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油炸工艺对牦牛肉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翔 郭宁静 +5 位作者 吴治材 刘达玉 郑自立 谭兴怡 戴雅 张文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65-72,195,共9页
为探究油炸对牦牛肉风味物质及品质的影响,对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下的牦牛肉进行感官评分、水分含量、色差值、质构指标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 为探究油炸对牦牛肉风味物质及品质的影响,对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下的牦牛肉进行感官评分、水分含量、色差值、质构指标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油炸前后牦牛肉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E_2组(160℃、80 s)牦牛肉感官评分、色差值、质构品质指标均最优。HS-SPME-GC-MS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20种、醇类5种、酯类2种、酮类1种、呋喃类1种、烃类7种、有机酸类1种、其它类4种化合物;A组(参照组)检测出27种化合物,E_2组检测出38种化合物,两组牦牛肉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根据香气特征雷达图得出,E_2组的香气种类更丰富。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对牦牛肉关键风味成分分析得出,A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0种,E_2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7种,其中反式-2-癸烯醛、壬醛、1-辛烯-3-醇相对气味活度值最大,分别为47.35、35.14、17.63,赋予油炸牦牛肉烤肉味、果香味、蘑菇香味。通过韦恩图得出,A组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3种,E_2组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4种,A组特有关键香气成分2种,E_2组特有关键香气成分9种。综合风味指标、质构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得出,油炸工艺对牦牛肉的风味及品质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油炸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物质 品质
下载PDF
NO介导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宰后牦牛肉糖酵解及嫩度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楠 朱熙锦 +2 位作者 辛可启 韩玲 余群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探究一氧化氮(NO)介导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糖酵解水平和嫩度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0.9%生理盐水、200μmol/L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 为探究一氧化氮(NO)介导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糖酵解水平和嫩度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0.9%生理盐水、200μmol/L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200μmol/L GSNO+100μmol/L YC-1(HIF-1α抑制剂)、200μmol/L GSNO+50μmol/L PD98059注射处理,分别成熟3、6、9、12、24、72 h,分析NO含量、HIF-1α、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水平、糖酵解相关酶活性、剪切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宰后3~72 h,GSNO组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6 h达到峰值,ERK1/2和p-ERK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NO+PD98059组(P<0.05),并在24 h达到峰值,HIF-1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NO+YC-1组(P<0.05),并在12 h达到峰值;GSNO组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分别在9、12 h和12 h达到最大值(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糖酵解潜力在3、12、72 h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pH值在6、9、72 h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此外,通过测定剪切力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牦牛嫩度,GSNO组剪切力、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低于其余两组,肌纤维细胞之间的空隙高于其余两组。综上所述,宰后成熟初期,NO通过介导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HIF-1α表达水平以及上调HK、PK、LDH活性,加快牦牛肉宰后糖酵解速率,降低p H值,进而改善牦牛肉嫩度。因此,该研究结果可能作为影响宰后牦牛肉嫩度的一个潜在调控机制,为完善宰后成熟过程中糖酵解与嫩度的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一氧化氮 牦牛肉 糖酵解
下载PDF
