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
1
作者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尤力都孜·买买提 +3 位作者 巴合沙拉·马乃甫 玉素甫江·艾力 高莉 开丽比努尔·阿布来提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多次刺激复制焦虑小鼠模型,成功后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脱毛区,以复制焦虑复合银屑病小鼠模型。将90只建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1.3 mg/kg)... 目的探讨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多次刺激复制焦虑小鼠模型,成功后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脱毛区,以复制焦虑复合银屑病小鼠模型。将90只建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1.3 mg/kg)、阿瑞匹坦组(5 mg/kg)及土大黄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各15只。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5 d;另取15只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无刺激,背部脱毛区涂抹凡士林,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取小鼠脑、心脏、肝脏、肾上腺、脾脏、胸腺,称定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病理形态学,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瑞匹坦组、土大黄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及土大黄中剂量组小鼠肾脏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土大黄各剂量组小鼠的中央区运动距离均显著延长,中央区/边缘区平均速率均显著提升,进入中央区次数均显著增加、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甲氨蝶呤组、阿瑞匹坦组及土大黄中、高剂量组小鼠新异臂、起始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其他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土大黄各剂量组小鼠真皮层及Baker评分,土大黄中、高剂量组小鼠表皮层评分,以及土大黄低、高剂量组小鼠角质层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背部皮肤棘层增厚、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程度均减轻,未见明显表皮突延长及真皮乳头上移,且皮下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土大黄不仅能缓解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损伤,同时能改善其焦虑、认知能力受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银屑病 焦虑样行为 行为学改变 Baker评分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游泳运动治疗对T2DM焦虑样行为小鼠的影响
2
作者 张国栋 郑爽 +3 位作者 秦雨杭 刘晟洋 王郁媛 谢艳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157-11164,共8页
为研究游泳运动对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C),正常+锻炼(exercise,E)组(CE),T2DM组(T2),T2DM+锻炼组(T2E)。CE组和T2E组的... 为研究游泳运动对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C),正常+锻炼(exercise,E)组(CE),T2DM组(T2),T2DM+锻炼组(T2E)。CE组和T2E组的小鼠进行游泳运动,并观察小鼠体重、血糖波动,行为学焦虑、胰腺病理和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二硫醚(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游泳运动3周后显著降低T2DM小鼠体重和血糖波动幅度(P<0.05),行为学焦虑水平明显改善。CE组和T2E组小鼠胰岛坏死面积减小,葡萄糖和胰岛素抵抗稳态指数降低(P<0.001),T2E组小鼠大脑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1)。游泳运动可以改善T2DM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和大脑氧化应激反应,对焦虑样行为有改善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T2DM 焦虑样行为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布氏田鼠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及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晨 陈琳 +4 位作者 徐则栋 吴涌珍 杨生妹 殷宝法 魏万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为探讨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观测雌雄布氏田鼠在旷场、明暗箱和反捕食箱中的行为差异,及其HPA轴参与调控的促肾上腺激素... 为探讨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观测雌雄布氏田鼠在旷场、明暗箱和反捕食箱中的行为差异,及其HPA轴参与调控的促肾上腺激素(adrenalotropic hormone, 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布氏田鼠在旷场中移动的总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雌性,而静止时间显著低于雌性布氏田鼠。雄性布氏田鼠进入明箱的次数与雌性布氏田鼠无显著差异,但在明箱中停留时间显著高于雌性布氏田鼠。暴露于捕食者猫气味时,雌性布氏田鼠仅移动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雌性布氏田鼠血浆中ACTH和CORT浓度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综上,布氏田鼠的活动性、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及HPA轴水平均存在性别差异,提示野生布氏田鼠受其自身内分泌水平的影响,雌雄个体采取截然不同的行为策略以适应当前环境,从而有利于其种群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焦虑样行为 捕食者气味 反捕食行为 HPA轴
下载PDF
异泽兰黄素通过改善腹侧海马GABAa受体传递缓解大鼠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4
