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4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利胆片联合熊去氧胆酸在胆总管结石取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清华 王磊 +1 位作者 任亚娟 牛高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探讨大黄利胆片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R)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胆汁成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我院拟行ERCR取石术胆总管结石108例患者作为观...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探讨大黄利胆片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R)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胆汁成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我院拟行ERCR取石术胆总管结石10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观察组予大黄利胆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比较两组疗效、胆汁成分[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脂质代谢[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囊收缩功能(胆囊收缩率及胆囊壁厚度)及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2)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d、术后3个月观察组TBIL、TC及LDL、TG下降,TBA及HDL升高(P<0.05)。(3)术后3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4)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利胆片联合熊去氧胆酸可增强胆囊收缩功能,改善脂质代谢,调节胆汁成分,降低ERCR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利胆片 熊去氧胆酸 胆总管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马晓阳 朱海林 侯龙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磷脂转运蛋白(PLTP)、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探讨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唐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8,共3页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判定治疗效果,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例(7.50%),低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结论: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可降低肝功能指标,减轻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酒精肝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熊去氧胆酸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对IL-8、PGE2的影响
4
作者 赵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PGE2(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00例Hp呼吸试验为阳性的BRG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PGE2(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00例Hp呼吸试验为阳性的BRG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熊去氧胆酸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PGE2(前列腺素E2)表达水平,对比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GE2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CK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轻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熊去氧胆酸能够提升其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提升胃动力,调节胃肠激素,提升Hp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白细胞介素-8 前列腺素E_(2)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1个月后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楠 胡蓉 +3 位作者 卞石惠 仲威 张鹏飞 谭友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集基线指标、治疗1个月后以及1年后随访数据。根据巴黎-Ⅰ标准将患者分为应答良好组和应答欠佳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及与UDCA应答之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UDCA治疗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相关指标的最佳临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再次分组,分析两组间基线指标、应答情况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结果UDCA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TBil、AST/ALT、ALP、RDW、RDW-CV以及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明显高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4.792、-3.697、-2.399、-4.102、-3.220、-4.236,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Alb、Hb、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及BMI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3.592、-3.603、-2.602、-3.829、-2.432,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前白蛋白、白球比、载脂蛋白A、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t值分别为4.530、3.402、3.485、3.639,P值均<0.001)。应答良好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及贫血占比较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15、3.892、12.283,P值均<0.05)。与UDCA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线RDW(OR=1.157,95%CI:1.028~1.301,P=0.015)及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OR=1.012,95%CI:1.005~1.020,P=0.002),其AUC分别为0.713、0.720。基线RDW≥正常值上限且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组患者UDCA应答率更低(42.6%vs 8.2%,χ^(2)=20.813,P<0.001)。结论基线RDW≥正常值上限同时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对UDCA的生化应答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危险因素 生化学应答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贺媛 王芳 +3 位作者 吴璇 刘雪姣 黄春洋 王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PBC患者118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单药组(57例)和联合组(61例)。单药组患者口服U...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PBC患者118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单药组(57例)和联合组(61例)。单药组患者口服UDCA,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SIL,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8%,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1.9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04%比21.31%,P>0.05)。结论SIL联合UDCA治疗PBC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文献分析
7
作者 李娟 何舒丽 +1 位作者 方佳慧 李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目的Meta分析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MEDLINE及Scopus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出2010—2023年期间有关UDCA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的随... 目的Meta分析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MEDLINE及Scopus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出2010—2023年期间有关UDCA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文献研究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探讨UDCA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结果筛出符合研究的6篇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包括1篇中文与5篇英文文献。文献中的对照组新生儿总计371例,均行蓝光照射疗法;试验组总计439例,均行UDCA+蓝光照射疗法。文献的I2值均>50%且P值均<0.10时,表示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Meta分析,试验组新生儿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光疗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MD=-19.15,95%CI:-20.80~-17.50,P<0.01)。结论相较于传统的蓝光疗法,联合UDCA治疗能进一步促进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缩短光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熊去氧胆酸 疗效