低钠配方对酱牦牛肉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祺 许必锋 +5 位作者 蔡克周 徐宝才 王秋雨 张树林 兰道亮 王琳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7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低钠配方对牦牛肉制品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明确酱牦牛肉制品腌制的最佳复合盐比例。本试验以牦牛前腿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氯化钾(KCl)和焦磷酸钠替代部分NaCl对肉样进行腌制,分析不同比例低钠复合盐对酱牦牛... 为了探究不同低钠配方对牦牛肉制品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明确酱牦牛肉制品腌制的最佳复合盐比例。本试验以牦牛前腿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氯化钾(KCl)和焦磷酸钠替代部分NaCl对肉样进行腌制,分析不同比例低钠复合盐对酱牦牛肉出品率、食用品质、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等各项指标的影响,并优化得到钠盐复合替代物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随着焦磷酸钠和KCl替代量的不断增加,产品的出品率显著增加(P<0.05),肉色及其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与完全使用NaCl腌制的空白组相比各组TBARS值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各组羰基含量均低于空白组,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巯基含量的下降受到显著抑制(P<0.05),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程度被显著抑制(P<0.05)。综上所述,利用焦磷酸钠和KCl替代量部分NaCl时,酱牦牛肉的食用品质提升、氧化程度降低,当复合盐比例为NaCl含量50%、KCl含量30%、焦磷酸钠含量20%时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改善低钠牦牛肉制品品质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低钠配方 钠盐替代 品质特性 氧化特性
下载PDF
宰后成熟过程中活性氮与活性氧串扰对牦牛肉食用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布鑫荣 杨雪 +3 位作者 王守军 王玉娇 王文星 张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211,共9页
为研究宰后成熟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串扰对牦牛肉食用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以经ROS促进剂、抑制剂与NO供体、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两两组合处理后的牦牛肉为研究对象,... 为研究宰后成熟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串扰对牦牛肉食用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以经ROS促进剂、抑制剂与NO供体、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两两组合处理后的牦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处理后成熟期间牦牛肉食用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成熟期间同时激活ROS和RNS可显著增加牦牛肌肉的a^(*)值,而促进ROS的同时抑制RNS可显著降低L^(*)值和a^(*)值。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激活ROS的同时促进或抑制RNS,牦牛肉pH值、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而蒸煮损失、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和肌原纤维结构的断裂程度显著增加,利于肉的嫩化,这与抑制ROS的同时激活或抑制RNS对上述品质变化的影响相反。此外,高氧条件下,较RNS促进组相比,抑制RNS可显著降低牦牛肉的pH值、L^(*)值、a^(*)值、蒸煮损失、硬度、咀嚼性和剪切力值,而使MFI显著增大(P<0.05);低氧条件下,较RNS抑制组相比,激活RNS可显著增加牦牛肉pH值、a^(*)值、蒸煮损失和MFI,而使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以上研究表明,抑制ROS条件下,激活或抑制RNS可阻碍肌肉的嫩化,而激活ROS的条件下激活或抑制RNS可有效改善牦牛肉的嫩度。综上,宰后ROS诱导蛋白氧化发生的同时抑制RNS可有效改善牦牛肉的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活性氮 牦牛肉 嫩度 宰后成熟
下载PDF
烹饪温度对牦牛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燕 李升升 +1 位作者 赵立柱 张强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将牦牛肉烹饪至不同中心温度(40、50、60、70、80℃)后,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实验,并测定其肌原纤维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前后的总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chiff碱含量等指标,还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十... 将牦牛肉烹饪至不同中心温度(40、50、60、70、80℃)后,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实验,并测定其肌原纤维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前后的总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chiff碱含量等指标,还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蛋白样品,探究牦牛肉蛋白质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氧化及消化规律。经胃、肠消化后,中心温度为60℃的牦牛肉总蛋白酶水解率最高(88.64%)。与原料肉相比,中心温度为80℃的牦牛肉蛋白质胃蛋白酶水解率和总蛋白酶水解率分别降低了34.10%和22.47%,胰蛋白酶水解率提高了75.34%;其经胃、肠消化后的总羰基含量与原料肉相比分别升高了81.42%和77.40%,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了30.02%和36.43%。随着中心温度升高,Schiff碱含量逐渐增大,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显著增强,内源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SDS-PAGE图谱显示经消化后蛋白质发生严重降解至条带消失。结果表明:中心温度为60℃时牦牛肉的消化率最高,80℃时牦牛肉的蛋白质氧化程度最强,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烹饪温度 蛋白质氧化 消化性
