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LM的梯度多孔牙种植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寿金 王靖 +2 位作者 何伟辉 许明三 韦铁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0,共10页
目的 确定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够有良好长期稳定性的梯度多孔牙种植体最佳孔隙值。方法 设计4组不同孔隙率(G30、G40、G50、G60)的梯度多孔结构样件及均质多孔样件S30,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后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目的 确定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够有良好长期稳定性的梯度多孔牙种植体最佳孔隙值。方法 设计4组不同孔隙率(G30、G40、G50、G60)的梯度多孔结构样件及均质多孔样件S30,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后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测量出样件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不同孔隙率种植体及对应下颌骨组织的应力分布。结果 相较于实体钛合金结构(110 GPa),多孔结构的弹性模量(13.47~15.88GPa)已完全符合人体自然骨组织(2~20GPa)范围,多孔结构屈服强度(484.81~834.47 MPa)远高于皮质骨(180.5~211.7 MPa);梯度多孔结构样件弹性模量相较于均质多孔结构略有提升,屈服强度(834.47 MPa)比均质多孔结构样件(730.56 MPa)提高了约14%。梯度多孔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最大等效应力值分布在43.3629~45.0154MPa之间,松质骨最大等效应力值分布在4.75658~5.0556MPa之间,完全满足2~60MPa范围内的最大应力,适合骨组织生长。种植体与下颌骨之间的应力差值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逐渐变大,孔隙率为30%的TPMS–G型梯度多孔牙种植体与下颌骨应力差值最小,生物力学特性最佳,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骨整合。结论 通过试验及仿真模拟,确定了适用于种植体的最佳梯度多孔结构,既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牙种植体 多孔结构设计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桥面力点不同对种植体周骨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学金 周延民 +1 位作者 张玉风 隋晓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揭示天然牙 -牙种植体联合桥面力点不同对牙种植体周围骨的应力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 :固定桥面力点不同 ,牙种植体周骨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值不同 ,力点远离种植体 ,则拉应力值明显增加。结论 ... 目的 :揭示天然牙 -牙种植体联合桥面力点不同对牙种植体周围骨的应力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 :固定桥面力点不同 ,牙种植体周骨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值不同 ,力点远离种植体 ,则拉应力值明显增加。结论 :设计天然牙 -牙种植体联合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 ,而且咬合接触点分布应主要靠近牙种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 牙种植体 牙种植体周骨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下载PDF
钛基牙种植体早期植入稳定性
3
作者 廖子明 李景铉 +3 位作者 杜晶晶 魏延 陈维毅 黄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钛(Ti)及其合金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种植体材料,具有高强度、低重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随着种植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临床上需求的不断增加,Ti种植体迅速且广泛的应用于骨科治疗之中,特别是针对牙缺损的修复。然而,由于骨整合速率缓... 钛(Ti)及其合金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种植体材料,具有高强度、低重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随着种植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临床上需求的不断增加,Ti种植体迅速且广泛的应用于骨科治疗之中,特别是针对牙缺损的修复。然而,由于骨整合速率缓慢、细菌感染以及过量活性氧累积等多种因素导致种植体早期植入稳定性差,致使植入人体后服役寿命短,成为限制牙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种植体的临床早期植入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临床早期植入稳定性的材料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3个方面,综述国内外Ti基牙种植体的相关研究,以及提高临床早期植入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牙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早期 植入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梯度多孔牙种植体结构的设计研究
4
作者 王良涛 李珊 +1 位作者 陆豆豆 陈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652,共6页
目的 为解决目前实心种植体弹性模量大而导致的松动、脱落等问题,试图研究一种拥有降低应力集中、减小弹性模量等优势的梯度多孔牙种植体。方法 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梯度多孔种植体基台和种植体的机械结构,从孔形、孔径、多孔层高度... 目的 为解决目前实心种植体弹性模量大而导致的松动、脱落等问题,试图研究一种拥有降低应力集中、减小弹性模量等优势的梯度多孔牙种植体。方法 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梯度多孔种植体基台和种植体的机械结构,从孔形、孔径、多孔层高度、周向分布4个方面,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来评价梯度多孔种植体的力学性能。使用ANSYS软件评估不同结构组合参数下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等效应力分布,得出最佳梯度多孔种植体的参数组合。结果 孔形、孔径、多孔层高度、孔分布4种因素对种植体所受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分别为:随着孔形的变小和孔分布的减少,等效应力均呈现显著性下降的趋势;孔径从500μm到600μm再到700μm,等效应力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随着多孔层高度的增加,等效应力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最终得到梯度多孔种植体的最佳参数组合是:孔形为正方形、孔径为600μm、多孔层高度为3 mm、孔分布为四分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多孔 牙种植体 弹性模量 正交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三种根型牙种植体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宪 张国志 +1 位作者 黄盛兴 刘文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 :比较三种根型种植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分为即刻植入组与常规植入组 ,共为120例牙列缺损患者植入了160枚三种不同形状的根型种植体 ,对上述三类种植体的存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经半年至四年的临床观察 ,即刻植... 