作者 李露露 焦宇 +6 位作者 姜敏 李秋月 吴朋烊 马淑丽 郑晓宇 赵容杰 赵正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0,共10页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EtOHWI模型组、Eptl低剂量治疗组和Eptl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8只。EtOHWI模型组、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3 g/kg乙醇(Ethanol,EtOH),连续28 d,戒断3 d制备大鼠EtOHWI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在3 d戒断期间,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每天1次灌胃10和30 mg/kg Eptl,第3次给药30 min后,利用旷场(Open filed,OF)和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plusmaze,EPM)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焦虑样行为学检测。利用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itosterone,CORT)浓度、vHippo组织中GABA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Hippo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67(GAD 67)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vHippo组织中GABAaRα1(GABAa receptorα1,GABAaRα1)、GABAaRα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利用试剂盒检测vHippo组织中MDA、T-SOD、CAT、GSH以及IL-6和TNF-α的含量。利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观察HT22细胞的核中Nrf2蛋白水平。结果:与EtOHWI模型组相比,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在OF中央区活动距离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70.62%和124.21%,活动时间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251.75%和371.62%,EPM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110.33%和207.32%,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99.56%和184.18%;血清CORT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vHippo组织中GABA含量和GAD67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GABAaRα1、GABAaRα2、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或P<0.01);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而T-SOD、CAT和GSH的活性或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2O2刺激的HT22细胞核中Nrf2的水平极显著增多(P<0.01),但30μmol/L Eptl预处理显著抑制了Nrf2水平的增多(P<0.05)。结论:Eptl具有改善大鼠EtOHWI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Eptl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而调节EtOHWI大鼠vHippo的GABAaR传递紊乱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泽兰黄素 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腹侧海马 GABAA受体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酸枣仁汤对PCPA失眠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悦 王慧 +6 位作者 姚欣雨 杨欣 杨光勇 徐萌萌 涂小华 杨婷婷 杜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6-1822,共7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PCPA失眠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酸枣仁汤低、中、高剂量组,舒乐安定组。采用行为学实验观察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开放臂停...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PCPA失眠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酸枣仁汤低、中、高剂量组,舒乐安定组。采用行为学实验观察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开放臂停留时间,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qPCR法、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GAP-43、PSD-95 mRNA和蛋白表达及GFA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入睡潜伏期延长(P<0.01),睡眠时间缩短(P<0.01),并出现焦虑样行为,前额叶出现病理损伤,BDNF、GAP-43、PSD-9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GFA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汤各剂量组大鼠入睡潜伏期缩短(P<0.05,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5,P<0.01),焦虑缓解,前额叶病理损伤改善,BDNF、GAP-43、PSD-9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GFAP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酸枣仁汤能改善PCPA失眠大鼠睡眠障碍和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前额叶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GAP-43、PSD-95、BDNF以及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睡眠障碍 焦虑样行为 GAP-43 PSD-95 BDNF GFAP
下载PDF
小鼠前扣带回皮质PKG-Ⅰ介导吗啡诱导的痛敏和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涛之 李珍珍 +5 位作者 刘万能 徐蕾 李海涛 席烨 王菲 罗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质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Ⅰ(PKG-Ⅰ)在吗啡诱致的小鼠痛敏及焦虑样行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吗啡组,在小鼠皮下每天两次、连续4 d注射吗啡建立吗啡诱致的痛敏模型。分别采用von F...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质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Ⅰ(PKG-Ⅰ)在吗啡诱致的小鼠痛敏及焦虑样行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吗啡组,在小鼠皮下每天两次、连续4 d注射吗啡建立吗啡诱致的痛敏模型。分别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机械性痛阈变化和焦虑样行为。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前扣带回皮质PKG-Ⅰ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长期大量皮下注射吗啡可诱致小鼠产生显著的痛觉敏化和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鼠前扣带回皮质PKG-Ⅰ在吗啡诱致的痛敏后表达显著下调,同时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前扣带回皮质PKG-Ⅰ在吗啡痛敏后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下降。结论:前扣带回皮质PKG-Ⅰ在吗啡诱致的小鼠痛觉过敏和焦虑样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扣带回皮质 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Ⅰ 吗啡 痛觉敏化 焦虑样行为 小鼠