下载PDF
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品质特性、脂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诗琦 杨尚霖 +1 位作者 王翔宇 陈炼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6,共9页
为改善微波解冻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四种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进行解冻,测定并分析其牦牛肉营养品质及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 为改善微波解冻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四种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进行解冻,测定并分析其牦牛肉营养品质及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s,TBAR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方式1(每加热10 s停止10 s反复循环)解冻的牦牛肉解冻损失较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优于其他解冻方式,牦牛肉的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最小,分别为2612.115 g、1771.18 N和878.63 mJ,剪切力为69.59 N,pH为5.9,此时保鲜效果较好。相比室温解冻,方式1降低了牦牛肉的脂肪氧化程度,解冻的牦牛肉POV、TBARS值较小,分别为9.45 mmol/kg、0.36 mg/kg;SOD活性和TVB-N值与其他几种解冻方式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因此,选择方式1进行解冻,在基础品质上更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解冻所导致牦牛肉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间歇微波解冻 理化特性 脂肪氧化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剂对川味牦牛肉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牟燕 赖茂佳 +1 位作者 易宇文 范文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川味牦牛肉香肠品质的影响,分别接种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其复配菌(1∶1)为实验组,自然发酵为空白组,测定川味牦牛肉香肠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颜色参数、质...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川味牦牛肉香肠品质的影响,分别接种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其复配菌(1∶1)为实验组,自然发酵为空白组,测定川味牦牛肉香肠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颜色参数、质构、挥发性香气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复配菌组川味牦牛肉香肠品质最优,其pH值为5.12;颜色参数L^(*)值为58.52、a^(*)值为19.93、b^(*)值为15.06;硬度值、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分别为85.833 N、0.700 Ratio、3.903 mm、59.110 N、299.287 mJ;亚硝酸盐含量、丙二醛含量最低,分别为2.50 mg/kg、0.52 nmol/mg;菌落总数最高为10.17 lg(CFU/g);感官评分为72.7分。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空白组挥发性香气物质差异主要体现为醇、胺类含量的差异;综上,弯曲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配接种能够更好改善川味牦牛肉香肠的品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川味牦牛肉香肠 品质
下载PDF
一步式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
8
作者 夏寒 仝凯旋 +6 位作者 朱浙辉 谢瑜杰 吴兴强 常巧英 张红医 范春林 陈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73,共9页
建立了一步式QuEChERS自动提取和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样品水化后,经乙腈提取,加入4.0 g MgSO_(4)和1.0 g NaCl除水,经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净化,采用DB-... 建立了一步式QuEChERS自动提取和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样品水化后,经乙腈提取,加入4.0 g MgSO_(4)和1.0 g NaCl除水,经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净化,采用DB-Heavy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15种N-亚硝胺,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N-亚硝胺分离性能良好,在0.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0;检出限(LOD)为0.05~0.20μg/kg,定量限(LOQ)为0.10~0.50μg/kg;在1倍、2倍和10倍LOQ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4%~102.1%、80.6%~109.5%、83.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6.0%。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种不同加工工艺的市售样品,其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异丁胺、N-亚硝基二正丁胺、N-亚硝基甲基苯胺、N-亚硝基乙基苯胺、N-亚硝基吡咯烷、N-亚硝基二苯胺)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平均含量为0.08~20.18μg/kg,且熟制风干牦牛肉中N-亚硝胺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均高于传统生制风干牦牛肉。该方法实现了前处理的自动化,相较于其他传统方法,操作简单,实验效率高,人为影响因素小,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快速测定,为研究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测定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式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N-亚硝胺 风干牦牛肉
