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牛膝菊入侵风险评价
1
作者 胡京枝 尚兵 +2 位作者 王颖 刘国伟 杨海青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0,68,共5页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适应能力强,扩展速度快,量大,难以根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大。通过历史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并结合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对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牛膝菊入侵风险定量分析,计算出风险值为2.09,属于中风...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适应能力强,扩展速度快,量大,难以根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大。通过历史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并结合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对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牛膝菊入侵风险定量分析,计算出风险值为2.09,属于中风险入侵植物,会造成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应严加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森林生态系统 牛膝菊 风险评价
下载PDF
辽宁省牛膝菊属(Galinsoga Ruiz. et Pav.)植物的补充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翟强 王维斌 +1 位作者 曲波 邵美妮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et Pav.)为辽宁省两种重要入侵植物,目前国内文献对这两种植物的形态描述有混淆。根据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并比对采集于沈阳市附近的标本,...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et Pav.)为辽宁省两种重要入侵植物,目前国内文献对这两种植物的形态描述有混淆。根据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并比对采集于沈阳市附近的标本,作者明确这两种牛膝菊属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冠毛:前者的舌状花无冠毛或冠毛为细短毛,管状花的冠毛羽筛状,先端钝;后者的舌状花和管状花的冠毛均呈羽筛状,先端尖。该性状差异可为准确鉴别该属杂草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牛膝菊 粗毛牛膝菊
下载PDF
入侵杂草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种子成熟与萌发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陶波 董玉梅 汤东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1-333,共3页
为进一步明确入侵杂草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与粗毛牛膝菊(G.ciliata)发生和危害规律,对其种子的成熟时间、结实能力和种子发芽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播种的粗毛牛膝菊种子成熟早于牛膝菊,全生育期内粗毛牛膝菊的成熟花... 为进一步明确入侵杂草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与粗毛牛膝菊(G.ciliata)发生和危害规律,对其种子的成熟时间、结实能力和种子发芽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播种的粗毛牛膝菊种子成熟早于牛膝菊,全生育期内粗毛牛膝菊的成熟花序和种子数量更多。牛膝菊成熟种子28℃培养5 d发芽率超过40%,培养15 d基本完成发芽;粗毛牛膝菊种子培养5 d基本不发芽,培养30 d发芽的仍较多。可见粗毛牛膝菊的结实能力强于牛膝菊,但种子发芽速度慢,发芽周期长。推测粗毛牛膝菊种子可能具有一定的后熟或休眠特性,显示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 牛膝菊 粗毛牛膝菊 种子萌发 种子成熟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和野茼蒿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23
4
作者 董红云 李亚 +2 位作者 汪庆 姚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8-53,91,共7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玉米(Zea mays L.)为实验材料,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为测定指标,结合化感效应指数的综合效应值,对外来入侵植物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玉米(Zea mays L.)为实验材料,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为测定指标,结合化感效应指数的综合效应值,对外来入侵植物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 S.Moore〕和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茎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活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野茼蒿和牛膝菊水浸提液质量浓度(0.01-0.10 g·mL^-1)的提高,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总体上逐渐减小;与对照组相比,0.01 g·mL^-1牛膝菊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幼苗株高以及玉米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株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小麦和玉米的幼苗根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而0.01 g·mL^-1野茼蒿水浸提液仅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略有促进作用。0.04-0.10 g·mL^-1野茼蒿和牛膝菊水浸提液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基本上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野茼蒿和牛膝菊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小麦。0.01-0.10 g·mL^-1野茼蒿和牛膝菊水浸提液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的综合效应值均小于0,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2种植物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综合效应值逐渐降低,且前者的化感效应指数的综合效应值大于后者。研究结果显示,野茼蒿和牛膝菊水浸提液对小麦和玉米的化感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化感作用的强度与水浸提液的质量浓度相关;野茼蒿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效应大于牛膝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野茼蒿 牛膝菊 生物测定 化感活性
下载PDF
混种富集植物对牛膝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立金 罗丽 +3 位作者 杨代宇 张潇 廖明安 汤福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9-324,共6页
为研究混种对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效果,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了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混种镉富集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和猪殃殃(Galium aparine)对其镉积累的影响。... 为研究混种对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效果,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了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混种镉富集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和猪殃殃(Galium aparine)对其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种相比,混种猪殃殃提高了牛膝菊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混种荠菜及碎米荠则降低了牛膝菊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但各个混种处理的植物总生物量均介于2种植物单种之间。混种荠菜、碎米荠和猪殃殃均提高了牛膝菊地上部分镉含量,其中,盆栽试验分别较牛膝菊单种提高了35.16%,52.26%和17.42%,小区试验分别较牛膝菊(单种)提高了18.45%,25.24%和12.62%。牛膝菊混种碎米荠的地上部分镉积累总量高于各自单种,其余混种处理均介于2种植物单种之间。小区试验中,牛膝菊混种碎米荠的单位面积地上部分镉积累总量达340.74μg/m2,分别较牛膝菊单种和碎米荠单种提高了15.40%和4.57%。因此,牛膝菊混种碎米荠能够用于提高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富集植物 镉积累 混种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41
