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球法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效果及牙周健康情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非照 韩越 +2 位作者 周燕平 梁剑梅 黎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480-3484,共5页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50)进行树脂球填充修复,对照组(n=50)进行树脂传统填充修复。修复后6个月,检测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邻面接触松紧度,了解食物嵌塞情况,统计填充成功率。结果与结论:(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填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3.0%,90.0%,P=0.447);(2)邻面接触松紧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4.0%,46.0%,P<0.001);(3)研究组的食物嵌塞率低于对照组(4.0%,16.0%,P=0.024);(4)修复6个月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填充方法比较,树脂球填充后牙相邻邻面龋齿,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邻面接触关系,但两种填充方式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龋齿 牙菌斑指数 组织工程 树脂 后牙邻面龋齿 牙周探诊出血指数 牙周深度 生物材料 口腔材料 菌斑指数 食物嵌塞 邻面接触松紧度
下载PDF
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刘璇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武汉市第九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微创去腐治疗)与观察组(60例,微创去腐技术联... 目的:探讨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武汉市第九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微创去腐治疗)与观察组(60例,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对比两组的牙周健康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及1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充填物脱落、继发性龋齿、牙髓炎的总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应用到龋齿诊疗中,可达较理想诊疗效果,能减轻病痛,降低充填物脱落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促患牙的恢复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微创去腐技术 树脂球法填充 牙周探诊出血指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