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用嬗变核燃料研究进展分析
1
作者 于锐 顾龙 +6 位作者 姚存峰 张璐 王冠 郭亮 吴金德 姜韦 李金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料体系相关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制备技术难度大、嬗变核燃料相关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的欠缺等原因,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十分复杂且极具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作为ADS重要候选嬗变燃料的氧化物弥散型燃料CERCER/CERMET、氮化物燃料和金属燃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工艺、辐照实验和辐照后检验结果、物性参数、主要优缺点等内容,以期为我国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嬗变核燃料 次锕系元素 氧化物弥散型燃料 氮化物燃料 金属燃料
下载PDF
大型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设计研究
2
作者 蒯晶晶 卢华 《船舶》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碳排放环保要求,该文以21万t常规燃料散货船为基础,开展以甲醇燃料作为船舶推进动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甲醇燃料储存舱的布置、甲醇燃料注入和供给系统的设计、甲醇燃料应用的安全和消防要求等,从而开发出某型21万t...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碳排放环保要求,该文以21万t常规燃料散货船为基础,开展以甲醇燃料作为船舶推进动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甲醇燃料储存舱的布置、甲醇燃料注入和供给系统的设计、甲醇燃料应用的安全和消防要求等,从而开发出某型21万t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该船型满足国际海事组织MSC.1/Circ.1621导则和IGF Code规范要求,采用全宽式尾部甲板,2个甲醇燃料舱布置在船舶尾部机舱棚两侧,既不影响货物装卸,也不减少货舱容量。在甲醇燃料模式下,该船消除了颗粒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满足IMO Tier III标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可满足第3阶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船 甲醇燃料 燃料动力船 甲醇燃料 甲醇燃料供给系统
下载PDF
EGR技术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范金宇 才正 +2 位作者 杨晨曦 李品芳 黄加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为缓解柴油掺烧生物柴油导致的NO_(x)排放过高问题,将4190ZLC船用中速柴油机作为试验台架,通过AVL_FIRE软件建立燃烧室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准确性。设置生物柴油掺混比0~40%等4组变量,EGR率0~12.5%等4组变量,进行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 为缓解柴油掺烧生物柴油导致的NO_(x)排放过高问题,将4190ZLC船用中速柴油机作为试验台架,通过AVL_FIRE软件建立燃烧室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准确性。设置生物柴油掺混比0~40%等4组变量,EGR率0~12.5%等4组变量,进行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分析。结果表明,掺烧适量生物柴油能够降低柴油机缸内温度,降低Soot排放,但同时会导致NO_(x)排放明显升高;EGR的引入能够实现低温燃烧,显著降低NO_(x)排放,但EGR率过高会增加Soot排放。生物柴油掺混比B40、EGR率12.5%组合NO排放比原机降低47.7%,Soot排放质量分数比原机降低98.13%。本文结果将为柴油掺混生物柴油燃烧并结合EGR技术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 低温燃烧 性能优化
下载PDF
螺旋金属燃料多物理耦合分析方法与概念设计研究
4
作者 顾汉洋 肖瑶 +4 位作者 丛腾龙 郭辉 傅俊森 蔡孟珂 宋去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螺旋金属燃料具有导热系数高、导热路径短、强制旋流交混的特点,可实现更高的堆芯功率密度,进而减小堆芯体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建立的螺旋金属燃料热工水力、中子物理、力学特... 螺旋金属燃料具有导热系数高、导热路径短、强制旋流交混的特点,可实现更高的堆芯功率密度,进而减小堆芯体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建立的螺旋金属燃料热工水力、中子物理、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及多物理耦合分析框架。在热工水力方面,基于自研仪器实现了交混及沸腾临界行为精细化测量,建立了三维及精细化子通道分析方法;在中子物理方面,建立了适用于特殊能谱、复杂几何的截面及稳瞬态中子物理特性的分析方法;在力学方面,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U-Zr合金燃料基础热物性模型,并开展了辐照条件下螺旋棒宏观力学特性研究。基于热工-物理-力学多物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螺旋金属燃料组件及堆芯设计,具有无硼化、堆芯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换料周期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金属燃料 热质传输行为 瞬态安全分析 燃料服役性能 多物理耦合
下载PDF
壳牌公司将提高美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
5
作者 程钰丹(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4,共1页
美国联邦和州议员设计了一系列税收抵免措施,以鼓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与拥有更多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运输部门相比,减少航空行业的排放更加困难。拜登政府于2021年宣布,工业部门到2030年每年至少供应3 Ggal(1 gal≈3.785 L)... 美国联邦和州议员设计了一系列税收抵免措施,以鼓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与拥有更多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运输部门相比,减少航空行业的排放更加困难。拜登政府于2021年宣布,工业部门到2030年每年至少供应3 Ggal(1 gal≈3.785 L)的SAF,但关于生产商使用哪些原料可以有资格获得生物燃料的税收抵免尚未有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抵免 壳牌公司 工业部门 航空燃料 航空行业 生物燃料 SAF 化石燃料替代
