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1
作者 吴琬 曾海环 +1 位作者 谢于鹏 丁熙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打鼾怀疑为OSA并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157例受试者进行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的检... 目的:探讨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打鼾怀疑为OSA并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157例受试者进行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的检查。第一部分分为2组,健康人群(对照组,AHI<5次/h)61例和OSA组(AHI≥5次/h)96例;第二部分分为2组:轻度OSA组(5≤AHI<15次/h)30例和中重度OSA(AHI≥15次/h)66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情况以及牙周指标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发生的关联因素以及影响OSA病情严重度的关联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对OSA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OSA组与对照组间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附着丧失水平增加(OR=1.225,95%CI=1.084~1.385,P=0.001)、牙周探诊深度增加(OR=1.545,95%CI=1.336~1.787,P<0.001)为影响OSA发生的关联因素。ROC曲线显示:附着丧失水平、探诊深度及两项联合评估OSA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905及0.927。轻度OSA组与中重度OSA组附着丧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附着丧失水平(OR=1.256,95%CI=1.108~1.423,P<0.001)为中重度OSA的关联因素。ROC曲线显示,附着丧失水平评估OSA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对OSA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附着丧失水平、探诊深度与OSA的发生有关联性,附着丧失水平与OSA的严重程度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牙周 牙周探诊深度 附着丧失水平
下载PDF
牙齿的邻面状态与牙周探诊深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凌丽 刘艳君 +1 位作者 张洪新 武志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实验对508例后牙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进行临床检查,测量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水平,并记录相应的牙齿邻面状态.结果得出:牙齿邻面有充填体悬突和充填体合并继发龋的牙周探诊深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牙齿的邻面有龋病和不良... 本实验对508例后牙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进行临床检查,测量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水平,并记录相应的牙齿邻面状态.结果得出:牙齿邻面有充填体悬突和充填体合并继发龋的牙周探诊深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牙齿的邻面有龋病和不良固位体牙周探诊深度较对照组有增加(P<O.05);牙齿的邻面有良好充填体牙周探诊深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P>0.05).牙齿邻面充填体悬突和充填体合并继发龋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大于3mm所占百分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牙齿的邻面状态与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有关.牙齿邻面充填体悬突、邻面龋是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邻面状态 牙周探诊深度 牙周
下载PDF
80例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静 王帅 +1 位作者 朱建华 侯玉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典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牙周缓释药膜,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碘甘油,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者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 目的:探讨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典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牙周缓释药膜,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碘甘油,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者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及探诊出血情况并记录观察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缓释药膜对治疗牙周炎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涂抹碘甘油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缓释药膜 牙周探诊深度(PD) 龈沟出血指数(SBI)
下载PDF
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指数、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铁军 王玉栋 池宇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1期67-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指数、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圆锥型套筒...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指数、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牙齿松动度(TM)、牙龈指数(GI)、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OHIP-14)、咀嚼功能、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M、GI、PBI、P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PLI、MSBI、PI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8、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治疗中,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 牙周 牙龈指数 龈乳头出血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下载PDF
不同修复体对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吴家帅 何珍珍 许建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5-65,共1页
本研究通过建立分组,探讨不同种植修复体对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及并发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菌斑指数 牙龈指数 修复体 牙周探诊深度 并发症 患者
原文传递
微创环切技术对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种植体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变化观察
6
作者 韩纪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0075-0077,共3页
探究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治疗方案,明确微创环切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70例牙列缺损患者,时间范围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应用双盲法分组,其中35例设为对照组(种植体48枚),35例设为观察组(种植体50枚),分别予以其传统翻瓣种植术和... 探究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治疗方案,明确微创环切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70例牙列缺损患者,时间范围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应用双盲法分组,其中35例设为对照组(种植体48枚),35例设为观察组(种植体50枚),分别予以其传统翻瓣种植术和微创环切技术,从种植体情况、牙周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着手,判定两组口腔种植效果。结果:在种植体留存率方面,观察组(96.00%)和对照组(93.78%)无明显差异,且两组种植体松动度差异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PD、PLI、SBI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则具有一致性(P>0.05);观察组术后1d、3d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牙列缺损患者微创环切种植技术近期疗效理想,具有疼痛感轻、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牙列缺损 牙周探诊深度 种植体松度 微创环切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矫治器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的影响
7
作者 陈鹏丽 李敏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矫治器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Ⅰ组、Ⅱ组,例数均为40例。Ⅰ组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Ⅱ组患... 目的 分析不同矫治器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Ⅰ组、Ⅱ组,例数均为40例。Ⅰ组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Ⅱ组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2.31±0.14)和3个月(2.68±0.26)牙周探诊深度小于Ⅰ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松动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18.36±2.19)和3个月(15.87±2.16)牙齿松动度低于Ⅰ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0.74±0.03)和3个月(0.99±0.06)牙龈指数高于Ⅰ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显著改善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有利于口腔畸形矫正效果,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探诊深度 牙齿松动度 牙龈指数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宏艳 石晶 李杨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LI、PD、GI、SB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音功能、舒适度、矫治器固位能力、整齐美观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改善情况,提高满意度和患者的咀嚼、语言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缺牙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临床效果 牙周菌斑指数 牙周深度
