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启董 高付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3,共10页
为了评估钠冷快堆氧化物燃料元件稳态、瞬态和事故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演化,开发了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FIBER。程序采用有限体积法实现燃料元件温度的计算,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力学、裂变气体释放的计算,并通过时间步长控制模块控... 为了评估钠冷快堆氧化物燃料元件稳态、瞬态和事故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演化,开发了钠冷快堆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FIBER。程序采用有限体积法实现燃料元件温度的计算,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力学、裂变气体释放的计算,并通过时间步长控制模块控制程序的稳定运行。为验证程序的准确性,通过调研得到俄罗斯BN600反应堆辐照数据,与FIBER程序的裂变气体释放、柱状晶粒等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BER程序对最大燃耗11.8at%、最大辐照损伤78 dpa的快堆燃料元件的辐照变形、柱状晶区、裂变气体释放性能评价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燃料元件 燃料元件程序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行为试验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宗佩 姜峨 +4 位作者 唐月明 熊静 邓平 赵永福 张萍萍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试验研究的重要结果,总结了包壳表面CRUD对系统运行的危害,回顾了CRUD的分析表征结果,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建立的堆外动水回路试验方法,重点分析了材料性质、热工水力特性、冷却剂化学条件及腐蚀产物特性对燃料元件表面CRUD的影响规律,调研了CRUD缓解技术及相关应用,并对后续试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产物沉积(CRUD) 试验研究 燃料元件 压水堆(PWR)
下载PDF
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燃料元件力学性能分析程序开发
3
作者 杨文宇 柴翔 +1 位作者 朱恩平 刘晓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燃料元件运行期间安全性能的预测,研究开发了一种燃料元件力学性能分析程序,并针对多层圆筒状的TOPAZ-Ⅱ热离子燃料元件开展了应力、应变和几何变形的高精度模拟。程序考虑了核燃料在高温辐照环境下的辐照肿... 为了实现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燃料元件运行期间安全性能的预测,研究开发了一种燃料元件力学性能分析程序,并针对多层圆筒状的TOPAZ-Ⅱ热离子燃料元件开展了应力、应变和几何变形的高精度模拟。程序考虑了核燃料在高温辐照环境下的辐照肿胀,并分析了燃料芯块-发射极在发生接触后的力学响应问题,从而快速且准确地求解燃料芯块和发射极的力学状态,以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运行期间的性能提供准确预测。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燃料会发生显著的肿胀效应,其造成的变形将导致燃料元件热电转换效率降低、元件失效等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堆 燃料元件 辐照肿胀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核燃料元件产品检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纪雪舟 卢正艳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6期109-114,共6页
文章对核燃料元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来料检验、在线检验、实验室检验、委外检验和定制检验等全部检验业务进行了研究,结合先进管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一套检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制造、检验分析和质量管理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 文章对核燃料元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来料检验、在线检验、实验室检验、委外检验和定制检验等全部检验业务进行了研究,结合先进管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一套检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制造、检验分析和质量管理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该产品检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了针对各类检验项目的数据采集、结果判定、质量放行和统计分析功能,在确保产品检验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前提下,极大提升了人员操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深度,实现了对核燃料元件制造全过程的工艺追溯和质量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元件制造 产品检验 信息化管理平台
下载PDF
