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牙列期骨性III类错合与骨性I类错合基骨及牙弓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丽 刘佳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通过测量混合牙列期骨性III类错合患者与骨性I类错合患者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对比分析上下颌牙弓、基骨弓长度与宽度差异及协调性,以期为替牙期骨性III类错合畸形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通过测量混合牙列期骨性III类错合患者与骨性I类错合患者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对比分析上下颌牙弓、基骨弓长度与宽度差异及协调性,以期为替牙期骨性III类错合畸形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列期骨性III类错合与骨性I类错合各30例,通过Dolphin软件处理收集到的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图像数据,行三维重建并测量上下颌牙弓、基骨弓的长度与宽度,计算同一牙段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差值,比较骨性III类与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值的差异。结果:1) 骨性III类错合组上颌牙弓及基骨弓长度均小于骨性I类错合组,下颌基骨弓长度大于骨性I类错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骨性III类错合组下颌前段及中段基骨弓宽度大于骨性I类错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骨性III类错合组上颌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均大于骨性I类错合组,下颌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均小于骨性I类错合组,其中上颌后段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混合牙列期骨性III类错合存在牙弓、基骨弓不调,上颌可扩大基骨弓,下颌可扩大牙弓,以期改善牙弓与基骨弓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骨性III类错合 牙弓 基骨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牙弓形态、牙槽骨厚度及矢状面位置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玉亭 扈宗鑫 +1 位作者 甘抗 朱娟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根据牙弓形态、年龄、性别对其分组,对患者的320张上颌中切牙矢状位CBCT图像进行了检查,以测量唇侧骨板和腭侧骨板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骨厚度因牙弓形态和SRP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方圆形牙弓型和Ⅰ类SRP在腭侧的骨厚度最高。尖圆形弓型和Ⅱ类SRP在唇侧骨厚度最高。牙弓形态与SR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年龄、性别、牙弓形态、SRP与牙槽骨的根尖水平厚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弓形态和SRP与上颌中切牙的牙槽骨厚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生在计划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弓形态 槽骨厚度 种植
下载PDF
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牙弓及基骨宽度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徐舒豪 彭薇 +1 位作者 黄诗言 李小兵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锥形束CT(CBCT)的牙弓及基骨宽度数据并作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的牙弓及基骨宽度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正畸专科就诊的16...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锥形束CT(CBCT)的牙弓及基骨宽度数据并作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的牙弓及基骨宽度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正畸专科就诊的165例骨性Ⅰ类、150例骨性Ⅱ类及102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CBCT,测量其牙弓及基骨宽度数据;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分析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的牙弓及基骨宽度的差异,以Pearson检验分析牙弓与基骨宽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骨性Ⅰ类患者相比,骨性Ⅱ类患者的下颌牙弓宽度(-1.75±0.38)mm及基骨宽度(-3.23±0.43)mm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牙弓宽度(1.57±0.42)mm及基骨宽度(3.85±0.48)mm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与基骨宽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1)。结论骨性Ⅱ类患者的下颌牙弓及基骨较骨性Ⅰ类患者更窄,而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牙弓及基骨较骨性Ⅰ类患者更宽大,牙弓与基骨宽度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畸形 牙弓 基骨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及牙弓形态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付丽丽 阎旭 +2 位作者 胡娟 赵蔚萍 王丽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类,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患儿分别为34例、35例、31例。比较不同类型患儿头颅侧位X线[前颅底长度、上颌长、下颌长、下前牙唇倾度、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及模型差异(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腭穹隆坡度),以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颌长、下前牙唇倾度和SNA分别为(37.80±3.50)mm、(85.03±4.06)°和(75.56±2.14)°,明显低于Ⅰ类[(43.01±2.91)mm、(93.20±4.45)°、(79.15±2.20)°]和Ⅱ类[(42.97±3.10)mm、(97.01±3.11)°、(82.10±2.06)°]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长和SNB分别为(89.97±3.11)mm和(74.03±2.30)°,均明显低于Ⅰ类[(93.10±3.41)mm、(77.56±2.11)°]和Ⅲ类[(93.06±3.11)mm、(77.70±2.19)°]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前颅底长度、下颌骨长、下前牙唇倾度、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上颌长和SNA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牙弓长为(23.84±1.11)mm,明显短于Ⅰ类[(25.80±1.20)mm]和Ⅱ类[(25.71±1.31)mm]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牙弓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存在差异,对早期识别及干预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错[合]畸形 列期 颅-颌骨形态 牙弓形态
下载PDF
不同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中支抗的影响
5
作者 王诗语 黄钖钖 +4 位作者 刘浩 杨丽 范典 袁长永 王鹏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41-4546,共6页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成年男性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上颌骨-上牙列-牙周膜-矩形附件-隐形矫治器模型,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设计0.25 mm的远移量,首先,根据第二前磨牙是否缺失分为双侧缺失组与双侧存在组;然后,根据牙弓形态再分为尖圆形、卵圆形、方圆形安氏Ⅱ^(1)和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共计8组模型。在Ansys软件中计算各组模型支抗牙的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二磨牙后,第一磨牙和前磨牙出现近中倾斜伴伸长,前牙唇倾伴压低;②双侧第二前磨牙缺失后,各组模型第一磨牙前移量明显上升,而第一前磨牙和前牙前移量均减少;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的前牙唇倾量最少,尖圆形牙弓最多,卵圆形牙弓组与尖圆形牙弓组差异不明显,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略高于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③各组支抗牙牙周膜应力均集中于牙颈部和根尖区,方圆形牙弓组的牙周膜应力水平最低,相较其他组,方圆形牙弓组前牙牙周膜唇侧颈部应力亦明显缓解;④结果提示,方圆形牙弓在前牙支抗控制以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方面更有利,安氏Ⅱ^(2)牙弓病例设计前牙唇倾时若配合磨牙远移可增加唇倾效率,磨牙远移时若第二前磨牙缺失不利于缺牙区空间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远移 支抗 牙弓形态 第二前磨缺失 有限元