6
作者 齐淑艳 徐文铎 文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3-2286,共4页
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 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生物量中所占比率表现为茎>叶>根>花序.牛膝菊种群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与植株高度、根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较好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牛膝菊 构件 生物量
下载PDF
土施富集植物秸秆对牛膝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汤福义 林立金 +4 位作者 廖进秋 廖明安 何静 杨代宇 张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3-218,共6页
为研究富集植物秸秆对超富集植物的化感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污染条件下,土施4种镉富集植物(小飞蓬、碎米荠、旱莲草和豆瓣菜)秸秆对牛膝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相比,施用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提高了牛膝菊根系、... 为研究富集植物秸秆对超富集植物的化感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污染条件下,土施4种镉富集植物(小飞蓬、碎米荠、旱莲草和豆瓣菜)秸秆对牛膝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相比,施用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提高了牛膝菊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也提高了牛膝菊株高和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但施用旱莲草和豆瓣菜秸秆则降低了牛膝菊的生物量、株高和抗氧化酶活性。施用小飞蓬、碎米荠、旱莲草和豆瓣菜秸秆均提高了牛膝菊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比未施用提高了12.01%,9.55%,22.03%,5.39%,但只有施用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的牛膝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高于未施用(分别比未施用提高了35.78%和11.77%)。施用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而施用旱莲草和豆瓣菜秸秆则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因此,土施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均能提高牛膝菊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以小飞蓬秸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植物秸秆 牛膝菊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齐淑艳 昌恩梓 +2 位作者 董晶晶 郭婷婷 李晓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为了解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不同比例条件下两种植物的竞争表现,定量分析其单株生物量和竞争能力,为探究牛膝菊入侵机理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种时白车轴草的生长受到... 为了解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不同比例条件下两种植物的竞争表现,定量分析其单株生物量和竞争能力,为探究牛膝菊入侵机理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种时白车轴草的生长受到牛膝菊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和单种时的单株生物量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不同密度、不同比例种植条件下,牛膝菊的相对产量(RY)>1,差异显著;相对产量总和(RYT)>1,差异不显著;相对攻击力系数(A)>0;牛膝菊有可能通过种间竞争将白车轴草排除种群,在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时,白车轴草处于劣势;种植密度、种植比例及密度×比例对牛膝菊和白车轴草的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白车轴草 竞争效应
下载PDF
牛膝菊属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昌恩梓 齐淑艳 +2 位作者 孔令群 李晓春 申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对分布在辽宁省的牛膝菊属两种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片的长、宽、周长、面积、长宽比、叶形指数和比叶重),解... 对分布在辽宁省的牛膝菊属两种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片的长、宽、周长、面积、长宽比、叶形指数和比叶重),解剖结构(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P)、海绵组织厚度(S)、P/S比值)及叶片的表皮特征(气孔的面积、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叶片的长宽比、叶形指数、单叶干重和比叶重差异不显著,而单叶面积为牛膝菊<粗毛牛膝菊,差异非常显著(P<0.01).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数量多于上表皮的数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保卫细胞为肾形,气孔器类型为不规则形.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一层,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差异显著(P<0.05);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为异面叶.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中脉仅有1束维管束,外有2层维管束鞘,属于C3植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入侵植物 解剖结构
下载PDF
CO_2与O_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淑艳 郭晓华 赵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研究了大气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2(700μmol/mol)和高浓度O3(80 nmol/mol)处理条件下,牛膝菊的比叶面积、叶形指数、平均单叶叶面积、叶...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研究了大气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2(700μmol/mol)和高浓度O3(80 nmol/mol)处理条件下,牛膝菊的比叶面积、叶形指数、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宽度和周长均有减少的趋势,其中比叶面积、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周长减小差异非常显著(P≤0.01);比叶重均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叶片长与宽的比值在高浓度CO2处理下有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O3处理下有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周长、面积之间的异速生长类型符合Y=aXK模型.牛膝菊叶片的气孔面积、周长、宽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在高浓度CO2处理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差异显著(0.01<P≤0.05);在高浓度O3处理下,均有减小的趋势,除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CO2与O3浓度增加对牛膝菊气孔参数影响不大.在高浓度CO2,O3及对照处理条件下,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比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CO2与O3 牛膝菊 叶片形态特征 异速生长 气孔参数
