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牙刷对体外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的清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浩 杨积力 +3 位作者 樊晓 李立芬 邬凤娟 李梦蝶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38-42,73,共6页
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常用于口腔疾病的发病进程研究,本实验参照体外龋病单菌种微生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于羟基磷灰石片上首先通过人工唾液培养建立获得性薄膜,再通过在其上定殖变异链球菌,制得体外牙菌斑-羟基磷灰石模型。通过具... 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常用于口腔疾病的发病进程研究,本实验参照体外龋病单菌种微生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于羟基磷灰石片上首先通过人工唾液培养建立获得性薄膜,再通过在其上定殖变异链球菌,制得体外牙菌斑-羟基磷灰石模型。通过具备夹持、变频往复运动、按压功能的刷牙模拟设备,评测不同样品电动牙刷在不同状态下的牙菌斑清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能够模拟自然状态下口腔牙菌斑生成情况,同时包括样品usmile Y1声波电动牙刷在内的几个实验组均能体现出优异的牙菌斑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体外模型 电动 清除效果
下载PDF
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峻岭 张强 +3 位作者 孙睿男 朱婷 葛建华 周传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合成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探讨其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分别以0%、5%、10%、15%及2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0%组作为对照组,... 目的合成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探讨其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分别以0%、5%、10%、15%及2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0%组作为对照组,用三点弯曲试验来检测其力学性能。建立人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菌落计数、乳酸代谢分析及活/死细菌染色等手段来评价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复合树脂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小于15%时,其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当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及以上时,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代谢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性能(P<0.05)。结论当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复合树脂具有较强的抗菌防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牙菌斑生物膜 无机填料 复合树脂 抗菌性
下载PDF
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对牙菌斑生物膜酸碱平衡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娅玲 胡涛 +1 位作者 张静仪 周学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在牙菌斑生物膜天然环境中,内氏放线菌尿素酶能否发挥高效尿素水解反应,以及尿素水解对口腔环境中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寻找内氏放线菌尿素水解的最适条件,监测尿素水解调节细菌产酸后的pH值变化... 目的:初步探讨在牙菌斑生物膜天然环境中,内氏放线菌尿素酶能否发挥高效尿素水解反应,以及尿素水解对口腔环境中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寻找内氏放线菌尿素水解的最适条件,监测尿素水解调节细菌产酸后的pH值变化。采用SPSS软件包,对酶促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内氏放线菌尿素酶米氏常数Km=7.5mmol/L,在口腔中正常尿素浓度3~10mmol/L范围内,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催化活性大约保持在最大活性的20%~63%;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最适pH值=6.5,但是在牙菌斑临界pH5.0,尿素酶活性仍保持40%的最大活性;在口腔正常尿素浓度范围内,内氏放线菌尿素水解产物中和细菌产酸后,pH值不会下降到牙菌斑临界pH5.0以下。结论:在牙菌斑生物膜中,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可以发挥高效尿素水解反应,尿素水解对口腔环境pH值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酶 内氏放线菌 牙菌斑生物膜 酸碱平衡
下载PDF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群与牙菌斑生物膜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学东 施文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牙菌斑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结构,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牙菌斑生物膜的性质、形成、毒力,以及微生物在生物膜结构中的定位和定植。生物膜内细菌之间存在的信号传导对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毒力具有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人体... 牙菌斑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结构,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牙菌斑生物膜的性质、形成、毒力,以及微生物在生物膜结构中的定位和定植。生物膜内细菌之间存在的信号传导对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毒力具有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群与牙菌斑生物膜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组群 牙菌斑生物膜 信号传导
下载PDF
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鸣宇 刘正 朱彩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方法 :以瑞典LKB2 0 2 3液相层析系统的恒温操作箱为基础 ,建立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以茶多酚、鞣酸、氟化钠为实验药物 ,比较了纸片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的药敏 ...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方法 :以瑞典LKB2 0 2 3液相层析系统的恒温操作箱为基础 ,建立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以茶多酚、鞣酸、氟化钠为实验药物 ,比较了纸片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的药敏 ,再以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法比较这些药品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敏感性。结果 :纸片法抑菌实验结果全部阴性 ,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比较 ,液体稀释法比较敏感。而生物膜法则需要较高浓度的药品才能起到抑菌作用 ,与液体稀释法相比 ,对于NaF两者相差 3 2倍 ,对于茶多酚和鞣酸相差 16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 药敏实验 变形链球菌生物 疾病模型
