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18种胆汁酸的含量
1
作者 林晨 洪芳 +3 位作者 陈俊裕 林诗铃 郑燕芳 黄鸣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5-1072,共8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磺鹅去氧胆酸、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猪胆酸、牛磺脱氧胆酸钠、猪去氧胆酸、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钠、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Thermo Fisher Scientfic Bremen HYPERSIL GOLD色谱柱(2.1 mm×100 mm, 1.9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平行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18种胆汁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73%~104.07%,RSD 2.10%~4.07%。不同厂家样品中各胆汁酸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胆汁酸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贺新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牛黄上清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308例(308眼)F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4例(154眼)。对照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牛黄上清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308例(308眼)F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4例(154眼)。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局部给药及牛黄上清片模拟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局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牛黄上清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眼部总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眼部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L-6、IL-10、TNF-α及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K患者采用牛黄上清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改善眼部状况,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真菌性角膜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含服治疗咽喉炎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陈胜筠 吕路瑶 +2 位作者 王宁 陈林 王实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7期24-27,共4页
目的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含服治疗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岛市即墨中医医院收治的咽喉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含服治疗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岛市即墨中医医院收治的咽喉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用药组与安慰剂组,各44例。2组患者均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用药组44例予以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含服,安慰剂组44例则予以牛黄上清片模拟剂含服,2组均连续用药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5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5 d后炎性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安慰剂组的70.45%(χ^(2)=5.906,P=0.015)。用药组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干燥、异物感改善时间短于安慰剂组(P<0.01)。治疗2、5 d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用药组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P<0.01)。治疗5 d后,2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γ干扰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用药组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P<0.01)。用药组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vs.0,P=1.000)。结论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含服治疗咽喉炎的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炎 牛黄上清片 体外培育牛黄 含服 炎性反应 疼痛 安全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4
作者 刘弛强 李继冲 付克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对比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浙江萧山医院、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 目的对比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浙江萧山医院、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牛黄上清片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西药组口服维生素B 2片并配合锡类散外用;牛黄上清片组口服牛黄上清片,4片/次,2次/天;联合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牛黄上清片,4片/次,2次/天,3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的溃疡愈合速度、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体温变化、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平均溃疡期及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及牛黄上清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VAS、SAS评分及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VAS、SAS评分及体温均显著低于西药组和牛黄上清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黄上清片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10、IL-6、TNF-α、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联合组各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西药组和牛黄上清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黄上清片组各水平高于西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其中联合组CD3^(+)、CD4^(+)、CD4^(+)/CD8^(+)高于另外两组,CD8^(+)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牛黄上清片组各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均高于西药组、牛黄上清片组的77.42%、70.97%(P<0.05),西药组、牛黄上清片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情况均较轻,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黄上清片对比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牛黄上清片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体外培育牛黄 安全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潇 李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0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0μl。结果:栀子苷在0.4204~4.20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3%,相对标准差(RSD)为1.15%(n=6)。测得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2.3848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牛黄上清片 栀子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大肠埃希菌检查和大肠菌群检查均为常规法。结果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该方...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大肠埃希菌检查和大肠菌群检查均为常规法。结果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培养基稀释法
下载PDF
