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肠瘘患者行“牛心包”原位重建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艳 胡庆越 +1 位作者 蔡颖 乔彤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2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肠瘘行牛心包原位重建术后治疗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实施血压进阶式管理,降低血管破裂风险;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注意多种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实施个体化营养方案,实施全程管理预防再感染,延续药物... 目的总结2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肠瘘行牛心包原位重建术后治疗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实施血压进阶式管理,降低血管破裂风险;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注意多种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实施个体化营养方案,实施全程管理预防再感染,延续药物重整服务;严防吻合口破裂出血及下肢动脉栓塞。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微信、电话随访半年,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肠瘘患者病情复杂而危重,提供个体化围术期全程管理,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肠瘘 马耳他布鲁菌 牛心包 感染 护理
下载PDF
牛心包补片血管重建术治疗恶性胸腺瘤侵袭上腔静脉及右心房1例
2
作者 周金磊 徐建峰 周军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184-187,共4页
胸腺瘤同时累及右心房和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是罕见的,对于其治疗方法目前医学界尚未统一,不过一些病例研究潜在揭示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预后相较于非手术患者更好。同时,切除肿块后的血管重建也是目前临床需要面临的一个重... 胸腺瘤同时累及右心房和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是罕见的,对于其治疗方法目前医学界尚未统一,不过一些病例研究潜在揭示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预后相较于非手术患者更好。同时,切除肿块后的血管重建也是目前临床需要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近年来,牛心包补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血管修复手术中。本文报告1例老年女性Masaoka期B3型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瘤延伸至右心房并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该患者接受了牛心包补片血运重建和胸腺切除术,彻底切除了侵犯上腔静脉的胸腺瘤,并用牛心包补片重建了上腔静脉缺损。患者出院半年后,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可见胸腺完整切除是保证胸腺瘤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同时牛心包补片是一种安全、有效、功能良好的上腔静脉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牛心包补片 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1例主动脉移植物栖牙普雷沃菌感染病人行牛心包原位重建术护理
3
作者 邹佳佳 周艳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8期4027-4029,共3页
总结1例主动脉移植物栖牙普雷沃菌感染病人行牛心包原位重建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实施感染全程管理,创新术式有效降低再感染风险,做好管道安全风险评估;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实施血压分级管理,预防吻合口瘘或破... 总结1例主动脉移植物栖牙普雷沃菌感染病人行牛心包原位重建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实施感染全程管理,创新术式有效降低再感染风险,做好管道安全风险评估;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实施血压分级管理,预防吻合口瘘或破裂;实施分阶段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早期康复。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人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微信、电话随访,恢复良好。主动脉移植物栖牙普雷沃菌感染死亡率高,预后差,合并主动脉肠瘘后果是灾难性的,围术期有效观察与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科室自制心包导管原位移植为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实施个体化围术期全程管理,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移植物感染 栖牙普雷沃菌 牛心包 主动脉肠瘘 感染 营养
下载PDF
茶多酚处理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作为人工食管修补材料的可行性
4
作者 李芹 孙扬永 +2 位作者 吴昊 刘晓红 徐志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2-1836,共5页
背景:脱细胞组织支架已被应用于心脏、血管、皮肤、肺部和泌尿科等领域,并逐渐成为食管组织工程的良好候选者。目的:探讨茶多酚处理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作为人工食管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分别经PBS、戊二醛、... 背景:脱细胞组织支架已被应用于心脏、血管、皮肤、肺部和泌尿科等领域,并逐渐成为食管组织工程的良好候选者。目的:探讨茶多酚处理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作为人工食管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分别经PBS、戊二醛、茶多酚进行交联处理。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4组,A组将经PBS处理的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缝合至食管缺损处,B组将经戊二醛处理的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缝合至食管缺损处,C组将经茶多酚处理的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缝合至食管缺损处,D组暴露食管后关腹,每组4只。