下载PDF
不同部位牦牛肉涮制加工的适宜性
9
作者 刘嘉慧 谢鹏 +5 位作者 刘晓畅 唐艳 杨新刚 雷元华 张松山 李升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4-253,共10页
本研究以牦牛肉大黄瓜条、外脊、臀肉、上脑、肩肉、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涮制前营养品质、肌纤维特性、理化特性和涮制加工后理化性质及食用品质指标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涮制加工的关键品质指标。结果... 本研究以牦牛肉大黄瓜条、外脊、臀肉、上脑、肩肉、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涮制前营养品质、肌纤维特性、理化特性和涮制加工后理化性质及食用品质指标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涮制加工的关键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牦牛原料肉红度值a^(*)、脂肪含量、加压失水率、凝胶硬度、涮制后黄度值b^(*)、咀嚼性为涮制加工关键品质指标,建立涮制牦牛肉综合品质评价方程:Y=0.1644X_(1)+0.0561X_(2)+0.3630X_(3)+0.1102X_(4)+0.1609X5+0.1453X_(6)。根据涮制牦牛肉综合品质评价方程计算出各部位肉得分(Y),再由Kmeans聚类分析得出不同部位牦牛肉涮制加工适宜性,最终结果表明,牦牛肉上脑和大黄瓜条Y值大于等于0.61,适宜涮制;外脊和臀肉Y值在0.50~0.61之间,较适宜涮制;而腱子和肩肉Y值小于等于0.50,不适宜涮制。以涮制牦牛肉的综合品质得分为自变量、消费者的感官评价整体可接受性得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5.0914x−2.2958(R^(2)=0.8232),进一步证明了该综合品质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估不同部位牦牛肉的涮制加工适宜性。本实验明确了不同部位牦牛肉涮制加工适宜性,为牦牛肉涮制加工的合理化及标准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涮制 不同部位 加工适宜性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蛋白氧化对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屈莎 胡婷 +2 位作者 唐善虎 李思宁 郝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该文以不同pH值的Fenton氧化体系孵育24 h的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MP)形成的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白度、持水性、质构等特性的研究,探究不同pH值下蛋白氧化对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该条件下化学作用力、流变、微观结构的差异性变化。结... 该文以不同pH值的Fenton氧化体系孵育24 h的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MP)形成的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白度、持水性、质构等特性的研究,探究不同pH值下蛋白氧化对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该条件下化学作用力、流变、微观结构的差异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pH值下随H2O_(2)浓度的增加,蛋白凝胶白度、持水、质构显著降低(P<0.05)。疏水相互作用力是维持凝胶的主要作用力,其次是二硫键、离子键和氢键,随着H2O_(2)浓度的增加,疏水作用力和二硫键显著上升,离子键和氢键显著下降(P<0.05)。pH值为5.0时氧化对凝胶特性影响最为明显,MP凝胶持水性最低,为77.20%,质构强度最差,仅有53.40g,储能模量、蛋白分子间作用力最小,微观结构松散、无序。pH值为6.0时氧化对凝胶特性影响最弱,MP凝胶质构强度最大,为61.40g,储能模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微观结构致密有序。为牦牛肉中蛋白氧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氧化 PH值 凝胶
下载PDF
干式熟成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李昶甫 邓静 +6 位作者 王天杨 王思捷 熊怡玲 刘阳 易宇文 朱开宪 吴华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牦牛肉在不同干式熟成时间(7、14、21、28和35 d)下品质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感官评价、质构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了不同干式熟成时间牦牛肉的质构变化和风味差异,... 为探究牦牛肉在不同干式熟成时间(7、14、21、28和35 d)下品质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感官评价、质构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了不同干式熟成时间牦牛肉的质构变化和风味差异,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出其特征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干式熟成35 d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其触感柔软组织结构完好,香气整体可接受度较好;干式熟成时间对牦牛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和内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并随熟成时间延长呈逐步下降趋势;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14种、醛类11种、酯类12种、烯烃类3种、酮类2种和酸类2种(包括单双聚体),其中醛类、醇类和酯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随熟成时间延长呈增长趋势,酮类和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熟成时间牦牛肉整体风味存在差异,0 d和35 d整体风味差异较大;筛选出17种关键挥发性化合物,包括3-羟基-2-丁酮(D)、正己醇(M)和正己醛(D)等。