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胆粉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莉莉 刘棣文 +1 位作者 崔娜 王秋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43-751,共9页
熊胆粉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rsodesxycholic acid, U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UDCA、TUDCA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 熊胆粉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rsodesxycholic acid, U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UDCA、TUDCA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a, JNK)、p38 MAPK的磷酸化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UDCA通过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和抑癌基因诱导的假定激酶蛋白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RBR E3泛素蛋白连接酶(RBR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神经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自噬起到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熊胆粉、TUDCA通过上调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5,TGR5)的表达抑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调控巨噬细胞的分化,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TUDCA下调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r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 PERK)/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 CHOP)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CIBZ基因的表达,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TGR5/去乙酰化酶3(recombinant sirtuin 3)等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神经细胞调亡,TUDCA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和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熊胆粉、UDCA、TUDCA治疗神经系统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熊胆粉及其活性成分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熊去氧胆酸 牛磺熊去氧胆酸 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冻干熊胆粉的降脂作用谱效关系及分子对接研究
2
作者 王茜 张君会 +2 位作者 郭光鹏 王瑾 黄勤挽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目的:通过谱效关系分析,探究冻干熊胆粉(NBBP)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建立7个厂家12批次冻干熊胆粉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评价产品的质量差异性;油酸钠/棕榈酸钠诱导HepG2体外高脂... 目的:通过谱效关系分析,探究冻干熊胆粉(NBBP)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建立7个厂家12批次冻干熊胆粉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评价产品的质量差异性;油酸钠/棕榈酸钠诱导HepG2体外高脂模型考察冻干熊胆粉的降脂药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GRA分析)进行谱效学研究;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冻干熊胆粉的降脂作用。结果:建立了冻干熊胆粉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其中的3个共有峰;质量分析和体外降脂实验表明,不同厂家冻干熊胆粉共有峰峰面积及药效作用存在一定差异;谱效关系研究显示,指纹谱图中的峰3(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峰7(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峰1和峰2对应的物质具有降脂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UDCA、TCDCA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X受体(LXRs)等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通过谱效关系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了冻干熊胆粉降脂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熊胆粉 降脂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紫外及抑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俊莉 杨放 +4 位作者 谭瑶琳 钟林江 邓妍 谢晓 徐玉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目的考察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紫外及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减压及冷冻干燥对熊胆汁进行干燥,对熊胆粉各项物理质量属性指标进行综合表征,建立由8个指标:颗粒间空隙率(Ie)、卡尔指数(IC)、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干... 目的考察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紫外及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减压及冷冻干燥对熊胆汁进行干燥,对熊胆粉各项物理质量属性指标进行综合表征,建立由8个指标:颗粒间空隙率(Ie)、卡尔指数(IC)、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干燥失重(%HR)、吸湿性(%H)、豪纳斯比(IH)、休止角(α)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以雷达图定量直观展示并比较其物理特性差异。以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干燥方式生产的9批熊胆粉进行质量评价,找出样品批间差异性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扫描9批熊胆粉溶液全波长图谱,建立对照紫外可见图谱,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采用牛津杯抑菌法测定3种干燥方式(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冷冻干燥)熊胆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胞杆菌的体外抑菌值;结果相同干燥方式所得熊胆粉物理及紫外指纹谱间相似度较大,不同干燥方式所得熊胆粉物理指纹图谱间相似度为57.1%~92.9%,其紫外指纹图谱间相似度不低于91.3%。干燥方式导致物理属性指标有一定差异,其主要差异性指标分别为颗粒间空隙率、干燥失重、卡尔指数、休止角、吸湿性。3种干燥方式熊胆粉均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冷冻干燥熊胆粉抑菌作用最弱,与常压干燥、减压干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干燥方式对熊胆粉物理特性有一定影响,对其紫外指纹图谱无较大影响,但对熊胆粉抑菌作用有较大影响。该方法从物理状态层面评价熊胆粉批间的质量一致性,可反映生产工艺对熊胆粉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后续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减压干燥 物理特性 紫外指纹图谱 抑菌作用 相似度
下载PDF
熊胆粉对DEN + PBO诱发大鼠肝癌早期阶段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董锐 张梅 +6 位作者 洪泽宣 唐倩 邹昕羽 贾贵阳 倪元萍 涉谷淳 金美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8-1155,共8页