术后4周,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吻合口情况,修复部位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肌动蛋白α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可见,A组食管缺损部位肉芽增生,狭窄不明显,部分食管补片材料脱落;B组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只,食管缺损部位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大块补片组织突出于食管腔内;C组食管缺损部位肉芽组织增生,缺损部位被人工食管支撑,无明显狭窄;②A、B、C组大鼠术后4周的体质量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食管缺损部位肉芽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新生食管黏膜部分覆盖补片组织;B组食管缺损部位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补片周边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食管黏膜未覆盖补片组织;C组食管缺损部位肉芽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较轻,人工食管补片内可见大量新生细胞,原补片组织结构不清,食管黏膜完全覆盖缺损组织;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B组未见肌动蛋白α阳性染色细胞,C组可见蓝染的细胞核,原补片结构疏松,可见肌动蛋白α特异性染色的新生血管组织;⑤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脱细胞牛心包组织支架可作为人工食管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食管 食管破裂 茶多酚 牛心包 脱细胞组织支架 交联
下载PDF
牛心包补片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中应用
5
作者 何珊珊 尹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88-1289,共2页
1技术简介生物及合成材料作为自体组织的良好替代,已普遍使用于即刻乳房再造[1]。在国际上,使用的补片主要包括生物来源的脱细胞补片及合成材料补片TiLoop®。补片起到承托与固定假体的作用,其使用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供区创... 1技术简介生物及合成材料作为自体组织的良好替代,已普遍使用于即刻乳房再造[1]。在国际上,使用的补片主要包括生物来源的脱细胞补片及合成材料补片TiLoop®。补片起到承托与固定假体的作用,其使用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供区创伤,降低了包膜挛缩率[2-3]。牛心包补片(艾瑞欧)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脱细胞基质产品,是临床中使用的补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补片 假体 即刻乳房再造
下载PDF
Perfeot牛心包瓣临床随访研究
6
作者 刘永民 朱晓东 +3 位作者 胡盛寿 孙立忠 许建屏 朱俊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Perfect牛心包瓣的中期临床疗效和血液动力学性能。 方法: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采访和门诊超声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出院的125例患者进行随访,总随访率为96.8%,平均随访时间为34.33±16.02个月。... 目的:探讨Perfect牛心包瓣的中期临床疗效和血液动力学性能。 方法: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采访和门诊超声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出院的125例患者进行随访,总随访率为96.8%,平均随访时间为34.33±16.02个月。 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为0.8%),与生物瓣无关;一过性脑梗塞1例;无抗凝出血和再次手术。与手术后早期比较,中期血液动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 结论:Perfect瓣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性能,而且安全性好,中期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ot牛心包 BN型牛心包 生物瓣
下载PDF
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防钙化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龙隆 陈胜喜 +3 位作者 龚光甫 胡建国 尹邦良 胡野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6-47,共2页
目的 :本实验采用几种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 ,希望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瓣处理方法。方法 :分为五组 ,即新鲜对照组及戊二醛、2 ,3 -丁三醇、1,3 -丙二醇、1,2 -丙二醇组。分组将牛心包试片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 6 0d后 ,行组织钙定... 目的 :本实验采用几种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 ,希望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瓣处理方法。方法 :分为五组 ,即新鲜对照组及戊二醛、2 ,3 -丁三醇、1,3 -丙二醇、1,2 -丙二醇组。分组将牛心包试片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 6 0d后 ,行组织钙定量测定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2 ,3 -丁二醇改性后的牛心包试片钙平均含量为3.99± 0 .96ug/mg干重 ,与GA组、1,2 -丙二醇 ,1,3-丙二醇试片的钙平均含量 (2 41.89± 7.79、2 44 .2 6± 6 .39、16 7.32± 12 .2 9ug/mg干重 )相比 ,钙化 ,钙化明显减轻 (均P <0 .0 1) ,但与对照组 (4.11± 2 .2 3ug/mg干重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 2 ,3 -丁二醇组和 1,3 -丙二醇组试片仅有轻度形态学改变。而GA组和 1,2 -丙二醇组试片有严重的胶原变性 ,大片钙化。结论 :戊二醛鞣制的生物材料经2 ,3 -丁二醇改性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防钙化 戊二醛 2 3-丁二醇 心胸外科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的牛心包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坚刚 蒯行成 +2 位作者 胡野荣 任毕乔 龚光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5-230,共6页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较戊二醛组 (6.5 9± 1 .3 7) (P <0 .0 5 )更近似于正常瓣膜组织 ;且其极限拉伸强度优于戊二醛组。超微结构显示丁二醇组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结构完整 ;戊二醛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明显变性 ,结构模糊。结论  2 ,3 -丁二醇改性处理后的牛心包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戊二醛 2 3-丁二醇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牛心包脱细胞支架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晏飞燕 刘欣 +2 位作者 万荣欣 魏屹晗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器官或组织的重要基础,天然脱细胞基质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而成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研究采用胰酶去污剂法、冻融去污剂24 h法、冻融去污剂48 h法、冻融核酸酶法和去污剂核酸酶法等5种方法对牛心包组织进...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器官或组织的重要基础,天然脱细胞基质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而成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研究采用胰酶去污剂法、冻融去污剂24 h法、冻融去污剂48 h法、冻融核酸酶法和去污剂核酸酶法等5种方法对牛心包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含水量检测、力学检测、DNA含量检测和细胞毒性试验,判断不同脱细胞方法的脱细胞效果及其对牛心包基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对牛心包进行脱细胞的最佳方法。结果显示冻融后去污剂24 h法可以完全脱除牛心包的细胞成分,同时细胞外基质和力学特性保持完好,细胞毒性低,且经济实惠,是制备牛心包脱细胞支架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脱细胞 冻融法 支架 去垢剂
