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黄芩与生黄芩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芩苷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许腊英 毛维伦 +2 位作者 赵亚玲 余鹏 刘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9-670,共2页
据文献记载[1]黄芩的根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从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2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与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共存的有黄芩酶[2],其在适宜条件下可酶... 据文献记载[1]黄芩的根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从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2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与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共存的有黄芩酶[2],其在适宜条件下可酶解黄芩中的苷,而导致黄芩苷含量下降.在制剂工艺[3]中由此而导致的含量不合格屡见不鲜.为验证酒炙黄芩在制剂提取工艺中的投料方法,我们制备了酒黄芩、生黄芩热水投料、冷水投料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黄芩苷含量进行了研究,为制剂中的煎煮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黄芩 生黄芩 提取工艺 黄芩苷 煎出量
下载PDF
炮制对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及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振凌 杨海玲 +2 位作者 张本山 王一硕 杨振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067-2069,共3页
关键词 芥子碱硫氰酸盐 白芥子苷 炮制后 煎出量 《名医别录》 慢性支气管炎 HPLC测定 《中国药典》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煎出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培海 陈立仁 +3 位作者 魏英勤 袁久荣 马继平 陈令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6,共3页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电泳简便、准确地测定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煎出量的方法。采用自组装毛细管电泳装置,采用75μmi.d.×50cm弹性石英毛细管,以0 05mol/LNa2B4O7 CH3OH(体积比为85∶15)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4kV,检测...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电泳简便、准确地测定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煎出量的方法。采用自组装毛细管电泳装置,采用75μmi.d.×50cm弹性石英毛细管,以0 05mol/LNa2B4O7 CH3OH(体积比为85∶15)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4kV,检测波长为232nm。另外,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小檗碱、巴马汀提取量为指标,30%(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是提取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最佳溶剂。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5 0mg/L~65 0mg/L、12 5mg/L~50 0mg/L时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5%,巴马汀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黄连 黄柏 煎出量 毛细管电泳法 白头翁汤 巴马汀 小檗碱 中药分析
下载PDF
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乌头碱和粉防己碱煎出量的测定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伟 秦林 司淑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 考察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乌头碱、粉防己碱煎出量的变化 ,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增效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合煎液和单煎液中乌头碱和 /或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 川乌与防己配伍合煎 ,乌头碱、粉防... 目的 考察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乌头碱、粉防己碱煎出量的变化 ,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增效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合煎液和单煎液中乌头碱和 /或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 川乌与防己配伍合煎 ,乌头碱、粉防己碱的煎出量均较单煎时降低。结论 川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防己 乌头碱 粉防己碱 薄层扫描法 煎出量 测定 中药配伍
下载PDF
HPLC测定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阿魏酸的煎出量 被引量:9
5
作者 容蓉 袁久荣 王学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67-768,共2页
目的 考察川芎、当归与四物汤中其它两味药组合构成的 12种样本药物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川芎单味药阿魏酸煎出量分别为 0 .5 18,1.2 15mg·g- 1 ;加其它药味合煎后 ,阿魏酸煎出量... 目的 考察川芎、当归与四物汤中其它两味药组合构成的 12种样本药物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川芎单味药阿魏酸煎出量分别为 0 .5 18,1.2 15mg·g- 1 ;加其它药味合煎后 ,阿魏酸煎出量为 0 .375~ 1.76 1mg·g- 1 。结论 川芎与当归合煎 ,阿魏酸的煎出量有一定的加合性 ;加入地黄或白芍后 ,阿魏酸煎出量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阿魏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煎出量
下载PDF
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苯甲酸煎出量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容蓉 袁久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考察四物汤中白芍与其它各单味药排列组合构成的 8种样本药物中苯甲酸煎出量的变化。方法 RP- HPL C法进行测定。结果 白芍单味药苯甲酸煎出量为 2 .74mg/g;加其它药味合煎后 ,苯甲酸煎出量为 0 .41~ 1.11mg/g。结论 白芍单... 目的 考察四物汤中白芍与其它各单味药排列组合构成的 8种样本药物中苯甲酸煎出量的变化。方法 RP- HPL C法进行测定。结果 白芍单味药苯甲酸煎出量为 2 .74mg/g;加其它药味合煎后 ,苯甲酸煎出量为 0 .41~ 1.11mg/g。结论 白芍单煎 ,苯甲酸煎出量较高 ;而与四物汤中其它药味合煎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配伍 苯甲酸 RP-HPLC 煎出量 中药