板型核燃料元件包壳内芯体边界识别与定位检测系统
5
作者 张小刚 俞东宝 +2 位作者 汤慧 朱永利 葛腾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1期58-61,71,共5页
芯体定位检测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方法,为了满足工程化应用需求,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设计开发机械运动机构(包括自动上下料、X射线扫描运动机构等)、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失真的矫正、芯体轮廓和离散颗粒的识别)、芯体定位算法... 芯体定位检测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方法,为了满足工程化应用需求,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设计开发机械运动机构(包括自动上下料、X射线扫描运动机构等)、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失真的矫正、芯体轮廓和离散颗粒的识别)、芯体定位算法等,建立了用于板型燃料元件芯体边界识别的芯体自动定位系统,研制了检测设备,实现了板型燃料元件芯体的自动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数字成像 弥散燃料元件 板型燃料元件 芯体定位算法
下载PDF
Cr涂层对板状燃料元件起泡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向烽瑞 贺亚男 +7 位作者 邓超群 牛钰航 高士鑫 巫英伟 陈平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5-1224,共10页
鉴于Cr涂层能够有效地缓解棒状燃料元件包壳在失水事故时的鼓胀现象,本文提出将Cr涂层应用于板状燃料元件以抑制其起泡的方案。为研究Cr涂层对板状燃料元件起泡现象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分别添加Zr和Cr涂层的材料物性,并... 鉴于Cr涂层能够有效地缓解棒状燃料元件包壳在失水事故时的鼓胀现象,本文提出将Cr涂层应用于板状燃料元件以抑制其起泡的方案。为研究Cr涂层对板状燃料元件起泡现象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分别添加Zr和Cr涂层的材料物性,并根据起泡现象的特征,考虑了Zr和Cr的热蠕变和受辐照硬化后的塑性行为。采用开发的工具对起泡退火实验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温度和厚度对Cr涂层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涂层的屈服极限较低,在起泡现象发生时容易进入塑性阶段,从而不能有效地阻止起泡现象的产生;但其在大于700 K的高温下,较低的蠕变率能够降低起泡的高度,且温度越高降低的效果越明显。因此,Cr涂层可以抑制包壳的蠕变以降低起泡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燃料元件 起泡 Cr涂层 蠕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花瓣形燃料元件棒束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利鹏 蒋泽平 +3 位作者 崔军 张文超 侯延栋 蔡伟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花瓣形燃料元件具有换热性能强和无需定位格架等优点,能进一步提高反应堆的功率密度和经济性。为此,本文利用欧拉两流体模型,同时结合RPI壁面沸腾模型,对2×2花瓣形燃料元件棒束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通过圆管过冷... 花瓣形燃料元件具有换热性能强和无需定位格架等优点,能进一步提高反应堆的功率密度和经济性。为此,本文利用欧拉两流体模型,同时结合RPI壁面沸腾模型,对2×2花瓣形燃料元件棒束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通过圆管过冷沸腾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流速和热流密度参数对花瓣形燃料元件棒束通道内流动、换热及空泡份额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通道内冷却剂的流动速度分布不均匀;横向流动沿主流方向存在波动;空泡份额在燃料元件的内凹弧与外凸弧处表现出较大差异;同时,由于流场和换热形式的不同,导致燃料元件的周向壁面温度呈现不均匀分布,横向流动的存在影响着壁面热流分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形燃料元件 过冷沸腾 RPI壁面沸腾模型 数值研究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全陶瓷微封装燃料元件建模与传热分析
8
作者 王某浩 步珊珊 +1 位作者 卢绪祥 刘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9-1405,共7页
采用COMSOL软件构建了全三维全陶瓷微封装(FCM)燃料元件模型,提出了一种FCM燃料元件内TRISO颗粒随机分布的高效建模方法,可以实现较高填充率的颗粒弥散填充。分析了不同颗粒填充率(35%、40%和45%)下以及不同颗粒随机分布下FCM燃料元件... 采用COMSOL软件构建了全三维全陶瓷微封装(FCM)燃料元件模型,提出了一种FCM燃料元件内TRISO颗粒随机分布的高效建模方法,可以实现较高填充率的颗粒弥散填充。分析了不同颗粒填充率(35%、40%和45%)下以及不同颗粒随机分布下FCM燃料元件的温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FCM燃料元件中心区域温度高,沿径向温度降低;TRISO燃料颗粒特别是燃料核芯的温度明显高于周围基体的温度,温差可达130 K甚至更高,其中最大的温度梯度出现在Buffer层;在相同线功率下,随着颗粒填充率的增加,燃料芯块的最高温度降低,平均温度略有升高;受到颗粒分布随机性的影响,当颗粒填充率减小时,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布的离散程度均增加,但总体上颗粒随机分布对燃料芯块平均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燃料元件 TRISO颗粒 颗粒随机分布 建模 填充率 温度分布