目的 :比较三种根型种植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分为即刻植入组与常规植入组 ,共为120例牙列缺损患者植入了160枚三种不同形状的根型种植体 ,对上述三类种植体的存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经半年至四年的临床观察 ,即刻植入组的存留率为90.0%,常规植入组的存留率为96.9% ;在即刻植入组 ,FRIALIT-2种植体的存留率(95.0%)高于IMZ种植体(80.0%) ;在常规植入组 ,三种种植体的存留率基本一致。结论 :常规植入组的疗效优于即刻植入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疗效 种植体类型 根型牙种植体 口腔修复体 FRIALIT-2型牙种植体 IMI型种植 BLB型牙种植体 列缺损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多孔钛合金口腔牙种植体的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覃祖敢 时运 +2 位作者 彭雨 董志红 程丽佳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研究不同孔隙率牙种植体的力学性能和种植体对牙槽骨的应力刺激情况,探究适合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的宏观多孔结构方案,为临床设计钛合金牙种植体结构提供参考.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装配于牙槽骨中的4种不同孔隙率的牙种植体,分... 研究不同孔隙率牙种植体的力学性能和种植体对牙槽骨的应力刺激情况,探究适合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的宏观多孔结构方案,为临床设计钛合金牙种植体结构提供参考.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装配于牙槽骨中的4种不同孔隙率的牙种植体,分别施加不同方向的600 N和118.2 N的载荷,进行牙种植体和牙槽骨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当牙种植的体部孔隙率为30%时,种植体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牙槽骨也能得到良好的应力刺激,不同载荷下,牙槽骨的应力峰值均在理想的应力范围内.即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中,30%孔隙率是最适合的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有限元分析 多孔 应力
下载PDF
紫檀芪对骨质疏松大鼠牙种植体骨整合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冯亚梅 杨鹏 赵海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2-670,共9页
目的探究紫檀芪对骨质疏松大鼠牙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牙种植体植入。将牙种植体植入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檀芪低(20 mg·kg^(-1))、中(40 mg·kg^(... 目的探究紫檀芪对骨质疏松大鼠牙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牙种植体植入。将牙种植体植入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檀芪低(20 mg·kg^(-1))、中(40 mg·kg^(-1))、高(80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不去势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紫檀芪各剂量组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2周。采用micro-CT扫描仪进行种植区骨组织分析,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察种植区骨组织形态变化以及骨愈合情况,采用扭矩测试仪测定种植区骨组织脱位扭矩,免疫组化法检测种植区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种植区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种植体与股骨结合不够紧密,结合处骨板较薄,骨小梁间隙大,且数量较少;种植区股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和骨结合指数(OI)、种植体骨结合率与松质骨区骨量以及脱位扭矩均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升高(P<0.05),种植区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BMP-2、Runx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檀芪各剂量组大鼠种植体骨结合逐渐紧密,骨小梁数量逐渐增加,间隙变小,骨板增厚;大鼠种植区股骨BV/TV、Tb.N和OI、种植体骨结合率与松质骨区骨量以及脱位扭矩均显著升高(P<0.05),Tb.Sp显著降低(P<0.05),种植区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BMP-2、Runx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剂量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檀芪可通过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炎症反应,上调成骨因子BMP-2、Runx2表达,在骨质疏松状态下对牙种植体骨整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骨质疏松 牙种植体 骨整合
原文传递
当代牙种植体设计进步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8
作者 林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8,共11页
牙种植体本身的研发设计进展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也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甚至给临床治疗理念或流程带来里程碑式的变革。当代牙种植体的设计与临床进步主要表现为:1)种植体根方设计影响了即刻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即刻种植时... 牙种植体本身的研发设计进展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也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甚至给临床治疗理念或流程带来里程碑式的变革。当代牙种植体的设计与临床进步主要表现为:1)种植体根方设计影响了即刻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即刻种植时植入超出牙槽窝上方约3~5 mm的种植体部分的外形结构决定了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其外形结构主要体现在种植体根方轮廓设计、螺纹设计及自攻性方面。2)种植体的外形结构设计影响了即刻修复的可能性,即刻修复的基础在尚无骨结合时种植体通过其机械设计可以获得大于35 Ncm的初期稳定性。微锥度种植体外形,密集型深螺纹,含有良好的自攻刃设计均有利于机械锚定,即初期稳定性,这是即刻修复的物理学基础与机械可能性。3)种植体颈部设计影响美学效果,为了避免拔牙窝唇颊侧骨板吸收显露种植体颈部的金属暗影,均应避免使用颈部膨大设计的种植体,而应采用小直径种植体以利于美学修复美学区域进行种植修复,最好具有平台转移的设计,以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4)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设计是骨内种植体设计的关键环节,功能上除了连接种植体与修复体,抗旋转外还需要抵抗或传导各个方向的咀嚼力,连接方式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长期稳定性,锥度连接和管套管连接方式都是有良好记录的种植体连接方式。