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工预热炉燃烧空气与激冷氮气消耗量的估算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彦泽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7期22-22,共1页
在煤气化装置开车阶段,通常由开工预热炉将气化炉系统由常温预热至煤粉或煤浆可以与氧气直接反应的温度且随着此时注入气化炉内的煤粉或煤浆与氧化剂开始逐渐反应后,开工预热炉逐渐退出开工预热阶段,改由惰性保护气吹扫,开工预热阶段完... 在煤气化装置开车阶段,通常由开工预热炉将气化炉系统由常温预热至煤粉或煤浆可以与氧气直接反应的温度且随着此时注入气化炉内的煤粉或煤浆与氧化剂开始逐渐反应后,开工预热炉逐渐退出开工预热阶段,改由惰性保护气吹扫,开工预热阶段完成;但在开工阶段,由于气化炉系统升温曲线的限制,往往注入开工预热炉的燃料气量是变化的,同时燃烧空气与激冷氮气消耗量也跟随燃料气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计算给出燃料气量和燃烧空气与激冷氮气消耗量的关系,以供开工预热阶段DCS快速调节相关气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炉 煤气化 燃料气 燃烧空气 激冷氮气
下载PDF
基于燃烧空气及烟气量的燃煤机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颜正 赵川 陈小兵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国内燃煤电厂发、供标准煤耗率正平衡计量准确性差、数据波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此方法以锅炉燃烧空气及烟气量为基础,无需燃煤发热量,对煤样代表性要求也不高,即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标准煤耗率。实... 针对国内燃煤电厂发、供标准煤耗率正平衡计量准确性差、数据波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此方法以锅炉燃烧空气及烟气量为基础,无需燃煤发热量,对煤样代表性要求也不高,即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标准煤耗率。实际计算及验证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所述计算方法得到的供电标准煤耗值与煤耗查定试验测定值比较接近,最大偏差2.06百分点。该方法既可用于燃煤电厂标准煤耗计算,也可用于入炉煤发热量软测量计算、机组能耗实时在线监测等方面,将对燃煤电厂成本核算、节能管理、配煤掺烧及运行优化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标准煤耗率 计量方法 燃烧空气 烟气量 正平衡法 反平衡法 发热量
下载PDF
燃烧空气散布角对高温空气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苏亚欣 赵丹 胡峰 《工业加热》 CAS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为应用背景,对多股射流对炉内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燃烧空气散布角对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的-双方程模型计算流场,气相燃烧模型采用函数的PDF燃烧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模拟辐射换热过程,NOX模型为... 以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为应用背景,对多股射流对炉内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燃烧空气散布角对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的-双方程模型计算流场,气相燃烧模型采用函数的PDF燃烧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模拟辐射换热过程,NOX模型为热力型NOX,燃烧室尺寸为800mm×800mm×1400mm,燃料喷口为圆形,直径为10mm,位于中心。空气喷口设计为5个等面积的圆形置于燃气喷口周围。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炉膛内存在回流区。烟气的回流一方面加强了燃料和空气的混合,使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同时改变了炉膛空间内的燃料和氧的分布,从而影响燃烧强度和NOX的局部生成。燃烧空气散布角越小,燃料、氧以及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等的混合越充分,燃烧越稳定,低氧区域扩大,温度分布均匀,局部高温受到抑制,局部NOX的生成减少。较大时,喷嘴布置接近于同轴射流,高温烟气的回流主要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而周向的低氧条件将不复存在,低氧燃烧将转化为强化燃烧。在15%的氧条件下,=120°时与=360°相比,NOX排放量可减少65%。研究结果对高温空气燃烧喷嘴结构设计及运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多股射流喷嘴 空气散布角 流场 温度场 NOX排放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点火过程的一维数值模拟
4
作者 李森 陶正德 +3 位作者 韩微笑 张正宇 徐瑶 马婷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9-617,共9页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可以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但是目前对该过程的数值模拟尚不深入。本文建立了简化的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燃烧反应机理,并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微尺度DBD非平衡态等离子体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可以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但是目前对该过程的数值模拟尚不深入。本文建立了简化的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燃烧反应机理,并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微尺度DBD非平衡态等离子体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等离子体放电可以在较低的初始温度下有效促进燃烧反应的发生,并且随着放电电压增加,放电空间中电子数密度明显增加,同时有效提高了燃烧温度。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反映主要活性粒子的变化趋势。在该阶段中,Ar含量增加或者CH_(4)与O_(2)摩尔比增加都会小幅增加燃烧温度,但是影响幅度较小。本研究结果增进了对该过程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甲烷-空气燃烧 点火过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介质阻挡放电辅助氨/空气预混旋流燃烧试验
5