下载PDF
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产生的影响评估
6
作者 刘小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2-0125,共4页
观察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拔牙矫正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拔牙矫正治疗,对照组实施不拔牙矫正治疗,观察牙弓宽度。结果 与对照... 观察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拔牙矫正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拔牙矫正治疗,对照组实施不拔牙矫正治疗,观察牙弓宽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颌3-3、下颌3-3、上颌4-5/5-5及下颌4-5/5-5牙弓宽度大,P<0.05。结论 相比于不拔牙矫正治疗,拔牙矫正治疗能防止出现牙弓宽度缩小的情况,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拔 矫正治疗 牙弓宽度
下载PDF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结合内固定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牙周状况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金一超 廖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1-0085,共5页
探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结合内固定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治疗,32例加用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探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结合内固定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治疗,32例加用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恢复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恢复时间)、菌斑指数(PI)、软垢指数(DI)与牙龈指数(G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坚强内固定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组(P<0.05);联合坚强内固定术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恢复时间短于单纯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组(P<0.05);联合坚强内固定术组治疗后PI、DI与GI评分均低于单纯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可提升面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改善牙周状况,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粉碎性骨折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 坚强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时间 菌斑指数
下载PDF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姜伟 王萍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38例,采用牙弓夹... 目的分析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和联合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指标、牙周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口腔功能。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结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牙周状况,促进口腔功能恢复,满足面部美观度的治疗需求,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 坚强内固定术 面部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快速扩弓对上颌牙弓狭窄患儿的影响
9
作者 何小芳 赵钦文 黄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扩弓对上颌牙弓狭窄患儿牙弓长度、牙弓宽度、基骨宽度及牙槽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80例上颌牙弓狭窄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慢速扩弓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快速扩弓对上颌牙弓狭窄患儿牙弓长度、牙弓宽度、基骨宽度及牙槽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80例上颌牙弓狭窄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慢速扩弓治疗,观察组进行快速扩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上颌牙弓长度,上颌尖牙间、第一前磨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及基骨宽度,比较两组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颈部及根中二分之一处的牙槽骨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上颌牙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颌尖牙间、第一前磨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颌尖牙间、第一前磨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颌尖牙间、第一前磨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基骨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颌尖牙间、第一前磨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基骨宽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颈部及根中二分之一处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颈部及根中二分之一处牙槽骨厚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扩弓对上颌牙弓狭窄患儿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宽度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且对牙槽骨厚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 慢速扩 儿童 牙弓狭窄 牙弓宽度 基骨宽度 槽骨厚度
下载PDF
数字化牙弓诊疗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0
作者 王艺 李小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各领域的成熟应用为口腔诊疗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展现了未来口腔诊疗发展的新方向。牙弓形态、大小等特征在正畸和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三维重建的数字化牙弓应用于临床诊断分析、计划制定、虚拟排牙、疗效及稳...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各领域的成熟应用为口腔诊疗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展现了未来口腔诊疗发展的新方向。牙弓形态、大小等特征在正畸和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三维重建的数字化牙弓应用于临床诊断分析、计划制定、虚拟排牙、疗效及稳定性评估等口腔临床工作中,能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口腔治疗提供更有效分析手段。本文对数字化牙弓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综述,并对数字化牙弓诊疗系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三维重建牙弓 牙弓形态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应用Damon技术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陶列 姚冉 +2 位作者 唐国华 许晓岑 俞昳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I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I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比较2组间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牙弓周长变化与牙弓长度及牙弓宽度各指标变化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牙列排齐后,牙弓长度、前磨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但增加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牙弓周长的增加(Y)与牙弓长度的变化(X1)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X2)高度相关,回归方程为Y=1.35X1+0.63X2+1.77。