下载PDF
低频超声对牙菌斑生物膜促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巍 王涛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它是一个具有结构、形态和代谢活动的独立微生态环境,其耐药性是浮游生物的许多倍。研究人员发现... 牙菌斑生物膜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它是一个具有结构、形态和代谢活动的独立微生态环境,其耐药性是浮游生物的许多倍。研究人员发现,低频率超声可以提高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渗透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杀菌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对低频超声对牙菌斑生物膜促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低频超声 促渗
下载PDF
荧光技术在牙菌斑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靖 陈武 《口腔生物医学》 2010年第2期98-100,87,共4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其形成过程呈时空动态变化,是菌丛赖以生存及细胞间信号交流的场所。对于菌斑生物膜的空间结构、信号交流及生物活性变化的研究渐成热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其形成过程呈时空动态变化,是菌丛赖以生存及细胞间信号交流的场所。对于菌斑生物膜的空间结构、信号交流及生物活性变化的研究渐成热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为牙菌斑生物膜研究的重要工具,荧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CLSM在口腔菌斑生物膜研究领域的应用。而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被引入细菌生物膜的研究中,使结合CLSM的荧光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荧光技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荧光染色 核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一种两亲性荧光探针体外检测牙菌斑生物膜的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娜 甘业华 +6 位作者 王晓灵 薛向东 金叔宾 何东旋 梁兴杰 张金超 徐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牙菌斑生物膜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新型的牙菌斑生物膜检测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两亲性荧光探针TR4的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检测方法。该荧光探针由疏水部分四苯基乙烯(TPE)、棕榈酸和亲水多肽R4组成,三者... 牙菌斑生物膜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新型的牙菌斑生物膜检测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两亲性荧光探针TR4的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检测方法。该荧光探针由疏水部分四苯基乙烯(TPE)、棕榈酸和亲水多肽R4组成,三者的功能分别是荧光生发、粒子组装与静电吸附,从而实现紧密结合牙菌斑生物膜并发光。TR4与牙菌斑生物膜作用时间短、反应条件简单,室温孵育1 min后检测其荧光强度变化,即可实现对牙菌斑生物膜快速、便捷的检测分析。荧光光谱也证实TR4荧光强度与牙菌斑生物膜浓度正相关,有望实现牙菌斑生物膜的定量检测。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TR4探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聚集在牙菌斑生物膜表面并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从而诱导荧光基团TPE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荧光探针 牙菌斑生物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体外检测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抗牙菌斑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瑾 徐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引起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的抵抗力显著高于浮游细菌。传统去除生物膜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小分子化合物因细胞渗透性强和合成简单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发生物膜抑制剂的热点。目... 牙菌斑生物膜是引起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的抵抗力显著高于浮游细菌。传统去除生物膜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小分子化合物因细胞渗透性强和合成简单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发生物膜抑制剂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的小分子抗牙菌斑生物膜的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三类:群体感应抑制剂、细菌粘附抑制剂和关键致病毒力因子抑制剂。本文对近年来小分子化合物在抗牙菌斑生物膜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合物 牙菌斑生物膜 龋病 周病
下载PDF
4-羟甲基-2(5H)-呋喃酮对牙菌斑生物膜形态结构和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霖 杨弘雯 +1 位作者 王芳 赵鹏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9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探讨4-羟甲基-2(5H)-呋喃酮对牙菌斑生物膜形态结构和活性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人群牙菌斑进行培养,分为对照组、0.05%洗必泰组、4-羟甲基-2(5H)-呋喃酮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ml-1)。测定各组牙菌斑细菌吸光度(A)值... 目的:探讨4-羟甲基-2(5H)-呋喃酮对牙菌斑生物膜形态结构和活性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人群牙菌斑进行培养,分为对照组、0.05%洗必泰组、4-羟甲基-2(5H)-呋喃酮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ml-1)。测定各组牙菌斑细菌吸光度(A)值、存活率、菌落形成单位、牙菌斑细菌总面积、活菌面积、活菌面积百分比水平,并观察牙菌斑生物膜形态结构和活性。结果:0.05%洗必泰组、4-羟甲基-2(5H)-呋喃酮各剂量组牙菌斑A值、存活率、菌落形成单位、牙菌斑细菌总面积、活菌面积、活菌面积百分比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羟甲基-2(5H)-呋喃酮各剂量组牙菌斑A值、存活率、菌落形成单位、牙菌斑细菌总面积、活菌面积、活菌面积百分比水平均明显高于0.05%洗必泰组(P<0.05);随着4-羟甲基-2(5H)-呋喃酮剂量水平的升高,牙菌斑A值、存活率、菌落形成单位、牙菌斑细菌总面积、活菌面积、活菌面积百分比水平逐渐降低,剂量-效应关系明显(P<0.05)。对照组牙菌斑生物膜结构中结构完整,管道结构清晰,活菌占绝对优势,可见微量死菌;4-羟甲基-2(5H)-呋喃酮处理牙菌斑生物膜后,细菌总量明显减少,活菌数量明显下降,管道结构紊乱,生物膜结构明显改变,生物膜结构密度明显下降,且随着4-羟甲基-2(5H)-呋喃酮剂量的增加,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0.05%洗必泰处理牙菌斑生物膜后,有残存的生物膜结构,基本为死菌,生物膜中各管道结构模糊不清,细菌变得疏散开,生物膜结构和密度下降。结论:4-羟甲基-2(5H)-呋喃酮能改变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态结构,降低牙菌斑生物膜密度,降低其生物膜内部活菌比例,对牙菌斑生物膜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甲基-2(5H)-呋喃酮 牙菌斑生物膜 形态结构 活性