5)平台转移设计影响到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稳定性,国际上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及笔者所在科室应用均认为,具有平台转移设计的种植体有利于保存种植体颈部骨组织,无论是在单牙修复还是在多牙或无牙颌种植修复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稳定性。6)数字化技术为种植临床技术提供了更为精确,更为高效的高科技方式。应用数字化印模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及专用设备进行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将成为未来种植修复的发展趋势。种植体及其配件的持续研发为临床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新一代椅旁数字化系统口内扫描前无需喷粉,免除了即刻种植后伤口由喷粉致感染的潜在风险,解决了即刻种植术后即刻扫描的技术难题。7)种植体基台的特殊设计以满足临床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推进了临床流程的显著变革。All-on-four即刻修复技术和Weldone口内焊接即刻修复技术的问世都是新型特殊修复基台研发突破进而推动了临床新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种植体-基台设计 即刻负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牙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原辉婷 刘燕 马一涵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进行收治的牙槽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方式将其分为对...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进行收治的牙槽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牙种植体植入)和观察组(54例,牙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观察临床植入成功率、术前、术后6 m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SNAP)以及术后不同时期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52(96.3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43(81.13%)例(P<0.05);观察组术后1、3 m的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的骨厚度(P>0.05);术后,观察组不同强度刺激下SNAP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6 m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种植体植入中同步覆盖Bio-Oss骨粉能进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的形成,提高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正常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植入 同步Bio-Oss骨粉覆盖 槽骨骨量 槽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钛合金锥形螺旋型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柱 锁云华 +1 位作者 李瑞媛 王志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0年第4期218-219,共2页
我院自1997-03~1998-04,完成钛合金锥形螺旋型牙种植体28颗,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均选择前牙缺失的病例,共21例牙种植体28颗,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8岁;缺牙时间最长16年,最短半年。
关键词 牙种植体 钛合金锥形螺旋型牙种植体
下载PDF
CDIC牙种植体和Nobel Biocare牙种植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吴大怡 凌雄建 +1 位作者 李刚 蔡羽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63-63,共1页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CDIC牙种植体和Nobel Biocare牙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CNKI、WanfanData、CBM、VIP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CDIC牙种植体和Nobel Biocare牙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CNKI、WanfanData、CBM、VIP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CDIC牙种植体和Nobel牙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22日。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个Nobel牙种植体的RCT,共7430例患者5年随访结果显示,Brnemark系统(Nobel Biocare AB,Gteborg,Sweden)的平均边缘骨水平变化为0.75 mm,95%CI(-0.802,-0.693)。仅纳入2个CDIC牙种植体的中文RCT,共826例患者。因纳入研究存在明显统计学异质性,故仅进行定性分析,2个研究结果分别表明CDIC和Nobel组在0.5年、1、2、3、5年的累计存留率和生物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DIC组的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Nobel组。结论:现有有限研究证据表明,应用CDIC牙种植体和Nobel牙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都可以取得可预见的稳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因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样本量小,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C牙种植体 NOBEL Biocare牙种植体 RCT Meta系统评价
下载PDF
牙种植体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鹏 林兆全 林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与牙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中骨钙素(OC)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将30例51枚牙种植体分为牙种植体健康(HI)组、牙种植体龈缘炎(GI)组和牙种植体周围炎(PI)组,考察牙种植体周袋深度(PPD)、...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与牙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中骨钙素(OC)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将30例51枚牙种植体分为牙种植体健康(HI)组、牙种植体龈缘炎(GI)组和牙种植体周围炎(PI)组,考察牙种植体周袋深度(P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和骨丧失(BL)情况,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ISF中OC水平。