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电解槽焙烧启动中节能焙烧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1
作者 袁小卫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启动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碳渣多、易发生偏流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燃气焙烧启动代替之,所用焙烧装置焙烧过程中不存在电流分布,阴阳极氧化少、启动中打捞炭渣少,燃气焙烧启动安装省时50%,槽寿命延长90%,启动成本... 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启动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碳渣多、易发生偏流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燃气焙烧启动代替之,所用焙烧装置焙烧过程中不存在电流分布,阴阳极氧化少、启动中打捞炭渣少,燃气焙烧启动安装省时50%,槽寿命延长90%,启动成本可降低1.2万元/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焦粒焙烧 燃气焙烧 焙烧启动 节能焙烧装置 槽寿命
下载PDF
某低品位黏土型锂矿石的焙烧——无酸浸出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洋 童雄 +3 位作者 谢瑞琦 谢贤 宋强 范培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云南某低品位黏土型锂矿石含锂0.147%,为探究低能耗、环保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新型焙烧助剂ASH开展了低温焙烧—无酸浸出的提锂工艺研究,并结合XRD、SEM-EDS等分析手段阐述了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与ASH质量比为1∶0.3、焙烧温... 云南某低品位黏土型锂矿石含锂0.147%,为探究低能耗、环保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新型焙烧助剂ASH开展了低温焙烧—无酸浸出的提锂工艺研究,并结合XRD、SEM-EDS等分析手段阐述了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与ASH质量比为1∶0.3、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1.0 h,去离子水浸出时间为2 h、浸出温度为70℃、液固比为5 m L/g条件下,锂浸出率为83.81%。机理分析显示,焙烧—浸出前后,样品中主要矿物相未发生变化,但衍射峰强度降低;经焙烧—浸出后,浸渣表面均匀分布着裂纹和空隙,Al、Si、Fe、Ti含量均有所降低。说明ASH与矿物发生反应,破坏了矿物的表面结构,生成了可溶性盐Li-ASH。与传统焙烧—浸出工艺相比,本研究所采用的提锂工艺焙烧温度低、浸出时无酸,降低了生产能耗、简化了工艺流程,对同类型低品位黏土型锂矿的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型锂矿 焙烧助剂ASH 低温焙烧 无酸浸出
下载PDF
某高磷铁矿悬浮焙烧—磁选—浸出提铁降磷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绍兴 宁国栋 +1 位作者 刘应志 李艳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针对高磷铁矿因铁矿物与磷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常规选矿方法难以高效利用的特点,提出了焙烧—浸出的提铁降磷技术。对阿尔及利亚TFe品位为60.81%、FeO含量为14.92%、P含量为0.71%的某高磷铁矿,采用悬浮焙烧(氧化焙烧—磁化焙烧)—磁选—... 针对高磷铁矿因铁矿物与磷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常规选矿方法难以高效利用的特点,提出了焙烧—浸出的提铁降磷技术。对阿尔及利亚TFe品位为60.81%、FeO含量为14.92%、P含量为0.71%的某高磷铁矿,采用悬浮焙烧(氧化焙烧—磁化焙烧)—磁选—浸出工艺开展了提铁脱磷实验研究,在氧化温度1 050℃、还原温度520℃、还原时间25 min、H2体积浓度50%的磁化焙烧工艺条件下,获得了TFe品位65.50%、TFe回收率96.31%、P含量0.16%的铁精矿指标,磷脱除率77.46%。实验研究结果可为高磷铁矿提铁降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矿 氧化焙烧 磁化焙烧 浸出
下载PDF
钼精矿焙烧过程中杂质化合物对烧结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李小明 翟钰华 +2 位作者 邹冲 王伟安 李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60,共12页
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伴生元素转化及其与二硫化钼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粉体部分熔化、结块、团聚等烧结现象,严重影响钼焙砂质量和炉子寿命。本文研究了钼精矿焙烧时赋存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以及焙烧温度对其烧结行为的影响,对其烧结程度进... 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伴生元素转化及其与二硫化钼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粉体部分熔化、结块、团聚等烧结现象,严重影响钼焙砂质量和炉子寿命。本文研究了钼精矿焙烧时赋存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以及焙烧温度对其烧结行为的影响,对其烧结程度进行定量化计算,并观察烧结物中各成分黏结形态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钼精矿中SiO_(2)和Al_(2)O_(3)对钼精矿焙烧烧结行为影响很小,而CaO、MgO、Fe_(2)O_(3)、CuO和K_(2)CO_(3)会强化烧结行为;增大反应温度达到MoO_(3)与钼酸盐共晶的临界温度后会加剧团聚现象;增大CaO、CuO和K_(2)CO_(3)含量,对钼精矿烧结行为影响最大。烧结物中各组分之间的黏结形态分为三类,即加SiO_(2)或Al_(2)O_(3)后呈孤立型,加CaO或MgO后呈交叉型,以及加Fe_(2)O_(3)、CuO或K_(2)CO_(3)后呈包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精矿 热力学 焙烧 杂质 烧结