下载PDF
由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来看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Viviana Munoz Giraldo Andres Duque +4 位作者 Astrid Giraldo Aristizabal Ruben Dario Martrique Heenande 张瑞娟(译) 张珊珊(审) 郑树国(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8年第6期355-370,共16页
目的:根据疾病定义和临界值.通过对亚组的meta分析和敏感度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水平和种植体水平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率的变化。牙周探诊深度(PPD)和探诊出血(BOP)是主要变量。材料和方法:对负重超过6个月的种植体的描述性研究进行电子和手... 目的:根据疾病定义和临界值.通过对亚组的meta分析和敏感度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水平和种植体水平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率的变化。牙周探诊深度(PPD)和探诊出血(BOP)是主要变量。材料和方法:对负重超过6个月的种植体的描述性研究进行电子和手动检索并评估研究质量。对可用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定性分析)和meta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该系统评价纳入55项研究.其中32项符合基于PPD和BOP指标评估该疾病的标准。共评估了2734名患者和7849颗种植体。当以患者水平为单位分析,PPD和BOP定义的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为17%,当以种植体水平为单位分析时.患病率为11%。如果临床标准为PPD≥4mm,则患者水平患病率为34%,种植体水平患病率为11%。如果PPD≥5ram,则患者水平的患病率为12%,种植体水平的患病率为10%。最后.如果临床标准为PPD≥6mm,则患者水平的患病率为18%.种植体水平的患病率为10%。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受该疾病定义所用标准的影响,目前真实的患病率可能被误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牙周探诊深度 患病率 系统综述 出血 META分析 META分析 临床标准
原文传递
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的价值探讨
10
作者 许瑞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21-0124,共4页
研究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牙科在2019年4月-2022年8月接收16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依据患者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及... 研究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牙科在2019年4月-2022年8月接收16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依据患者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及养成良好养护牙习惯人数改善状况等评价护理质量性。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养成良好养护牙习惯人数占比更具有研究价值,P<0.05。结论 系统口腔护理在牙周病患者护理中具备较高护理价值与推广价值。因此,在进行牙周病患者护理时可及时将系统口腔护理大肆推广,促进护理质量、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等皆更具有保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系统口腔护理 牙龈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牙周深度
下载PDF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帆 陈新钊 蒙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105-108,122,共5页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照组应用iRoot SP配合冷测压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充填情况、牙周状态、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临床附着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能够提高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充填情况以及牙周状态,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iRoot SP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牙周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龈沟液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对长期未复诊的固定正畸患者进行线上牙周健康指导的有效性分析
12
作者 任燕 李燕 +4 位作者 范晓川 黄睿 王熙 王焱炜 黄晓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 目的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患者,34例为定期复诊患者,均选取6颗Ramfjord指数牙,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长期未复诊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及督导。结果复诊组31牙位的PLI小于未复诊组(1.41±0.70 vs 1.79±0.90,P=0.029),44牙位的近中PD大于未复诊组[(2.51±0.67)mm vs(2.25±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其余各牙位的长期SBI、PLI、近中PD、远中PD及平均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未复诊组和定期复诊组患者各牙位近中、远中及平均PD均<3 mm,提示正确的线上健康指导能够避免增加未复诊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矫正 菌斑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患者MMP-7、MUC-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琳 何祥一 李欣忆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黏蛋白4(MUC-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接诊的4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口腔检查健康的人群45...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黏蛋白4(MUC-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接诊的4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口腔检查健康的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牙周状况和血清MMP-7、MUC-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MMP-7、MUC-4水平与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MP-7水平为(21.70±5.0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8±3.15)ng/mL,MUC-4水平为(3.10±0.5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2±1.04)ng/mL,PD、CAL、GI、PLI水平分别为(3.65±0.73)mm、(4.45±0.97)mm、(2.30±0.25)分、(2.37±0.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0.27)mm、(1.17±0.15)mm、(0.58±0.14)分、(0.50±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7与PD、CAL、GI、PLI均呈正相关(r=0.565、0.730、0.306、0.788,P<0.05),MUC-4与PD、CAL、GI、PL均呈负相关(r=-0.537、-0.359、-0.921、-0.811,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MMP-7、MUC-4表达水平与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临床上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为临床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7 黏蛋白4 牙周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游离龈移植术对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附着龈宽度及牙周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陆珂 陈素洁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游离龈移植术对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附着龈宽度及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游离龈... 目的探究游离龈移植术对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附着龈宽度及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游离龈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比较术毕即时、术后1、3、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差异,术毕即时、术后7 d、1个月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差异,术后6个月的疗效差异,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附着龈宽度、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差异。结果观察组术毕即时、术后1、3、7 d时VA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即时、术后7 d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附着龈宽度大于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游离龈移植术治疗种植体附着龈过窄患者虽然术后短期疼痛明显,但可更有效增加附着龈宽度,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移植术 种植体附着龈过窄 附着龈宽度 牙周探诊深度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白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59-0062,共4页