目的 为了解明熊胆粉在肝癌早期阶段的抑制作用,利用大鼠短期致癌模型进行了熊胆粉(bear bile powder, BBP)的抗癌药效实验。方法 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分成4组:DEN单独组(DEN-alone),模型组(DEN+PBO),低剂量组(DEN+PBO+BBP-L)(200 mg/k... 目的 为了解明熊胆粉在肝癌早期阶段的抑制作用,利用大鼠短期致癌模型进行了熊胆粉(bear bile powder, BBP)的抗癌药效实验。方法 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分成4组:DEN单独组(DEN-alone),模型组(DEN+PBO),低剂量组(DEN+PBO+BBP-L)(200 mg/kg),高剂量组(DEN+PBO+BBP-H)(400 mg/kg)。实验开始时,大鼠腹腔注射200 mg/kg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动物饲喂了0.5%胡椒基丁醚(piperonyl butoxide, PBO)粉末饲料。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动物同时灌胃200或400 mg/kg BBP 8周。结果 饲喂PBO粉末饲料的动物绝对及相对肝重量显著大于DEN单独组。但是,DEN+PBO+BBP-L组的GST-P阳性病灶的数量和面积与DEN+PBO组相比显著减少。同时,因DEN和PBO处理显著增加的Ki-67阳性细胞率在BBP处理组显著减少。但是,细胞周期相关的Ccne1、Cdkn1b和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ase 8、Caspase 9仅在DEN+PBO+BBP-H组中显著增加,在DEN+PBO+BBP-L组中没有变化。结论 BBP在肝癌形成早期阶段通过抑制癌前病灶发挥抑制作用,且它的抗癌机制中包含着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同时,高剂量的BBP可能影响其抗癌前病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肝癌早期阶段 癌前病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基于X射线粉末衍射指纹图谱鉴别熊胆粉真伪及产地
5
作者 雷苛露 周强 +3 位作者 袁明昊 李建钢 曾大富 郭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建立熊胆粉X射线粉末衍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鉴别其真伪及产地。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将35批熊胆粉及20批常见伪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二阶求导,并进行相似度评价、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正品相似度在0.9310~0.9959... 目的建立熊胆粉X射线粉末衍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鉴别其真伪及产地。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将35批熊胆粉及20批常见伪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二阶求导,并进行相似度评价、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正品相似度在0.9310~0.9959范围内,而伪品小于0.85,二阶求导预处理方法可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100%准确判别了熊胆粉真伪及产地。结论基于二阶导数后的X射线指纹图谱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可用于鉴别熊胆粉真伪及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真伪 产地 X射线粉末衍射 指纹图谱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熊胆粉中4个胆汁酸成分含量
6
作者 殷金可 许文 +3 位作者 刘珂 王希琳 林羽 张勋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流量2.0 L/min。结果 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5.060、0.808~4.040、0.068~0.340、0.176~0.880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0.999 7、0.999 6和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99.7%、98.9%和98.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0%(n=6)。熊胆粉样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82±0.18)%、(27.95±0.19)%、(1.23±0.02)%和(3.77±0.0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为熊胆粉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法 牛磺熊去氧胆酸 牛磺鹅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胆汁酸
下载PDF
天然与人工熊胆粉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淑贤 高颖 《吉林中医药》 2005年第3期55-55,60,共2页
关键词 天然熊胆粉 人工熊胆粉 药效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注射用熊胆粉及其原料熊胆粉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丽娟 丁桂兰 唐秋竹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9期23-24,共2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熊胆粉及其原料熊胆粉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用Shim-packVPC18柱(4.0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样品... 目的:建立注射用熊胆粉及其原料熊胆粉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用Shim-packVPC18柱(4.0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样品中各成分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指纹性较好;方法学考察表明,RP-HPLC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相关系数均大于0.9。结论:该指纹图谱可作为熊胆粉、注射用熊胆粉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适于作熊胆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注射用熊胆粉 指纹图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精制熊胆粉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丁涛 温富春 +3 位作者 周继胡 纪凤兰 徐惠波 孙晓波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作用研究 活血化瘀 熊胆粉 精制 现代药理学 珍稀药材 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 研究发现 生理活性 抗惊厥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熊胆粉鉴别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文龙 邢丽红 +1 位作者 薛东升 瞿海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3-67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对熊胆粉的真伪进行了鉴别,并对掺伪品中熊胆粉的掺入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采集了四处不同产地的30份熊胆粉样品,六份猪胆粉份样品,以及65份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熊胆粉与猪胆粉的混合样品的近红外... 建立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对熊胆粉的真伪进行了鉴别,并对掺伪品中熊胆粉的掺入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采集了四处不同产地的30份熊胆粉样品,六份猪胆粉份样品,以及65份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熊胆粉与猪胆粉的混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所采集的样品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观察到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不同产地的熊胆粉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熊胆粉,猪胆粉,及二者的混合物建立了判别分析模型和掺伪熊胆粉中熊胆粉的掺入比例的定量校正模型,判别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95%,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75 9,预测均方差为4.25%,预测效果满意。