结果HI组、GI组及PI组牙种植体PISF中OC水平分别为(228.00±161.42)ng/ml、(241.48±141.09)ng/ml、(572.98±161.88)ng/ml,3组的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组OC水平大于HI组和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和G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水平同PPD、mBI、mPLI、BL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8,P<0.01;r=0.45,P<0.01;r=0.34,P<0.05;r=0.62,P<0.01。以OC水平≥410ng/ml作为诊断牙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截割点时,诊断实验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78%,阳性预报值为60%,阴性预报值为93%。结论PISF中OC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状况及骨组织的变化,并且有可能作为预测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龈沟液 骨钙素 牙种植体周围炎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晓东 裴仲秋 杨小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或上颌窦炎症发生,各时期X线片检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完成上部义齿修复。经不同时间随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同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扩大牙种植体植入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牙种植体 牙种植体植入术
下载PDF
羟磷灰石表面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的研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彭先高 高林 +2 位作者 马玲 李明忠 胡国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1-74,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 ,探索出了一种用羟磷灰石对炭 /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在热固性酚醛树脂中添加 10 %~ 2 5 %的羟磷灰石细粉制成浆体 ,用预氧丝作增强剂包覆于炭 /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表面 ,再经 110 0℃... 通过实验研究 ,探索出了一种用羟磷灰石对炭 /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在热固性酚醛树脂中添加 10 %~ 2 5 %的羟磷灰石细粉制成浆体 ,用预氧丝作增强剂包覆于炭 /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表面 ,再经 110 0℃高温处理 ,可以在炭 /炭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强度良好的复合改性膜。改性膜中钙含量随着酚醛树脂中羟磷灰石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研究发现 :用预氧丝作增强剂得到的改性膜的强度明显优于用炭纤维作增强剂得到的改性膜的强度。同时 ,用预氧丝作增强剂得到的改性膜与基体之间结合的强度也明显优于用炭纤维作增强剂得到的改性膜与基体之间结合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牙种植体 表面改性 炭炭复合材料
下载PDF
3D打印激光快速成型牙种植体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玮航 张虎 +3 位作者 李英姿 汪德州 张艳 宋文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6,I0003,共6页
目的:应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钛合金牙种植体并探讨其机械性能,为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牙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上建立牙种植体及标准试件模型,应用3D打印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钛合金牙种植体及标准试件,通过X射线衍射(X... 目的:应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钛合金牙种植体并探讨其机械性能,为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牙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上建立牙种植体及标准试件模型,应用3D打印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钛合金牙种植体及标准试件,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3D打印钛合金种植体材料相组成,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形貌,采用显微硬度测试仪和拉伸实验检测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果:3D打印钛合金种植体微观结构均匀。材料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 821.7±146.2)Mpa和(1 355.9±109.2)Mpa,延伸率为(31.3±1.8)%,维氏硬度为372.93~428.46HV,机械性能符合国家牙种植体材料医用标准。结论: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钛合金材料可满足牙种植体材料要求,有望在牙种植体制备和个性化即刻种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激光快速成型 牙种植体 钛合金 机械性能
下载PDF
骨内牙种植体临床效果评价──Ⅱ.上部结构的设计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毛祥彦 宫苹 +4 位作者 夏荣 鲜苏琴 江国英 陈经由 张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1-284,共4页
作者对骨内牙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后1~5年患者计131例180件进行临床复查,结果:金一瓷、金一塑、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类型上部结构效果均理想;固位体冠边缘位于龈缘上0.5~2mm为佳;前牙种植义齿 力值明显低于正常天然前... 作者对骨内牙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后1~5年患者计131例180件进行临床复查,结果:金一瓷、金一塑、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类型上部结构效果均理想;固位体冠边缘位于龈缘上0.5~2mm为佳;前牙种植义齿 力值明显低于正常天然前牙 力值,后牙种植义齿 力值接近或超过天然后牙;咀嚼效能、部分及全颌固定种植义齿两者无明显差异。失败的5件(2.8%)种植义齿(冠3件、桥2件)与基牙组合、修复材料强度有关。本文还对修复材料、上部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牙种植体 上部结构 义齿设计
下载PDF