月桂酰基苹果酸酯胶束电动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5种生物碱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梦迪 苏迪 +2 位作者 范晓苏 于建华 徐远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建立了基于月桂酰基苹果酸酯的胶束电动色谱-质谱法同时分离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连碱、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以及川芎嗪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新方法。以7.5 mmol/L月桂酰基苹果酸酯-15 mmol/L氨水-50 mmol/L醋酸铵(含12.5%的乙腈,pH=7.0)... 建立了基于月桂酰基苹果酸酯的胶束电动色谱-质谱法同时分离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连碱、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以及川芎嗪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新方法。以7.5 mmol/L月桂酰基苹果酸酯-15 mmol/L氨水-50 mmol/L醋酸铵(含12.5%的乙腈,pH=7.0)为电泳介质,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88 cm×50μm)为分离通道,50%异丙醇水溶液(含3 mmol/L乙酸)为鞘液,在25 kV的运行电压下,各组分可以在18 min内得到基线分离。各组分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样品中5种生物碱成分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0%~105%之间。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片中这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 月桂酰基苹果酸酯 生物碱 牛黄上清片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致贫血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文祥 申维卓 王丽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7S期87-87,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女,34岁。主诉腰痛、乏力、贫血3个月。于2006年9月初因左下肢长了两个火疖子,间断服用牛黄上清片近4个月,总量约100袋(近2500片)。2007年1月出现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当时未引起重视,3月初上述症状加重,并出... 1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女,34岁。主诉腰痛、乏力、贫血3个月。于2006年9月初因左下肢长了两个火疖子,间断服用牛黄上清片近4个月,总量约100袋(近2500片)。2007年1月出现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当时未引起重视,3月初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腻、巩膜黄染而于2007年3月13号入我院。既往健康,否认贫血、肝炎、肾炎等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贫血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国民 任军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 对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中牛黄、冰片、黄连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明显 ;大黄素线性范围为 2 5~ 2 0mg... 目的 对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中牛黄、冰片、黄连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明显 ;大黄素线性范围为 2 5~ 2 0mg·L-1 ,回归方程 ^Y =4 4 2 8 X +2 2 9 5 6 (r =0 9999) ,精密度RSD为 0 74 % ;大黄酚线性范围为 1 5~ 4 5mg·L-1 ,回归方程 ^Y =[7 1 0 5× 1 0 6] X - 2 36 4 2 94 (r =0 9998) ,精密度RSD为 0 78%。结论 该方法简便 ,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质量标准 中药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检测牛黄上清片中的胆红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蓉霞 杨瑞瑞 李荣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中人工牛黄的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10mL.L-1醋酸溶液(95∶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胆红素的质量浓...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中人工牛黄的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10mL.L-1醋酸溶液(95∶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胆红素的质量浓度在0.97~24.1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63 261X-6 501.6,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1.89%(n=6)。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牛黄上清片 胆红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延雪 苏玉娟 宋宝鹏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6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0∶60∶0.2),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6~0.5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0∶60∶0.2),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6~0.5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8%(RSD=1.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牛黄上清片 黄芩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用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各大黄素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妍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4期3693-3694,共2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4.6mm×250mm,5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4.6mm×250mm,5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42~0.840μg(r=0.9996)、0.168~3.352μg(r=0.9998)、0.084~1.680μg(r=0.9997)、0.093~1.852μg(r=0.9999)和0.174~3.488μg(r=0.9994)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1.34%)、99.8%(RSD=1.72%)、100.0%(RSD=0.89%)、99.5%(RSD=0.97%)和100.2%(RSD=1.0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HPLC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雪国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药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中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药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中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牛黄上清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数、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γ型干扰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白介素-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黄上清片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降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毒 牛黄上清片 牙周炎 牙周健康指数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14
作者 程红杰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036-6037,共2页
目的对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溶出度进行考察,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的溶出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3个厂家的牛黄上清片在60分钟前溶出度有显著差异,在7... 目的对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溶出度进行考察,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的溶出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3个厂家的牛黄上清片在60分钟前溶出度有显著差异,在75分钟时均能达到80%以上。结论有必要对每批产品进行溶出度检查,以保证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黄芩苷 溶出度