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熊胆粉的快速、无损鉴别,并为其他贵重药材的质量鉴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近红外 真伪鉴别 产地鉴别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注射用熊胆粉对大鼠脑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庆镐 徐惠波 朴惠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熊胆粉对脑血栓、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观察注射用熊胆粉iv给药后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不完全性脑缺血、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熊胆粉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降... 目的观察注射用熊胆粉对脑血栓、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观察注射用熊胆粉iv给药后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不完全性脑缺血、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熊胆粉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改善血栓性缺血脑组织病变程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且可降低损伤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注射用熊胆粉对脑缺血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熊胆粉 脑血栓 脑缺血 血液流变学 毛细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指纹图谱和成分测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简龙海 闻宏亮 +3 位作者 毛秀红 夏晶 王柯 季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的指纹图谱并定量测定其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方法 Waters Atlantis C18色谱柱(4.6mm×15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03nm。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的指纹图谱并定量测定其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方法 Waters Atlantis C18色谱柱(4.6mm×15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03nm。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具4个共有峰,包括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13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分别在进样量6.532~685.6μg、2.605~20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2%、100.4%,RSD分别为2.0%、2.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部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HPLC 熊胆粉 指纹图谱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下载PDF
熊胆粉提取物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HPLC-ELSD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丽敏 钱大公 +1 位作者 王柯 季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0,51,共3页
建立了HPLC-ELSD法测定熊胆粉提取物中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采用C_(18)色谱托,以0.05%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分别在2.51~12.54μg和0.40~2.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建立了HPLC-ELSD法测定熊胆粉提取物中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采用C_(18)色谱托,以0.05%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分别在2.51~12.54μg和0.40~2.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8%和99 8%,RSD为1.4%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提取物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 测定
下载PDF
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青春 娜仁其木格 +2 位作者 朱翔慧 王宏宇 白长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9-784,共6页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蒙药熊胆(中、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中、高)剂量7组,并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象、脾及胸腺脏器指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脾脏脏器指数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第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各治疗组PLT、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泼尼松组WBC计数减少,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阿糖胞苷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熊去氧胆酸有望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熊去氧胆酸 阿糖胞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外周血象 骨髓巨核细胞
下载PDF
熊胆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权明吉 金仁顺 +1 位作者 朴龙 朴东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487-2490,共4页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熊胆组,每组各10只.用10g/LDMN腹腔注射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400mg/kg熊胆粉灌胃共4wk,检测血清AST、...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熊胆组,每组各10只.用10g/LDMN腹腔注射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400mg/kg熊胆粉灌胃共4wk,检测血清AST、ALT值和总蛋白(TP)含量.肝组织做HE、直接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的面密度.免疫组化采用SP法,利用单克隆抗体ED1和α-SMA观察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KC)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satellitecell,HSC)的数量及分布.结果:熊胆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值下降,AST值明显下降(4370.87±1338.60nkat/Lvs5741.15±1000.20nkat/L,P<0.05),TP升高,肝/体质量比增加,胶原纤维的面密度明显下降(6.73±1.31vs9.90±1.93,P<0.01).熊胆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纤维间隔变细、或消失,形成弥漫性肝硬化的少.KC和HSC在增生的纤维组织及间隔内分布,熊胆组两种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熊胆粉具有较好的抑制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C,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HSC的激活和转化,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和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大鼠 肝纤维化模型 抑制作用 诱发 胶原纤维合成 组织病理变化 血清AST