下载PDF
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刘娟 严桐 +1 位作者 裴建红 杨业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熊去...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五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检测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前清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88.24%),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GGT、CRP和IgG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ChE和PAB水平均有所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五酯胶囊和熊去氧胆酸胶囊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显著疗效,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并显著减轻体免疫炎症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析
9
作者 崔心宇 李彦彦 +2 位作者 朱娜 林颖莹 李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5,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熊去氧胆酸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潜在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分为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熊去氧胆酸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潜在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分为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平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慢性并发症等混杂因素,观察两组间SARS CoV-2感染率、COVID-19后症状和恢复时间的差异。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Alb、ALP、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疫苗接种情况和COVID-19后肝病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连续校正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匹配后影响COVID-19的因素。结果 熊去氧胆酸组87例患者,对照组237例患者,PSM后熊去氧胆酸组为78例,对照组为137例,两组间平衡性良好。熊去氧胆酸组SARS CoV-2感染率为82.1%(64/78),对照组感染率为95.6%(1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7,P=0.001)。COVID-19后熊去氧胆酸组发生寒战(10.9%vs 38.9%,χ^(2)=16.124,P<0.001)、咳嗽(56.3%vs 74.8%,χ^(2)=6.889,P=0.009)的患者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VID-19后熊去氧胆酸组患者恢复时间≤7天者比例达79.7%,对照组为61.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60,P=0.00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熊去氧胆酸是COVID-19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21、0.17,P值均<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服用熊去氧胆酸是COVID-19的保护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减轻相关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在防治COVID-19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新型冠状病毒 熊去氧胆酸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韩轩 韩叙 +1 位作者 程砚儒 代金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直肠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直肠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尿液乳果酸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清D-乳酸(D-LA)、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清脂多糖(LPS)]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D-LA、DAO、LPS和尿中L/M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腹部疼痛、过敏、顽固型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UC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等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肠黏膜屏障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熊去氧胆酸 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甾醇脱氢酶的基因挖掘、分子改造及其催化合成熊去氧胆酸
11
作者 游智能 张仙 +1 位作者 李春秀 许建和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6-23,共8页
本文介绍近年来利用以甾醇脱氢酶为核心元件的生物合成法制备熊去氧胆酸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熊去氧胆酸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甾醇脱氢酶 生物合成
下载PDF
Xanthomonas maltophilia转化制备熊去氧胆酸及中间产物
12
作者 刘彩霞 王静 +2 位作者 王栋 吴迎超 吴庆喜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以野生型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为出发菌株,鹅去氧胆酸/β-环糊精包合物为反应底物,利用嗜麦芽黄单胞菌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全细胞酶法催化制备熊去氧胆酸及中间产物... 以野生型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为出发菌株,鹅去氧胆酸/β-环糊精包合物为反应底物,利用嗜麦芽黄单胞菌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全细胞酶法催化制备熊去氧胆酸及中间产物。对嗜麦芽黄单胞菌形态鉴定,酶活测定并优化,制定产物检测方法。表明嗜麦芽黄单胞菌为杆状、单鞭毛、革兰氏阴性菌。菌株破碎后,SDS-PAGE分析表明在26-33 kDa之间存在蛋白条带,测定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酶活分别为79 U/mL、35 U/mL;优化显示,温度为35°C、pH值为9.0、添加30%甲醇时酶的活性提升;转化后UDCA得率为17.2 mg/L,7K-LCA得率为18.2 mg/L。作为一种野生型的底盘转化菌种,该研究为全细胞催化制备熊去氧胆酸及其中间产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黄单胞菌 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鹅去胆酸 全细胞催化 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13
作者 赵斌 郭亭亭 +2 位作者 苗园园 李锐 黄一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8-0091,共4页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疏肝清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为此,我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比较了接受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与接受单独熊去氧胆酸片治疗...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疏肝清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为此,我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比较了接受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与接受单独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本次我院招募了符合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分析。我院主要关注的观察指标包括炎症程度、疼痛缓解情况和胆囊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量测量和评估,我院旨在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初步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缓解、炎症程度改善和胆囊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还将进一步探究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我院将继续研究疗效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证 疏肝清胆汤 熊去氧胆酸 总胆汁酸(TBA) 胆酸(GC) 血脂
下载PDF
