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在煤炭加工处理中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龙贵 张明旭 +1 位作者 欧泽深 王中堂 《煤质技术》 2004年第B04期61-63,共3页
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脱硫和煤炭微生物转化 (溶解 )等生物加工技术、原理和研究的主要进展 ,阐述了煤炭生物加工的可行性 ,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生物脱硫 煤炭生物转化 煤炭加工
下载PDF
几种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协同作用降解煤炭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明旭 王龙贵 +1 位作者 欧泽深 沈国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4-638,共5页
通过筛选微生物菌种,筛选出Z1,Z3,Z6三种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应用于煤炭转化降解试验.通过比较,3种真菌混合液体培养对煤炭降解效果最好,10 d的作用时间,能降解转化38.13%的义马褐煤,比其单一菌种的效果都要好,降解过程伴随有培养基pH值... 通过筛选微生物菌种,筛选出Z1,Z3,Z6三种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应用于煤炭转化降解试验.通过比较,3种真菌混合液体培养对煤炭降解效果最好,10 d的作用时间,能降解转化38.13%的义马褐煤,比其单一菌种的效果都要好,降解过程伴随有培养基pH值下降现象.煤降解产物的MS研究表明,经微生物作用后,煤大分子结构发生了降解,分子量整体下降,以低分子量类物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降解菌 煤炭生物降解 煤炭生物转化 MS分析
下载PDF
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转化次烟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敬尧 张明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72-2478,共7页
针对球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heroides)对煤炭的降解转化作用,通过对该菌种及其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获得了高效的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菌株。在p H=7.2、温度28℃、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进行紫外诱变球红假单胞菌... 针对球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heroides)对煤炭的降解转化作用,通过对该菌种及其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获得了高效的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菌株。在p H=7.2、温度28℃、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进行紫外诱变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再生菌的培养和煤炭生物降解转化试验;采用XRD,FTIR和MS对次烟煤及其降解转化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效果显著,且紫外诱变菌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再生菌遗传性状稳定。在紫外辐射时间为40 s和150 s时,球红假单胞菌及其原生质体的致死率分别达到为95.5%和98.1%,其紫外诱变菌及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菌株其对淮南次烟煤的最大降解率从10.41%分别提高到14%和18%。测试分析显示降解转化产物的芳香聚合度和分子量有很大程度降低,官能团含量发生了变化,芳香类高聚物降解为低分子量类物质及其他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红假单胞菌 煤炭生物转化 次烟煤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下载PDF
浅析影响沁水煤田煤微生物产甲烷条件的因素
4
作者 郭鑫 宋燕莉 赵娜 《能源与节能》 2017年第10期61-62,66,共3页
为探究山西沁水煤田赵庄矿区煤地质微生物产CH4的影响因素,在已经得到的最适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矿区风干煤样及煤层气井水,采用厌氧培养的方法,通过控制p H值、温度、煤粒度、微量元素、菌群与培养基比例等因素,开展煤炭生物转化模拟实... 为探究山西沁水煤田赵庄矿区煤地质微生物产CH4的影响因素,在已经得到的最适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矿区风干煤样及煤层气井水,采用厌氧培养的方法,通过控制p H值、温度、煤粒度、微量元素、菌群与培养基比例等因素,开展煤炭生物转化模拟实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得出矿区煤层水中的产甲烷菌在成气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产气量影响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厌氧培养 正交实验 煤炭生物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