下载PDF
难选高铁软锰矿流态化磁化焙烧-磁选浸出工艺
5
作者 邵国强 邹正 朱庆山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目的】提高难选高铁软锰矿的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锰矿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方法】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作为焙烧装置,模拟发生炉煤气气体组分作为还原气体,对云南省某地区的难选高铁软锰矿进行流态化磁化焙烧。对还原后的焙烧矿进行磨... 【目的】提高难选高铁软锰矿的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锰矿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方法】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作为焙烧装置,模拟发生炉煤气气体组分作为还原气体,对云南省某地区的难选高铁软锰矿进行流态化磁化焙烧。对还原后的焙烧矿进行磨矿-弱磁磁选,得到铁精矿和锰精矿。最后,对锰精矿中的锰进行酸浸浸出。【结果】在500℃流态化还原焙烧10 min,该难选高铁软锰矿即可达到最佳的还原状态效果,当样品的磨矿粒径<30μm的颗粒的质量分数为65%时,即可达到最佳的解离效果。选别后铁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7.24%和76.55%,锰精矿锰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4.41%和73.84%,锰精矿的铁浸出率仅有1.94%。【结论】考察难选高铁软锰矿流态化磁化焙烧-磁选浸出规律,可以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低碳节能;抑制过还原反应的发生,可以提高铁资源利用率,降低浸出酸耗和除铁剂消耗。低能耗、低消耗和高利用率可以极大地提高难选高铁软锰矿的经济性,解决这部分资源难于利用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软锰矿 流态化 磁化焙烧 锰精矿 铁精矿
下载PDF
钾长石混盐焙烧-浸出提钾过程研究
6
作者 方小宁 匡飞 刘程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7,86,共6页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而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钾赋存形式。然而,钾长石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钾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钾提取温度高、浸出率低等问题,该研究选取了贵州铜仁地区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而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钾赋存形式。然而,钾长石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钾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钾提取温度高、浸出率低等问题,该研究选取了贵州铜仁地区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钾长石-硫酸钠-碳酸钙混盐的焙烧-浸出过程,考察了钾长石-硫酸钠-碳酸钙的焙烧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钾长石中钾元素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焙烧体系均匀混合、焙烧温度为800~900℃、焙烧时间为1 h、m(钾长石)∶m(硫酸钠)∶m(碳酸钙)为(1∶1∶6)^(1∶1∶8)条件下,以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作为浸取液,钾的浸出率可高达99.79%。该研究提供了一条提高钾长石资源利用效率、解决钾盐资源供应问题的新途径,并为相关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焙烧 浸出提钾 热力学
下载PDF
焙烧氰化尾渣中有价金属梯级分离回收工艺
7
作者 王建军 郭建东 +1 位作者 欧海涛 薛希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梯级分离回收焙烧氰化尾渣中的有价金属,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消解氰化尾渣危废对冶金行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焙烧氰化尾渣为原料,采用一级酸浸浸取金铜锌、二级还原焙烧—磁选回收含金铁精矿、三级浮选回收金的梯级分离回收工... 梯级分离回收焙烧氰化尾渣中的有价金属,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消解氰化尾渣危废对冶金行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焙烧氰化尾渣为原料,采用一级酸浸浸取金铜锌、二级还原焙烧—磁选回收含金铁精矿、三级浮选回收金的梯级分离回收工艺方法,焙烧氰化尾渣中的金、铜、锌、铁的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63.07%、80.5%、70.31%、80.64%。该技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焙烧氰化尾渣中金、铜、锌、铁的综合回收技术难题,实现了焙烧氰化尾渣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同时将焙烧氰化危废转化为二次高价值资源,解决了焙烧氰化危废无害化处置的冶金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氰化尾渣 梯级分离回收 酸浸浸取 还原焙烧 磁选回收