生物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雪 张悦 +5 位作者 刘梦雨 栾浩妮 宋鹏 周正松 王飞 徐伟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基础性药物,对某些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化学工艺合成UDCA对环境不友好、收率低,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物法合成UDCA具有转化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UDCA合成的研究...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基础性药物,对某些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化学工艺合成UDCA对环境不友好、收率低,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物法合成UDCA具有转化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UDCA合成的研究发展方向。生物法合成是以廉价易得的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CA)或石胆酸(LCA)为底物,通过7α-HSDH、7β-HSDH、LDH和GDH四种酶催化合成UDCA,合成方法分为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其中游离酶催化常采用“一锅两步法”或“一锅一步法”合成UDCA;全细胞催化是以构建的工程细胞作为反应容器,利用细胞表达的酶系催化合成UDCA。本文综述了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UDCA的相关用酶、合成方式及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为UDCA的研究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生物法合成 游离酶催化合成 全细胞合成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15
作者 张苒苒 姜飞 陈鹏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前者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后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统计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监测并记录肝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分析症状改善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阴瘙痒、外阴烧灼感和白带异常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回归正常水平,且治疗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明显,可舒缓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熊去氧胆酸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的影响
16
作者 刘小红 别俊 +2 位作者 蔡宇 陈智慧 余秀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消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老年(年龄不低于60岁)患者120例,按...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消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老年(年龄不低于60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异苷草酸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显著变小(P<0.05),胆囊收缩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右上腹不适、胆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比61.67%,88.33%比68.33%,100.00%比76.67%,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67%,3.33%比8.33%,3.33%比18.33%,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片可有效改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的肝功能及胆汁成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胆囊功能,减少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 肝功能 胆汁成分
下载PDF
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17
作者 秦国鼎 裴赵伟 朱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体重指数、腰臀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肝脏硬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减轻肝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恩格列净 熊去氧胆酸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熊烨 熊光华 钟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ICP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3)...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ICP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谷草转氨酶(AST)];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妊娠结局等相关指标;对比不良妊娠结局和正常妊娠结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LT、TBA、AST、瘙痒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ALT、TBA、AST和瘙痒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更早(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9%(26/33),低于观察组的96.97%(32/33)(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周明显更长,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和羊水粪染率均明显更低(P<0.05)。不良妊娠结局患者ICP发病时间≤34周、总胆汁酸>40μmol/L、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占比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患者(P<0.05);ICP发病时间≤34周、入院时总胆汁酸水平>40μmol/L、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均是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同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ICP发病时间、总胆汁酸水平、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是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付凯 王红霞 李昆仑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肝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首次排气、排便、右上腹疼痛消失、退热时间,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IL-8、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退热、右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SS、VIP、IL-8、CRP、TNF-α、COR及R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SOD、GSH-Px及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胆囊炎术后疗效确切,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利胆汤 熊去氧胆酸 急性胆囊炎术后 胃肠功能 化应激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对实验室检查免疫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单姝姝 蒋丽 王婷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对实检室检查、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进行诊治的8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对实检室检查、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进行诊治的8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2例,分别给予低剂量(14~16 mg/kg)及高剂量(29~31 mg/kg)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实检室检查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低剂量组有效23例,应答率55%;高剂量组有效10例,应答率24%,低剂量组应答率高于高剂量组(χ^(2)=8.435,P<0.05)。治疗后2组ALT、AST、ALP、GGT、TBIL、DBIL水平低于治疗前(t低剂量组=41.217、38.201、36.206、31.309、9.859、11.262,均P<0.01;t高剂量组=36.334、30.622、30.422、24.247、5.589、4.167,均P<0.01),且低剂量组ALT、AST、ALP、GGT、TBIL、DBIL水平低于高剂量组(t=9.456、12.917、11.166、7.930、7.469、4.854,均P<0.01)。治疗后低剂量组IgM、IgA水平低于高剂量组(t=2.832、4.561,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GSH-Px、SOD水平高于高剂量组(t=9.195、5.009,P<0.05),MDA水平低于高剂量组(t=8.397,P<0.001)。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低剂量组低于高剂量组(χ^(2)=4.087,P=0.043)。结论低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效果较佳,安全性较高,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胆管炎 临床实检室检查服务 免疫学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