切牙唇向移动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G1组分别为1.2mm和2.4mm,G2组分别为2.5mm和0.9mm,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amon技术主要通过增加牙弓长度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来增加牙弓周长,从而达到非拔牙治疗牙列拥挤的目的。除前牙唇向移动外,在第二磨牙萌出前,可由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获得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自锁矫治器 列拥挤 牙弓周长 牙弓长度 牙弓宽度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弓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留振 范向飞 +1 位作者 肖丹娜 高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47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50例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7个项目,计算上下颌相应测量项目之差,采用SPSS 17.0软件...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47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50例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7个项目,计算上下颌相应测量项目之差,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小于对照组,上颌尖牙角大于对照组(P<0.05);男性实验组的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之差大于对照组,牙弓前段长度之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宽度基本正常,但牙弓前段长度不足,且前段弓形较为平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骨性错[合]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下载PDF
应用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槽弓及牙弓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伟伟 毛玉龙 +1 位作者 魏琳 郭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98-1101,1109,共5页
目的评价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槽弓及牙弓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轻度拥挤的正畸患者(女13例,男7例,17~35岁),应用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即治疗前)和T2阶段(即应用0.... 目的评价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槽弓及牙弓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轻度拥挤的正畸患者(女13例,男7例,17~35岁),应用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即治疗前)和T2阶段(即应用0.016英寸Ni-Ti圆丝排齐和整平结束时)分别制取患者上颌模型,所有模型用专用激光扫描仪扫描,并用Imageware图像软件分析处理,建立数字化研究模型,然后选取牙槽弓及牙弓测量标志点进行多项测量。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牙槽弓及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的变化。结果与T1阶段相比,T2阶段除了磨牙中央窝点间牙弓宽度测量项目外,所有牙槽弓、牙弓宽度测量值以及牙弓周长测量值均显著增大(P<0.05),但牙弓长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颌牙列轻度拥挤的患者,在应用In-Ovation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的初期,就可使上颌牙槽弓及牙弓宽度、牙弓周长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牙弓周长
下载PDF
应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琥 李强 +1 位作者 李媛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609-611,630,共4页
目的探讨Quick自锁托槽系统非拔牙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病例的牙弓变化特征。方法选取37例上颌牙列轻到中度拥挤的正畸患者,使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整平时的研究模型进行多项指标测量。应用SPSS 12.0... 目的探讨Quick自锁托槽系统非拔牙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病例的牙弓变化特征。方法选取37例上颌牙列轻到中度拥挤的正畸患者,使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整平时的研究模型进行多项指标测量。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的变化。结果上颌牙列排齐后与治疗前阶段相比,牙弓长度、周长、前磨牙间宽度和第一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尖牙间宽度和第二磨牙间宽度无显著变化。结论对于上颌牙列轻到中度拥挤的患者,在应用Quick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和整平牙列的初期,就可使上颌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均显著增大,扩大临床不拔牙矫治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牙弓周长
下载PDF
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协调性的锥形束CT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付蓉 曹灵 李琥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下颌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牙弓宽度及相对应的基骨弓宽度,计算同一牙段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差值,比较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值的差异。结果:上颌牙弓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是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为安氏Ⅲ类小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所有牙位基骨弓宽度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除尖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除第一磨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为安氏Ⅲ类均小于安氏Ⅰ类(P<0.05)。结论:通过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异的对比结果分析,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过程中,上颌需增加后牙区基骨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下颌需增加后牙区的牙弓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畸形 安氏Ⅲ类 安氏Ⅰ类 牙弓宽度 基骨宽度 锥形束CT
下载PDF
成人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思豆 吴补领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2,287,共7页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Ⅲ类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小于其余3组,牙弓、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余3组;Ⅱ类错牙合的下切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大于其余3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与相应基骨弓长度呈中度负相关(中切牙区至尖牙区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7、-0.554和-0.489,P<0.001),而与牙弓长度无相关性。结论不同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存在差异。通过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评估相应基骨的矢状向发育情况,但改变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不足以影响牙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 矢状向倾斜度 牙弓长度 基骨长度
