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果酸调控AMPK/SIRT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玮 李丁新 +2 位作者 赵飞 齐宝明 高志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制剂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连续给药2周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牙槽骨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牙周组织进行破骨细胞计数;检测大鼠牙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乙酰化NF-κB p65(Ac-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槽骨表面不平整,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有较多骨吸收陷窝,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UA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牙周纤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AMPK抑制剂可逆转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结论:UA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的修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牙周炎大鼠 牙槽骨吸收 牙周组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川陈皮素调节CCL2-CCR2信号轴对牙周炎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喻锦娴 俞梅 李娜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937-1941,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探讨川陈皮素对牙周炎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丝线结扎联合10%蔗糖饮水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将牙周炎大鼠分为模型组、川陈皮素低剂量组、川陈皮素中剂量组、川陈皮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 目的:通过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探讨川陈皮素对牙周炎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丝线结扎联合10%蔗糖饮水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将牙周炎大鼠分为模型组、川陈皮素低剂量组、川陈皮素中剂量组、川陈皮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对照组;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mg/kg、50mg/kg、100mg/kg川陈皮素,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qPCR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CC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CCL2、CCR2、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结果:牙周炎大鼠模型建立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大鼠出现牙槽骨吸收、牙根松动有出血现象,表明牙周炎大鼠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出现牙槽骨吸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CL2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牙周组织CCL2、CCR2、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轻,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CCL2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牙周组织CCL2、CCR2、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川陈皮素可能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轴减轻牙周炎大鼠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C-C趋化因子配体2 C-C趋化因子受体2 牙周炎大鼠
下载PDF
OPG、RANKL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中的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钟雯怡 杨琨 +3 位作者 高丽 杨孟雪 向文安 刘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4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10只;单纯牙周炎组12只;2型糖尿病组12只;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12只;分别建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4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10只;单纯牙周炎组12只;2型糖尿病组12只;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12只;分别建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槽骨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OPG在2型糖尿病组、单纯牙周炎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RANKL的表达水平依次增强;OPG及RANKL的表达除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与单纯牙周炎组间比较无差异外,其余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可能导致破骨细胞及免疫细胞中RANKL的上调和成骨细胞中OPG的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 κB受体活化子 骨保护素
下载PDF
黄芩素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宁 张哲 +3 位作者 周湘 李凯 刘昕 刘学聪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 探索黄芩素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1,Caspase-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 目的 探索黄芩素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1,Caspase-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将40只牙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素组、激活剂组、黄芩素+激活剂组,另取10只正常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CEJ-AC)的距离、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以及牙周组织病理变化、IL-6、TGF-β阳性表达和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CEJ-AC、NLRP3、Caspase-1、IL-6、TGF-β水平及阳性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经黄芩素干预后,各项指标均降低(P<0.05);引入激活剂明显削弱了黄芩素对牙周炎大鼠的抗炎作用.结论 黄芩素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控制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牙周炎大鼠 NLRP3/Caspase-1通路 牙槽骨吸收
原文传递
桂皮醛溶液对牙周炎大鼠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戚刚刚 黄萍 张静仪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10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桂皮醛溶液用于大鼠牙周炎局部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丝线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和喂饲高糖水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T1、T2、T3组),每组5只。将生理盐水和32、64、128mg/L的... 目的探讨桂皮醛溶液用于大鼠牙周炎局部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丝线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和喂饲高糖水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T1、T2、T3组),每组5只。将生理盐水和32、64、128mg/L的桂皮醛溶液分别作为对照组和T1、T2、T3组的牙周冲洗用药,在第1、4、7天对各组大鼠行牙周炎的局部药物治疗。用滤纸条取治疗前(基线期)和治疗后第14天大鼠患牙龈沟液,检测龈沟液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浓度。结果牙周局部药物治疗前,4组龈沟液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6,P>0.05),4组龈沟液IL-1β水平的差异(F=0.250,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对照组、T1、T2、T3组龈沟液量分别为(0.496±0.061)、(0.417±0.079)、(0.428±0.109)、(0.308±0.047)μL;龈沟液中IL-1β水平分别为(20.894±5.202)、(20.468±3.199)、(17.770±4.024)、(14.432±5.955)pg/L。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龈沟液量减少和龈沟液中IL-1β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3组降低最为明显(t=18.939,P=0.000;t=6.661,P=0.000)。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差值在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差值在T1组和T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3组和T1组(P=0.001)、T3组和T2组(P=0.01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IL-1β水平差值在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差值在T3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最大(P=0.070)。结论浓度为32、64、128mg/L的桂皮醛溶液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均有缓解作用;128mg/L是否为最佳适用浓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醛 大鼠实验性牙周炎 龈沟液 IL-1Β
下载PDF
牙周炎大鼠上颌骨来源的BM-MSCs中破骨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虎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研究来源于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炎大鼠上颌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表达破骨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注射脂多糖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6周后,处死大鼠,利用Micro CT观察上颌骨骨吸收情况,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抗酒石酸磷酸酶(TR... 目的 :研究来源于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炎大鼠上颌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表达破骨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注射脂多糖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6周后,处死大鼠,利用Micro CT观察上颌骨骨吸收情况,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上颌骨内破骨细胞的数量;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上颌骨来源的MSCs,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两组间充质干细胞中M-CSF、OPG和RANKL m RNA表达量,并计算OPG与RANKL的比值。结果:Micro CT显示实验组大鼠上颌骨牙槽骨吸收明显;HE染色显示实验组切片中牙龈明显退缩,结合上皮根向增殖,并有炎性细胞浸润;TRAP染色显示实验组上颌骨内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BMMSCs表达的M-CSF增加,表达的OPG和RANKL减少,但OPG与RANKL的比值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源于LPS诱导的牙周炎大鼠,其颌骨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状态下,表达的与破骨相关因子上调,可能有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能加速骨吸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大鼠牙周炎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大黄素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骨钙素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杜建东 余占海 何福德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92-94,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白细胞介素6(cytokine 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来探讨大黄素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 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白细胞介素6(cytokine 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来探讨大黄素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 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J组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B组:牙周炎对照组。B组在牙周炎造模成功后即与A组一同处死。C、D、E、F组分别于牙周炎模型建立后第1、2、3、4周处死。G、H、I、J组均为大黄素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第1、2、3、4周处死,与C^F组形成平行对照。大鼠处死后切取上颌牙周组织块制作标本,评价牙周组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BGP、IL-6的表达。结果大黄素治疗组大鼠牙周组织中BGP的含量在实验的各阶段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的含量在大黄素治疗第3周后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素具有促进牙周组织形成、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对牙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免疫组化 大鼠牙周炎模型
原文传递
三七凝胶治疗牙周炎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刘丽 李雅萍 +6 位作者 王娟 张新 马梅 白晶 常红 李建红 刘月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 通过制备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干预大鼠牙周炎模型,验证三七凝胶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80 g左右的SD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并分为2组,分别使用制备的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炎症处,每2 d干预注射1次持续1周,之... 目的 通过制备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干预大鼠牙周炎模型,验证三七凝胶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80 g左右的SD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并分为2组,分别使用制备的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炎症处,每2 d干预注射1次持续1周,之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观察SD大鼠血清及唾液内前列腺素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并使用小动物CT(Micro-CT)系统观察2组大鼠的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 药物干预后检测牙周炎模型大鼠唾液及血液PGE2、TNF-α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T影像显示,大鼠建模组较正常对照组牙槽骨为垂直吸收,药物干预组较建模组牙槽骨密度增高。结论 三七原位凝胶对牙周炎模型治疗有一定疗效,为三七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三七 原位凝胶 大鼠牙周炎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