下载PDF
氰化尾矿低温焙烧破氰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宇 吴为荣 +3 位作者 华芳 陈建福 余涛 涂友兵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91-93,共3页
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矿处理工艺存在成本高,处理后尾矿总氰化合物含量波动较大等问题,试验采用低温焙烧破氰法进行氰化尾矿处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325℃、焙烧时间40 min条件下,处理后尾矿含总氰化合物低于5 g/t,且可大幅降低氰化尾... 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矿处理工艺存在成本高,处理后尾矿总氰化合物含量波动较大等问题,试验采用低温焙烧破氰法进行氰化尾矿处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325℃、焙烧时间40 min条件下,处理后尾矿含总氰化合物低于5 g/t,且可大幅降低氰化尾矿处理成本。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氰化尾矿破氰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矿 低温焙烧 破氰 氰化物 焙烧温度
下载PDF
152m^(2) 沸腾焙烧炉产能提升的浅析
9
作者 杨权义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精矿的沸腾焙烧是第一道工序,也是制约生产产能的瓶颈。文章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介绍了提高152m^(2)沸腾焙烧炉生产能力的实践经验,通过精细化配料,优化工艺控制,富氧焙烧,搭配适量焙砂以及合理增加冷却盘管等方式...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精矿的沸腾焙烧是第一道工序,也是制约生产产能的瓶颈。文章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介绍了提高152m^(2)沸腾焙烧炉生产能力的实践经验,通过精细化配料,优化工艺控制,富氧焙烧,搭配适量焙砂以及合理增加冷却盘管等方式,达到提升产能稳定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2m^(2)沸腾焙烧 产能提升 精细化配料 富氧焙烧
下载PDF
钒渣焙烧提钒工艺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琎 姚志超 +5 位作者 马保中 郁建成 王成彦 王宝华 高明磊 冯国晟 《河北冶金》 2023年第11期7-13,77,共8页
钒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稀有金属元素,在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化工以及新能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领域对钒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钒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但其通常与其他金属矿物共伴生。当... 钒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稀有金属元素,在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化工以及新能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领域对钒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钒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但其通常与其他金属矿物共伴生。当前,可用于提钒的原料主要有含钒碳质页岩(石煤或煤矸石)、含钒云母、石油废渣、废催化剂、钒钛磁铁矿、含钒转炉渣等。其中,钒钛磁铁矿经高炉冶炼和转炉冶炼后产出的含钒转炉渣是目前提钒工业中采用的主要原料。基于此,结合国内外钒渣焙烧提钒工艺现状,从工艺参数优化和机理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已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钠化氧化焙烧提钒工艺和钙化氧化焙烧提钒工艺;综述了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无盐焙烧提钒、氯化焙烧提钒、锰盐焙烧提钒以及镁化焙烧提钒等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提钒工艺未来应该向高回收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冶炼方向发展,并为未来提钒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提钒 钠化焙烧 钙化焙烧 无盐焙烧 氯化焙烧 锰盐焙烧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煤矸石氯化焙烧除铁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雨涵 赵雪淞 +2 位作者 李婷婷 王雪松 张婷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为解决煤矸石氯化焙烧除铁过程中氯化剂消耗量过高、焙烧时间掌握不准以及除铁率难以达到期望值的问题,以CaCl_(2)作为氯化剂对煤矸石进行氯化焙烧除铁,在焙烧温度分别为600℃,700℃,800℃,900℃,1000℃,CaCl_(2)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 为解决煤矸石氯化焙烧除铁过程中氯化剂消耗量过高、焙烧时间掌握不准以及除铁率难以达到期望值的问题,以CaCl_(2)作为氯化剂对煤矸石进行氯化焙烧除铁,在焙烧温度分别为600℃,700℃,800℃,900℃,1000℃,CaCl_(2)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焙烧时间分别为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210 min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13.0.6软件设计和优化了煤矸石氯化焙烧除铁实验。