下载PDF
一体化压水堆板状燃料元件流道堵塞事故特性分析
9
作者 李昂 陈玉清 +2 位作者 蔡琦 傅晟威 赵鑫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3-77,共5页
板状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流道相对狭窄,当出现流道堵塞事故时,可能威胁反应堆的运行安全。针对某采用板状燃料元件的小型船用一体化压水堆,以RELAP5/MOD3.0程序为基础,建立其堆芯热工水力模型,并基于简化的理论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分... 板状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流道相对狭窄,当出现流道堵塞事故时,可能威胁反应堆的运行安全。针对某采用板状燃料元件的小型船用一体化压水堆,以RELAP5/MOD3.0程序为基础,建立其堆芯热工水力模型,并基于简化的理论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分析单个流道入口处不同的流道堵塞程度,以及组件尺度多个流道同时堵塞的热工水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未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单流道与组件堵塞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是导致安全裕量降低;但单流道入口完全堵塞则有导致堆芯安全参数超限的风险,燃料板最高温大约将比设计报告规定的鼓泡温度限值高80 K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压水堆 板状燃料元件 单流道堵塞
下载PDF
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燃料质量迁移及其对元件性能影响
10
作者 雷华桢 钟武烨 +1 位作者 姜玮 赵振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2-1605,共14页
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结构紧凑,能够实现静态热电转换,但运行温度高,燃料发生质量迁移,影响燃料元件性能。针对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几何特点建立燃料质量迁移模型和热电转换模型,开发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稳态性能分析程序,将计算结果与中国... 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结构紧凑,能够实现静态热电转换,但运行温度高,燃料发生质量迁移,影响燃料元件性能。针对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几何特点建立燃料质量迁移模型和热电转换模型,开发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稳态性能分析程序,将计算结果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内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后,开展了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稳态性能分析。研究发现燃料轴向质量迁移使燃料元件功率发生轴向再分布,从而展平轴向温度分布,使热电转换效率发生小幅下降。燃料元件运行功率越高,中心孔道初始直径越小,中心孔道堵塞风险越高。径向质量迁移使燃料芯块和发射极在运行早期即发生接触,发射极在接触下发生蠕变,蠕变量受燃料芯块轴向质量迁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 燃料质量迁移 热离子转换 发射极变形
下载PDF
半悬臂式燃料元件在间隙限制约束下非线性振动的等效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国威 张勇 +3 位作者 宋勇 凡天娣 陈建伟 林峰 《核安全》 2023年第3期89-98,共10页
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为上端固定、下端间隙限制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可节省使用和安装空间,具有在小型反应堆应用的潜力。相较于传统的两端固定结构,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下端呈现弱约束特性,在振动工况下存在碰撞接触非线性行为。针对间隙引起的... 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为上端固定、下端间隙限制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可节省使用和安装空间,具有在小型反应堆应用的潜力。相较于传统的两端固定结构,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下端呈现弱约束特性,在振动工况下存在碰撞接触非线性行为。针对间隙引起的非线性问题,采用弹支梁等效方法,将底端间隙配合等效为弹簧结构。本文将半悬臂式燃料元件的非线性振动过程通过单摆—悬臂梁模型进行等效,推导出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振动周期公式,结合弹支梁振动方程,可快速准确得到等效弹簧刚度,从而建立半悬臂式燃料元件在间隙限制约束下非线性振动的等效方法。通过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抗震分析,对本文方法与传统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案例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本文计算方法所用时间仅为传统有限元方法的1/74;两种方法的结果表明:在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基本一致,初步验证了本方法可快速有效求解具有间隙约束的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振动问题,为小型反应堆提供了快速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元件 半悬臂梁 间隙限制 线性等效 抗震分析