作者 陈磊 沈洁 +3 位作者 江贻满 吴进 陈加淮 方世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氨是一种高效氢载体,有望成为下一代无碳燃料,但较窄的燃烧极限和较高的NO_(x)排放阻碍其使用。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助燃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设计搭建自制的耦合介质阻挡放电的氨/空气预混旋流燃烧台架,研究了燃烧极限、火焰... 氨是一种高效氢载体,有望成为下一代无碳燃料,但较窄的燃烧极限和较高的NO_(x)排放阻碍其使用。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助燃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设计搭建自制的耦合介质阻挡放电的氨/空气预混旋流燃烧台架,研究了燃烧极限、火焰形貌、O_(2)和NO_(x)含量的变化规律。未放电时,贫燃极限为0.75,富燃极限为1.1~1.2。当量比为0.9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火焰最短;在贫/富燃极限附近时,火焰充满整个燃烧室。当量比在1.05~1.10时,NO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未生成NO_(2)。当量比由1.05减小至0.75时,NO体积分数由97×10^(-6)(3.5%O_(2))增至2785×10^(-6)(3.5%O_(2))。随当量比降低,少量NO会进一步被氧化为NO_(2),当量比为0.75时,NO_(2)体积分数达171×10^(-6)(3.5%O_(2))。介质阻挡放电明显增强燃烧反应,抑制壁面猝熄的负面作用,O_(2)略下降,燃烧极限扩展至0.65~1.30。当量比0.75~1.05生成的NO_(x)同比减少40%~45%。分析探讨氨燃烧生成NO_(x)机制,发现NO_(x)主要来源于燃料,并随当量比降低,O/H浓度提高,NH_(i)浓度降低,产生NO的副反应占比升高,有利于NO_(x)生成。放电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其中NH_(i)促进NO+NH_(i)和NH_(i)+NH_(i)反应是NO_(x)减少的重要原因。等离子体辅助氨燃烧能显著扩宽燃烧极限,减少NO_(x)生成,为氨的清洁高效燃烧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空气旋流燃烧 介质阻挡放电 燃烧极限 无碳燃料 NO_(x)
下载PDF
“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的项目式教学探究
6
作者 燕聪聪 崔继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24期98-101,共4页
文章以“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真实情景,以探究钠在空气燃烧实验中的白烟为主题,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提升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素养.
关键词 钠在空气燃烧 项目式教学 高中化学
下载PDF
生物质层燃锅炉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廖子先 刘善民 陈道新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3年第1期6-7,共2页
生物质能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可再生、含氮量低等特点,但是生物质燃料中有80%以上的氮在燃烧过程中都会转化成N0_(x)。N0x对居民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开展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研究至关重要。在低氮燃烧技术中,空气分级燃烧技... 生物质能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可再生、含氮量低等特点,但是生物质燃料中有80%以上的氮在燃烧过程中都会转化成N0_(x)。N0x对居民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开展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研究至关重要。在低氮燃烧技术中,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投资成本最低。本文介绍了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优缺点,论述了生物质层燃锅炉空气分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生物质层燃锅炉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层燃锅炉 低氮燃烧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新型锅炉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蒋绍坚 彭好义 +3 位作者 艾元方 杨卫宏 萧泽强 周孑民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介绍了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新型锅炉 ,其关键部件包括蜂窝陶瓷蓄热体、实现分级燃烧和炉内烟气再循环的燃烧器及四通高频切换阀。详述了其工作原理及过程 ,探讨了开发该锅炉的基本思路 ,对其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锅炉 换热器 燃烧
下载PDF
低NO_x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彤 饶文涛 +2 位作者 刘敏飞 张毅勐 张鹤声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8-330,321,共4页
低NOx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将传统的低NOx 燃烧技术与高温蓄热式燃烧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有热效率高、炉内温度分布均匀、NOx 排放量低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重点分析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的低NOx排放的原理 。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燃烧技术 工业炉 氧化氮
下载PDF
预热温度影响甲烷高温空气燃烧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宇红 祁海鹰 +1 位作者 苑皎 徐旭常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7-260,共4页
为了深入认识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高温空气燃烧的机理和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特性,本文将扩散燃烧模型、热力NO生成模拟与完全湍流N-S方程相结合,数值研究了甲烷高温燃烧的火焰特性、空气预热温度对燃烧特性和NO排放... 为了深入认识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高温空气燃烧的机理和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特性,本文将扩散燃烧模型、热力NO生成模拟与完全湍流N-S方程相结合,数值研究了甲烷高温燃烧的火焰特性、空气预热温度对燃烧特性和NO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为在我国发展这项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高温空气燃烧 空气预热温度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彤 朱尚龙 +2 位作者 曹甄俊 李芃 冯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4-896,共3页