下载PDF
不同化学方法改性的牛心包体外降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清荣 万昌秀 +2 位作者 姚红卫 李天全 熊艳芳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牛心包材料是一种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生物材料。为了研究牛心包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能 ,本实验通过采用失重法、蛋白质检测法及氨基酸测定法定量地研究和对比了几种不同改性方法处理过的牛心包的体外降解规律 ,力求找到一种改... 牛心包材料是一种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生物材料。为了研究牛心包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能 ,本实验通过采用失重法、蛋白质检测法及氨基酸测定法定量地研究和对比了几种不同改性方法处理过的牛心包的体外降解规律 ,力求找到一种改性方法使材料既有可控的降解性 ,又有较小的抗原性 ,以使牛心包成为一种良好的可降解性 GTR材料。研究结果显示 ,用乙醇封端处理的心包相对于戊二醛及环氧交联处理的心包 ,在降解性方面更易满足可降解 GTR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胶原蛋白 天然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羟脯氨酸 氨基酸测定法 蛋白质检测法
下载PDF
生物交联剂京尼平交联牛心包生物支架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聪 万荣欣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1-286,共6页
脱细胞牛心包膜因其具有优良特性而成为组织工程生物瓣膜中理想的支架材料。采用冻融+表面活性剂法对牛心包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用戊二醛或京尼平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固定。通过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并对交联组织进行厚度检... 脱细胞牛心包膜因其具有优良特性而成为组织工程生物瓣膜中理想的支架材料。采用冻融+表面活性剂法对牛心包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用戊二醛或京尼平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固定。通过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并对交联组织进行厚度检测、含水量和接触角测试、力学检测、交联指数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体外降解、溶血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判断两种交联方法对脱细胞牛心包基质的影响,从而选择出交联脱细胞组织的最好方法。结果显示,冻融+表面活性剂法脱除细胞彻底,戊二醛或京尼平交联后组织厚度明显增加分别约20%、25%,亲水性良好,力学特性稳定,交联指数都高达90%,且28 d降解率分别为5%和3%,交联后组织稳定性高。但京尼平组溶血率(0.37%)远小于戊二醛组溶血率(13.77%),且细胞毒性很低。作为瓣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京尼平交联脱细胞牛心包膜比戊二醛交联效果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交联效果好,是较好的交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牛心包 京尼平 戊二醛 交联特征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酒精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学营 周建业 +3 位作者 胡盛寿 刘立群 蒋虹 王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197-20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酒精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体内钙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牛心包经戊二醛固定后,再用酒精处理,未经酒精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牛心包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3周和2个月后取出,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VonKossa钙染色评估... 目的探讨酒精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体内钙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牛心包经戊二醛固定后,再用酒精处理,未经酒精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牛心包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3周和2个月后取出,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VonKossa钙染色评估两组牛心包钙含量变化。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皱缩温度测定评估两组牛心包的物理性能。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酒精再处理对牛心包胶原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大鼠皮下埋植实验显示酒精再处理能显著抑制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的钙化,3周时酒精再处理的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组钙含量是(1.08±0.30)mg/g,酒精未处理组钙含量是(24.55±7.16)mg/g;2个月时酒精再处理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组钙含量是(1.20±0.43)mg/g,酒精未处理组钙含量是(120.22±37.36)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再处理后牛心包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抗拉负荷增大,但抗拉强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酒精再处理后牛心包的热皱缩温度下降。结论酒精处理戊二醛固定的牛心包动物体内实验显示有显著的抗钙化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处理 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 牛心包 钙化
下载PDF