原文传递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群与牙菌斑生物膜
11
作者 肖一春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12期66-66,共1页
目的:分析人体口腔与牙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组群,分析微生物在牙菌斑生物膜形成、龋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选择来院口腔门诊与体检25例无龋病儿童、25例高龋病儿童,正常饮食后2h取样,采用HOMIM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无龋... 目的:分析人体口腔与牙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组群,分析微生物在牙菌斑生物膜形成、龋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选择来院口腔门诊与体检25例无龋病儿童、25例高龋病儿童,正常饮食后2h取样,采用HOMIM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无龋病与高龋病者种系型各门细菌种系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龋者种系检出数量范围在34-52例,中位数39,高于高龋者30(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龋组拟杆菌、红棕色单胞菌、昭和弯曲杆菌、戈登链球菌比重分别为12%、12%、48%、24%低于无龋者56%、60%、88%、92%,韦荣菌属、奈瑟氏菌属比重分别为12%、12%高于无龋者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菌斑生物膜主要来源于口腔微生物,但细菌种系数显著下降,龋病的发生可能与韦荣菌属、奈瑟氏菌属竞争性增加,拟杆菌、红棕色单胞菌、昭和弯曲杆菌、戈登链球菌竞争性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龋齿 生物组群 牙菌斑生物膜
下载PDF
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鸣宇 刘正 朱彩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 药敏实验 动物模型 周病 龋齿
原文传递
光动力疗法对牙菌斑生物膜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朝晖 常秀明 +1 位作者 阴慧娟 李迎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9-172,I0004,共5页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4种主要致龋菌形成的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活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黏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实验分为3组:PDT组,洗必泰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板...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4种主要致龋菌形成的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活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黏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实验分为3组:PDT组,洗必泰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板菌落计数观察牙菌斑生物膜活性,并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处理后的牙菌斑生物膜进行断层扫描、分析.结果 与生理盐水处理组相比,洗必泰能使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数量(CFU/ml)显著下降,杀菌率为57.8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T组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数量(CFU/ml)下降更为显著,杀菌率高达94.9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PDT可以有效杀灭牙菌斑生物膜内的细菌,破坏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有望成为控制菌斑和预防龋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龋病 牙菌斑生物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牙菌斑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凌均棨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作为典型的细菌性生物膜^[1],由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及其他菌属微生物细胞和细胞外多糖基质组成,各种细菌存在于宿主和细菌胞外多聚物基质包绕的立体三维结构中^[2],相互黏附或附着...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作为典型的细菌性生物膜^[1],由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及其他菌属微生物细胞和细胞外多糖基质组成,各种细菌存在于宿主和细菌胞外多聚物基质包绕的立体三维结构中^[2],相互黏附或附着、定植于牙表面及界面。经过动态的发展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链球菌属 基质组成 细胞外多糖 生物细胞 细菌性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原文传递
牙菌斑生物膜概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丹阳 张锦龙 +1 位作者 崔伟 王成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67-770,共4页
牙菌斑是口腔内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等多种菌属微生物细胞与胞外多聚物基质组成的复杂的三维结构,粘附、定植于牙齿表面,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生物膜(biofilm,BF)[1]。已有研究表明,存在于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利用一套完全... 牙菌斑是口腔内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等多种菌属微生物细胞与胞外多聚物基质组成的复杂的三维结构,粘附、定植于牙齿表面,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生物膜(biofilm,BF)[1]。已有研究表明,存在于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利用一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系统发挥其致病性,与浮游状态的细菌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生物生态系统 致龋特性 变形链球菌内容