下载PDF
牛膝菊对黄山乡土植物柔毛水杨梅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小飞 钱倩媛 +2 位作者 汪传友 吴磊 王家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以外来入侵杂草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黄山乡土植物柔毛水杨梅(Geum japonicum var.chinense)种子,并对其萌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浸提液对柔毛水杨梅种子的萌发率以及萌发速度均表现出很强... 以外来入侵杂草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黄山乡土植物柔毛水杨梅(Geum japonicum var.chinense)种子,并对其萌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浸提液对柔毛水杨梅种子的萌发率以及萌发速度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且随各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相应增强,但各浸提液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当茎、叶浸提液质量浓度均为0.1 g/mL、根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8 g/mL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强;同一器官浸提液在0~0.1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质量浓度为0.1 g/mL时,延迟作用最为显著,但茎、叶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 g/mL时,对萌发速率没有延迟却有加速作用。分析认为,抑制作用可能是多种化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它们的性质、活性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柔毛水杨梅 入侵杂草 化感作用
下载PDF
温湿度对牛膝菊和红花月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文君 朱茜 +1 位作者 李岳 汤东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为明确牛膝菊和红花月见草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温度的反应,开展了牛膝菊和粉花月见草在6种对最温种适度子萌和发发5种芽湿湿势度度影为下响40种较%子;大粉的,花降发月低芽见了势草种、的子发最发芽适芽率萌指和发数发。温芽度指为数2的8℃... 为明确牛膝菊和红花月见草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温度的反应,开展了牛膝菊和粉花月见草在6种对最温种适度子萌和发发5种芽湿湿势度度影为下响40种较%子;大粉的,花降发月低芽见了势草种、的子发最发芽适芽率萌指和发数发。温芽度指为数2的8℃研,究最。适结萌果发表湿明度,也牛为膝4菊0%的。最非适最萌适发温温度度和2湿5℃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粉花月见草 种子萌发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对白菜、萝卜、生菜、油菜种子和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振清 赵永光 +4 位作者 张风娟 龙茹 孟宪东 邢士欣 徐兴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测定了牛膝菊茎叶浸提液对白菜、萝卜、生菜和油菜等4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浸提液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80 g/L的牛膝菊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对生菜种子的萌... 测定了牛膝菊茎叶浸提液对白菜、萝卜、生菜和油菜等4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浸提液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80 g/L的牛膝菊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10 g/L和20 g/L两个低质量浓度浸提液有促进作用,40 g/L和80 g/L两个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具有抑制作用;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呈不规律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的促进作用4个浸提液浓度处理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化感作用 蔬菜种子 蔬菜幼苗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之间化感互作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静 齐淑艳 +1 位作者 李晓春 杨琳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70-75,共6页
采用培养皿培养法,配制0.625、1.250、2.500、5.000、10.000g/L不同浓度的植株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白车轴草与外来入侵杂草牛膝菊之间化感互作开展研究,旨在为牛膝菊入侵生境合理选择种植替代物种,实现生物防除牛膝菊和研制新型除草剂... 采用培养皿培养法,配制0.625、1.250、2.500、5.000、10.000g/L不同浓度的植株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白车轴草与外来入侵杂草牛膝菊之间化感互作开展研究,旨在为牛膝菊入侵生境合理选择种植替代物种,实现生物防除牛膝菊和研制新型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牛膝菊地上部分浸提液对白车轴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的根长和根茎比总体呈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2)浓度为10.000g/L的白车轴草地上部分浸提液对牛膝菊种子的萌发、幼苗的根长和根茎比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他浓度有促进作用。(3)在供试浓度范围内,牛膝菊对白车轴草化感综合效应均小于0,表现出对白车轴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000g/L的水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大,而白车轴草对牛膝菊的化感综合效应在浓度为10.000g/L时小于0,对牛膝菊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他浓度的化感综合效应均大于0,表现出对牛膝菊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相同生境下用白车轴草替代牛膝菊的生长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白车轴草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淑艳 孔令群 +1 位作者 冯典兴 杨彩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0-155,共6页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Mg2+、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PCR结果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牛膝菊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25μL)为:Mg2+浓度2.0 mmol/L,dNTP...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Mg2+、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PCR结果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牛膝菊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25μL)为:Mg2+浓度2.0 mmol/L,dNTP浓度0.5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0.08 U/μL,引物浓度0.2μmol/L,DNA浓度1.5 ng/μL。