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注射液通过调控mTOR/p70S6K信号通路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洪春霞 张照伟 陈伟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84-192,共9页
背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肺损伤是其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黄芪注射液具有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黄芪注射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相关研究.目的... 背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肺损伤是其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黄芪注射液具有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黄芪注射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相关研究.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通过调控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核糖体7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ribosome 70S small subunit S6 protein kinase,p70S6K)信号通路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黄芪注射液组、阳性对照组,各8只,记录各组胰腺与肺组织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各组Schmidt评分、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Hofouaer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TOR/p70S6K信号通路蛋白[mTOR、p70S6K、p-p70S6K、p-mTOR、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水平.结果对照组胰腺、肺组织无异常变化;模型组胰腺实质呈片状坏死、充血水肿,胰腺腺泡细胞与间质细胞大量破坏,小叶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红细胞溢出,肺泡结构排卵紊乱、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灶性或片状肺不张、出血;低、中、高黄芪注射液组胰腺与模型组相比,呈现出不同程度改善,且随黄芪注射液剂量增加,改善程度依次增加,其中高黄芪注射液组与阳性对照组组织病理呈现出相似特征;模型组Schmidt评分、AMS、Hofouaer评分PaCO_(2)均高于对照组,Pa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黄芪注射液组Schmidt评分、AMS、Hofouaer评分PaCO_(2)依次降低,PaO_(2)依次升高(P<0.05);模型组TNF-α、IL-6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黄芪注射液组TNF-α、IL-6依次降低(P<0.05);模型组mTOR、p70S6K、p-p70S6K、p-mTOR、4EBP1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黄芪注射液组mTOR、p70S6K、p-p70S6K、p-mTOR、4EBP1依次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AHNP血气指标、炎症反应、胰腺与肺组织病理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TOR/p70S6K信号通路实现的,抑制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能为AHNP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浸润 肺泡间隔 间质水肿 片状坏死 充血水肿 黄芪注射液 胰腺腺泡细胞 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坏死组织清除、胰床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几个问题(附20例报告)
2
作者 金河天 隋长义 汪家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3年第11期31-31,共1页
近年来,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虽有改进,但死亡率仍高达30~50%。我们从1988年2月至1992年4月采用清除胰腺坏死组织、胰床灌洗及“三造瘘”术治疗重症胰腺炎20例,获得良好效果。兹就与手术有关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近年来,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虽有改进,但死亡率仍高达30~50%。我们从1988年2月至1992年4月采用清除胰腺坏死组织、胰床灌洗及“三造瘘”术治疗重症胰腺炎20例,获得良好效果。兹就与手术有关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胰体、胰尾灶状坏死8例,散在片状坏死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坏死组织 灌洗治疗 灶状坏死 片状坏死 胰尾 胰体 教训总结 胃结肠韧带 临床资料 并发症者
下载PDF
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19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同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9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肠炎 临床分析 水样便 休克型 肠梗阻型 阿拉明 冷厥 白头翁汤 片状坏死 中毒颗粒
下载PDF
一例火鸡盲肠肝炎的诊治
4
作者 阳颖杰 潘杰 +5 位作者 黄全明 罗凤德 蒋申红 覃芳芸 熊毅 黄张玲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155-155,共1页
1发病情况桂林市永福县某火鸡养殖场于2020年12月投入火鸡混苗1790只,采取平地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白天出圈活动,夜晚赶回鸡棚。一批火鸡养至60日龄,开始出现眼肿鼻肿,并伴随呼吸鼻子冒泡、甩鼻等现象。发病之初,场主使用多... 1发病情况桂林市永福县某火鸡养殖场于2020年12月投入火鸡混苗1790只,采取平地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白天出圈活动,夜晚赶回鸡棚。一批火鸡养至60日龄,开始出现眼肿鼻肿,并伴随呼吸鼻子冒泡、甩鼻等现象。发病之初,场主使用多西环素拌水投喂治疗,但效果不佳,出现症状的鸡陆续死亡,截至2021年3月10日,笔者到场时,鸡已死亡过半,存栏只剩800余只。2病理解剖解剖主要发现:肝脏出现圆型或片状坏死(图1),盲肠肿大,有出血(图2),有黄色同心圆环状物和血块堆积(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解剖 养殖模式 多西环素 火鸡 同心圆环 片状坏死 永福县 散养