该研究揭示了干式熟成时间对牦牛肉质构和风味的影响,为干式熟成牦牛肉风味形成和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干式熟成 感官评价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PLS-DA) 关键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高盐氧化体系对牦牛肉肌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李璇 孙栋 +2 位作者 胡婷 江华明 郝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9-58,共10页
在0.6 mol/L的NaCl浓度条件下分别构建pH 5.0和pH 8.0的Fenton氧化体系(H_(2)O_(2)浓度1、10、20、40、60 mmol/L),处理牦牛肉背最长肌1 h,研究蛋白氧化对牦牛肉理化特性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牦牛肉... 在0.6 mol/L的NaCl浓度条件下分别构建pH 5.0和pH 8.0的Fenton氧化体系(H_(2)O_(2)浓度1、10、20、40、60 mmol/L),处理牦牛肉背最长肌1 h,研究蛋白氧化对牦牛肉理化特性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牦牛肉蛋白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双酪氨酸含量增加,总巯基含量、活性巯基含量、蛋白质溶解度、色氨酸荧光强度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蛋白氧化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条带减少,且蛋白间存在二硫键等形式的共价交联,表现为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的增加。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检测肌肉横向弛豫时间和扫描电镜观察肌肉微观结构可知,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的增加是由于蛋白氧化使肌肉微观结构被破坏,不易结合水含量减少,自由水含量增加。对比发现pH 8.0时牦牛肉蛋白的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自由水含量以及肌肉微观结构的受损程度低于pH 5.0,可见同等氧化条件下,肌肉蛋白在靠近等电点时更易氧化损伤,持水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氧化 PH值 持水性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牦牛肉烤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浩 易宇文 +3 位作者 朱开宪 邓静 刘阳 周剑琴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7-472,共16页
为研究烤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变化对牦牛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感官描述、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游离氨基酸,通过气味活性值(OAV)、味道强度值(TAV)来确定关键化合物浓度与游离氨基酸呈味阈值间的关系。结... 为研究烤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变化对牦牛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感官描述、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游离氨基酸,通过气味活性值(OAV)、味道强度值(TAV)来确定关键化合物浓度与游离氨基酸呈味阈值间的关系。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分析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GC-IMS共鉴定出95种化合物,包括:醛类17种、醇类14种、酯类18种、酮类17种、酸类2种、杂环类13种、烯烃类14种。其中,酮类含量21.01%~28.57%,是影响最大的化合物,可使牦牛肉呈现奶香味、果味。其次是杂环类物质含量,在15.26%~22.55%,可使牦牛肉呈现坚果、蘑菇、烤肉风味。游离氨基酸共检测出17种,其中Glu、Ala、Trp含量最高,使牦牛肉呈现鲜甜滋味。Arg是牦牛肉关键呈味氨基酸。PCA分析表明:样品yak-C、D风味最佳,样品yak-B、E、F相似。研究结果为牦牛肉风味特征辨别及氨基酸呈味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中心温度 感官描述 游离氨基酸 风味物质 呈味机理
下载PDF
碱性氨基酸调控对牦牛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新颖 李俊熙 +4 位作者 毛云 兰道亮 王立娜 郝刚 王琳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5-122,共8页
为探究氨基酸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牦牛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并得到能改善牦牛肉糜制品品质的最佳氨基酸类别及添加量,该文以添加不同比例L-赖氨酸(Lys)、L-精氨酸(Arg)和L-组氨酸(His)的牦牛肉糜为试验对象,测定分析牦牛肉糜的食用品质... 为探究氨基酸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牦牛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并得到能改善牦牛肉糜制品品质的最佳氨基酸类别及添加量,该文以添加不同比例L-赖氨酸(Lys)、L-精氨酸(Arg)和L-组氨酸(His)的牦牛肉糜为试验对象,测定分析牦牛肉糜的食用品质、乳化特性、流变性及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0.60%(质量分数)的Lys、Arg、His能增加牦牛肉糜的色泽、保水性、质构特性,以及牦牛肉糜的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P<0.05);低场核磁结果显示,Lys、Arg、His能使牦牛肉糜的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或结合水转变,其中以Lys的效果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Lys、Arg、His能使牦牛肉糜的微观结构从结构松散、空隙较大转变为结构致密、空隙较小,Lys和Arg的效果较好。