牛心包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脱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岷 成少飞 +4 位作者 王学宁 叶清 王维俊 王小妹 陈长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支架材料。方法分别采用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处理新鲜牛心... 目的研究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支架材料。方法分别采用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处理新鲜牛心包组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热皱缩实验、拉力测试观察基质的物理性能变化;DNA抽提比较脱细胞前后细胞数量差异。结果3种方法均能完全去除细胞,与去污剂-酶消化法比较,其他2种方法对基质的破坏明显。结论去污剂-酶消化法脱细胞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护基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牛心包 去细胞基质
下载PDF
牛心包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能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文斌 吴汉江 +2 位作者 胡广伟 姚本栈 周艺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筛选脱牛心包衍生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探讨作为支架材料的可能性。 方法:分别采用0.1mol/LNaCl+0.5%TritonX-100、0.1mol/LNaCl+0.25%Trypsin、0.25%Trypsin+0.5% TritonX-100、0.1mol/LNaCl+0.25%Tryp... 目的:筛选脱牛心包衍生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探讨作为支架材料的可能性。 方法:分别采用0.1mol/LNaCl+0.5%TritonX-100、0.1mol/LNaCl+0.25%Trypsin、0.25%Trypsin+0.5% TritonX-100、0.1mol/LNaCl+0.25%Trypsin+0.5%TritonX-100对新鲜牛心包进行脱细胞处理,脱细胞牛心 包经过碳化二亚胺(EDAC)交联。观察脱细胞牛心包基质材料的组织结构、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经0.25% Trypsin+0.5%TritonX-100酶联脱细胞处理获得的脱细胞牛心包内无细胞成分,其双层结构及理化性能保存良 好。结论:0.25%Trypsin+0.5%TritonX-100酶联脱细胞法能有效地脱去牛心包内的细胞成分,获得的脱细胞 牛心包的组织结构和理化性能符合生物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 牛心包 生物衍生材料 筛选
下载PDF
涤纶片和牛心包预防兔肺减容术后肺切缘漏气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坤祥 徐鉷 +3 位作者 王云杰 刘锟 程庆书 任鹏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 研究涤纶织片加固钉夹缝合器行兔肺减容手术 (L VRS)减少肺切缘漏气时间的效果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采用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诱发肺气肿模型后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A组为涤纶片处理组 ;B组为牛心包处理组 ;C组为无加... 目的 研究涤纶织片加固钉夹缝合器行兔肺减容手术 (L VRS)减少肺切缘漏气时间的效果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采用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诱发肺气肿模型后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A组为涤纶片处理组 ;B组为牛心包处理组 ;C组为无加固材料对照组 .分别行肺减容手术 ,术后检测持续漏气时间及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应用涤纶片与牛心包加固的钉夹缝合器 ,两组间术后持续漏气时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而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1) ;牛心包肺切缘可见有大量的单核、多核巨细胞聚集在牛心包接触面 ,伴有移植胶原的降解 ,涤纶片肺切缘周围仅有少量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浸润 ;木瓜蛋白酶诱发的肺气肿模型在形态学上完全符合肺气肿的病理学特征 .结论 涤纶织片加固钉夹缝合器行肺减容手术可减少持续漏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片 牛心包 预防 肺减容术 手术后 肺切缘漏气 肺气肿
下载PDF
牛心包补片修复心脏间隔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波 王辉山 +3 位作者 方敏华 韩宏光 王镇龙 李晓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303-3310,共8页
背景:心脏涤纶补片因其质地薄、质量轻、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但最近几年发现,用心脏涤纶补片对心室间隔缺损修补后,一旦发生术后残余漏,较易引起溶血、细菌或真菌感染。目的:探讨应用牛心包补片修复心脏间隔缺损的疗效... 背景:心脏涤纶补片因其质地薄、质量轻、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但最近几年发现,用心脏涤纶补片对心室间隔缺损修补后,一旦发生术后残余漏,较易引起溶血、细菌或真菌感染。目的:探讨应用牛心包补片修复心脏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戊二醛固定的牛心包补片修补152例心脏间隔缺损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56例,室间隔缺损78例,部分房室间隔缺损18例。术后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观察其术后早期病情、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结果与结论:152例患者均完成修补手术,术后无早期死亡,患者随访2-6个月,牛心包补片在使用过程中及术后早期均未发现漏血、溶血、血栓、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第1天出现高血压危象,经过抢救后好转。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可见心脏间隔缺损修补完全,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活瓣已关闭无分流;心脏功能正常。证实牛心包补片可以有效修复心脏间隔缺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良好的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临床实践 牛心包补片 心脏间隔缺损 修复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房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牛心包生物补片对后巩膜加固区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希彬 黄一飞 +1 位作者 吴志鸿 焦小杰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应用不同交联程度的牛心包生物补片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实验动物巩膜加固区的力学特性,并进一步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白兔48只,雌雄不拘。