下载PDF
腹膜神经源性恶性肿瘤二例报告
5
作者 黄湘漪 林长銮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2年第1期23-23,共1页
腹膜恶性神经类肿瘤少见,笔者搜集2例,经 CT、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例1 女,62岁.CT 表现:胃底内前方见一巨大肿块,与胃底分界不清,大小约8cm×11cm。其中央有斑片状坏死囊变,边缘凸凹不平。手术所见:胃体贲门小弯侧浆膜层见... 腹膜恶性神经类肿瘤少见,笔者搜集2例,经 CT、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例1 女,62岁.CT 表现:胃底内前方见一巨大肿块,与胃底分界不清,大小约8cm×11cm。其中央有斑片状坏死囊变,边缘凸凹不平。手术所见:胃体贲门小弯侧浆膜层见一大网膜包裹的肿块,大小约12cm×12cm×15cm,边缘呈分叶状,表面有一层较薄的包膜,质中,有丰富的血管。将肿块钝性分离,完整切除。肿块内呈鱼肉样。肿块送病检。病理诊断:浆膜神经纤维瘤,已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 囊变 神经纤维瘤 片状坏死 分叶状 小弯侧 鱼肉样 凸凹不平 病理诊断 胃底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愈“暴发型流脑致坏疽性皮炎”一例报告
6
作者 李宝申 张振环 +2 位作者 吴学东 赵志贤 卜秀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3期24-60,共2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MEBO”成功地治愈了一例“暴发型流脑致坏疽性皮炎”。总结出湿润暴露疗法及“MEBO”对人体体表的一切创疡及坏疽性病灶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方法大体同于烧伤治疗。并提出应该在皮肤病临床广泛应用,以开拓该疗法治疗... 本文报道了采用“MEBO”成功地治愈了一例“暴发型流脑致坏疽性皮炎”。总结出湿润暴露疗法及“MEBO”对人体体表的一切创疡及坏疽性病灶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方法大体同于烧伤治疗。并提出应该在皮肤病临床广泛应用,以开拓该疗法治疗疾病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皮炎 暴发型 湿润暴露疗法 湿润烧伤膏 烧伤治疗 治疗作用 创疡 局灶性坏死 片状坏死 体同
下载PDF
急性重型胰腺炎误诊为急性胃扩张1例报告
7
作者 林锦龙 郑小库 孟庆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59-59,共1页
患者男,60岁,以暴饮暴食后进行性腹胀,上腹部隐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于1992年5月10日急诊入院。查体:BP20/11kpa,T35.5℃、P90次/分。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上腹部高度膨胀并有轻微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振水音阳性,移动独音阴性,肠鸣音减... 患者男,60岁,以暴饮暴食后进行性腹胀,上腹部隐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于1992年5月10日急诊入院。查体:BP20/11kpa,T35.5℃、P90次/分。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上腹部高度膨胀并有轻微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振水音阳性,移动独音阴性,肠鸣音减弱。B超提示胃潴留,慢性胆囊炎。初步诊断急性胃扩张。禁食水,胃肠减压及补液治疗。但患者腹胀进行性加重,于入院后20小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血性腹水1500ml,胃稍见扩张而横结肠高度扩张,大网膜可见皂化斑,胰腺充血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扩张 重型胰腺炎 剖腹探查术 上腹部 连续硬膜外麻醉 慢性胆囊炎 片状坏死 进行性腹胀 血性腹水 胃肠减压
下载PDF
硷性眼外伤的治疗体会(摘要)
8
作者 冯光科 魏润泉 黄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68-468,共1页
本文总结最近由作者收治的3例5眼重度硷性眼外伤病人的治疗,并发现球结膜下自血注射能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例1:男,25岁。烧硷溅入双眼2小时入院。视力右0.6,左0.7;双眼球结膜苍白水肿,片状坏死,右眼角膜缘完全缺血,下1/2角膜呈白... 本文总结最近由作者收治的3例5眼重度硷性眼外伤病人的治疗,并发现球结膜下自血注射能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例1:男,25岁。烧硷溅入双眼2小时入院。视力右0.6,左0.7;双眼球结膜苍白水肿,片状坏死,右眼角膜缘完全缺血,下1/2角膜呈白色混浊,上皮层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上皮层 片状坏死 自血 结膜囊冲洗 上皮修复 计分法
下载PDF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测试题(三)
9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第3期63-64,36,共3页
关键词 炎细胞浸润 片状坏死 充血水肿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病变 测试题
下载PDF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神经精神病学症状与erd-heim-chester病
10
作者 Black D.F. Kung S. +1 位作者 Sola C.L. 高中宝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42-43,共2页