原文传递
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鸣 高振 +3 位作者 吴光宇 刘翔 胡文芸 彭韵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7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方法:以49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为观察组,50例正常颌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14个项目,比较患者与正常研究对象上下颌不同... 目的:研究分析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方法:以49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为观察组,50例正常颌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14个项目,比较患者与正常研究对象上下颌不同性别相关测量项结果。结果:测量项目上,观察组男性患者UAD和UC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的UAD、LPP、LAD和LPA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项目上,观察组男性患者的UPP-LPP、UAD-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的所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中,男性患者的牙弓长度不足、尖牙角较小;女性患者的牙弓长度不足、第一前磨牙间宽度较小、后牙弓角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合) 牙弓形态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下载PDF
上颌牙列拥挤患者治疗中传统托槽与自锁托槽矫治对牙弓形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宇英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牙列拥挤患者治疗中传统托槽与自锁托槽矫治对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共82例上颌牙列拥挤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6例)和研究组(n=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治疗,... 目的:研究上颌牙列拥挤患者治疗中传统托槽与自锁托槽矫治对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共82例上颌牙列拥挤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6例)和研究组(n=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上下牙弓周长,上下颌牙弓长度指标:上牙弓全段,上牙弓前段,上牙弓中段,下牙弓全段,下牙弓前段,下牙弓中段等,上颌牙弓宽度指标:第一磨牙中央窝、第一磨牙颊尖、第二前磨牙中央窝、第二前磨牙颊尖、第一前磨牙中央窝、第一前磨牙颊尖和尖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牙弓周长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牙弓周长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上牙弓全段、前段、中段、下牙弓全段、前段和中段等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一磨牙中央窝、第一磨牙颊尖、第二前磨牙中央窝、第二前磨牙颊尖、第一前磨牙中央窝、第一前磨牙颊尖和尖牙等上颌牙弓宽度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尖牙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托槽与自锁托槽对牙弓周长、牙弓长度、牙弓宽度改变无明显差异。两种矫治方法均可增加牙弓周长、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尤其可明显增加牙弓前段和前磨牙区宽度。因此,在扩大牙弓方面,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相比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列拥挤 传统托槽 自锁托槽 牙弓周长 上下颌牙弓长度 上颌牙弓宽度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非拔牙病例排齐整平阶段牙弓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爱青 樊永杰 +2 位作者 张继东 李利 缪羽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研究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非拔牙病例排齐整平后牙弓变化的差异性,为自锁托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非拔牙病例56例,随机分为2组。28例采用Damon Q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即自锁组;28例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即传... 目的研究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非拔牙病例排齐整平后牙弓变化的差异性,为自锁托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非拔牙病例56例,随机分为2组。28例采用Damon Q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即自锁组;28例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即传统组。在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以牙弓周长(UR和LR)增加量为因变量,以上下颌尖牙间距(WU3和WL3)、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间距(WU4和WL4)、上下颌第二前磨牙间距(WU5和WL5)、上下颌第一磨牙间距(WU6和WL6)、上下颌牙弓长度(UL和LL)的变化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矫治后牙弓周长增加量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加量的关系,以及矫治后牙弓各项测量值变化量。结果自锁组与传统组相关与回归结果显示牙弓周长增加量与牙弓宽度长度增加量有相关性,经回归方程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组牙弓宽度增加量对牙弓周长影响较大,自锁组与传统组各测量值的变化量t检验结果显示WU3、WU6、UL、UR、WL3、WL4、WL6、UL、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锁组LR改变量为(4.28±0.77)mm,传统组为(3.54±0.6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0,P<0.001);自锁组UR改变量为(4.10±0.81)mm,传统组为(3.60±0.8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3,P=0.027)。结论 Damon Q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扩大上下颌牙弓宽度及下颌牙弓长度方面略占优势,可在合适的病例中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牙弓周长
下载PDF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罗玉 李伟力 王新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牙槽突骨折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弓夹板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牙槽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夹板组和正畸组,各40例。正畸组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夹板组采用牙弓夹板治疗。对比两组牙龈出血指数、牙槽突恢... 目的分析牙槽突骨折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弓夹板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牙槽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夹板组和正畸组,各40例。正畸组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夹板组采用牙弓夹板治疗。对比两组牙龈出血指数、牙槽突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固定后7 d、固定拆除时、拆除后7 d,正畸组牙龈出血指数分别为(1.98±0.31)、(2.06±0.34)、(1.86±0.45)分,均低于夹板组的(2.45±0.40)、(3.55±0.81)、(2.27±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组牙槽突恢复优良率97.50%高于夹板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夹板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方案可推广,能达到较好的牙槽突恢复优良率,且能减少口腔不良事件,达到较好的牙槽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突骨折 正畸固定矫治 牙弓夹板 临床效果 恢复情况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