通过两种结构烧嘴的热态燃烧试验对比,研究了烧嘴结构、燃气射流速度、过量空气系数对高温空气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认为:在燃气喷口两侧布置两个矩形空气喷口的烧嘴,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圆形空气喷口烧嘴;随着燃气... 通过两种结构烧嘴的热态燃烧试验对比,研究了烧嘴结构、燃气射流速度、过量空气系数对高温空气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认为:在燃气喷口两侧布置两个矩形空气喷口的烧嘴,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圆形空气喷口烧嘴;随着燃气射流速度的提高,高温空气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逐渐减少。与普通燃烧过程不同的是,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高温空气燃烧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分析认为,高温空气燃烧氮氧化物排放量与火焰体积、炉内氧气与燃气混合过程以及燃气射流和空气射流对炉内烟气的卷吸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氮氧化物 烧嘴 射流
下载PDF
空气分级燃烧下NO_x生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孙保民 王顶辉 +3 位作者 段二朋 郭永红 曹为华 张守恒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1-266,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从炉膛整体来看,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明显大于热力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均生成燃料型NOx,而热力型NOx几乎只在温度很高的主燃区生成,且对O2体积分数的敏感性弱于燃料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NOx反应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为O2体积分数和焦炭燃烧速率;燃尽风率增大,主燃区NOx生成速率和生成区域减小,还原区域增大,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分级燃烧 NOX生成特性 燃尽风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若干因素对NO_x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福宝 罗永浩 +1 位作者 胡瓅元 段佳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高温空气燃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获得低氧环境,以降低NOx生成量。通过对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有关的稀释剂、燃料射流和空气射流速度、燃料射流倾斜角度、燃烧空气散布角、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之间的距离、空气预热温度、燃料预热温度和过量... 高温空气燃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获得低氧环境,以降低NOx生成量。通过对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有关的稀释剂、燃料射流和空气射流速度、燃料射流倾斜角度、燃烧空气散布角、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之间的距离、空气预热温度、燃料预热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因素对NOx生成量的影响,可以为工程技术改造提供建议,实现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NOx 环保
下载PDF
燃气喷射对高温空气燃烧室内流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力军 蔡九菊 +1 位作者 邹宗树 郝玉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用所开发出的计算程序 ,在高温空气燃烧炉燃气烧嘴的多种喷射方式下 ,通过改变烧嘴的间距、烧嘴的同向或逆向喷射以及烧嘴的周向布置个数等条件 ,对炉内三维等温流场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炉内的流场结构及流动特性·模... 用所开发出的计算程序 ,在高温空气燃烧炉燃气烧嘴的多种喷射方式下 ,通过改变烧嘴的间距、烧嘴的同向或逆向喷射以及烧嘴的周向布置个数等条件 ,对炉内三维等温流场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炉内的流场结构及流动特性·模拟结果表明 :合适的烧嘴间距、燃气的逆向喷射以及多个烧嘴的对称布置等方式均能获得炉内合理的流场结构 ,并有效地利用回流区混合的低氧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流场 数值模拟 燃气喷射 回流混合 流动特性 燃烧
下载PDF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锅炉NOx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15
作者 庞永梅 王晋权 +2 位作者 郭建 白涛 陈振洪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阐述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的排放机理及影响分级燃烧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对某电厂应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及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内蒙古乌拉山电厂WGZ410/100—12型锅炉的分级燃烧改造方案及其降低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了... 阐述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的排放机理及影响分级燃烧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对某电厂应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及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内蒙古乌拉山电厂WGZ410/100—12型锅炉的分级燃烧改造方案及其降低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分级燃烧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NOX 锅炉 空气分级燃烧
下载PDF
低热值煤气高温空气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16
作者 朱彤 张毅勐 +1 位作者 刘敏飞 张鹤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32-937,共6页