体重2.2~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 A组使用... 目的:应用不同交联程度的牛心包生物补片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实验动物巩膜加固区的力学特性,并进一步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白兔48只,雌雄不拘。体重2.2~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 A组使用未交联的牛心包生物补片;B组使用中度交联的牛心包生物补片;C组使用高度交联的牛心包生物补片;D组使用人巩膜组织。分别分为术后2、4、12、24周观察期。手术前常规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排除有眼部疾患的动物。同期手术,各组术眼为左眼。后巩膜加固材料为长条形,5 mm ×20 mm,每眼植入1条。手术前后观察外眼(结膜水肿、炎性反应)、前节、眼底情况。各组手术后2、4、12、24周取标本,摘除眼球,洗净血污,切取植片包括其附着的巩膜。应用BOSE ElectroForce动态力学试验仪对各不同交联度牛心包补片及各实验组巩膜加固区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随植入时间的延长,A、D组组织逐渐被降解吸收,至24周时已大部被吸收。 B、C组组织无明显降解。 A、D组术后4、12周巩膜加固区的弹性模量和刚度与术后2周相比明显增大,刚度及强度则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而下降。 B、C组术后24周巩膜加固区的弹性模量较其余各时间点减少,术后12周与24周组刚度明显降低,尤其以术后24周组刚度最弱。术后24周 B、C组刚度及强度明显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联后的牛心包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中、高度交联的牛心包均可用于后巩膜加固术,其远期效果优于人巩膜及未交联的牛心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交联 生物力学 后巩膜加固
下载PDF
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荣欣 田聪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1-446,共6页
本研究针对天然交联剂原花青素处理牛心包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组织,制备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材料,并对其交联特性、力学特性、抗酶降解性能、亲疏水性能、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花青素... 本研究针对天然交联剂原花青素处理牛心包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组织,制备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材料,并对其交联特性、力学特性、抗酶降解性能、亲疏水性能、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花青素或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组织变性温度、力学特性、表面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都明显提高;与传统交联剂戊二醛相比组织稳定性、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最大断裂强度显著提高(原花青素交联组织最大断裂强度(13.863 0 MPa)明显高于戊二醛交联组织(10.784 2 MPa);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处理固定组织的溶血率(2.61%)远低于戊二醛处理的组织(12.5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交联组织在1、3、5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6.19%、88.96%、100.12%,而戊二醛在相同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3.15%、57.28%、48.74%。原花青素交联的瓣膜材料组织结构稳定、亲水性好、毒性小且能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作为人工生物瓣膜材料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心脏瓣膜 戊二醛 原花青素
下载PDF
牛心包心脏瓣膜的酞菁敏化光交联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琳 唐应武 +4 位作者 梁强 周建业 崔经纬 胡盛寿 张复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用磺化铜酞菁作为光敏剂,在可见光辐照下交联牛心包。方法将新鲜牛心包浸泡在0.01%的磺化铜酞菁染料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宽光谱光源辐照20~120h。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交联程度,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交... 目的用磺化铜酞菁作为光敏剂,在可见光辐照下交联牛心包。方法将新鲜牛心包浸泡在0.01%的磺化铜酞菁染料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宽光谱光源辐照20~120h。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交联程度,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交联发生后牛心包组织的结构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差热分析,DSC)检测骤缩温度变化,并进行了含水量分析。结果光氧化交联法可以交联牛心包胶原蛋白;交联前后牛心包组织胶原蛋白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解释了光氧化交联法的原理;光交联法改进了戊二醛法造成的牛心包组织僵硬。结论酞菁敏化光交联法实现了牛心包材料的人工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氧化交联 酞菁 牛心包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牛心包材料体外降解规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强 万昌秀 +3 位作者 刘建伟 李赛 徐鹏 雷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牛心包材料在体外的降解规律 ,以进一步对其控制降解并引导组织再生。方法 1 .选择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木瓜蛋白酶和胰酶 ,在 37℃ ,3、8、1 5、30d ,对不同交联度的牛心包材料进行处理。主要用失重法、平均孔径法、分光光度... 目的研究牛心包材料在体外的降解规律 ,以进一步对其控制降解并引导组织再生。方法 1 .选择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木瓜蛋白酶和胰酶 ,在 37℃ ,3、8、1 5、30d ,对不同交联度的牛心包材料进行处理。主要用失重法、平均孔径法、分光光度法、红外测试及扫描电镜来表征材料的各种降解特性。 2 .不同交联度的心包材料在PBS溶液中 37℃下进行水解 ,采用失重法 ,分光光度法表征心包材料的水解规律。结果 30d内实验表明在没有酶的作用下 ,未交联的心包材料基本稳定 ,很难发生大分子断裂的降解 ,仅为小分子溶解和扩散过程。酶解的效果显著 ,其中以胰酶最为明显 ,并得到了几种酶的降解失重曲线。酶解产物经分析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短肽、多糖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降解 水解 酶解 牛心包材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