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骨形成蛋白在骨不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杨超 曾述强 王勇 陈东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5,共2页
应用牛骨形成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简称b-BMP)成功的治愈13例骨不连病人。经过13个月~29个月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本组病人术前平均已做过1.5次手术。13例病人中,有... 应用牛骨形成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简称b-BMP)成功的治愈13例骨不连病人。经过13个月~29个月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本组病人术前平均已做过1.5次手术。13例病人中,有12例被1次治愈。1例病人再次行内固定加用牛骨形成蛋白的植入也被治愈。骨形成蛋白的应用方式,采用同锻石膏复合后植入骨不连处。平均每个病人植入100mgBMP,13例病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7个月。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形成蛋白 不连 煅石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牛骨形成蛋白异位诱导成骨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毅敏 陈新梅 +3 位作者 毛天球 韩亮 马秦 陈富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牛骨形成蛋白 (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 ,同时比较两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效率。方法 :把rhBMP 2和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 ,进行小鼠肌...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牛骨形成蛋白 (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 ,同时比较两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效率。方法 :把rhBMP 2和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 ,进行小鼠肌内种植 1、3、6周后 ,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 ,比较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2和bBMP存在骨诱导差异 ,rhBMP 2诱导成骨量相对较少但血管、骨髓含量丰富 ,bBMP则相反。结论 :两种BMP都具有良好的诱骨活性 ,但在成骨量和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形成蛋白-2 牛骨形成蛋白 异位诱导 活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多孔中空种植体成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湘凌 陈绍维 +2 位作者 李声伟 田卫东 张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观察牛骨形成蛋白复合种植体成骨效应。方法 将天然提取的牛骨形成蛋白 (bBMP)与多孔中空钛种植体相复合形成人工复合种植体 ,植入狗下颌骨 ,并设同等规格的实心柱状钛种植体及不复合bBMP的多孔... 目的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观察牛骨形成蛋白复合种植体成骨效应。方法 将天然提取的牛骨形成蛋白 (bBMP)与多孔中空钛种植体相复合形成人工复合种植体 ,植入狗下颌骨 ,并设同等规格的实心柱状钛种植体及不复合bBMP的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植入狗下颌骨为对照组。应用三色荧光标记LSCM观察复合种植体周围骨整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复合种植体在各时期成骨能力和成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合种植体可诱导早期、大量、较持久的成骨 ;LSCM对种植体周围成骨行为进行观察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多孔中空种植体 效应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形成蛋白 整合
下载PDF
重组合异种骨的研究——牛骨松质与牛BMP的再结合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玮 胡蕴玉 陆裕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1期18-20,66,共3页
作者将小牛骨松质化学处理以消除其抗原性,后作为载体结合牛BMP复合移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结果表明:重组合过程使BMP的诱导活性大大提高,仅含0.5mgBMp的重组合异种骨即能在小鼠肌肉内诱导骨软骨组织发生,而单独植入相同剂量的BMP或松质... 作者将小牛骨松质化学处理以消除其抗原性,后作为载体结合牛BMP复合移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结果表明:重组合过程使BMP的诱导活性大大提高,仅含0.5mgBMp的重组合异种骨即能在小鼠肌肉内诱导骨软骨组织发生,而单独植入相同剂量的BMP或松质骨载体均无此活性.认为异种骨松质用做BMP的结合载体是最佳选择,二者复合移植不仅避免了异种骨移植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且浓缩了植骨的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合异种 牛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复合人工骨双重机制修复骨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黎升 戴毅敏 +2 位作者 毛天球 韩亮 赵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研究生物珊瑚 /聚乳酸和rhBMP 2合成人工骨 (复合骨 )修复兔颅骨缺损的骨修复能力。方法 选择 2 4只新西兰兔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1 2只 ,建立兔颅骨缺损标准模型。植入复合骨 ,用珊瑚 /聚乳酸作为对照。术后 4、8、1 2周每组... 目的 研究生物珊瑚 /聚乳酸和rhBMP 2合成人工骨 (复合骨 )修复兔颅骨缺损的骨修复能力。方法 选择 2 4只新西兰兔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1 2只 ,建立兔颅骨缺损标准模型。植入复合骨 ,用珊瑚 /聚乳酸作为对照。术后 4、8、1 2周每组各处死 4只动物。进行X线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复合骨在植入缺损后 ,不仅在其周边部有骨组织长入 ,而且在整个植入物内均有新骨形成 ,即出现多中心成骨。复合骨在同一时间点的成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随时间推移 ,成骨量递增。结论 生物珊瑚 /聚乳酸和rhBMP 2合成人工骨在体内以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制完成骨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形成蛋白-2 牛骨形成蛋白 珊瑚 聚乳酸 复合人工 活性 实验研究 质缺损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科学术会议简况
6
作者 赵峰 《医学研究杂志》 1990年第9期18-22,共5页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于1989年10月23~27日召开。会议共收到1697篇论文,其中大会宣读62篇,小组交流372篇。会议就基础、创伤、脊柱、手外、显外、骨病、肿瘤、关节病等几个专题进行讨论。现简介如下:北京积水潭医院对1979...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于1989年10月23~27日召开。会议共收到1697篇论文,其中大会宣读62篇,小组交流372篇。会议就基础、创伤、脊柱、手外、显外、骨病、肿瘤、关节病等几个专题进行讨论。现简介如下:北京积水潭医院对1979~1986年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65例及其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新鲜损伤的早期修复与陈旧损伤的晚期重建主观评价结果满意率相近似,分别为87.5%及85.9%,客观评价结果,后抽屉试验术后转为阴性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后抽屉试验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病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后路手术 早期修复 牛骨形成蛋白 移植
下载PDF
脱钙骨颗粒骨水泥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4 位作者 张殿忠 周勇 裘秀春 文艳华 何一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颗粒 (DBM)、骨水泥 (BC)、牛骨形成蛋白 (bBMP)的最佳比例和最方便的复合方法。方法 提取bBMP ,制备狗DBM ,二者按 1∶2 5的质量比用直接掺合法和吸附法复合后 ,再与BC按不同的质量比复合 ,将复合后的材料行体外...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颗粒 (DBM)、骨水泥 (BC)、牛骨形成蛋白 (bBMP)的最佳比例和最方便的复合方法。方法 提取bBMP ,制备狗DBM ,二者按 1∶2 5的质量比用直接掺合法和吸附法复合后 ,再与BC按不同的质量比复合 ,将复合后的材料行体外生物力学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 ,体内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和植入实验。结果 bBMP与DBM直接掺合和吸附法复合后 ,所得材料的成骨诱导活性无差别。复合材料中DBM的质量比≤ 40 %时 ,材料内部的大部分间隙 <10 0 μm ,空隙率 <2 0 %,不利于新生血管长入和新骨形成。DBM的质量比≥ 80 %时 ,DBM和BC不能复合在一起 ,从而失去塑形性。DBM的质量比在 5 0 %~ 75 %的范围内 ,随DBM质量比的增加生物力学强度逐渐降低而成骨诱导和血运重建的质量越好。结论 bBMP与DBM复合以直接掺合法最方便而不影响复合材料的成骨诱导活性。DBM的质量比为 5 0 %~ 6 0 %时 ,复合材料既具有相当的生物力学强度 ,又利于诱导新骨形成和血运重建 ,适宜于修复承重部位的骨缺损 ,比例为 75 %时可用于修复非承重部位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蛋白质类 代用品 脱钙颗粒 水泥 牛骨形成蛋白 肿瘤 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