原文传递
阿片μ受体阻滞剂对习得性无助小鼠运动能力及抑郁、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刘国军 刘阳春 刘志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0-777,共8页
目的 探讨阿片μ受体(μopioid recepters,μRs)阻滞剂对习得性无助小鼠运动能力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学习-消退组、共轭组、对照组。在小鼠学习逃避电击刺激实验前进行μRs阻滞剂β-FNA或生理盐水(Sal)预处理。将小鼠在... 目的 探讨阿片μ受体(μopioid recepters,μRs)阻滞剂对习得性无助小鼠运动能力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学习-消退组、共轭组、对照组。在小鼠学习逃避电击刺激实验前进行μRs阻滞剂β-FNA或生理盐水(Sal)预处理。将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进行t检验以观察小鼠的运动能力,通过穿梭箱、强迫游泳、高架十字迷宫、旷场等实验探究阻滞μRs后小鼠无助行为的变化。结果 两组小鼠较对照组运动距离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小鼠在3 d学习期内的被电击时间无差异;两组小鼠第2天与第3天的鼻触器触碰总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阿片μ受体阻滞剂对习得性无助小鼠的运动能力无影响,μRs在对小鼠的逃避厌恶刺激的行为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Μ受体 习得性无助 焦虑样行为 抑郁行为 逃避行为 逃逸缺陷
下载PDF
丘脑室旁核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莎莎 宋苗苗 +2 位作者 冯洁 王会生 王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在大鼠焦虑样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0.2 mg/kg LPS)的方法构建炎性相关焦虑行为大鼠模型。对照组(control)接受等量盐水注射。通过比较LPS组(n=6)和control组(n=6... 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在大鼠焦虑样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0.2 mg/kg LPS)的方法构建炎性相关焦虑行为大鼠模型。对照组(control)接受等量盐水注射。通过比较LPS组(n=6)和control组(n=6)动物在旷场中央区和高架十字开放臂停留时间的差异,评价LPS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变化。将LPS注射建立的焦虑模型大鼠,分为普拉克索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观察PVT内微量注射D2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6μg/μl)对动物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将D2特异性环化重组酶大鼠分为光敏感通道蛋白组(ChR2,n=6)和红色荧光蛋白组(mCherry,n=6)。采用470 nm光选择性刺激两组大鼠的PVT,观察两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差异。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在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P=0.002),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0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普拉克索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减轻,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长(P=0.008),开放臂停留时间增加(P=0.041)。与mCherry组比较,ChR2组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在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P=0.013),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18)。结论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过度激活促进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样行为 多巴胺D2受体 丘脑室旁核 神经元 脂多糖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大鼠
下载PDF
捏脊疗法对自闭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梦华 吴倩雯 +2 位作者 李一纯 唐佳瑶 林丽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的基于NF-κB通路探究捏脊疗法对自闭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每组6只。于妊娠12.5 d,2组孕鼠均按体质量0.24 mL/100 g,腹腔注射给药,造模组腹腔注射250 mg/mL丙戊酸... 目的基于NF-κB通路探究捏脊疗法对自闭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每组6只。于妊娠12.5 d,2组孕鼠均按体质量0.24 mL/100 g,腹腔注射给药,造模组腹腔注射250 mg/mL丙戊酸钠溶液(VPA),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所产子代经睁眼试验、方向趋向性实验筛选后确定为自闭症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自闭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捏脊组,每组12只;正常组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捏脊组出生后第23 d开始干预,每天1次,21遍/次,连续干预30 d。末次干预后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焦虑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 p65、TNFR 1和TNFR 2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IKK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仔鼠比较,造模组仔鼠睁眼时间更晚,方向趋向性机能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d值下降(P<0.01),NF-κB p65、TNFR1蛋白和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Rd值明显上升(P均<0.01),NF-κB p65、TNFR 1蛋白和TNF-αmRNA表达降低(P<0.01);3组TNFR 2蛋白和IKKα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捏脊疗法可有效改善自闭症大鼠焦虑样行为,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过度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自闭症 NF-ΚB通路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分析