下载PDF
美国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和用量目标促进可再生天然气的生产
6
作者 刘迪(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1,共1页
2023年6月21日,美国环保署(EPA)宣布了一项最终条例,规定了2023—2025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的产量要求和标准,这是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计划的一部分。纤维素生物燃料类别主要适用于可再生天然气(RNG),一种由沼气制成的天然气。与之前的目标... 2023年6月21日,美国环保署(EPA)宣布了一项最终条例,规定了2023—2025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的产量要求和标准,这是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计划的一部分。纤维素生物燃料类别主要适用于可再生天然气(RNG),一种由沼气制成的天然气。与之前的目标产量相比,该条例将纤维素生物燃料的目标产量提高:2023年提高25%,达到8.4×10^(8) gal(1 gal≈3.785 L);2024年提高29%,达到10.9×10^(8) gal;2025年提高33%,达到13.8×10^(8) gal。RFS是一项联邦计划,要求汽油和柴油生产商将可再生燃料纳入国家运输燃料供应。美国环保署发布RFS规则,对某些可再生燃料类别的用量提出要求,并通过年度可再生用量义务(RVO)设定这些用量。当生产出经认证的燃料时,美国环保署会生成可再生识别码(RIN),生产商可以与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RIN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 生物燃料 市场参与者 目标产量 可再生燃料 燃料供应 识别码 天然气
下载PDF
核燃料裂变气体行为研究进展
7
作者 钱郑宇 严冬 恽迪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核燃料裂变气体行为是影响核燃料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裂变气体是核燃料在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惰性气体,性质较为稳定,但其不溶于燃料基体,多以气体形式存留在燃料内。存留在燃料基体内的裂变气体会造成燃料肿胀,而从基体中释放到气腔... 核燃料裂变气体行为是影响核燃料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裂变气体是核燃料在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惰性气体,性质较为稳定,但其不溶于燃料基体,多以气体形式存留在燃料内。存留在燃料基体内的裂变气体会造成燃料肿胀,而从基体中释放到气腔的裂变气体会影响燃料和包壳间气隙的热导率和气压。无论是造成肿胀还是影响热导率和气压都会对核燃料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裂变气体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对裂变气体行为的相关研究开展了60余年,研究人员对裂变气体行为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开发了包括裂变产生、气泡形核、气泡聚合、气泡迁移、气体原子重溶和最终裂变气体释放的一套完整的裂变气体行为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核燃料性能分析中,为核燃料设计与性能模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总结了裂变气体行为理论中多种具体的裂变气体行为,详细地阐述了裂变气体各种具体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核燃料独有的裂变气体行为进行了汇总,归纳了用于不同核燃料裂变气体行为的经验性和机理性模型,最后总结了现今裂变气体行为方向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裂变气体行为 陶瓷燃料 金属燃料
下载PDF
巴斯夫ECMS公司与ZeroAvia公司合作推进HT-PEM航空氢燃料电池研究
8
作者 张伟清(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0,共1页
巴斯夫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公司(ECMS)与商用航空零排放推进解决方案的领导者ZeroAvia公司签署了一项膜电极组件(MEAs)供应协议,并将合作研究用于ZeroAvia公司的航空高温质子交换膜(HT-PEM)燃料电池组的下一代MEAs。两家公司将共... 巴斯夫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公司(ECMS)与商用航空零排放推进解决方案的领导者ZeroAvia公司签署了一项膜电极组件(MEAs)供应协议,并将合作研究用于ZeroAvia公司的航空高温质子交换膜(HT-PEM)燃料电池组的下一代MEAs。两家公司将共同努力,加速用于航空市场HT-PEM燃料电池的大功率轻质MEA的商业化。HT-PEM燃料电池采用ECMS公司的Celtec技术和催化剂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燃料电池 高温质子交换膜 膜电极组件 燃料电池 巴斯夫 燃料电池组 零排放 专业知识
下载PDF
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伟 魏嘉璐 +1 位作者 JOSE Antonio Alonso 孙春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64,共26页