通过方差分析、等高线分析、响应面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靠并分析了各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运用响应面优化法以除铁率为指标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交互最为显著,CaCl_(2)添加量与焙烧时间交互最低。各影响因子按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焙烧温度、CaCl_(2)添加量、焙烧时间;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除铁率进一步提升,由于焙烧温度超过1000℃后产物会转为莫来石,因此控制焙烧温度不超过950℃,当CaCl_(2)添加量达到15%时除铁率最好,超过这一添加量会降低除铁率,焙烧时间达到180 min时除铁率基本上达到了最高值,继续延长焙烧时间对除铁率的影响不大;对响应面模型预测并优化后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即焙烧温度为915℃,CaCl_(2)添加量为15%,焙烧时间为175 min,在此条件下除铁率达到了95.23%,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氯化焙烧 除铁率 响应曲面法 高岭土
下载PDF
非洲某高磷铁矿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世超 高瑞琢 +2 位作者 孙体昌 黄武胜 延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44-148,154,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针对高磷铁矿石气基还原存在球强度低以及还原温度高的问题,提出了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新工艺。考查了氧化温度以及脱磷剂种类对氧化球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找出了符合竖炉强度要求的氧化焙烧条件,在此基础...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针对高磷铁矿石气基还原存在球强度低以及还原温度高的问题,提出了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新工艺。考查了氧化温度以及脱磷剂种类对氧化球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找出了符合竖炉强度要求的氧化焙烧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气体总流量、还原气体组成以及还原时间对提铁降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CO_(3)用量10%,氧化温度1200℃,氧化时间60 min,还原温度950℃,H_(2)与CO的流量分别为3.75 L/min以及1.25 L/min,还原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91.15%、铁回收率93.07%和磷含量0.14%的粉末还原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粉末还原铁中的磷以机械夹杂的形式存在,磷是通过磨矿-磁选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高磷铁矿 氧化焙烧 气基还原 磁选
下载PDF
某金矿氰化尾渣氧化焙烧无害化处置及机理研究
13
作者 宋岩 赵冰 +1 位作者 李艳军 赵羚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针对某金矿氰化尾渣络合氰化物占比极高的特点,采用氧化焙烧工艺处理氰化尾渣.试验结果表明,将氰化尾渣样品在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0 min,O_(2)体积分数20%,总气量600 mL/min条件下进行氧化焙烧试验,可将氰化尾渣中的总氰化物含量降... 针对某金矿氰化尾渣络合氰化物占比极高的特点,采用氧化焙烧工艺处理氰化尾渣.试验结果表明,将氰化尾渣样品在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0 min,O_(2)体积分数20%,总气量600 mL/min条件下进行氧化焙烧试验,可将氰化尾渣中的总氰化物含量降至检出限0.04 mg/kg以下,同时硫元素保留率达到82.22%.针对相应的铁氰络合物K_(4)Fe(CN)_(6)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K4Fe(CN)_(6)首先被氧化为KCNO,进而氧化为K_(2)CO_(3),两阶段均伴随有CO_(2),CO,NO_(2),NO等气态产物生成,且第一阶段伴随有副反应发生.该工艺不仅可以将氰化尾渣中的氰化物特别是络合氰化物有效分解,同时可保证尾渣中硫元素不易被氧化,大幅减少后续烟气脱硫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焙烧 络合氰化物 氧化分解 无害化处置
下载PDF
镁化焙烧钒渣中钒的酸浸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成洁 李鸿乂 +3 位作者 海栋 陈新勉 刁江 谢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69-680,共12页