下载PDF
法马通将为荷兰高通量堆提供燃料元件和靶件
12
作者 伍浩松 孟雨晨 《国外核新闻》 2023年第1期23-23,共1页
【法国法马通公司网站2022年12月7日报道】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近日与荷兰核能研究与咨询集团(NRG)签署两份合同,未来将为荷兰高通量堆(HFR)供应浓缩铀靶件和燃料组件。高通量堆1961年投运,热功率为4.5万千瓦,长期以来一直满足欧... 【法国法马通公司网站2022年12月7日报道】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近日与荷兰核能研究与咨询集团(NRG)签署两份合同,未来将为荷兰高通量堆(HFR)供应浓缩铀靶件和燃料组件。高通量堆1961年投运,热功率为4.5万千瓦,长期以来一直满足欧盟约60%和全球约30%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元件 热功率 燃料组件 浓缩铀 荷兰
下载PDF
法马通重启TRIGA燃料元件生产
13
作者 伍浩松 张焰 《国外核新闻》 2023年第4期20-20,共1页
【法国法马通公司网站2023年3月7日报道】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2023年3月7日宣布,TRIGA国际公司(TRIGA International)已完成近十多年来首个TRIGA金属燃料元件的生产。这标志着TRIGA国际在重启TRIGA燃料生产、进而满足美国及其他国... 【法国法马通公司网站2023年3月7日报道】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2023年3月7日宣布,TRIGA国际公司(TRIGA International)已完成近十多年来首个TRIGA金属燃料元件的生产。这标志着TRIGA国际在重启TRIGA燃料生产、进而满足美国及其他国家TRIGA研究堆燃料需求方面取得里程碑式进展。TRIGA国际是法马通和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的合资企业,其位于法国罗芒(Romans)的燃料制造设施是全球唯一TRIGA燃料制造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资企业 燃料元件 燃料生产 美国通用 燃料需求 TRI GA 重启
下载PDF
国内外环形燃料元件发展情况与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赵麒霖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3期78-80,共3页
环形燃料元件是国际上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燃料元件。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水堆采用环形燃料元件代替传统实心燃料棒,在总体堆芯功率不改变的情况下,会明显提高核电燃料的安全性能;在保持堆芯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还可将堆功率提高近一半,且... 环形燃料元件是国际上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燃料元件。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水堆采用环形燃料元件代替传统实心燃料棒,在总体堆芯功率不改变的情况下,会明显提高核电燃料的安全性能;在保持堆芯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还可将堆功率提高近一半,且燃耗大大提升。基于此,文章对环形燃料元件的国内外发展进行简单调研,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燃料 环形燃料元件 导向管 管座
下载PDF
基于LIMS的核燃料元件理化检测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至博 袁野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第7期180-182,共3页
在核燃料元件制造中理化性能检测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特殊、行业敏感、检测项目多、合规要求高等原因,实验室信息化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设完整的核燃料元件理化检测数字化实验室,提出... 在核燃料元件制造中理化性能检测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特殊、行业敏感、检测项目多、合规要求高等原因,实验室信息化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设完整的核燃料元件理化检测数字化实验室,提出了总体的架构和设计方案,针对能力库架构、跨网络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元件制造 理化检测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优化
下载PDF