下载PDF
细菌外排泵抑制剂对光动力疗法杀灭牙菌斑生物膜内主要致龋菌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陶亚东 邹朝晖 +2 位作者 孙盼盼 郭鹏 阴慧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20-320,共1页
目的:探讨细菌外排泵抑制剂(microbialemuxpumpIn-hibitor,EPI)—维拉帕米对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杀灭牙菌斑生物膜内主要致龋菌的影响。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外排泵抑制剂 光动力疗法 致龋菌 杀灭 细菌 血卟啉单甲醚 维拉帕米
原文传递
生物膜中不同定植阶段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奉雪 潘亚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引发口腔龋病和牙周病的重要因素。在牙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中晚期定植菌并非直接附着于牙面,而是依赖于识别早期定植菌表面的多糖或蛋白受体,因而早期和中晚期定植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物膜的形成至关重要。近年来,体... 牙菌斑生物膜是引发口腔龋病和牙周病的重要因素。在牙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中晚期定植菌并非直接附着于牙面,而是依赖于识别早期定植菌表面的多糖或蛋白受体,因而早期和中晚期定植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物膜的形成至关重要。近年来,体外生物膜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细菌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就以生物膜为依托的细菌间相互作用及体外生物膜模型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细菌间相互作用 格登链球菌 具核梭杆菌 龈卟啉单胞菌 恒流培养室
下载PDF
报告基因及其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西佼 李纾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报告基因技术是指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从而报告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伴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等观察成像技术的进步,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 报告基因技术是指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从而报告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伴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等观察成像技术的进步,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等新报告基因的应用,为生物膜胞间信号传递及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 牙菌斑生物膜 信号传递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变化与儿童龋病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庆楠 尚佳健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4期267-272,共6页
龋病作为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生态菌斑学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者们能够从微生物角度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群分布、菌群多样性、菌斑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儿童龋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 龋病作为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生态菌斑学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者们能够从微生物角度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群分布、菌群多样性、菌斑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儿童龋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菌群多样性的降低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早于龋病发生前的6个月就可以检测到菌群多样性水平的降低,这为龋病监测和患龋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差异菌属如乳酸杆菌、韦荣球菌等有可能作为儿童龋病生物标记物,判断儿童患龋风险。目前研究表明在龋病发生发展的不同进程中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中优势菌属不同,各菌群间的相互作用仍未清晰,菌斑微生物群落在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致龋机制尚未阐明。探究龋病发展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变化,筛选特异性的龋病生物标记物,仍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儿童 牙菌斑生物膜 生态菌斑学说 菌斑生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致龋微生物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牙周病相关研究及组织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税艳青 张睿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3,共3页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是一类发生于牙周组织的以牙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子的,多因素联合作用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龈病及牙周炎等多种疾病.牙周病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周附着丧失,最终导致牙齿脱落.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科腔...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是一类发生于牙周组织的以牙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子的,多因素联合作用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龈病及牙周炎等多种疾病.牙周病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周附着丧失,最终导致牙齿脱落.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科腔医院牙体牙髓牙周黏膜病科对牙周病的病因及治疗方面展开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中税艳青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及云南白药在牙周组织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现对目前研究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组织工程 周病 应用 侵袭性周炎 感染性疾病 牙菌斑生物膜 周支持组织 周附着丧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