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先进能量转换装置或系统的研发亟待加速,而燃料电池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未来发电装置。在不同种类的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发电装置,因其独特的... 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先进能量转换装置或系统的研发亟待加速,而燃料电池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未来发电装置。在不同种类的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发电装置,因其独特的多燃料运行能力及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而前景广阔。然而,传统使用镍-金属陶瓷阳极的SOFCs,在碳氢化合物燃料下运行时,由于燃料的不完全氧化会使阳极产生积碳,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讨论了碳基SOFC中碳沉积机理和解决阳极积碳的策略,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研究的具有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的双金属-金属陶瓷材料的种类以及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双金属-金属陶瓷材料的抗积碳机理,主要表现为降低阳极表面的碳沉积速率以及加速积碳的去除。还介绍了在还原性气氛中,钙钛矿材料中纳米粒子原位偏析的原理,并讨论了原位偏析所形成的纳米颗粒以及其与钙钛矿主体所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在抗积碳阳极中的应用。此外,还探究了多层阳极和单原子催化剂阳极在中温SOFCs中的应用。在燃料电池技术巨大进步的推动下,人们对可用于固定式发电的集成煤气化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IGFCs)产生了新的兴趣,该系统对于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的关键依托于SOFCs的成熟度。最后,总结并指出了碳基SOFCs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碳氢燃料 碳沉积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
下载PDF
新型生物燃料替代传统燃料的可行性
10
作者 李强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116-118,共3页
新型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可持续能源,正引起全球关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生物燃料提供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可能性。技术进步推动了生物燃料从依赖食物作物的第一代向... 新型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可持续能源,正引起全球关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生物燃料提供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可能性。技术进步推动了生物燃料从依赖食物作物的第一代向利用非食用生物质、藻类甚至基因编辑和纳米技术的高级形态转变,这不仅表明了技术的革新,也反映出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深入考虑。生物燃料的分类新型生物燃料的分类展示了从传统能源向更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在这个领域,生物燃料按其生产顺序和原料类型划分为四代(图1),每一代都代表了技术的演进和环境考量的深化。首先是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由食物作物如玉米、甘蔗和大豆生产,通过发酵或提炼过程转化为乙醇和生物柴油。这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简单,但由于与食物供应竞争土地和资源,其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可持续能源 环境可持续性 化石燃料 食物供应 持续增长 纳米技术 燃料替代
下载PDF
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
11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期9-9,共1页
2023年11月30日,由中车大连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在辽宁省大连市点火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突破并掌握了氨燃料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氨燃料发动机零部件、整机和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协同。这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 2023年11月30日,由中车大连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在辽宁省大连市点火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突破并掌握了氨燃料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氨燃料发动机零部件、整机和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协同。这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单缸功率可达208 kW,氨能占比85%,降低碳排放80%,后续将用在国内首艘氨燃料拖轮中,实现氨燃料发动机示范性应用。这款发动机有两种工作模式,能够灵活实现柴油模式和双燃料模式之间的自由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零部件 发动机点火 单缸功率 辽宁省大连市 燃料发动机 燃料 产业链协同 燃料
下载PDF
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启董 高付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3,共10页
为了评估钠冷快堆氧化物燃料元件稳态、瞬态和事故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演化,开发了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FIBER。程序采用有限体积法实现燃料元件温度的计算,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力学、裂变气体释放的计算,并通过时间步长控制模块控... 为了评估钠冷快堆氧化物燃料元件稳态、瞬态和事故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演化,开发了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FIBER。程序采用有限体积法实现燃料元件温度的计算,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力学、裂变气体释放的计算,并通过时间步长控制模块控制程序的稳定运行。为验证程序的准确性,通过调研得到俄罗斯BN600反应堆辐照数据,与FIBER程序的裂变气体释放、柱状晶粒等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BER程序对最大燃耗11.8at%、最大辐照损伤78 dpa的快堆燃料元件的辐照变形、柱状晶区、裂变气体释放性能评价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燃料元件 燃料元件程序
下载PDF
法国船级社(BV)发布《氢燃料船规范》(2023)