碳化硅材料在核燃料元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荣正 刘马林 +1 位作者 邵友林 刘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燃料元件是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轻水反应堆中存在的锆合金腐蚀、吸氢、芯-壳反应等问题以及第四代核能系统燃料元件对材料的特殊要求,使以碳化硅(SiC)为包壳或基体材料的新型燃料元件的... 燃料元件是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轻水反应堆中存在的锆合金腐蚀、吸氢、芯-壳反应等问题以及第四代核能系统燃料元件对材料的特殊要求,使以碳化硅(SiC)为包壳或基体材料的新型燃料元件的概念设计和制备成为了核燃料元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了SiC及SiC基复合材料在轻水反应堆、高温气冷堆、熔盐堆以及气冷快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以SiC为包壳或基体材料的不同堆型燃料元件的设计理念、结构形式、制备方法及相关性能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堆用SiC材料的特性和共性问题,展望了SiC材料在核燃料元件中的应用前景和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燃料元件 包壳材料 基体材料
下载PDF
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球形燃料元件的研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湘文 卢振明 +4 位作者 张杰 邹彦文 刘兵 唐亚平 唐春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8-1233,共6页
为满足球床式高温气冷堆(HTR-PM)示范工程对球形燃料元件大批量生产、单球高铀含量和低破损率的要求,必须对10MW高温气冷堆时期的球形燃料元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基体石墨粉、穿衣、压制、车削和热处理等关键设备及相关工... 为满足球床式高温气冷堆(HTR-PM)示范工程对球形燃料元件大批量生产、单球高铀含量和低破损率的要求,必须对10MW高温气冷堆时期的球形燃料元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基体石墨粉、穿衣、压制、车削和热处理等关键设备及相关工艺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建立了规模化的球形燃料元件生产工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球形燃料元件,冷态性能如压碎强度、热导、磨损和腐蚀等均满足HTR-PM的技术指标,特别是球形燃料元件的平均自由铀含量与HTR-PM球形燃料元件的自由铀含量指标(6.0×10-5)相差近1个数量级。采用优化后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成功地研制出符合HTR-PM技术要求的球形燃料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球形燃料元件 穿衣 冷准等静压 自由铀含量
下载PDF
球床堆燃料元件循环系统任务剖面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凯 沈鹏 +2 位作者 都东 张海泉 刘继国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研究了球床堆燃料元件输送的关键子系统——循环系统。针对循环系统的"近等径"球流管路气力输送的动力特性,建立了气动推力表达式以及竖直弯管提升、直管提升等典型管段球流运动模型;在分析系统任务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之上,结... 研究了球床堆燃料元件输送的关键子系统——循环系统。针对循环系统的"近等径"球流管路气力输送的动力特性,建立了气动推力表达式以及竖直弯管提升、直管提升等典型管段球流运动模型;在分析系统任务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之上,结合管路球流运动分析,建立了循环系统的任务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床堆 燃料元件循环系统 运动分析 可靠性设计 任务剖面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发展前景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春和 杨林 +1 位作者 刘超 刘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16-321,共6页
第4代核能系统主要候选堆型之一的超高温气冷反应堆(very-high-temperature reactor,简称VHTR)氦气出口温度要求大于1 000℃;从经济性考虑,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单堆功率愈高愈好,燃料的燃耗深度也愈高愈好,这些对近代低富集度3层包覆颗粒... 第4代核能系统主要候选堆型之一的超高温气冷反应堆(very-high-temperature reactor,简称VHTR)氦气出口温度要求大于1 000℃;从经济性考虑,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单堆功率愈高愈好,燃料的燃耗深度也愈高愈好,这些对近代低富集度3层包覆颗粒(modern LEU TRISO particles)燃料元件提出了更高燃耗深度和耐更高温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本文介绍了ZrC层代替包覆燃料颗粒的SiC层、UCO(UO2+UC2)核芯代替包覆燃料颗粒的UO2核芯和进一步降低现有低富集度3层包覆颗粒SiC层破损率的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燃料元件 包覆燃料颗粒
下载PDF
HTR-10燃料元件的气体输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继国 梁锡华 黄鹏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6-529,共4页
为了保证高温气冷实验堆球形燃料元件可靠地输送,采用了传送管输送方法。本文介绍了10MW高温气冷堆(HTR-10)燃料元件气体输送系统的关键设备、管路设计及输送气体流量计算。通过初装料的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良好。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气体输送 提升器 流量 燃料元件 HTR-10 悬浮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