10
作者 卞新兰 杨凡 秦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46-0048,共3页
探索电针百会穴、大椎穴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新奇摄食抑制实验、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来评价小鼠的焦虑样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小鼠在新奇摄食抑制实验中摄食潜伏期明显降低、旷场实验中小鼠在中央区停... 探索电针百会穴、大椎穴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新奇摄食抑制实验、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来评价小鼠的焦虑样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小鼠在新奇摄食抑制实验中摄食潜伏期明显降低、旷场实验中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及次数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小鼠在开臂停留次数及时间增加,提示电针治疗可显著改善小鼠焦虑样行为。结论 电针百会穴、大椎穴,可改善小鼠的焦虑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电针治疗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和前扣带回TRPC3和TRPC6通道的表达上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 杜祎康 +3 位作者 吴文斌 王福东 罗层 白占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痛行为检测结果显示足底皮下注射CFA可以诱致小鼠产生长时程的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现象。旷场实验可见CFA致炎致痛后的小鼠较正常小鼠在旷场中央区活动距离明显降低,停留时间明显减少,提示慢性炎性痛小鼠表现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发现炎性痛焦虑样小鼠前扣带回脑区的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动物显著上调。结论:CFA引发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产生焦虑样情绪,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在ACC部位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这些焦虑样痛情绪的发生与疼痛痛觉通路中ACC脑区的TRPC3及TRPC6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A 慢性炎性痛 焦虑样行为 ACC TRPC3 TRPC6 小鼠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其对前额叶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浩慧 樊泽 +2 位作者 王旭 武胜昔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内注射诱导C57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内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m PFC内i NOS、致炎因子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以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作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的标志。采用高尔基(Golgi)染色观察m 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小鼠mPFC内小胶质细胞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升高,提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2)实验组小鼠在旷场内的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mPFC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发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并伴随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多,提示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导焦虑样行为,可能与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极化 焦虑样行为 前额叶皮质 树突棘 小鼠
原文传递
边缘前皮质α_1肾上腺素受体调节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仲恒 王涛 +2 位作者 惠艳娉 李立博 张巧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以及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 L)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PD模型组,每组78只。采...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以及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 L)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PD模型组,每组78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brain bundle,MFB)建立PD大鼠模型;利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Pr L内注射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后,观察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探头次数均明显降低(均P <0. 001),而前伸次数显著增加(P <0. 001)。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Pr L内注射苯肾上腺素显著降低了假手术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探头次数(均P <0. 001),且明显增加大鼠前伸次数(P <0. 01);而Pr L内注射苯那沙坦后模型组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P <0. 05)、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 <0. 01)和探头次数(P <0. 001)均显著增加,而前伸次数明显减少(P <0. 05)。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Pr L内注射苯肾上腺素后模型组大鼠探头次数显著减少(P <0. 05)而前伸次数明显增加(P <0. 001); Pr L内注射苯那沙坦后模型组大鼠探头次数显著增加(P <0. 05)而前伸次数明显减少(P <0. 01)。结论 6-OHDA损毁MFB后诱发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Pr L内α_1肾上腺素受体参与PD大鼠焦虑样行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前皮质 帕金森病 肾上腺素受体 焦虑样行为 大鼠