13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4年第1期5-5,共1页
近日,法国船级社(BV)发布了《氢燃料船规范》(2023)(简称《规范》)。BV表示,《规范》规定了使用氢作为燃料发电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布置、安装、控制和监测要求。《规范》适用于氢燃料加注、储存、制备、分配和由内燃机或燃料电池发电... 近日,法国船级社(BV)发布了《氢燃料船规范》(2023)(简称《规范》)。BV表示,《规范》规定了使用氢作为燃料发电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布置、安装、控制和监测要求。《规范》适用于氢燃料加注、储存、制备、分配和由内燃机或燃料电池发电的船载系统,囊括相关安全、监测和控制系统以及测试和认证要求。除另有说明,《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压缩和液化氢系统、永久和便携式储氢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要求 燃料电池发电 燃料 《规范》 燃料发电 监测要求 船载系统 BV
下载PDF
甲醇燃料动力船舶产业链发展概述
14
作者 王立健 曾晓光 秦寅 《中国船检》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增加,绿色航运势在必行,这也意味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各种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将会越来越多,并成为未来新造船市场的大趋势。当前,甲醇燃料动力船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增加,绿色航运势在必行,这也意味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各种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将会越来越多,并成为未来新造船市场的大趋势。当前,甲醇燃料动力船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场需求、技术准备、配套供应到燃料供给,整个产业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供应 甲醇燃料 船舶订单 燃料供给 环境保护 产业链发展 替代燃料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韩哲 高原 +3 位作者 王春晖 邱杰 何辉 矫彩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I0004,共20页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是用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的溶液作为介质进行乏燃料的溶解及铀、钚等元素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碱性条件下,乏燃料中的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并不溶解或者在溶解过程中转变为碳酸盐、氢氧化物沉淀。与...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是用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的溶液作为介质进行乏燃料的溶解及铀、钚等元素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碱性条件下,乏燃料中的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并不溶解或者在溶解过程中转变为碳酸盐、氢氧化物沉淀。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PUREX(plutonium uranium redox extraction)酸性流程相比,碱性流程具有腐蚀性更小、流程更简单等潜在的优点。鉴于碱性流程的优点及其在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潜在应用,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已经围绕该流程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国建议的碱性流程的技术路线;然后逐一介绍了与主要工艺环节相关的基础研究的进展,包括乏燃料的氧化溶解、核素分离、试剂的回收等;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后处理 碱性流程 燃料的溶解 锕系元素的分离
下载PDF
煤基燃料燃烧颗粒物对颗粒捕集器沉积过程的影响
16
作者 朱鑫昌 刘帅 +2 位作者 王忠 华伦 帅石金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探讨了柴油机燃用代用燃料后,排气颗粒物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依据柴油机台架试验,使用0%、5%、15%甲醇掺混比的F-T(Fischer–Tropsch)合成柴油,在标定工况下采集颗粒。用同步辐射小角散射分析方法测量颗粒物摩擦力、粒径等参数。基于... 探讨了柴油机燃用代用燃料后,排气颗粒物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依据柴油机台架试验,使用0%、5%、15%甲醇掺混比的F-T(Fischer–Tropsch)合成柴油,在标定工况下采集颗粒。用同步辐射小角散射分析方法测量颗粒物摩擦力、粒径等参数。基于实验数据,在EDEM软件中建立颗粒模型,模拟了颗粒碰撞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随甲醇掺混比的增加,甲醇、F-T柴油燃烧颗粒间摩擦力增加0.6 N,平均粒径增加2.44 nm。沉积过程中,颗粒捕集器(DPF)单元体非迎风面的沉积量急剧增加;颗粒沉积效率随沉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摩擦力增大、粒径增大,颗粒层厚度及颗粒链长度也随之增加。甲醇掺混比的改变使得颗粒整体向更多、更细的方向变化,燃料类型及掺混比的改变显著影响了颗粒在DPF载体上的沉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代用燃料 甲醇、甲醇/F-T合成燃料 颗粒物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 EDEM软件 小角散射
下载PDF