为了促进钒渣镁化焙烧−酸浸提钒法的工业应用,研究钒渣镁化焙烧熟料中钒的酸浸出动力学。结合XRD、XPS和SEM,揭示在浸出初期的10 min内,MgSiO_(3)和大部分钒酸盐急剧地消耗酸,形成SiO2和V(V)的氧钒根离子。通过研究钒浸出效率随浸出时... 为了促进钒渣镁化焙烧−酸浸提钒法的工业应用,研究钒渣镁化焙烧熟料中钒的酸浸出动力学。结合XRD、XPS和SEM,揭示在浸出初期的10 min内,MgSiO_(3)和大部分钒酸盐急剧地消耗酸,形成SiO2和V(V)的氧钒根离子。通过研究钒浸出效率随浸出时间的变化,建立钒浸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且两个阶段的动力学均遵循收缩核模型。0~10 min的浸出速率由固体产物层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而10~30 min的浸出速率仅由化学反应控制。因此,浸出初始10 min内加速传质很关键,而后续20 min内精确控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动力学 镁化焙烧 酸浸 钒提取 钒渣
下载PDF
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热力耦合仿真计算
15
作者 刘曙光 师伟 +4 位作者 王国强 魏国良 温荣耀 王建平 宁江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揭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低温-高温-低温循环往复工况下温度场和各种荷载对车体主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热力耦合方法,对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 为揭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低温-高温-低温循环往复工况下温度场和各种荷载对车体主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热力耦合方法,对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均热段、一冷段和二冷段工作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焙烧段台车车体在静力作用和热力耦合作用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分析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焙烧段台车车体的最高温度为650℃,上、下表面最大温差为140℃,上表面为压应力,下表面为拉应力,最大应力位置在主梁中间,为21.6 MPa,最大垂向变形为5.37 mm。本文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关系,可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焙烧 台车 有限元法 热力耦合 应力应变
原文传递
含钒四氯化钛精制尾渣锰化焙烧制备V_(2)O_5工艺研究
16
作者 杨奇霖 卿海天 +4 位作者 张杰 张志远 居殿春 张俊 堵伟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09,共6页
为探究含钒四氯化钛精制尾渣中钒资源的提取利用可行性,在锰化焙烧提钒过程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尾渣水洗预处理—锰化焙烧—草酸浸出—铵盐沉钒的工艺,重点研究了水洗液固比、焙烧温度、碳酸锰添加量对焙烧熟料物相组成和钒浸出率... 为探究含钒四氯化钛精制尾渣中钒资源的提取利用可行性,在锰化焙烧提钒过程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尾渣水洗预处理—锰化焙烧—草酸浸出—铵盐沉钒的工艺,重点研究了水洗液固比、焙烧温度、碳酸锰添加量对焙烧熟料物相组成和钒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Ti Cl_4含钒尾渣采用水洗的预处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尾渣中氯的含量,保障后续的铵盐沉钒,提高钒产品品位;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和碳酸锰添加量有助于低价的钒与锰盐生成可溶性焦钒酸锰(Mn_(2)V_(2)O_7),但焙烧温度超过850℃和碳酸锰添加量大于2.0时,将导致含钒物相被硅酸盐等液相产物包裹,致使钒浸出率降低。试验适宜条件为:水洗液固比10m L/g,碳酸锰添加量(以n(MnO)/n(V_(2)O_5)计)2.0、焙烧时间2h、焙烧温度850℃,浸出时间30min、浸出温度50℃。上述条件下钒浸出率达82.16%,且浸出液经铵盐沉钒—焙烧工序后可得到纯度大于99%的粉状五氧化二钒产品。该工艺实现了含钒四氯化钛精制尾渣中钒的高效提取和分离,研究结果对该类型尾渣提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钛精制尾渣 热力学计算 锰化焙烧 钒浸出率 五氧化二钒
下载PDF
钒渣焙烧过程钒元素价态变化特征探讨
17
作者 高健 吴伟 +2 位作者 沙雨燕 钟祥 史志新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综合利用光电子能谱及矿物分析仪,研究了钒渣及无盐焙烧阶段不同温度节点下的钒渣熟料的矿物组成及钒元素价态组成。结果表明:钒尖晶石、铁橄榄石和钙铁辉石含量随焙烧温度升高而下降,氧化铁、铁板钛矿、钒酸锰等矿物含量随焙烧温度升... 综合利用光电子能谱及矿物分析仪,研究了钒渣及无盐焙烧阶段不同温度节点下的钒渣熟料的矿物组成及钒元素价态组成。结果表明:钒尖晶石、铁橄榄石和钙铁辉石含量随焙烧温度升高而下降,氧化铁、铁板钛矿、钒酸锰等矿物含量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焙烧温度升高,钒渣逐步由以V^(3+)氧化为V^(4+)为主的边缘氧化向V^(3+)氧化为V^(4+)与V^(4+)氧化为V 5+共存的内部氧化过渡;钒尖晶石中钒的价态为V^(3+),氧化态钒尖晶石中钒的价态为V^(4+);钒渣及熟料矿物分析结果与钒元素价态分析结果之间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无盐焙烧 钒元素 价态 变化 特征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带式焙烧机球团质量提升工艺研究及实践