下载PDF
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涛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收治的急性咽喉炎患者30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目的:探讨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收治的急性咽喉炎患者30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牛黄上清片模拟剂,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牛黄上清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疼痛和焦虑情况、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IL-10]。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痛、嘶哑、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FN-γ、IL-10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牛黄上清片(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咽喉炎,可有效降低身体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咽喉炎 牛黄上清片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15
16
作者 师永清 师永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建立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ibor C18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栀子苷),278 nm(黄芩苷),柱温:30℃。结果:栀... 目的:建立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ibor C18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栀子苷),278 nm(黄芩苷),柱温:30℃。结果:栀子苷和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0.16~0.96μg(r=0.9999),0.18~1.08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96.0%,RSD分别为2.7%,2.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牛黄上清片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中成药 牛黄上清片 栀子苷 黄芩苷
原文传递
微孔比浊法测定牛黄上清片的抗菌效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恩户 乔慧 +2 位作者 王光建 王国全 赵子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抗菌效价的微孔比浊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制备牛黄上清片供试品溶液,采用二倍微孔等倍稀释法,测定各供试品溶液对6种标准菌株的MIC和MBC,确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试验菌株;考察二倍微孔等倍稀释法中培养基p...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片抗菌效价的微孔比浊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制备牛黄上清片供试品溶液,采用二倍微孔等倍稀释法,测定各供试品溶液对6种标准菌株的MIC和MBC,确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试验菌株;考察二倍微孔等倍稀释法中培养基pH、板位等因素对抗菌结果(OD值)的影响;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比浊法原理,确定黄芩苷+栀子苷(5:2)为参照药物,以0.035g/ml(规定为1000 U/ml)为中心浓度,按剂距0.8配制终浓度,以二倍微孔等倍稀释法测定各溶液的OD差值,绘制黄芩苷+栀子苷(5:2)的量-效标准曲线,计算方程式;进行稳定性、重复性和平均回收率试验;对3各厂家的牛黄上清片进行效价测定,确定效价限度。结果 :牛黄上清片水煎醇沉法1.6号供试品溶液(10倍量水煎1.5小时,醇沉浓度为5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培养基pH和板位对OD值的影响不大,选用pH7.0为培养基pH;黄芩苷+栀子苷(5:2)的中间浓度为0.035g/ml,其浓度在0.016~0.08g/ml范围内,光密度和溶液浓度对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3291X-0.3978,r2=0.9738。误差项S2=0.0612,标准误差Sm=0.078,R的平均β的可信限率FL%=11.34%;供试品在5h内稳定性良好,RSD(%)为5.14;供试品重复性良好,RSD(%)为8.68;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1.9;由黄芩苷+栀子苷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出,三个厂家的牛黄上清片效价分别为1431.03U/g、1396.55U/g、1448.28U/g。结论:牛黄上清片供试品的制备方法为:取牛黄上清片20片,去除糖衣,用乳钵碾成细粉。精密称取本品10g,加水200ml煎煮1.5h,过滤,滤液加乙醇使含醇浓度50%,沉淀过夜,过滤,滤液浓缩,用灭菌PBS液定容至10ml,即得。使用前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参照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精密称取黄芩苷3.5714g和栀子苷1.4286g混匀,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适量的无菌PBS溶解完全,稀释至刻度,做为标准品储备液,4℃保存,备用。试验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培养时间为6小时。测定方法为:配制pH值7.0抗生素Ⅲ号培养基和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按照微孔比浊法测定抗菌效价,可信限率不得大于12%。本品每1g的效价不得少于1100黄芩苷和栀子苷5:2混合物单位。所建立的微孔比浊法用于牛黄上清片抗菌效价的测定,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好,基本符合抗生素微生物比浊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微孔比浊法
原文传递
牛黄上清胶囊及片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对比
18
作者 郑小平 孙平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2期357-358,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上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使用牛黄上清片和牛黄上清胶囊所取得的不同疗效。方法从我院门诊所收治的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中选取120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三个组,每一组中都有40位病人,各组间在病情、年龄、性别方面都不存... 目的研究临床上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使用牛黄上清片和牛黄上清胶囊所取得的不同疗效。方法从我院门诊所收治的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中选取120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三个组,每一组中都有40位病人,各组间在病情、年龄、性别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各组在治疗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在结束了2个疗程的治疗以后,对照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67.5%,治愈率是2.5%;胶囊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5.0%,治愈率是27.5%;片剂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0.0%,治愈率是17.5%。较之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胶囊组和片剂组都存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片剂组和胶囊组相比,不存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二者存在治愈率方面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应当在使用维生素B2和锡类散的同时,服用牛黄上清片或者是牛黄上清胶囊,这能够使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然而较之于片剂组,胶囊组的治愈率要高很多(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牛黄上清片 胶囊
下载PDF
中药助你安全度夏
19
作者 孙清廉 《健康生活》 2003年第5期39-39,共1页
盛夏的气候,炎热而潮湿,机体患病特点大多是围绕“暑热”、“暑湿”而成,特别是儿童、年老体弱者及饮食不知节制、平时嗜吃生冷的人,更易患各种疾病。为了顺利地度过夏天,除了加强自我养生保健以外,正确使用中药有助你平安度夏。 夏日... 盛夏的气候,炎热而潮湿,机体患病特点大多是围绕“暑热”、“暑湿”而成,特别是儿童、年老体弱者及饮食不知节制、平时嗜吃生冷的人,更易患各种疾病。为了顺利地度过夏天,除了加强自我养生保健以外,正确使用中药有助你平安度夏。 夏日常用中成药 藿香正气丸(液)由藿香、苏叶、白芷、厚朴等药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夏伤暑湿,表现有发热、恶寒、头痛、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四季胃肠型感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度夏 金黄色葡萄球菌 胃肠型感冒 常用中成药 养生保健 患病特点 急性热性疾病 理气和中 慢性咽炎 牛黄上清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