采用k -ε湍流双方程模型、PDF燃烧模型以及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 ,对低热值煤气高温空气燃烧过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模拟试验 ,比较了不同预热温度和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低热值煤气燃烧过程的影响 。
关键词 低热值煤气 高温空气燃烧 数值模拟 烧嘴 燃烧过程 燃烧模型 辐射传热模型
下载PDF
燃煤锅炉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芳芹 魏敦崧 +3 位作者 马京程 蒋诚 任建兴 章德龙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7-541,共5页
为了降低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量,在阐述空气分级配风方法降低NOx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应用CFD计算软件FLUENT6.0,对一台330MW电站锅炉采用空气分级配风方式,对其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冷态、热态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NOx排放的测试数据与... 为了降低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量,在阐述空气分级配风方法降低NOx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应用CFD计算软件FLUENT6.0,对一台330MW电站锅炉采用空气分级配风方式,对其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冷态、热态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NOx排放的测试数据与模拟数据。结果表明,旋流燃烧器对冲布置的锅炉炉内空气呈对称分布,炉内温度沿炉膛高度先升高,然后又略有降低。炉内燃烧区温度最高,O2体积分数最低,NOx密度最高,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和NOx密度逐渐降低。对现有锅炉在不进行结构改造和不增加设备投资情况下,通过对某些燃烧器功能的适当调整,运用空气分级技术达到了降低NOx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锅炉 空气分级燃烧 氮氧化物 排放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温空气低燃气浓度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彤 吴家正 +1 位作者 冯良 张鹤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77-279,共3页
从工程实际出发,本文提出了高温空气低燃气浓度燃烧新技术,即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提高助燃空气温度,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通过优化喷口结构,提高燃气射流速度,使燃气射流在同空气射流混合燃烧前卷吸大量炉内烟气,从而降低燃气射流中的可燃... 从工程实际出发,本文提出了高温空气低燃气浓度燃烧新技术,即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提高助燃空气温度,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通过优化喷口结构,提高燃气射流速度,使燃气射流在同空气射流混合燃烧前卷吸大量炉内烟气,从而降低燃气射流中的可燃物浓度,进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通过燃气射流速度从24.56m/s提高到55.26m/s,可以降低NOx的排放;当围绕燃气喷口的六个圆形空气喷口改为两个矩形喷口时,燃气射流可从两侧卷吸更多的炉内烟气,形成低燃气浓度燃烧,从而大大降低了NOx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氮氧化物 射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燃烧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关晴 程乐鸣 +1 位作者 骆仲泱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9,共9页
高温空气燃烧(HTAC)技术是集节能与环保的新型燃烧技术,被燃烧界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燃烧技术之一。讨论了HTAC系统常见的基本类型和燃烧机理,介绍了HTAC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从火焰特性、温度特性、污染物(NOx)排放特性等3个方面... 高温空气燃烧(HTAC)技术是集节能与环保的新型燃烧技术,被燃烧界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燃烧技术之一。讨论了HTAC系统常见的基本类型和燃烧机理,介绍了HTAC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从火焰特性、温度特性、污染物(NOx)排放特性等3个方面,对HTAC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高温空气燃烧 燃烧特性 低NOX 排放
下载PDF
回转窑内生物质高温空气燃烧NO_x生成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5
20
作者 楼波 罗玉和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68-73,共6页
 根据生物质中燃料N的存在形式和燃烧中演变的特点,建立了其在高温空气燃烧(HTAC)条件下以燃料型NOx产生为主并考虑热力型NOx的生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回转窑内生物质燃料稻壳在HTAC下NOx的排放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后NO...  根据生物质中燃料N的存在形式和燃烧中演变的特点,建立了其在高温空气燃烧(HTAC)条件下以燃料型NOx产生为主并考虑热力型NOx的生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回转窑内生物质燃料稻壳在HTAC下NOx的排放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后NOx的生成浓度随高温空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温度(1000-1050℃)以上,这一趋势更是有所加快;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NOx的生成浓度降低,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临界值(8%)时,NOx的量显著下降;空气消耗系数的降低形成还原性气氛,使NOx的生成降低,在空气温度1200℃时,空气消耗系数从1.8降到0.8,NOx的浓度大致从400mL/m^3降为150mL/m^3。通过实验测量的NOx值与相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两者NOx排放规律的变化趋势相同,平均相对误差约为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证实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与低氧燃烧结合能实现较低的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回转窑 生物质 燃料型NOx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