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和咬合面微观形貌以及饰瓷的缺陷,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饰瓷内不均质部分的化学成分。运用陶瓷损伤形貌分析的方法,分析全瓷修复体的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结果:全瓷修复体的最终损伤失效包括完全断裂、饰瓷崩瓷和饰瓷脱瓷3种方式。氧化铝全瓷冠发生了完全断裂,氧化锆全瓷冠发生饰瓷崩瓷或饰瓷脱瓷。饰瓷疲劳损伤包括表面磨损、锥状裂纹和饰瓷脱瓷3种模式。饰瓷表面发现气孔和污染颗粒缺陷。结论:全瓷修复体应设计多点咬合接触,分散咬合应力。饰瓷脱瓷发生于饰瓷层过薄的情况,适当的饰瓷厚度保证饰瓷的抗疲劳损伤能力。临床需严格控制饰瓷烧结过程的环境污染。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流动和膏体复合树脂的表面抛光性能,为流动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种流动复合树脂(A1:Clearfil Majesty ES Flow;B1:Beautifil Flow Plus F00:C1:Fihek Bulk Fill)和3种膏体复合树脂(A2:Clearfil Maje...目的对比流动和膏体复合树脂的表面抛光性能,为流动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种流动复合树脂(A1:Clearfil Majesty ES Flow;B1:Beautifil Flow Plus F00:C1:Fihek Bulk Fill)和3种膏体复合树脂(A2:Clearfil Majesty;B2:Beautifil;C2:Fihek Z350)。每种树脂制作11个圆片状试样,分别在固化、打磨、抛光、磨损5000及10000次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光泽度并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抛光后各组表面粗糙度(0.11-0.22μm)与光泽度(74.25-86.48G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树脂磨损后表面粗糙度均显著上升,光泽度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抛光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损后A1组光泽度[(50.68±1.58)GU]显著优于其他5组(P〈0.05)。A1和B1组流动树脂磨损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光泽度均优于相应膏体树脂(A2和B2组)。结论本项研究条件下流动复合树脂可获得与传统膏体复合树脂相近,甚至更好的抛光性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和咬合面微观形貌以及饰瓷的缺陷,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饰瓷内不均质部分的化学成分。运用陶瓷损伤形貌分析的方法,分析全瓷修复体的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结果:全瓷修复体的最终损伤失效包括完全断裂、饰瓷崩瓷和饰瓷脱瓷3种方式。氧化铝全瓷冠发生了完全断裂,氧化锆全瓷冠发生饰瓷崩瓷或饰瓷脱瓷。饰瓷疲劳损伤包括表面磨损、锥状裂纹和饰瓷脱瓷3种模式。饰瓷表面发现气孔和污染颗粒缺陷。结论:全瓷修复体应设计多点咬合接触,分散咬合应力。饰瓷脱瓷发生于饰瓷层过薄的情况,适当的饰瓷厚度保证饰瓷的抗疲劳损伤能力。临床需严格控制饰瓷烧结过程的环境污染。
文摘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