分析牙周炎予以口腔正畸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纳入柳州康乐口腔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炎,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两组,均44例,对照组为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法,研究组为口腔正畸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疗法,分析两组的临... 分析牙周炎予以口腔正畸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纳入柳州康乐口腔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炎,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两组,均44例,对照组为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法,研究组为口腔正畸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疗法,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探诊出血率大幅度下降,而一个月内的症状改善率、临床有效率大幅度增高(P<0.05);相较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平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均有大幅度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的下唇突度、上唇突度、Eline-LL、Eline-UL指标均有下降,但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下唇突度、上唇突度、Eline-LL、Eline-UL指标大幅度下降(P<0.05)。结论 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相较于单一的牙周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直观与优秀,评估牙周指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附着丧失 牙周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牙周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术
原文传递
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牙根外吸收的第二磨牙54例效果观察
16
作者 李国民 章蕾 马秋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牙根外吸收的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口腔科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用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了54颗发生牙根外吸收的上颌第二磨牙,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及牙周情况。结果 经过8~15个...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牙根外吸收的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口腔科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用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了54颗发生牙根外吸收的上颌第二磨牙,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及牙周情况。结果 经过8~15个月的正畸牵引,第三磨牙均牵出到位。治疗结束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的高度平均增加(4.38±2.05)mm,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深度平均减少(2.57±1.64)mm,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用上颌第三磨牙牵引替代牙根外吸收的第二磨牙,可以有效改善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情况和牙槽骨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上颌 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埋伏阻生牙 牙根外吸收 牙槽骨高度 牙周探诊深度
下载PDF
用派丽奥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
17
作者 苗淑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用派丽奥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沛县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使用碘甘油进行辅助治疗,为... 目的:探讨用派丽奥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沛县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使用碘甘油进行辅助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派丽奥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牙周探诊的深度更浅,其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和牙龈附着的水平均更低,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派丽奥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丽奥 慢性牙周 牙周深度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牙周炎伴错畸形的效果
18
作者 林泉宏 方月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牙周炎伴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收治的105例牙周炎伴错畸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牙周炎伴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收治的105例牙周炎伴错畸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试验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炎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炎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语言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发音功能、舒适度及整齐美观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固位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伴错畸形治疗期间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 错畸形 牙龈出血指数 牙周深度
下载PDF
202例牙周炎患者患病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萍 章锦才 +3 位作者 黄海云 庞若愚 戚刚刚 杨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调查和分析202例牙周炎患者全口余留牙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从成都地区630名人群 中按要求选取202例牙周炎患者,年龄25~60岁,男65例,女137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周探诊 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 目的 调查和分析202例牙周炎患者全口余留牙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从成都地区630名人群 中按要求选取202例牙周炎患者,年龄25~60岁,男65例,女137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周探诊 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探诊出血(BOP)、牙龈退缩(GR)的情况。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近颊、正中颊、 远颊、近舌、正中舌、远舌)。结果 202例患者平均PD为(3.20±0.31)mm,平均CAL为(3.50±0.10)mm,平均GR 为(0.30±0.02)mm,BOP阳性位点占全部检测位点的21.16%,有59%的患者至少有1颗牙脱落。轻、中度牙周炎 129例,占63.9%,重度牙周炎73例,占36.1%。受检患者中接受过高中和中专教育者86例,占43%;初中文化程 度者55例,占27%;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者40例,占19.8%;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者21例,占10%。患者受教育程度与 牙周破坏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202例患者中142例从未接受过治疗,占66%;曾洁牙者60例,占30%,接 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者仅8例,占4%。在近2个月内,66例患者有较重的精神压力,占33%。202例中吸烟者36 例,占18%;饮茶或咖啡者135例。结论 成都地区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丧失 调查
下载PDF
树脂球法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效果及牙周健康情况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非照 韩越 +2 位作者 周燕平 梁剑梅 黎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480-3484,共5页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50)进行树脂球填充修复,对照组(n=50)进行树脂传统填充修复。修复后6个月,检测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邻面接触松紧度,了解食物嵌塞情况,统计填充成功率。结果与结论:(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填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3.0%,90.0%,P=0.447);(2)邻面接触松紧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4.0%,46.0%,P<0.001);(3)研究组的食物嵌塞率低于对照组(4.0%,16.0%,P=0.024);(4)修复6个月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填充方法比较,树脂球填充后牙相邻邻面龋齿,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邻面接触关系,但两种填充方式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龋齿 牙菌斑指数 组织工程 树脂 后牙邻面龋齿 牙周出血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生物材料 口腔材料 菌斑指数 食物嵌塞 邻面接触松紧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