下载PDF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明明 袁晓旭 +3 位作者 李洪波 缪红 毛晓霞 赵桂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研究熟地黄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A)和茯苓Poria(B)对山茱萸Corni Fructus(C)中马钱苷、莫诺苷、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的影响。方法将这3种药材互相组合,分为7组(A、B、C、A+B、A+C、B+C、A+B+C),HPLC法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结... 目的研究熟地黄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A)和茯苓Poria(B)对山茱萸Corni Fructus(C)中马钱苷、莫诺苷、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的影响。方法将这3种药材互相组合,分为7组(A、B、C、A+B、A+C、B+C、A+B+C),HPLC法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结果与山茱萸单煎相比,熟地黄与山茱萸合煎,或熟地黄、茯苓与山茱萸合煎时,马钱苷和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降低,莫诺苷煎出量提高;茯苓与山茱萸合煎时,该情况恰好相反。结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合煎提高了莫诺苷煎出量,可能使合煎液药效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熟地黄 茯苓 马钱苷 莫诺苷 5-羟甲基糠醛 煎出量 HPLC
下载PDF
泽泻、郁金、熟地黄合煎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晓旭 杨明明 +3 位作者 王慧娜 李洪波 缪红 赵桂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487-3490,共4页
目的:研究泽泻、郁金、熟地黄合煎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的影响,为三药合用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药材分为单煎-1(熟地黄20 g)、单煎-2(泽泻20 g)、单煎-3(郁金20 g)、合煎-1(熟地黄、泽泻各20 g)、合煎-2(熟地黄、郁金... 目的:研究泽泻、郁金、熟地黄合煎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的影响,为三药合用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药材分为单煎-1(熟地黄20 g)、单煎-2(泽泻20 g)、单煎-3(郁金20 g)、合煎-1(熟地黄、泽泻各20 g)、合煎-2(熟地黄、郁金各20g)、合煎-3(泽泻、郁金各20 g)、合煎-4(熟地黄、泽泻、郁金各20 g)组,分别制备水煎液干浸膏,回流法提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液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计算其煎出量。结果:单煎-1、合煎-1、合煎-2、合煎-4干浸膏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分别约为0.035 4、0.022 3、0.022 8、0.011 0 mg/g,后3组与单煎-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三药合煎组煎出量最低;阴性对照组(单煎-2、单煎-3及合煎-3)中未检测到毛蕊花糖苷。结论:熟地黄与泽泻、郁金三药合煎时毛蕊花糖苷煎出量降低,推测毛蕊花糖苷可能不是三药合煎液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泽泻 郁金 毛蕊花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煎出量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牛蒡子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木海鸥 金玉琴 王怡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关键词 牛蒡子 成分煎出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煎药器具对徐长卿中丹皮酚煎出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医研究》 2010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徐长卿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丹皮酚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徐长卿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丹皮酚煎出量中药煎药机...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徐长卿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丹皮酚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徐长卿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丹皮酚煎出量中药煎药机始终高于不锈钢锅,两者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锈钢锅的丹皮酚煎出量在10 min有峰值,中药煎药机的含量20 min后才减少。结论:以传统煎药方法煎煮徐长卿时,"后下"是科学的,而使用中药煎药机时则不必"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长卿 丹皮酚 煎出量 煎药机 不锈钢锅
下载PDF
煎药器具对白豆蔻中桉油精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医研究》 2010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白豆蔻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桉油精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白豆蔻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桉油精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中药煎药机的桉油精煎出...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白豆蔻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桉油精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白豆蔻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桉油精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中药煎药机的桉油精煎出量始终高于不锈钢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锈钢锅的桉油精煎出量在5 m in有峰值,中药煎药机的含量一直增加。结论:以传统煎药方法煎煮白豆蔻时,将白豆蔻"后下"是科学的,而使用中药煎药机时则不必"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豆蔻 桉油精 煎出量 煎药机/利用 不锈钢锅
下载PDF
不同煎煮方法对黄芩、黄柏、槐花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冼寒梅 陈勇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7-48,共2页
不同煎煮方法对黄芩、黄柏、槐花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影响冼寒梅,陈勇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中国传统的煎药方法一般是以沙锅炭火煎煮,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控制火候,分别采用先武火后文火、武... 不同煎煮方法对黄芩、黄柏、槐花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影响冼寒梅,陈勇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中国传统的煎药方法一般是以沙锅炭火煎煮,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控制火候,分别采用先武火后文火、武火速煎、文火慢煎及先煎、后下、另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柏 槐花 炮制 煎出量 中草药
下载PDF
炮制方法对葛根等9种药材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燕珠 雷旭 +1 位作者 区炳雄 林华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以煎出量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究在同等煎煮条件下饮片炮制方法对煎出量的影响,为今后炮制工艺的改进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临床常用但不能煎煮透心或不能煎煮完全的中药饮片以及其捣碎品分别煎煮,对煎出物称重;取出干心部分后称重... 目的:以煎出量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究在同等煎煮条件下饮片炮制方法对煎出量的影响,为今后炮制工艺的改进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临床常用但不能煎煮透心或不能煎煮完全的中药饮片以及其捣碎品分别煎煮,对煎出物称重;取出干心部分后称重,计算干心比例。结果:饮片捣碎后煎出物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葛根、干姜、浙贝母、山药、茯苓、黄连、法半夏、瓜蒌子、生附子含量的变化分别为1.72倍、2.60倍、1.86倍、1.95倍、1.66倍、2.38倍、2.61倍、4.69倍、8.11倍。结论:药材炮制规格不同,对药材煎出量有明显的影响;葛根等9种药材捣碎后煎煮可以降低或消除药渣的干心比例,保证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并建议对饮片炮制的切制规格作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煎煮 煎出量