下载PDF
抗抑郁样及焦虑样行为乳酸菌的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也 潘娅婧 +3 位作者 杨菁楠 侯旭彤 王金菊 王艳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5,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来调节大脑功能和行为。本试验利用行为模型从益生菌库中初筛选出7株具有抗抑郁样/焦虑样行为潜能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采用明暗箱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乳酸菌对健康小鼠焦虑样行为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来调节大脑功能和行为。本试验利用行为模型从益生菌库中初筛选出7株具有抗抑郁样/焦虑样行为潜能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采用明暗箱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乳酸菌对健康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利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研究乳酸菌对健康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补充马乳酒样乳杆菌ZW3,植物乳杆菌MA2和植物乳杆菌299(10~8CFU)4周后,与空白对照小鼠相比,可以增加小鼠在明暗箱中亮箱的停留时间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臂的停留时间,改善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此外这3株菌还可以降低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且它们可以降低小鼠脑区生物标记物5-羟色胺含量以及血清皮质酮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马乳酒样乳杆菌ZW3,植物乳杆菌MA2和植物乳杆菌299作为益生菌,具有改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昆明小鼠 焦虑样行为 抑郁行为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百会穴留针对丙戊酸钠致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恩耀 董献文 +6 位作者 王果 刘智慧 成慧 李立国 赵鹏举 闻春波 郝汇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百会穴留针对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600 mg/kg注射SD大鼠孕鼠,造仔鼠孤独症样模型。实验组别主要为空白对照组、VPA组、百会针刺治疗组。经9 d连续治疗后,在仔鼠出生后80 d开... 目的观察百会穴留针对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600 mg/kg注射SD大鼠孕鼠,造仔鼠孤独症样模型。实验组别主要为空白对照组、VPA组、百会针刺治疗组。经9 d连续治疗后,在仔鼠出生后80 d开始应用旷场实验、埋珠实验、三箱社交、新物体识别实验、大鼠自我梳理统计等观察3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①VPA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旷场实验中探究社交行为明显减少(P<0.005),埋珠实验中埋珠率降低(P<0.005),三箱社交实验中社交能力明显降低(P<0.05),新物体识别中对有物体区的探索明显下降(P<0.05),自我梳理毛发次数检测中梳理次数显著增加(P<0.001)。多指标显示仔鼠孤独症模型造模成功,焦虑样行为明显。②百会针刺组与VPA组比较:百会针刺组在埋珠实验中埋珠率明显增加(P<0.05),三箱社交实验中社交能力稍有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中对有物体区探索明显增加(P<0.05),自我梳理毛发次数检测中梳理次数明显减少(P<0.05)。多指标显示百会穴留针可显著改善孤独症模型仔鼠的孤独症相关焦虑样行为。结论VPA造模大鼠刻板行为增加、社交能力下降,尤其焦虑样症状明显,符合孤独症标准;在脑发育关键期内针刺百会穴可明显改善VPA模型大鼠刻板、焦虑样行为,而对其社交能力则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大鼠 百会穴 焦虑样行为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变化与C57BL/6 J小鼠母婴分离所致焦虑样行为相关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凤琴 郁兵 +2 位作者 向全丽 周登祥 屈庚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15 min)及长期分离组(LG,10只,从...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15 min)及长期分离组(L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3 h)。通过旷场实验(OF)和高架十字实验(EPM)检测动物是否有焦虑样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脑区内侧视前区(m POA)、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杏仁内侧核(MeA)ERα和ERβ免疫反应神经元(ERα-IRs和ERβ-IRs)的变化。结果在OF中,LG组与CG组和SG组相比在旷场中心活动时间、穿格次数和总距离减少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SG组与CG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在EPM中,LG组在开臂中活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和运动距离极明显少于CG组和SG组(P<0.001),运动的总距离也比CG组和SG组明显减少(P<0.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LG组在m POA、VMH和MeA 3个区域中ERα-IRs和ERβ-IRs明显低于CG组和SG组(P<0.001)。