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前牙美学区牙龈三维形态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丽 傅亚婷 +1 位作者 刘华 马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影组合物法间接显影牙龈形态,测量、分析上颌前牙唇侧牙龈三维形态及相互关系。方法:纳入30名牙周健康的受试者,将成分为光固化牙龈屏障树脂与碘海醇注射液的显影组合物涂布于上颌前牙唇侧,并放置定位丝行...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影组合物法间接显影牙龈形态,测量、分析上颌前牙唇侧牙龈三维形态及相互关系。方法:纳入30名牙周健康的受试者,将成分为光固化牙龈屏障树脂与碘海醇注射液的显影组合物涂布于上颌前牙唇侧,并放置定位丝行CBCT扫描,测量、记录牙槽嵴顶上牙龈组织(SGT)高度,牙龈厚度(GT)、角化龈宽度(KGW),比较不同牙龈生物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切牙唇侧中央SGT距离比尖牙大(P<0.05),上颌前牙区GT中切牙最厚,尖牙最薄(P<0.01)。男性中切牙和侧切牙GT大于女性(P<0.05),中切牙和侧切牙KGW大于上颌尖牙(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T-SGT、KGW-SGT、GT-KGW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315,0.287,0.406,P<0.01)。在侧切牙和尖牙的KGW以及尖牙SGT高度中,厚龈型大于薄龈型(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不同牙龈生物型SGT、GT、KGW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可根据牙龈生物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生物型 锥形束CT 牙槽嵴顶上牙龈组织 牙龈厚度 角化龈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