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孟祥晨 谢聿铭 +1 位作者 马潇天 黄永宪 《教师》 2024年第32期123-125,共3页
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更好地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传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典型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筹划能力、创业意识和产学研结合能力为主要目标,文... 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更好地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传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典型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筹划能力、创业意识和产学研结合能力为主要目标,文章提出“由点及面,理论课堂+实践教学兼容”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自主运用。文章提出重基础、重探索、重过程、重实践“四重一体”的系统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引入“三创融合”(创意、创新、创业)的协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包含创意激发、技术攻关和创业孵化的全链条培养和全方位扶持,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 多元化模式 教学理念
下载PDF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 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邹家生 朱松 郭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建设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材料学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柏茹 王永东 +2 位作者 刘兴 朱艳 孟君晟 《中国冶金教育》 2016年第3期82-84,共3页
根据多年讲授金属学、热处理、工程材料学和焊接冶金学与焊接性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材料学的授课方法,运用金属学和热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分析、认识和研究金属材料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途径,并... 根据多年讲授金属学、热处理、工程材料学和焊接冶金学与焊接性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材料学的授课方法,运用金属学和热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分析、认识和研究金属材料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途径,并从焊接性角度介绍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老专业新办的问题与对策——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邹家生 蒋成禹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论述了焊接工艺与设备老专业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专业的特点,确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最后提出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培养工程... 论述了焊接工艺与设备老专业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专业的特点,确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最后提出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培养模式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艳 栾亦琳 +2 位作者 王永东 赵霞 管晓光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1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提高应用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契合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 为提高应用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契合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并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琦 石磊 《当代教研论丛》 2018年第7期10-10,共1页
文章从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针对所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生实践过程验证新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提供... 文章从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针对所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生实践过程验证新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7
作者 马群双 尹孝辉 +3 位作者 孟威 国礼杰 胡磊 夏爱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1-43,共3页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内容有待扩展、课程评价方式不足等问题。应通过修订课程大纲突出成果导向育人机制、拓展教学内容、采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法、推进授课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工科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专业英语
下载PDF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言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第2期94-95,共2页
在分析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衔接,中职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高职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衔接,更多是两个不同的专业的对接,因此,两者的专... 在分析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衔接,中职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高职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衔接,更多是两个不同的专业的对接,因此,两者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着极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本科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思考与建议——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艳丹 张全利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1期81-83,共3页
在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新政策的引领下,围绕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继承原有本科毕业设计优良传统及实施方案部分,结合现阶段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创新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跨学科、跨学校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 在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新政策的引领下,围绕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继承原有本科毕业设计优良传统及实施方案部分,结合现阶段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创新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跨学科、跨学校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及新途径,使本科生增强对材料加工方向的兴趣、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水平,从而解决本科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低、学生积极性差等原因导致的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等问题,促进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加工制造行业的需求,服务国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改革探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欣 史强 +1 位作者 陈革新 张金玲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6期162-164,共3页
文章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改革目标,最后论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改革路径。
关键词 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多元评价反馈机制
下载PDF
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军 《发展》 201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实验,既是学生工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集中检验,也是学生上岗前的一次岗位培训。本文主要介绍了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的教学理论与过程,四个阶段的实验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基本... 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实验,既是学生工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集中检验,也是学生上岗前的一次岗位培训。本文主要介绍了焊接工艺评定综合实验的教学理论与过程,四个阶段的实验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和充分展现基本技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工艺评定 实验教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下载PDF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
12
作者 湛兰 廖平 +2 位作者 马振 庄明辉 秦湘阁 《科技风》 2023年第22期76-78,共3页
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在对传统工科教育持续改革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开设“焊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培养学生独立预测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建立、教材的选用、导向性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教学... 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在对传统工科教育持续改革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开设“焊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培养学生独立预测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建立、教材的选用、导向性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教学成果的监测等方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焊接过程数值模拟”实践课程,为学生与企业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