(≥90%)、筛析、热贮[(54±2)℃、14 d]稳定性为标准,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的筛选,得到3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烯肟菌酯7%、戊唑醇23%、聚羧酸盐润湿分散剂1%、润湿分散剂(SP-28F)1.5%、分散剂(LM)3%、消泡剂0.5%、黄原胶0.05%、乙二醇2%、甲醛0.15%、水补至100%。该产品悬浮率≥90%,分散性良好,冷热贮稳定性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戊唑醇 悬浮剂 农药加工
下载PDF
沈阳化工研究院 烯肟菌酯——我国农药工业由仿制到创制的典范 被引量:2
17
《科技成果纵横》 2008年第3期12-12,共1页
沈阳化工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农药研究的科研单位,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沈阳化工研究院为国内农药企业提供了500多项农药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农药市场主导产品超过40%的生产技术出自沈阳化工研究院,同时也是... 沈阳化工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农药研究的科研单位,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沈阳化工研究院为国内农药企业提供了500多项农药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农药市场主导产品超过40%的生产技术出自沈阳化工研究院,同时也是多家大型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化工研究院 农药工业 烯肟菌酯 仿制 生产技术 科研单位 农药企业 主导产品
下载PDF
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急性吸入毒性的测定
18
作者 吴宗澄 《现代农药》 CAS 2018年第4期18-20,23,共4页
为测定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确定毒性分级,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对烯肟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烯肟菌酯原药对雄、雌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4 h)分别为2 760 mg/m^3... 为测定烯肟菌酯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确定毒性分级,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对烯肟菌酯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烯肟菌酯原药对雄、雌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_(50)值(4 h)分别为2 760 mg/m^3、3 208 mg/m^3。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准,烯肟菌酯原药急性吸入毒性为4级,结合大鼠急性经口与急性经皮数据,判定烯肟菌酯为低毒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原药 大鼠 急性吸入毒性 LC50值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
19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07年第11期23-23,共1页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近期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近期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1±0.0031)微克/毫升。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说明这些病菌均为烯肟菌酯野生敏感菌株,因此可以采用其平均EC50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烯肟菌酯 抗药性 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 EC50 敏感 抑制中浓度
下载PDF
创制高效杀菌剂烯肟菌酯及其产业化
20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07年第2期22-23,共2页
项目开发背景、理论依据及工艺情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源于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紊Strobilurin A,1996年捷利康公司开发了第一个商业化品种。该类杀菌剂极具市场潜力和活力,现已占世界杀菌剂市场份额的1/4。
关键词 高效杀 烯肟菌酯 STROBILURIN 甲氧基丙类杀 产业化 项目开发 活性 市场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