We report the occurrence of unilateral cerebral hemisphere edema with subseque nt 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 in the setting of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 ) and permanent neurologic sequelae after resolution of a... We report the occurrence of unilateral cerebral hemisphere edema with subseque nt 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 in the setting of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 ) and permanent neurologic sequelae after resolution of an attack in 1 patient. Contemporaneous with this severe attack of FHM,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exhibit multiple systemic and neurological symptoms referable to Erdheim Chester disease (a rare non Lange 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that was confirmed by bone biopsy. This case demonstra tes the severity possible with a migrainous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FHM. The co occurrence of two such rare entities in 1 patient suggests a possible relati 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病学 头痛发作 偏头痛性脑梗死 神经病学 组织细胞增生症 脑皮层 朗罕细胞 神经系统后遗症 片状坏死 大脑半球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
11
作者 孙翠宏 李敏 +3 位作者 李秋钰 梁瀛 孙永昌 朱翔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本文报道1例以肺部多发结节伴空洞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病例。患者为73岁老年男性,主因"干咳伴气短3个月"入院,胸部CT示双肺多发不规则团块、结节、斑片影,伴空洞形成,同时合并贫血、肾功能不全,经验性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后... 本文报道1例以肺部多发结节伴空洞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病例。患者为73岁老年男性,主因"干咳伴气短3个月"入院,胸部CT示双肺多发不规则团块、结节、斑片影,伴空洞形成,同时合并贫血、肾功能不全,经验性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结节进展、空洞增大。多次检测血ANCA均为阴性。支气管镜下对右肺中叶病变行黏膜活检,可见小片状坏死、局灶肉芽肿结构形成以及血管炎表现,弹力纤维染色在坏死灶中可见残存的血管壁结构。临床诊断ANCA阴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后病灶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洞形成 片状坏死 男性病例 支气管镜 肺部结节 坏死 肾功能不全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全视网膜血管炎表现为主的急性视网膜坏死药物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树洪 卞江华 蒋艳 《眼科》 CAS 2021年第6期481-482,共2页
60岁女性患者,右眼视力下降20天。右眼KP(+),房闪(+),玻璃体灰白尘状混浊,视盘边界欠清,视网膜动静脉壁上呈袖套样黄白色渗出斑,部分血管呈白线状,周边视网膜见大片坏死病灶,中周部视网膜散在点片状坏死灶,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经抗... 60岁女性患者,右眼视力下降20天。右眼KP(+),房闪(+),玻璃体灰白尘状混浊,视盘边界欠清,视网膜动静脉壁上呈袖套样黄白色渗出斑,部分血管呈白线状,周边视网膜见大片坏死病灶,中周部视网膜散在点片状坏死灶,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经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多月后眼底病灶消退,视力基本恢复,观察半年病情稳定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 右眼视力 周边视网膜 视网膜血管炎 抗病毒药物 药物治疗 玻璃体 片状坏死
原文传递
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13
作者 郭兴美 许海敏 陈晓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 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 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例1、例2为男性, 例3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85、70岁;例1、例2有吸烟史;2例为外周型, 1例为中央型。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呈实性巢状结构, 伴片状坏死, 无腺样结构, 无角化珠及细胞间桥;瘤细胞卵圆形、短梭形或多角形, 胞质透明或嗜酸性, 核分裂象多见。例1、例3肿瘤细胞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有移行, 背景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广谱细胞角蛋白、TTF1、p63、p40、CK5/6及波形蛋白;3例均为同一群肿瘤细胞弥漫性共表达TTF1和p40;例1表达CK20;Ki-67均高表达(阳性指数60%~80%)。分子改变:例1检测到TP53、Notch2及STK11突变;例2检测到TP53突变, AKT1拷贝数扩增;例3检测到ERBB2突变。结论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 临床进展快, 预后差, 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病理科 P40 腺样结构 片状坏死 分子病理 阳性指数 瘤细胞 P63
原文传递
后腹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伴肺及肋骨转移1例
14
作者 陈超 刘红宇 杨晓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5-945,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左下腹隐痛不适伴左胸壁胀痛2个月”就诊。全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后腹膜混杂密度团块,大小约6.5 cm×7.3 cm,增强扫描呈明显持续花环状强化,内见大片状坏死,边缘见明显粗大、迂曲血管影(图1)。胸部平扫CT检查示:... 患者男,69岁,因“左下腹隐痛不适伴左胸壁胀痛2个月”就诊。全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后腹膜混杂密度团块,大小约6.5 cm×7.3 cm,增强扫描呈明显持续花环状强化,内见大片状坏死,边缘见明显粗大、迂曲血管影(图1)。胸部平扫CT检查示:左肺上叶2枚结节,边缘光整,大小分别为1.1 cm×1.0 cm、0.9 cm×0.8 cm(图2);左侧第2肋骨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上叶 软组织肿块 片状坏死 骨质破坏 左胸壁 后腹膜 混杂密度 血管影