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感受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乔士冲 吕晓飞 +3 位作者 庄龙飞 姜焕焕 张志勇 赖红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观察骨结合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末梢的分布特点,研究种植体潜在本体感觉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非负载种植体外周神经反馈通路重建的程度及时效过程。方法:雄性Beagle犬3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一磨牙,拔牙窝愈合3个月... 目的:观察骨结合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末梢的分布特点,研究种植体潜在本体感觉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非负载种植体外周神经反馈通路重建的程度及时效过程。方法:雄性Beagle犬3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一磨牙,拔牙窝愈合3个月。设计植入12颗骨内种植体,每只犬4颗作为一组,分为种植后1周组、种植后6周组和种植后12周组。采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对种植体施加电脉冲刺激,并利用Chart5 For Windows软件同步记录刺激种植体诱发的下牙槽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曲线图。同期处死动物,收集种植体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期内种植体留存率为100%。不同时间组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比较显示,在不同刺激强度下,植入6周和12周的种植体诱发的神经动作电位幅值无显著差异,而植入1周的种植体诱发的神经动作电位幅值明显小于前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组织学观察证实,各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均存在少量神经末梢结构。结论: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存在少量神经末梢结构,这些神经元能够对施加在种植体的刺激信号产生应答,进而诱发动作电位沿下牙槽神经传导至中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种植体的本体感受功能。非负载生理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改建具有明显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动作电位 骨感知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下颌牙种植体即刻加载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熙 朱形好 +3 位作者 廖胜辉 童若锋 方一鸣 张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建立包含即刻加载螺纹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深入研究牙种植体即刻加载骨界面的力学分布规律。方法:以女性无牙牙合下颌骨为标本,采用螺旋CT扫描,DICOM格式保存。将DICOM数据导入计算机,用自主开发的通用外科手术集成系... 目的:建立包含即刻加载螺纹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深入研究牙种植体即刻加载骨界面的力学分布规律。方法:以女性无牙牙合下颌骨为标本,采用螺旋CT扫描,DICOM格式保存。将DICOM数据导入计算机,用自主开发的通用外科手术集成系统(UniversalSurgicalIntegrationSystem,USIS)和ANSYS软件进行划分单元建模,并模拟ITI螺纹种植体的真实形态,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3颗种植体,模拟种植体即刻加载的状态,将种植体骨界面定义为滑动摩擦。结果:建立了结构精确的含即刻加载螺纹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牙种植体螺纹螺旋形态连续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相似性、生物力学相似性及临床适应性均达到实验要求,为进一步研究牙种植体即刻加载的骨界面力学分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即刻加载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下颌骨
下载PDF
不同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祝岩 万澎波 +4 位作者 赵伟 王晓玲 刘瑾 魏抗抗 刘军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419-4424,共6页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与修复效果密切相关。目的:对比3种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116例接受牙体种植修复患者,其中46例置入3I种植体系统,40例置入ITI种植体系统,30例置入BLB种植体系统,置入后1,3,...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与修复效果密切相关。目的:对比3种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116例接受牙体种植修复患者,其中46例置入3I种植体系统,40例置入ITI种植体系统,30例置入BLB种植体系统,置入后1,3,6,9,12个月,检测3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龈沟出血指数与牙周探诊深度。结果与结论:(1)骨吸收量:3组置入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吸收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不同种植体的增长幅度不同;BLB组置入3,12个月的骨吸收量显著高于ITI组、3I组(P<0.05);(2)龈沟出血指数: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相比均有升高,BLB组置入6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组置入9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牙周探诊深度:置入后6个月,3组牙周探诊深度呈不断增长趋势,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探诊深度均高于天然牙,但仅在6,9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3种牙体种植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不同,但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槽骨质丢失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骨吸收 龈沟出血指数 周探诊深度
下载PDF
多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伟 周乐峰 +2 位作者 徐旭 陈淼 游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多根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成功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将种植系统一阶共振频率和种植体微动值作为初期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骨质条件、接触部位和过盈量等参数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共振频率和... 多根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成功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将种植系统一阶共振频率和种植体微动值作为初期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骨质条件、接触部位和过盈量等参数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共振频率和微动之间呈负相关,多根牙种植体与皮质骨部位的接触配合提供了主要的初期稳定性。在同种骨质中,随着过盈量的增加,初期稳定性不断增加,但后期其增长速度逐渐变得平缓。这为之后多根牙种植体的种植窝备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多根牙种植体 过盈 初期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