综合来看,0.60%的Lys对牦牛肉糜的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氨基酸 牦牛肉糜制品 品质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腌制时间对复合低钠酱牦牛肉制品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芦慧勤 黄予豫 +4 位作者 任晓镤 牛希跃 兰道亮 王雨祺 王琳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6-84,共9页
为明确腌制时间对复合低钠酱牦牛肉制品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低钠配方腌制不同时间(12、18、24、30、36 h)的酱牦牛肉制品为试验对象,测定分析其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延长腌制时间显著降低了低钠配方酱牦... 为明确腌制时间对复合低钠酱牦牛肉制品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低钠配方腌制不同时间(12、18、24、30、36 h)的酱牦牛肉制品为试验对象,测定分析其食用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延长腌制时间显著降低了低钠配方酱牦牛肉制品蒸煮损失(P<0.05),影响了腌制牦牛肉流变特性,改善了产品质构特性,提高了感官评分,但对pH、色泽并无明显影响;牦牛肉在腌制期间总肌红蛋白(Total myoglobin,TMb)、氧合肌红蛋白(Oxymyoglobin,OMb)整体呈下降趋势,高铁肌红蛋白(Methemoglobin,MMb)呈上升趋势;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酱牦牛肉制品蒸煮损失与腌制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与其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不断加重,表现为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巯基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合各项指标数据可知,腌制时间为24 h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7.411)且质构特性较好,氧化程度较小,整体品质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复合低钠 腌制时间 食用品质 氧化特性
下载PDF
西藏传统风干牦牛肉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二豪 落桑央吉 +1 位作者 高潭 罗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8,共7页
为了揭示西藏传统风干牦牛肉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安全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西藏林芝(LZ)、拉萨(LS)、山南(SN)、日喀则(RKZ)和那曲(NQ)地区的传统风干牦牛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细菌和真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西藏... 为了揭示西藏传统风干牦牛肉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安全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西藏林芝(LZ)、拉萨(LS)、山南(SN)、日喀则(RKZ)和那曲(NQ)地区的传统风干牦牛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细菌和真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西藏传统风干牦牛肉中富含丰富的微生物菌群,且细菌多于真菌;不同地区风干牦牛肉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不同地区风干牦牛肉样品中的主要优势细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要优势真菌门是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不同地区风干牦牛肉中的优势细菌属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主要优势真菌属是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不同地区风干牦牛肉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西藏传统风干牦牛肉中即存在功能性益生微生物菌群,又存在大量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干牦牛肉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植物多酚对牦牛肉冷藏过程品质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张尼庚 朱乐婷 +5 位作者 李俊熙 张祥禧 王新颖 马小萍 兰道亮 王琳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2-23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多酚对牦牛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影响,探究植物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该试验以用4种植物多酚(茶多酚、儿茶素、葡萄多酚、姜黄素)处理的牦牛肉糜为试验对象,测定在4℃冷藏1、3、5、7、9 d的pH值、色泽、肉色稳定性、...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多酚对牦牛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影响,探究植物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该试验以用4种植物多酚(茶多酚、儿茶素、葡萄多酚、姜黄素)处理的牦牛肉糜为试验对象,测定在4℃冷藏1、3、5、7、9 d的pH值、色泽、肉色稳定性、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等指标,探究植物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植物多酚的添加对牦牛肉糜pH无显著影响;添加儿茶素使牦牛肉糜色泽最好;添加植物多酚可降低牦牛肉糜贮藏期间总肌红蛋白含量、氧合肌红蛋白含量的值,同时抑制高铁肌红蛋白的生成;添加姜黄素、茶多酚、葡萄多酚可减缓牦牛肉糜的氧化;植物多酚的添加对牦牛肉糜的硬度、弹性、凝聚性、黏性和咀嚼性都有积极影响;添加姜黄素、茶多酚、儿茶素对牦牛肉糜储能模量(G′)影响最大。综上,植物多酚的添加降低了牦牛肉糜冷藏过程中的氧化变质,且姜黄素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植物多酚 品质特性