结论母婴长期分离可能使母鼠产生焦虑样行为,而这一行为的产生可能与脑区ERα和ERβ显著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样行为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原文传递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和氟西汀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志强 李海红 +2 位作者 方泽漫 吴彩茹 黄庆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和氟西汀(Flu)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Flu组、CUS+NS组和CUS+Flu组,每组6只。CUS+NS和CUS+Flu组每日CUS前30 min分别注射2.5 mL/kg NS或10 mg/kg Fl...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和氟西汀(Flu)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Flu组、CUS+NS组和CUS+Flu组,每组6只。CUS+NS和CUS+Flu组每日CUS前30 min分别注射2.5 mL/kg NS或10 mg/kg Flu;NS和Flu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NS或Flu。最后一次应激注射后第2 d用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估类抑郁行为,开场试验评估类焦虑行为。结果:糖水消耗实验示糖水消耗百分比无组间差异,但CUS+NS组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强迫游泳示CUS+NS组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它各组,而NS、Flu和CUS+Flu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开场实验示CUS和CUS+Flu组中央/总路程低于NS和Flu组(P<0.05),CUS+NS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Flu组,CUS+Flu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NS和Flu组。结论:CUS大鼠具有类抑郁样行为,同时伴类焦虑样行为,Flu治疗可以逆转类抑郁样行为,但对类焦虑样行为无效;Flu对正常大鼠无情绪改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氟西汀 类抑郁行为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焦虑样行为与阿片类药物痛觉敏化的关系
18
作者 贾辰飞 杨笑萱 +2 位作者 陈丽娇 薛庆生 于布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3-1027,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后情绪性反应网络的作用,探索阿片类药物痛觉敏化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60只,体重290~310g,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予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组,30只)或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30...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后情绪性反应网络的作用,探索阿片类药物痛觉敏化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60只,体重290~310g,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予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组,30只)或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30只)持续静脉内输注2h建模,分别在术后2、6、24h采用行为学和形态学的方法研究瑞芬太尼引起的大鼠行为和脑内情绪反应相关核团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术后2h的机械性痛阈缩足阈值均显著低于同组基础值(P值均〈0.05),两组大鼠术后2h的热痛阈缩足潜伏期与同组基础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同时间点缩足阈值和缩足潜伏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大鼠在术后2、6、24h旷场实验5min内的行走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组大鼠在术后2h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显著少于同组术后6、24h和对照组各时间点(P值均〈0.01),闭合臂停留时间显著长于同组术后6、24h和对照组各时间点(P值均〈0.01);在术后6h的开放臂进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1)。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和组间同时间点闭合臂进入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组术后2、6h的前扣带回c-Fos和NeuN共染色神经元计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且c-Fos仅在前扣带回的外颗粒细胞层和外椎体细胞层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瑞芬太尼诱发痛觉敏化的发生可能不是由伤害感受的阈值降低所致,而是通过诱发短期焦虑样行为,改变了疼痛体验的中枢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GUE-DAWLEY大鼠 前扣带回 痛觉敏化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CRF肽家族新成员——Ucn2、Ucn3与焦虑样行为
19
作者 宋飞 王旭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就Ucn2和Ucn3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Ucn2 Ucn3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DHK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肖楚丽 肖煦晖 +2 位作者 彭丽文 谢一铭 肖志勇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对旷场测试中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溶媒组和DHK组每组9只。2组小鼠分别进行连续2 d的旷场测试,每天各10 min。在第1次旷场测试(OFT 1)前30 ...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对旷场测试中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溶媒组和DHK组每组9只。2组小鼠分别进行连续2 d的旷场测试,每天各10 min。在第1次旷场测试(OFT 1)前30 min小鼠侧脑室注射DHK或溶媒,OFT 1后24 h进行第2次旷场测试(OFT 2),观察2次旷场测试中小鼠直立样行为时间、理毛时间、进入中央区时间和穿越格子数。结果在OFT 1和OFT 2中,与溶媒组相比,DHK组小鼠直立样行为时间、理毛时间、进入中央区时间和穿越格子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K注射30 min或24 h不影响旷场测试中小鼠焦虑样行为及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 旷场测试 焦虑样行为 侧脑室给药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