筛选出扩增稳定、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并确定了8条引物各自的最佳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正交设计 ISSR—PCR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抗氧化物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晶晶 齐淑艳 郭婷婷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利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溶液,对牛膝菊(Galinsoga parviiflora)植株(株高30-40cm)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其叶片MDA(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超氧化歧化酶)及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 利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溶液,对牛膝菊(Galinsoga parviiflora)植株(株高30-40cm)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其叶片MDA(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超氧化歧化酶)及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EG质量分数为20%时,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值;PEG质量分数为1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PEG质量分数达到25%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除5%PEG外)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低于CK,差异也不显著(P〉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在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下,牛膝菊叶片MDA含量、SOD活性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而POD活性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0~24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呈递增趋势;24~48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下降显著;48-72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变化不明显,25%PEG处理组和CK的POD活性上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牛膝菊 干旱胁迫 抗氧化物酶
下载PDF
温度对入侵植物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齐淑艳 董晶晶 +1 位作者 郭婷婷 孙晓萌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种子萌发 适宜温度
下载PDF
苏州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及牛膝菊的入侵风险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敏 郝建华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507-511,共5页
外来入侵生物严重挑战着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外来种入侵风险评估工作重要而紧迫。根据相关外来植物风险评估标准,结合苏州的地理气候特征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加入了自交亲和性以及DNA C值指标,建立了适合于苏州地区的外来植物风险... 外来入侵生物严重挑战着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外来种入侵风险评估工作重要而紧迫。根据相关外来植物风险评估标准,结合苏州的地理气候特征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加入了自交亲和性以及DNA C值指标,建立了适合于苏州地区的外来植物风险评估体系,并依据此体系,对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在苏州地区的入侵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依据满分为100分的风险评估体系,牛膝菊的风险值为68,风险程度中等,需要进行较严格的监控管理,在其大规模爆发之前加以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估体系 牛膝菊
下载PDF
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对生菜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科文 林立金 +3 位作者 石军 马倩倩 李克强 廖明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种生态型(农田和矿山)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进行正反嫁接:以矿山生态型牛膝菊为砧木(后代为矿砧)、农田生态型牛膝菊为接穗(后代为农穗)进行嫁接和以农田生态型牛膝菊为砧木(后代为农砧)、矿山生态型牛膝菊为接穗(后代... 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种生态型(农田和矿山)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进行正反嫁接:以矿山生态型牛膝菊为砧木(后代为矿砧)、农田生态型牛膝菊为接穗(后代为农穗)进行嫁接和以农田生态型牛膝菊为砧木(后代为农砧)、矿山生态型牛膝菊为接穗(后代为矿穗)进行嫁接,研究了混种两种生态型牛膝菊正反嫁接实生后代(农田、矿山、农砧、矿砧、农穗、矿穗)对生菜镉(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菜单种处理相比,只有混种农穗及矿穗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生菜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其中,混种矿穗处理的生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较生菜单种处理提高了10.98%),其他混种处理均抑制了生菜的生长。另外,混种农穗及矿穗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对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不大。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显著降低了生菜地上部分的Cd含量,且与矿穗混种处理的Cd含量最低,较生菜单种处理降低了29.18%。因此,生菜与矿穗混种,既能有效降低生菜可食用部位(地上部分)的Cd含量,还能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嫁接后代 生菜 混种
下载PDF
相互嫁接对两种生态型牛膝菊后代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科文 姚欢 +3 位作者 马倩倩 吴彩芳 廖明安 林立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研究砧穗互作对超富集植物嫁接后代重金属积累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互嫁接对2种生态型(矿山生态型和农田生态型)牛膝菊后代在镉胁迫下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相比,相互嫁接的牛膝菊后代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 为研究砧穗互作对超富集植物嫁接后代重金属积累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互嫁接对2种生态型(矿山生态型和农田生态型)牛膝菊后代在镉胁迫下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相比,相互嫁接的牛膝菊后代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不显著或略有降低。矿山生态型的砧木及接穗后代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而农田生态型的砧木及接穗后代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不显著或略有降低。与农田生态型未嫁接相比,农田生态型的砧木及接穗后代的植株镉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降低了5.96%和9.23%;与矿山生态型未嫁接相比,矿山生态型砧木后代植株的镉含量显著降低,但其接穗后代的植株镉含量显著升高。因此,砧穗互作能够影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镉积累,且不同生态型相互嫁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提高牛膝菊后代的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后代 牛膝菊 生态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