18
作者 胡长松 张卫华 +1 位作者 李贺 韦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攀钢西昌带式焙烧机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钒钛矿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投产后成品球平均抗压强度偏低,单个成品球团矿平均抗压强度≥1950 N。本文从原料结构、造球工序、带式焙烧机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原因,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控制原料中T... 攀钢西昌带式焙烧机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钒钛矿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投产后成品球平均抗压强度偏低,单个成品球团矿平均抗压强度≥1950 N。本文从原料结构、造球工序、带式焙烧机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原因,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控制原料中TiO_(2)质量分数≤12%、V_(2)O_(5)质量分数≤1%、Al_(2)O_(3)质量分数<2.0%、MgO质量分数<1.8%,精矿粒度-200目占比75%~80%,碱度应控制0.6倍左右,膨润土配比应适当降低至1.2%~1.4%,生球粒度10~12.5 mm占比≥60%;重力除尘灰配比>1.5%,或者烧结机头除尘灰配比>1.5%;焙烧机工艺操作制度为鼓干段温度300~330℃、抽干段温度370~390℃、预热温度梯度500℃→1200℃、焙烧段温度1230~1240℃、大烟罩内氧质量分数17.3%~18.0%。工艺优化后,单个球团平均抗压强度约2348 N,达到了考核指标;排放烟气中烟尘含量2.54 mg/Nm^(3)、SO_(2)含量3.13 mg/Nm^(3)、NO_(x)含量41.42 mg/Nm^(3)、基准氧含量17.54%,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球团 带式焙烧 抗压强度 原料 配料 操作制度
下载PDF
带式焙烧机工艺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特性
19
作者 曹鹏飞 张倩 +2 位作者 潘建 杨聪聪 徐梦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本文以高品位磁铁精矿(O矿)、高镁磁铁精矿(K矿)和高硅赤铁矿粉(Y矿)为原料,根据某钢厂现场原料配比40%O矿+20%K矿+40%Y矿,在实验室开展模拟带式焙烧机工艺的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特性研究,揭示了二元碱度(CaO/SiO 2为0.5~0.9)对球团... 本文以高品位磁铁精矿(O矿)、高镁磁铁精矿(K矿)和高硅赤铁矿粉(Y矿)为原料,根据某钢厂现场原料配比40%O矿+20%K矿+40%Y矿,在实验室开展模拟带式焙烧机工艺的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特性研究,揭示了二元碱度(CaO/SiO 2为0.5~0.9)对球团焙烧特性、成品球团冶金性能(还原度RI、还原膨胀指数RSI和动态法低温还原粉化指数LTD+3.15 mm)和矿相学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球团碱度有利于改善球团焙烧和冶金性能,在0.5~0.9的碱度范围内,球团的还原度≥65.38%、还原膨胀指数15%、动态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优良(≥98.88%)。矿相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固结形式主要为Fe 2O 3再结晶,提高碱度利于形成更多液相从而促进固结,降低球团孔隙率,从而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成品球团。本研究将为工业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焙烧机工艺 碱度 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 冶金性能 矿相
原文传递
硫酸铵焙烧活化—硫酸浸出粉煤灰提铝熟料的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赵梓 赵爱春 +3 位作者 刘宸嘉 王晔 高旭 张廷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NH_(4))_(2)SO_(4)焙烧活化—硫酸浸出法提铝,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硫酸浓度对铝浸出率的影响,探究了熟料酸浸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8/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 ...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NH_(4))_(2)SO_(4)焙烧活化—硫酸浸出法提铝,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硫酸浓度对铝浸出率的影响,探究了熟料酸浸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8/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 min、硫酸浓度20%优化条件下,铝浸出率为84.64%;浸出动力学公式为1-(1-x)13=6.03393e-22.0454/RT_(t),反应活化能为22.045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硫酸铵 焙烧活化 酸浸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