下载PDF
牦牛肉品质特性及加工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肖钰 邓静 +3 位作者 吉莉莉 戢得蓉 吴华昌 罗晶晶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牦牛是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哺乳动物,牦牛肉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带动了高原地区牧民的经济发展。剖析牦牛肉营养品质特性及加工方式的优劣差异可以进一步优化牦牛肉的持续精深加工发展,精准提升牧民经济水平。概述近年来牦牛... 牦牛是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哺乳动物,牦牛肉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带动了高原地区牧民的经济发展。剖析牦牛肉营养品质特性及加工方式的优劣差异可以进一步优化牦牛肉的持续精深加工发展,精准提升牧民经济水平。概述近年来牦牛肉的品质特性研究,同时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牦牛肉的品质标准建立提供更全面、更精准定思路,同时有利于牦牛肉品质改善和加工方式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营养品质 理化指标 加工方式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牦牛肉中多种抗生素残留
19
作者 李增明 解玉龙 马春光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6期99-106,共8页
建立了用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C18作为净化剂,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牦牛肉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31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牦牛肉经过均质,然后用2 mL(0.1 mol/L)Na 2EDTA-McLlvaine试剂和8 mL乙腈超声提取,... 建立了用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C18作为净化剂,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牦牛肉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31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牦牛肉经过均质,然后用2 mL(0.1 mol/L)Na 2EDTA-McLlvaine试剂和8 mL乙腈超声提取,离心提取上清液后用QuEChERS(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C18作为净化剂)法净化,浓缩定容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电离,多反应离子监测(MRM)采集信号,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31种抗生素残留在1~200μg/kg的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50)。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6~0.77和0.18~2.31μg/kg。空白加标样品在20、100和200μg/kg 3个浓度水平时,31种兽药残留平均回收率为63%~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69%~11.5%(n=6),方法快捷简单,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对牦牛肉中残留的31种抗生素进行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牦牛肉 净化剂
下载PDF
新型牦牛肉松工艺优化、特性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20
作者 任秀梅 张诗琦 +3 位作者 王雅婷 丁磊 张兰俊 陈炼红 《食品工程》 2024年第2期38-44,54,共8页
为满足高原牦牛肉制品市场需求,开发一款新型咸蛋黄海苔牦牛油酥肉松。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牦牛油酥肉松最优工艺,测定其含松率、蓬松度、净蓬松度、绒松度等,并对其色度、质构及营养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 为满足高原牦牛肉制品市场需求,开发一款新型咸蛋黄海苔牦牛油酥肉松。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牦牛油酥肉松最优工艺,测定其含松率、蓬松度、净蓬松度、绒松度等,并对其色度、质构及营养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肉松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煮制时间130 min,酥松温度100℃,酥松时间13 min,咸蛋黄添加量5%,海苔添加量10%;在此工艺下制得的肉松水分含量低,含松率、蓬松度、净蓬松度、绒松度均高于试验组;色度和质构分析表明,肉松L^(*)值为46.5、a^(*)值为7.72、b^(*)值为24.41;硬度为108.689 g、弹性为0.165、内聚性为0.096,咀嚼性为1.702,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9.05%和20.77%,保留了牦牛肉原本的营养价值,GC-MS共检测出87种风味物质,其中包括烃类20种、酮类13种、酸类19种、醛类8种、醇类9种、酯类7种、醚类4种、其他类7种。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牦牛肉松的加工和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油酥 咸蛋黄海苔 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