下载PDF
不同水质对钩藤中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昌顺 杨祝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7-7,共1页
用3种不同水质对钩藤中生物碱的煎出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用蒸馏水制备的钩藤煎液生物碱的煎出量最高,用冷沸水制备的煎液次之,用常水制备的煎液煎出量最低,仅占蒸馏水的49.3%。
关键词 钩藤 生物碱 煎出量 水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化汤及其配伍组方中阿魏酸的煎出量
15
作者 宋金春 罗顺德 +1 位作者 余琼娥 万建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6-397,共2页
目的 :考察当归、川芎与生化汤中其它 3味药组合构成的 10种样本药物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川芎单味药阿魏酸煎出量分别为 (5 6 .88± 0 .11) μg·g-1,(36 .2± 4 .0 ) μg&... 目的 :考察当归、川芎与生化汤中其它 3味药组合构成的 10种样本药物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川芎单味药阿魏酸煎出量分别为 (5 6 .88± 0 .11) μg·g-1,(36 .2± 4 .0 ) μg·g-1,加入其它药物合煎后 ,阿魏酸煎出量为 1.7~ 5 6 .9μg·g-1。结论 :当归与川芎合煎 ,阿魏酸的煎出量有一定的加合性 ;加入桃仁、甘草、干姜后 ,阿魏酸煎出量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出量 生化汤 配伍 组方 阿魏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配伍对汤剂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
16
作者 史巧霞 王学军 陈晖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21期89-91,共3页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不同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不同药物配伍白芍对汤剂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方法以A——煎煮次数(1、2次)、B——不同煎煮时间(1、2、3小时)、C——白芍的3种配伍(白芍、白芍+柴胡、白芍+甘草)为3个影响...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不同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不同药物配伍白芍对汤剂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方法以A——煎煮次数(1、2次)、B——不同煎煮时间(1、2、3小时)、C——白芍的3种配伍(白芍、白芍+柴胡、白芍+甘草)为3个影响因素,采用正交混合水平设计制备供试样品,对芍药苷的煎出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因素对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结果经极差分析,A和C对芍药苷的煎出量影响明显,B对芍药苷的煎出量影响不明显,A2-B2-C2为最佳方法;通过方差分析,A对汤剂中芍药苷的煎出量影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B和C对芍药苷煎出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为节省煎煮时间、提高效率,故选用A2B2C2为较优煎煮条件。结论煎煮次数对汤剂疗效的影响较大,甘草有促进芍药苷煎出的作用,传统的水煎2次合并煎液的中药煎煮方法具有科学性,方剂中甘草调和诸药之性说法可从助溶方面得以部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芍药苷 煎出量
下载PDF
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没食子酸煎出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明明 王慧娜 +2 位作者 缪红 张万红 赵桂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350-4354,共5页
目的:考察熟地黄、山茱萸及茯苓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没食子酸煎出量的变化,为深入研究合煎液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的单煎液、两两合煎液及三药合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煎液... 目的:考察熟地黄、山茱萸及茯苓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没食子酸煎出量的变化,为深入研究合煎液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的单煎液、两两合煎液及三药合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煎液中熟地黄的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和山茱萸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煎出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熟地黄单煎液比较,茯苓+熟地黄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降低(P<0.01),山茱萸+熟地黄和三药合煎液中毛蕊花糖苷煎出量升高(P<0.01);与山茱萸单煎液比较,各合煎液中没食子酸煎出量均降低(P<0.01)。结论:山茱萸、茯苓与熟地黄合煎时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煎出分别具有一定的促进、抑制作用;熟地黄、茯苓与山茱萸合煎对山茱萸中没食子酸的煎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毛蕊花糖苷可能是合煎液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茯苓 山茱萸 合煎 单煎 毛蕊花糖苷 没食子酸 煎出量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考察黄芩粒度、煎法及煎出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贵成 黄齐霞 谷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33,共3页
在汤剂制备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饮片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外,大致有粒度、煎法、煎液量、煎制时间等因素。本实验以主要药效成分黄芩甙煎出量为指标,拟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粒度、煎法、煎液量这三个因素进行考察,以便弄清其对黄芩... 在汤剂制备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饮片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外,大致有粒度、煎法、煎液量、煎制时间等因素。本实验以主要药效成分黄芩甙煎出量为指标,拟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粒度、煎法、煎液量这三个因素进行考察,以便弄清其对黄芩成分煎出的影响,对选择合适的煎制条件,提高汤剂质量有实际意义。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正交试验 煎法 煎出量
下载PDF
压力对龙骨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乐瑛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64-864,共1页
关键词 龙骨 常规煎 加压煎 煎出量
下载PDF
槟榔饮片规格与其醚溶性生物碱煎出量关系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8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槟榔与其醚溶性生物碱煎出量关系。方法以槟榔的醚溶性生物碱为含量指标,对5种不同规格的饮片煎出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以原生药直接粉碎为8目颗粒入煎剂最佳。结论对制定槟榔的合理饮片规格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槟榔 醚溶性生物碱 煎出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