下载PDF
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锦燕 刘丽雅 +4 位作者 万芸 林薇 曹治云 彭军 洪振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7期672-674,686,共4页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移植瘤形成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熊胆粉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熊胆粉和生理盐水灌胃,日1次,连续21 d。3周后剥取肿瘤。逆转录...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移植瘤形成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熊胆粉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熊胆粉和生理盐水灌胃,日1次,连续21 d。3周后剥取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21、CDK2、CyclinE、VEGF、VEGFR2蛋白表达,并通过CD31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MVD结果显示熊胆粉显著抑制体内微血管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熊胆粉显著促进p21的表达,抑制CDK2、CyclinE、VEGF、VEGFR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熊胆粉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肝癌 血管生成 细胞周期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含量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勇 昝丽霞 孙文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建立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应用 HPLC-EISD法直接测定熊胆粉中 TUDCA 和 TCDCA 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Varian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醋酸铵缓... 目的:建立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应用 HPLC-EISD法直接测定熊胆粉中 TUDCA 和 TCDCA 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Varian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4.5)(70:30),流速:0.8mL·min^(-1);ELSD 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2L·min^(-1),雾化气体(空气)压力:0.5MPa。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TUDCA 和 TCDCA 可达到很好的分离。TUDCA 进样量在0.378~6.056μg范围内,TCDCA 进样量在0.489~7.829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LSD 熊胆粉 牛磺熊去氧胆酸 牛磺鹅去氧胆酸
下载PDF
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贾成林 熊敏琪 +6 位作者 崔金刚 王培伟 沈融 朱玉陵 王文健 陈瑜 张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9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其凉开法治疗特点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灌服熊胆粉水溶液,并以麝香通心滴丸全方水溶液及全方去熊胆... 目的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其凉开法治疗特点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灌服熊胆粉水溶液,并以麝香通心滴丸全方水溶液及全方去熊胆粉水溶液为对照,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及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观察对主动脉及主动脉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斑块损伤面积显著增加(P<0.01),血清TG、TC和LDL均显著升高(P<0.01),HDL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给药组斑块损伤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全方组作用优于去熊胆粉组。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TG、TC均显著下降(P<0.01),HDL明显上升(P<0.01),全方组作用优于去熊胆粉组,此外,熊胆粉组降低LDL作用显著(P<0.01)。结论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具有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降低LDL作用中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熊胆粉 麝香通心滴丸 APOE-/-小鼠
下载PDF
熊胆粉药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岩 邹秦文 +2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林瑞超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熊胆粉药材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熊胆及熊胆粉的研究报道,并分别对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熊胆粉药理作用较明确,目前对其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较多,对非胆汁酸类成分的研究较少,有待... 目的探讨熊胆粉药材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熊胆及熊胆粉的研究报道,并分别对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熊胆粉药理作用较明确,目前对其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较多,对非胆汁酸类成分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 熊胆粉 中药材 胆酸 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 牛磺鹅去氧胆酸 牛磺熊去氧胆酸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熊胆粉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梦 朱婷婷 +2 位作者 寇冠军 徐强 王保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以熊胆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不同制剂的相关报道,对熊胆粉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开发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表明熊胆粉不同制剂对于内、外科多系统疾病均具有较突出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和拓宽该类药...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以熊胆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不同制剂的相关报道,对熊胆粉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开发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表明熊胆粉不同制剂对于内、外科多系统疾病均具有较突出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和拓宽该类药品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今后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制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