原文传递
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眭玉霞 晋龙 +4 位作者 郭国栋 罗敏 秦晓英 游立圣 陈灵锋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SMARCA4缺失性NSCLC的临床资料,对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 目的探讨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SMARCA4缺失性NSCLC的临床资料,对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全部是男性,全部吸烟。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状排列伴片状坏死,胞质较丰富,胞质呈完全透明状至淡染嗜酸性。部分细胞内可见淡蓝色黏液。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细胞间见微脓肿及嗜酸性小球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MARCA4均阴性,细胞角蛋白(CK)7、p53和SMARCB1均弥漫强阳性,CK5/6、p40、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突触素、嗜铬粒素A、SALL4、CD34和SOX2均为阴性,2例CD56局部弱阳性表达。PCR检测5例均未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BRAF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基因重排。随访4例死亡,1例无瘤生存。结论SMARCA4缺失性NSCLC是一种罕见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及分子表型,生物学行为易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片状坏死 空泡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标本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原文传递
左肾肿块——请分析病变性质
16
作者 何金龙 牛广明 高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1-1631,共1页
患者女,52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半月入院。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脓尿,大便正常,无发热。实验室检查:尿潜血(+++);白细胞(++);细菌(++)。上中腹MRI平扫+动态增强:
关键词 反相位 组织信号 片状坏死 左肾下极 尿潜血 脓尿 多形性 团块状 平扫 皮质期
原文传递
胃原发性肝样腺癌伴肝转移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丽娜 袁静萍 +1 位作者 任家材 何惠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3例胃原发的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分别为61、63、77岁,临床表现为...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3例胃原发的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分别为61、63、77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内镜示胃内新生物,腹部CT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均升高。镜下胃内肿瘤细胞排列腺管状、乳头状、梁巢状,肝转移灶内肿瘤细胞以实性巢状排列为主伴片状坏死,高倍镜下肿瘤细胞边界清楚,体积大,多角型,异型性明显,胞质透明或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异型明显,空泡状,核仁明显。免疫表型:胃及肝内肿瘤均表达甲胎蛋白、Glypican-3、HepPar-1、SALL4、细胞角蛋白7、Villin、SATB2,其中1例HER2(3+),Ki-67阳性指数80%以上。结论肝转移肝样腺癌同时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与肝细胞癌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于首发时已肝转移的肝样腺癌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更具有挑战性,明确诊断需综合临床、影像、病理等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甲胎蛋白 肝样腺癌 肝转移 嗜酸性颗粒 片状坏死 高倍镜 阳性指数 空泡状
原文传递
颈部结节性筋膜炎误诊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律 陈秋颖 张水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4-2224,共1页
患者男,66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侧颈部一肿物,约鸽子蛋大小,质硬,活动度差。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锁骨上区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3.7 cm×2.2 cm×2.1 cm,边界尚清,内见片状坏死区,T1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呈不均匀高信号,增... 患者男,66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侧颈部一肿物,约鸽子蛋大小,质硬,活动度差。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锁骨上区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3.7 cm×2.2 cm×2.1 cm,边界尚清,内见片状坏死区,T1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3)。影像诊断拟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伴中心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颈部 锁骨上区 片状坏死 结节性筋膜炎 T2WI 中心坏死 T1WI 不均匀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