基于YC4D柴油机的醇氢燃料喷射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党景隆 胡义 +2 位作者 游伏兵 叶珺 丁凯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将YC4D柴油机组改造成醇氢-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根据其曲轴与凸轮轴的相位关系设计醇氢燃料喷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并在柴油机组上燃料喷射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该柴油机组上基于数齿同步的燃料喷射控制策略运行可靠,转速误差小于0.1... 将YC4D柴油机组改造成醇氢-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根据其曲轴与凸轮轴的相位关系设计醇氢燃料喷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并在柴油机组上燃料喷射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该柴油机组上基于数齿同步的燃料喷射控制策略运行可靠,转速误差小于0.13%,脉宽误差小于2%,均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醇氢燃料 燃料喷射控制 同步正时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兰心 潘牧 郭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6,共1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一代发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寿命问题依然严重制约其商业应用。通过对燃料电池状态进行在线监测来实现电池的快速故障诊断,是延长电池寿命的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一代发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寿命问题依然严重制约其商业应用。通过对燃料电池状态进行在线监测来实现电池的快速故障诊断,是延长电池寿命的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线监测方向的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按照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等)进行分类讨论。同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将单一检测方法和多种结合检测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另外,在总结现有的在线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燃料电池在线监测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电堆 在线监测 故障诊断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胜利 马万达 +1 位作者 杜振华 杨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氢气、一氧化碳等工业制气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阳极燃料时,其在制备、存储、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究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及应用,以期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SOFC的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为了解决传统的氢气、一氧化碳等工业制气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阳极燃料时,其在制备、存储、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究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及应用,以期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SOFC的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对当前有关SOFC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概述了SOFC的基本原理,阐明了国内外能源结构的影响.调研了低碳/零碳燃料在SOFC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甲烷等低碳烷烃、氨、生物质燃料、含碳类固体燃料等.在此基础上对阳极低碳/零碳燃料下SOFC联合动力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了SOFC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燃料 低碳燃料 零碳燃料 低碳排放
下载PDF
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取富烃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中青 丁紫霞 +4 位作者 李逍然 朱亮 岑珂慧 黄明 陈登宇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51,共14页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关键,并对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的共催化热解技术,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液体燃料,还可达到“以废治废...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关键,并对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的共催化热解技术,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液体燃料,还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进而实现生物质与废塑料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本工作从生物质与废塑料高值化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生物质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富烃液体燃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纤维素生物质和废塑料的基础化学特性差异,论述了废塑料种类、催化剂种类、物料和催化剂比例、催化热解温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生物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阐述了生物质和废塑料单独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并揭示了共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反应机理,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生物质与废塑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塑料 共催化热解 催化剂 富烃液体燃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